1.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和之美
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
中庸之道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适中,无偏无颇,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也就是说,只允许怨而不怒的委婉劝说不允许尖锐的揭露批判,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
温柔敦厚的诗教被引入艺术的创造原则之后,就要求诗词在艺术表现上要蕴藉含蓄,深婉委曲,内容要浓郁厚笃,既不叫嚣乖张,又不浅显直露。简而言之,就是含蓄蕴藉,哀而不伤。
含蓄蕴藉是总体原则,哀而不伤是对这个总体原则的补充。 推荐《意与境——中国古典诗词美学三昧》(陈铭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这本书第六章至第八章详细阐述了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中和之美。
2.谈谈中国古典诗词的中和之美
讲“中和之美",首先得从“中和”这一范畴说起。
“中和”,由“中"、“和”两字组成词组,“中",《说文解字》云:“中,内也,从口l,上下通也。”段玉裁《注》日:“然则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
《中庸》谓:“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谈到“中”这一范畴时说:“此须自心体认出来。
非言语所能喻。中只是天理。
日,何为天理?日,去得人欲,便识天理。日,天理何以谓之中?日,无所偏倚。
"陆象山说:“中之为德,言其无适而不宜也。”可见“中"之涵义,是与两端相对而言的。
从道德上说,“中",就是公正、而合乎天理人情之正道;从方法上说,“中"指一种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状态;从行为上说则是合理、合宜、恰如其分。总之,“中”可以看作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标准。
“和”,《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和",相应也。《广雅》日:“和,谐也”。
《辞源》中解释“和”有和顺、和谐之意。“和''这一范畴早在西周末年就已出现。
据《国语·郑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把“和”与“同"加以区分。
所谓“和"就是性质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后来齐国的晏婴又进一步对“和"之涵义加以解释,据《左传》召公二十年记载:“公日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日‘据亦同也,焉得为和。
’公日:‘和与同异乎?’对日:‘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焯之以薪。
’宰夫和之,齐之以味……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急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由此看来,“和”与“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同”是多件相同事物的相加,事物不会得到质的飞跃,而“和"则是强调不同事物的有机组合与统一,与多件相同事物的相加及不同事物的简单拼合是有很大分别的。因为它是在保证各样事物同步发展的同时,加强它们之间的和谐统一性,不会造成此消彼长的局面。
儒家学派继承了春秋时期的“和"之思想。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
"叶朗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讲:“孔子的整个美学就是强调‘和’。"《论语·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尚义,所以有不同,小人尚利,安得而和。“和则固无乖戾之心,只以无乖戾之心为和,恐亦未尽。
若无中正之气,专以无乖戾为心,亦与阿比之意相邻……中正而无乖戾,然后为和。”固实际上,孔子判定入的德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合于“和”的标准。
老子也讲“和”。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音声相和”,都是讲阴阳、矛盾双方对立中的统一,达到和谐的程度。这与儒家所讲之“和"有所不同。
在这里,老子所讲之“和"应该有四层含义:“和”,和谐,阴阳矛盾双方对立中的统一,促成一个多样性的统一体或对立面的和合体;其二,“和",调和,不同的因素协调、和解,用之维系着事物从内到外的有序运转:其三,“和",则是此后本文将要涉及的“中和”之说,正是强调“适度”、“中节”,也是讲求“以他平他"的制衡功效;四,便是“和合”之意,即:“天人合一”、“阴阳有序''之意,是矛盾双方此消彼长的变异,是矛盾双方运动转化的目标与归宿,既相反又相成,既相竞亦相用的结果,是矛盾双方合而归一的新的结果。 在先秦典籍中,“中”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中间、中等、两者之间;二是指适宜、合适、恰到好处、符合一定的标准;三是指人心、内心,泛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
而“和",也有着四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整体中的平衡,二是差异中的协调,三是纷繁中的有序,四是多样性的统一。 在中国文化体系中,“中”与“和"是密切关联的。
“尚中贵和”的思想是中华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其精妙之处就在于通过“用中”、“执两”来达到和谐之目的。这样看来,可以把“中”当做手段与方法,“和”则为目的,也是衡量“中"之标准所在。
“中”、“和"二字的内涵源远流长,但二者首次结合却是在《中庸》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着,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中谈到的中和思想,是针对人的情感来说的,喜怒哀乐未表现于外就是“中”,将感情抒发而符合一定的礼数,就称之为“和",假如能够保持住“中和"的态势,则会社会秩序井然,万事万物得以兴旺发展。从抒发感情的角度来说,儒家所倡导的“中和''观反对极其极端的情绪,而是更为提倡一种含蓄的,有节制的感情抒发。
道家之中和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顺应自然之发展,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儒家讲“中和”,是“中庸"的一个分支范畴。
“仁"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以“仁义"之心去爱人,“推己及人”以成“仁”,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总的目标;而“礼”,则是儒家规范各种思想、行为的手段。作为儒家学术的核心,“仁”包容了众。
3.浅论诗歌之美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菊斋连续发了一些学术讨论性质的帖子,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这些争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交流,促进诗歌研究的作用,但更大程度上成为唇枪舌剑的战斗,这不是我所希望的。此外,从很多人对碰虚等人的卫道般的热诚来看,我也修正了以前认为喜欢虚碰诗的人全是诗盲或跟风打手的想法,认为他们确实是在维护自己心目中的诗歌形象。
这种现象引起我深深的思考,碰嘘等人的诗明明很差,在我来看简直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很多“诗人”、“学者”都赞誉有加呢?因此,在此间,我有意识地和一些对方战壕里的诗友在网上作了较深入的交流,目前对此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看法。特不揣浅薄,发表出来以供众诗友参考。
诗无定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的困难。
一些诗友经常说:评诗是很感性的事,没道理可讲。这种说法既有一定道理,也不是完全合理。
这种观点的致命错误在于,过分夸大了不同主体对诗歌的审美差异,而抹杀了诗歌客体本身之美的相对独立性。这种观点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迷信“权威”,迷信“多数”,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以我看来,好诗总是可以说出个一二三四。本文力图从理论层面,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给出我的粗浅想法。
因为我对新诗了解很少,所以这里所提到的诗歌均指旧诗。 什么是好诗,什么是坏诗?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区分好诗与坏诗的标准在于美不美。这里的美是指广义的美,雄浑是美,沉郁也是美,豪放是美,忧郁也是美,明朗开阔是美,凄楚也是美。
本文不打算从哲学上分析美的本质,仅打算在对一些诗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关于诗歌审美的可操作性的观点。 一、诗歌之美的来源: 诗歌的美,是整体的美,很难把各种来源割裂开来。
但具体分析,诗歌之美绝大多数缘于以下几个部分: 1、意象之美。以意象达情、表义是诗歌的常用手法。
古往今来,众多的优秀诗篇在我们眼前展现了纷繁复杂、无穷远尽的意象。有雄壮的,“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有深沉开阔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以动感取胜的,“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有以静取胜的,“明月松间照,青泉石上流”,有意象纷呈的,如:“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有朦胧深致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有阴涩晦暗的,“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有凄惨激越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有以怪为美的,“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拿虎螭”;有主体鲜明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有幽怨悲苦的,“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有纤细柔弱的“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意象多种多样,很难作出无所不包的统计。
塑造意象第一贵鲜明,即写物能抓住其关键特点,作到传神而生动,写人物能抓住其最典型的神态,直入其精神世界,使人物形象如在目前。如写猪“明日钢刀犹未扰,今朝锦梦莫相违”,写猴“褐尾方藏双股下,红臀已跃从人前”,写女孩的娇嗔“巧嗔忽来风打水,雷霆乍去鸟依人”,写自己“仰天大笑出门去”;第二贵深遂,即深沉博大,或意境开阔,或引人深思,或体现作者深层情感,古人这方面的句子很多,不举例了;第三贵自然,即使意象繁复,也应举重若轻。
写意象有几戒,一戒为写意象而写意象,如李贺,以《箜篌引》为例,同是写音乐,与乐天的《琵琶行》题裁相同,也多用意象,而李贺的全是纯空乱想,故与乐天相差甚远。前人讥之为诗鬼,盖其多说鬼话之故。
与其相仿的是韩愈。因此,诗至韩愈李贺,诗格已近卑下。
二戒敷衍,才力不济,一句诗容不下好多意象,可以少写一些,而不要勉强对付,如“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细柳织金梭”之类。第三戒意象为于单薄,如“月渡露中,照见小瓶色淡红”之类,有些妖气,除了这点妖气就什么也没有了,有人论之为有灵气,推为上作,此不知诗者也。
第四戒为意象不自然,如嘘堂的几首咏雨诗,人再无聊也不会用镜子照雨。再如碰壁的“偶然忆及中肠事,正握杯时手一斜”也是如此,不典型。
2、字面之美。诗歌是语言艺术,文字美形式美也是一个主要的美感来源。
字面之美主要包括: (1) 文字的雅致。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对于诗歌尤其如此。
打油诗也有意义深遂,内容充实的,但终不入大雅之堂者,文字太不雅致了。需要着重指出的,有几种文字是应避免的:第一是文白混杂,如碰壁的“倩谁来收拾汝冰凉骨”,虚堂的“遥远欧伦巴,善护尔之首”,不伦不类,不象个样子;第二是生造词汇,胡乱搭配,如碰壁的“古蟋”“纤鲤”;第三是晦涩不通,如虚堂的“夜灯白欲腐”;第四是故作恶心语,如虚堂的“如肮脏内衣”;第五类是粗豪,如“大将出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地动三山铁臂摇”“乌蒙磅礴走泥丸”“野夫路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之类;第六类是为用典而用典,这类太多了,不举例了;第七类是炼字太过或才力。
4.结合几首古诗谈谈中国古诗之美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中国古诗之美,首先体现在内容之美。
翻阅古诗名篇佳作,我们可以随处感受诗中蕴含的德操之美,情感之美,哲理之美,心态之美。“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淑伦《塞上曲》),直抒报国之志;“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表明清廉之心;“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曲叙兄弟之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婉述朋友之谊;“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蕴含人生之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表露悠然自得的心态……中国古诗之美,其次体现在形式之美。
中国古诗以中华特有的文字韵律,在世界诗坛上独领风骚,以诗人独具的品德才情,在文学殿堂里匠心独运。“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这是比喻之妙;“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这是比拟之巧;“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此乃对双关之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此乃对仗之工;“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此为炼字之效……阅读中国古诗,我们可以欣赏随处可见的无限风光,可以拾取美丽圆润的颗颗珍珠。
如春花之灿烂,似秋叶之静美。
5.中国古代诗歌之美
飘荡千年的精灵不知于何时,你幽然出现不知于何处。你开始熠熠生辉,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带着先哲们的不朽之作,轻轻的靠近了我,不得不说是精灵,也许是在更远的时代,你便流行于民间。
但我真正认识你,便是在读《诗经》的时候,305首诗歌的确是一种文化,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之路。在战国七雄的争战中,你一度消沉。而等到战乱平息,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你便悄悄地带上了《离骚》上路,这对你来说不得不说是一笔极为可欢的财富。因为《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直至今日,她还在闪闪发光,像黄金一样,不得不佩服你,因为经得住时间沉淀的,往往是永恒的东西。而你独具慧眼早在四年前,就收容了《离骚》带着屈原的怨愤与不平,屈原沉入汨罗江。带我知道,就在他沉入水中的那一刻,分明有一个升腾的灵魂随你飘走。这些可谓民族文化大仓库中的先期珍品。你独具慧眼与《诗经》《离骚》携手,深味了民族的苦难,理解了屈原的怨愤。
经得住时间沉淀的往往是永恒。现在,我便拿着一本诗歌书,在细细品味。我从来不会认为它仅仅是诗歌而已,它不仅只是那几句是,还蕴涵了诗人的灵魂。时至今日,它们还在闪闪发光,我想如黄金一样,跳荡在“坎坎代檀”,声音里的“苦难”犹在耳边,“怨愤”随汨罗江水流转千万年,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可在数千年的沉淀中,你——传统诗歌文化的分量最重,包罗最全面。不仅表达出人民美好的向往还将文人那种柔弱的文人蕴于其中,实在不能不谈你是精灵,古怪亲近却又让人摸不透。但你这个精灵,不知怎么的,却便悄悄捎上,有一丝的犹豫,尽管你的囊中已是沉甸甸的了,还记得你在途经宋代的时候吗?
你一路风尘仆仆,到达宋朝时,包裹早已是满满的。但你仍旧不满足,腾云驾雾,来俯视苍生。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朝代,但最显眼的地方便是赤壁。于是,不辞辛苦,你来到了这里“一道天光射向赤壁,便产生了前后赤壁的千古绝唱。”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道。也许正是这道天光使你惊喜万分,像哥伦比亚发现新大陆一般。你在宋代的稍作停留,又收集了大包的诗歌而后又匆匆地踏上了征程。实在不得不说你是精灵,行得匆匆,却从未遗漏过哪一朝、那一代。恍若隔世,现在你悄悄地靠近了我们。
等到你启程之后,我们及现在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但你依旧前行。因为有了你,我国成了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诗的成就,灿烂辉煌;诗人词者,星光灿烂;诗的风格,艳若群芳!我心中的精灵啊,你如同岁月流里的白莲,愈加古老,就愈发清香!我心中的精灵啊,望你能够天长地久,将中华传统文化长久的传下去。
6.诗词之美,谢谢了
中国诗词之美,是绝世而独立的,如果你风华正茂、年轻而貌美,如果你热爱生活、感情细腻。
那么,你就热爱诗词吧!热爱诗词,读懂诗词,并且能够背诵和创作诗词,是能够提高人的品味的,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当你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或者读到纳兰性德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消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争字就是现代字的[怎])。当你读到这些诗词的时候你感受不到诗词的美好吗?中华诗词瑰丽无穷,妙不可言,如果你还年轻,如果你想寻求浪漫,如果你是一位美少女,如果你想和董卿姐姐一样有才华、一样光芒四射,那么你就热爱诗词吧!你将会感受到诗词的美好而受益终生。
7.诗词之美(作文)
诗词之美,宛如星空一般,璀璨夺目。
然而,它的美丽是在不能缺少任何一个部分的前提下,不然它还叫星空吗?词宛如一颗颗光芒四射的星星,虽然它们次于月亮之下,但它们一直一直都在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它们竭尽全力散发着星光,总是试着把一颗颗早已暗淡了心照亮,为世界多添一份温暖,一份光明。那份浓烈而又陌生的温暖。
跟着柳七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跟着易安笑看那海棠花“绿肥红瘦”,跟着辛师忧国忧民,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在一股股暖流涌上心头,多情的诗人一个个映入眼帘,带着我穿过一块又一块的芳香地,仿佛这份温暖渐渐地,在我不经意间悄悄照进了我的心里,顿时把我那小小的心窝哄的暖暖的。正是因为一个个诗人的奋起,拼搏,直至死去。
或许,他们的灵魂真的在守护着他们的词,但你可曾想过,星星,它目睹了一切的一切,但它们的忧伤,谁来分担!那一个个微笑,确是在掩饰内心的孤单又害怕。
于是,它们的母亲出现了,那就是月亮,它代表着诗,千百年来,它一直听着星星们的苦衷,而星星也开始渐渐开朗起来,甚至有时不忍哈哈大笑,身为母亲的它,爱戴着世间每一个人,让他们不怕黑夜,因为有月亮。当然,诗也是十分难理解的,在这里,你能看到李白落寞的才能,杜甫沉郁的容貌;你能看到沙场的冷酷,怨妇的悲鸣;你能看到诸目思入的游子,折柳相送的离人。
灵动的诗与词,它用黑夜的寂静给了我一颗多愁善感的心,那一丝丝温暖,教会了我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快乐,什么是忧伤。
清风吹拂大地,月光轻轻的颤抖着,迎着前方,默默的。
等待新一天的开始。最后,请让我淋浴在这星光中,慢慢睡去,接着,思绪开始飞翔,飞到那无边无尽的星空,永远,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