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宵节诗词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
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圆之意。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
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
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2.你知道哪些有关元宵节的诗词
之前看到过一首现代诗。
马上就抄在本子上,发现还挺长。 作者:出城看花人 你在人群中拥挤着人群, 人群在拥挤中拥挤着你。
(与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人,还是看灯? 看灯,还是看人? 人多,灯多。 灯多,人多。
灯映人,人映灯。 人在灯中,灯在人中。
灯美,还是人美? 人美,还是灯美? 肚里刚刚吃下的一十五颗, 圆的不能再圆, 粘的不能再粘, 甜的不能再甜, 软的不能再软的元宵呵, 在闹······ (这莹白如雪的元宵呵,本身就是个秘密!) 看人,还是看灯? 看灯,还是看人? 灯,泻七彩霞光。 人,溢一生芳香。
眼与眼捉着迷藏, 心与心荡着秋千。 有意无意的碰撞, 有心无心的搭讪。
灯火斑斓,梦也斑斓。 脚步越走越慢, 心事越走越远。
恍惚中,那红衣女子在人群中一闪,(马上想到了紫萱与长卿相遇的这一眼万年) 转身,却又不见。 看人,还是看灯? 看灯,还是看人? 扭秧歌的队伍来了, 踩高跷的队伍来了。
舞龙灯的来了, 倒骑驴的来了。 跑旱船的来了, 玩杂耍的来了。
一辆辆彩车, 一幅幅标语。 喧天的锣鼓, 震得人耳朵都聋了, 看的人眼睛都花了。
看人,还是看灯? 看灯,还是看人? 看了别人也被别人看了, 踩了别人也被别人踩了。 灯啊灯,照亮别人, 也照亮自己的灯啊! 生命点亮的灯, 哪个不是为了续写自己生命的传奇? 而我,是否 已在寻找美丽的同时遗失了自己? 猛抬头,我就看到了天上 那轮又大又亮的圆月。
看人,还是看灯? 看灯,还是看人? 我是醒着来到了天上, 还是醉着摇晃在人间…… 这首诗通过相同意象的不同的语序,营造出一种婉曲的美感,如婀娜多姿的女子。(其实我更想用弯弯曲曲) 最喜欢的是最后这一句,从作者的角度侧面烘托了街景之美,就像是来到了天上,又像是美的醉人的人间,但是醉人的是街景呢还是美人呢?。
3.描写元宵节诗词有哪些 写元宵的古诗词10首
元宵节诗词选《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唐) 苏道味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
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唐)张祜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宋)姜白石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诗曰(宋)姜白石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青玉案 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元)失名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清)董舜民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清)符曾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清)丘逢甲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描写“汤圆”的诗句有哪些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江水淘。
见说谁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元宵月正圆》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1.释义: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圆之意。
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
"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参考资料 知乎:/p/20561543。
5.关于汤圆的诗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
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
宋人周必大也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诗中说明了吃元宵象征团圆之意。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
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
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6.关于元宵的古诗有哪些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正月十五夜》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