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虎溪三笑的典故
虎溪三笑
佛门传说。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后人于此建三笑亭。
虎溪三笑之说始自唐代,至宋代李龙眠(公麟,1049~1106)首作三笑图,智圆并为之作图赞,成为脍炙人口之美谈;于大宋僧史略卷下、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八、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卷三十六、释氏通鉴卷三、释氏资鉴卷二、释氏稽古略卷二等书中皆有载述。
依史实言之,慧远示寂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陶渊明若逝世于刘宋元嘉四年(427),则二人为同一时代之人,且渊明系浔阳人,地与庐山相近,二人之交游未必不可能。
关于陆修静之事迹,依辩正论卷六、甄正论卷下、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续高僧传卷二十三昙显传、佛祖历代通载卷十等所述,修静于梁敬帝绍泰元年(555),与昙显对论佛道二教之优劣,时当慧远示寂后一三八年。另据佛祖统纪卷二十六载,修静逝世于刘宋泰始三年(467);又据道教类书之云笈七签本传载,修静逝世于刘宋元徽五年(477),享年七十二。故知慧远与修静之时代相去甚远,二人交游之说极牵强。
盖自中唐以降,儒道佛三教融和之说渐趋流行,虎溪三笑一事或系好事者就三教融和说而虚构者。此外,日本在镰仓时代之后期,亦开始流传该类画作。〔庐山记卷一 闲居编卷十六、镡津文集卷十三、东林十八高贤传、尘添壒囊钞卷五〕
虎溪三笑图
为儒释道人物之画题。儒者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在庐山修行之高僧慧远,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之慧远不觉间跨越其自我禁足之虎溪,三人因之相视大笑,此即虎溪三笑图所绘之内容。后世视之为儒释道三教亲和之象征,此类?画题现存者以宋代石恪所绘为最古。
唐.蜗寄 题庐山东林寺三笑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陶渊明:东晋江西浔阳人,世称靖节先生。尝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解职辞官,归隐田园,耽乐诗、酒、琴、书,自号羲皇上人。据说他时常到庐山东林寺拜访慧远大师;有一次,又与道士陆修静相携造访,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的慧远大师不自觉间险些跨越自我禁足的虎溪,因此留下“虎溪三笑”的美谈。其诗作中蕴藏浓厚的佛教思想,如“明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岂无一时好,不久复如何”,充满了无常的感慨,可见佛教对他的影响匪浅。
2.虎溪三笑的典故
虎溪三笑 佛门传说。
虎溪在庐山东林寺前,相传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不过溪。一日陶潜、道士陆修静来访,与语甚契,相送时不觉过溪,虎辄号鸣,三人大笑而别。
后人于此建三笑亭。虎溪三笑之说始自唐代,至宋代李龙眠(公麟,1049~1106)首作三笑图,智圆并为之作图赞,成为脍炙人口之美谈;于大宋僧史略卷下、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八、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卷三十六、释氏通鉴卷三、释氏资鉴卷二、释氏稽古略卷二等书中皆有载述。
依史实言之,慧远示寂于东晋安帝义熙十三年(417),陶渊明若逝世于刘宋元嘉四年(427),则二人为同一时代之人,且渊明系浔阳人,地与庐山相近,二人之交游未必不可能。关于陆修静之事迹,依辩正论卷六、甄正论卷下、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一、续高僧传卷二十三昙显传、佛祖历代通载卷十等所述,修静于梁敬帝绍泰元年(555),与昙显对论佛道二教之优劣,时当慧远示寂后一三八年。
另据佛祖统纪卷二十六载,修静逝世于刘宋泰始三年(467);又据道教类书之云笈七签本传载,修静逝世于刘宋元徽五年(477),享年七十二。故知慧远与修静之时代相去甚远,二人交游之说极牵强。
盖自中唐以降,儒道佛三教融和之说渐趋流行,虎溪三笑一事或系好事者就三教融和说而虚构者。此外,日本在镰仓时代之后期,亦开始流传该类画作。
〔庐山记卷一 闲居编卷十六、镡津文集卷十三、东林十八高贤传、尘添壒囊钞卷五〕虎溪三笑图 为儒释道人物之画题。儒者陶渊明与道士陆修静相携访问在庐山修行之高僧慧远,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之慧远不觉间跨越其自我禁足之虎溪,三人因之相视大笑,此即虎溪三笑图所绘之内容。
后世视之为儒释道三教亲和之象征,此类?画题现存者以宋代石恪所绘为最古。 唐.蜗寄 题庐山东林寺三笑亭联: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陶渊明:东晋江西浔阳人,世称靖节先生。尝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解职辞官,归隐田园,耽乐诗、酒、琴、书,自号羲皇上人。
据说他时常到庐山东林寺拜访慧远大师;有一次,又与道士陆修静相携造访,归途中三人谈笑而行,送客的慧远大师不自觉间险些跨越自我禁足的虎溪,因此留下“虎溪三笑”的美谈。其诗作中蕴藏浓厚的佛教思想,如“明明云间月,灼灼叶中花,岂无一时好,不久复如何”,充满了无常的感慨,可见佛教对他的影响匪浅。
3.急需虎溪三笑图的评论
一弯湍急的流水从画中穿流而过,两旁乔木红叶缤纷,正是一个秋凉的时节。
石桥旁,三人(和尚、道士、儒生)正开怀地仰头大笑,模样夸张逗趣,引人发噱。虎溪三笑世传佳谈,虽说虎溪三笑之主人公不是生活在一个年代,但其精神之生存却划破时空息息相通。
后人不惜笔墨盛赞“虎溪三笑图”,实则蕴含人类对和谐的永恒追求,表达了人类对和谐寄托的美好意愿。虎溪三笑中的三位人物慧远(334-416)、陶渊明(365-427)、陆修静(406-477)并不同时,但其已真实地深入人心,“这象征着三位无忧无虑的智者的欢乐,象征着三位宗教代表人物在幽默感中团结一致的欢乐”(林语堂),更向人昭示着儒释道本源为一、途径有异的道理。
虎溪为庐山东林寺门前的一条小溪,溪水常年潺潺绕寺而流淌。相传,东林寺创始人慧远法师居庐山下,有言“远公居山,余三十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每“送客无贵贱,不过虎溪”,“常以虎溪为限”,过此溪流,便“辄有虎号”,因此,名为虎溪。
但“最厚陶潜、陆修靖”,常“偕靖节、简寂观主陆修静语道,不觉过虎溪数百步,虎辄骤鸣,因相与大笑而别。”这便是有名的“虎溪三笑”的来历。
《庐山记》载,“虎溪,昔远师送客过此,虎辄号鸣,故名焉。时陶元亮居粟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之士,远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盖起于此。”
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由此可知,虎溪送别之传说,唐已有之。宋代“石恪遂作《三笑图》,东坡赞之。
李伯时《莲社图》,李元中纪之,足标一时之风致。”苏轼《三笑图赞》:“彼三士者,得意忘言。
庐胡一笑,其乐也天。嗟此小童,麋鹿狙猿。
尔各何知,亦复粲然。万生纷纶,何鄙何妍。
各笑其笑,未知孰贤。”并自跋曰,“近于士人家,见石恪画此图,三人皆大笑,至于冠服衣履手足,皆有笑态。
其后三小童,罔测所谓,亦复大笑。”唐代诗人李白有诗:“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由此可知,虎溪送别之传说,唐已有之。
宋代“石恪遂作《三笑图》,东坡赞之。李伯时《莲社图》,李元中纪之,足标一时之风致。”
苏轼《三笑图赞》:“彼三士者,得意忘言。庐胡一笑,其乐也天。
嗟此小童,麋鹿狙猿。尔各何知,亦复粲然。
万生纷纶,何鄙何妍。各笑其笑,未知孰贤。”
并自跋曰,“近于士人家,见石恪画此图,三人皆大笑,至于冠服衣履手足,皆有笑态。其后三小童,罔测所谓,亦复大笑。”
明宪宗朱见深亦依虎溪三笑之意,作《一团和气图》,将陶渊明、陆修静、慧远法师三人相拥一体,构思独特而巧妙,展现和睦氛围,期望人们团结友爱,社会和平,并自赞曰:“伟者达人,遐观高视,谈笑有仪,俯仰不愧,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之无二,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噫!和以召和,明良其类,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备。
岂无斯人,辅予盛治。披图以观,有概予志。
聊援笔以写怀,庶以警俗而励世。”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平友好、人内心境地的真善美,虎溪三笑无不进行了蕴含。
人与自然的和谐,“虎鸣止溪,其乐融融”,大千世界生命之间的互通灵性令人赞叹,同时山与人相依相承,“庐山之名因三笑而高,慧远如巨峰,陶渊明如奇岩,陆静修如飞泉,三者相依成庐山,三贤相依成盛名。”也可以说,庐山的浓浓的文化底蕴和海纳百川的人文特征,才成就了儒释道三教文化的共存共依,才造就了虎溪三笑的不朽经典。
人与人的和谐,“陆修静异教学者,而送过虎溪,是不以人而弃言也;陶渊明耽湎于酒,而与之交,盖简小节而取其达也。”,“然陶忘怀得失,晋宋间一人耳。
修靖后得道度世,两人固非入社者,皆善法师。”故有诗赞,“渊明修静不谈禅,孔老门中各自贤。
送别虎溪三笑后,白莲流水两凄然。”,又,“时秘书丞谢灵运才学为江左冠,而负才傲物,少所推挹。
一见远公,遽改容致敬”,“尝求入社,法师以心杂止之,灵运不恨也。为錾二池,种白莲,后名其社云。”
和谐之象融融也。人内心的和谐,才是成就虎溪三笑的根本。
佛教东度传入中土,其出世之大意与中国本土儒家入世建功之文化、与以超世逍遥为导向的道家文化,客观上是一种冲撞,文化的冲撞、文人心理的冲撞。而慧远法师、五柳先生、简寂观主的共同创造的佳话,已经超越了时空的概念,更多的表达的是文化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传递的是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怀。
三人三笑语,如果不是内心之清静,不是内心之达观,不是内心之和谐,怎能做到互相欣赏、怎能达至语契忘溪。最后,用清朝唐英的一副对联结束吧。
赞曰“桥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语;莲开僧舍,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题庐山虎溪三笑亭)。
4.《虎溪三笑图》为何被视作儒释道亲和的象征
“虎溪三笑”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
相传,晋僧慧远居住在庐山的东林寺中,鉴于静修,他有个不成文的习惯,即从不送客过庐山东林寺前的那条虎溪。一天,晋朝儒者陶潜(即陶渊明)、道士陆修静相携来到东林寺,与慧远交谈甚欢。
待慧远送客途中,他们谈笑而行,慧远不觉间跨越了自我禁足的虎溪。听闻虎辄号鸣,三人于是开怀大笑,之后告别。
后世视之为儒释道三教亲和的象征,并在此建三 笑亭。 关于“虎溪三笑”的说法起于唐朝,至宋期李龙眠首作三笑图,智圆并为之作图赞,成为中国历史故事中的一段美谈;于大宋僧史略卷下、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八、佛祖统纪卷二十六、卷三十六、释氏通鉴卷三、释氏资鉴卷二、释氏稽古略卷二等书中均有载述。
还有不少人以此题材也作过三笑图,现存者以宋期石恪所绘最为古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