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插花的诗词有哪些
1、《蝶恋花·上巳召亲族》
宋代:李清照
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
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里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
译文:漫漫长夜让人提不起一点精神,心情也郁郁不欢,只能在梦里梦见京城,还能认出那些熟悉的京都街道。为了报答眼下的好春色,花儿与月影也是相互相映照。
简便的宴席,虽然菜很一般,酒却是美酒,味道也很合口,一切都让人称心如意。喝醉了将花插在头上,花儿不要笑我,可怜春天也像人的衰老一样快要过去了。
2、《定风波·暮春漫兴》
宋代:辛弃疾
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试问春归谁得见。飞燕。来时相遇夕阳中。
译文: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春风把剩下的花瓣也给卷走了,但它还是没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为花儿开放是由于春风的吹拂。想问一下,谁又看见春天离去了?离此而去的春天,被飞来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阳中碰上了。
3、《插花吟》
宋代:邵雍
头上花枝照酒卮,酒卮中有好花枝。
身经两世太平日,眼见四朝全盛时。
况复筋骸粗康健,那堪时节正芳菲。
酒涵花影红光溜,争忍花前不醉归。
译文:头上花枝光照酒杯,酒杯中映着好花枝。亲身经历两世太平日子,双眼见到四朝全盛之时。况且我的筋骨还很康健,更遇上时节正这样芳菲?美酒里涵容着婆娑花影,一片红光从杯中流溢,面对着大好春景,怎么能不在花前醉饮然后归去!
4、《水调歌头·淮阴作》
宋代:朱敦儒
当年五陵下,结客占春游。红缨翠带,谈笑跋马水西头。落日经过桃叶,不管插花归去,小袖挽人留。换酒春壶碧,脱帽醉青楼。
楚云惊,陇水散,两漂流。如今憔悴,天涯何处可销忧。长揖飞鸿旧月。不知今夕烟水,都照几人愁。有泪看芳草,无路认西州。
译文:遥想当年洛城风华日,春光姣好,贵族少年结伴游乐。穿着鲜艳的衣服,谈笑之间,一起骑马游冶洛城水西。日落时候,他们头戴鲜花,郊游归来,经过桃叶渡时,酒楼里的美人上前留住了他们。美女为他们劝酒,开怀畅饮,摘掉帽子,醉卧酒楼。
楚地风云惊起,陇水飘散而去,两厢漂流。如今饱受憔悴之苦,没有地方可以让我排遣内心的忧愁。盼飞鸿可以传来远方人的消息,盼同一轮明月可以为远方人祝福。
此时此刻,不知道有多少人,都和我一样,在为远别的情人而忧愁。泪眼所见,只有芳草连天,惹起人们无限的情思,而西州路却始终寻找不到。
5、《紫萸香慢·近重阳偏多风雨》
宋代:姚云文
近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问秋香浓未,待携客、出西城。正自羁怀多感,怕荒台高处,更不胜情。向尊前,又忆漉酒插花人。只座上、已无老兵。
凄清,浅醉还醒,愁不肯,与诗评。记长楸走马,雕弓笮柳,前事休评。紫萸一枝传赐,梦谁到、汉家陵。尽乌纱便随风去,要天知道,华发如此星星,歌罢涕零。
译文:偏偏是临近重阳风雨越多,今日如此温暖明丽特别叫人爱惜。试问秋花的芳香是否浓郁?我欲携同朋友走出西城游历。我正自飘泊羁旅,满怀着无限愁绪,就怕登上荒台的高处,更是难以承受悲戚。面对着酒宴,又将滤酒、插花的友人回忆,只是座席上已没有昔日的旧侣。
我感到悲楚凄清,微酒入肠浅醉又醒。积郁的愁情比诗篇抒写的更加沉重。记得沿着楸树茂盛的大道乘马奔行,手持雕弓,施展百步穿杨的技能,这些往事休再论评。
记得重阳节朝廷传赐紫萸,而今有谁梦到故国园陵?任凭乌纱帽随风吹去,要让老天知道,我的白发已如此丛生,我感慨长歌,涕泪飘零。
2.描写插花的诗词
1、插花临水为谁容
宋
朱熹
《九曲棹歌》
2、醉里插花花莫笑
宋
李清照
《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
3、插花还起舞
宋
张元干
《菩萨蛮 三月晦,送春有集,坐中偶书》
4、插花走马醉千钟
宋
辛弃疾
《定风波 暮春漫兴》
5、插花劝酒盐桥馆
宋
张先
《木兰花/玉楼春》
6、插花归
宋
黄裳
《蓦山溪·春前信息》
7、千骑插花秋色暮
宋
黄庭坚
《定风波·自断此生休问天》
8、莫笑插花和事老
宋
黄庭坚
《南乡子·未报贾船回》
9、云鬓插花新
宋
晁端礼
《菩萨蛮·远山眉映横波脸》
10、插花归去莫匆匆
宋
赵令畤
《鹧鸪天·麝发雕炉小袖笼》
11、沈醉插花
宋
晁补之
《江神子/江城子》
12、插花走马
宋
毛滂
《蓦山溪·梅花初谢》
13、插花人好手纤纤
宋
葛胜仲
《浣溪沙》
14、应有海棠、犹记插花人
宋
叶梦得
《虞美人·平波涨绿春堤满》
15、不管插花归去
宋
朱敦儒
《水调歌头·当年五陵下》
3.关于插花的诗句
一、有花君不插,有酒君不持,时过花枝空,人老酒户衰。
出自:陆游《插花》 意思是: 有花的时候你不插,有酒的时候你不喝,等到时间过了花谢了,人老了酒也不能喝了。 二、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
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出自: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意思是: 少年时代,一旦春天来临,就会纵情狂欢,插花、骑马疾驰,还要喝上些酒。
年老的时候,春天来了,觉得毫无兴味,就像因喝酒过量而感到难受一样。现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里烧一盘香,喝上几杯茶来消磨时光。
三、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出自:欧阳修《丰乐亭游春三首》 意思是: 漫步至小亭前遇到太守,坐着一个小竹轿子半醺半醉的,头上插满了鲜花嘻笑归来。
四、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出自: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译文: 桑林外,一位梳着双丫髻的小姑娘头上斜插着花枝在荡秋千。她转眼注视多时,大概是赞叹我这个行路之人,坐在马上吟哦诗篇。
五、插花还起舞,管领风光处。把酒共留春,莫教花笑人。
出自:张元干《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 译文: 头上插着花起身狂舞,要尽情地享受春光。让我们举杯共同留住春天,不要让花儿笑人们不懂惜春。
4.和花卉有关的诗词歌赋有哪些
1.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2.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3.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郑思肖《寒菊》4.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5.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6.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7.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8.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10. 雪径偷开浅碧花,冰根乱吐小红芽。——杨万里《兰花》11. 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
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足以传。——潘天寿《题兰石图>12.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1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4.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苏轼《浣溪沙》15.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李清照《如梦令》16.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17.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红楼梦》18.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19.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20.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韩翃《谷口书斋寄杨补阙》2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清?龚自珍《己亥杂诗》22.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湖口送友人》23.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24. 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
——《送陈章甫》25.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惠崇春江晚景》26.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寓意》27.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临平道中》28.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29.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0.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临安春雨初霁》31.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除夜自石归湖苕溪》32. 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
——《金陵驿》33.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夜喜雨》34. 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35.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36.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37.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38.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39.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40.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赠孟浩然》41. 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
——陆畅《惊雪》42.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唐李煜《虞美人》43.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44.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白调》45.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霄》46.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张谓《早梅》47.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48. 不是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裴休《宛陵录上堂开示颂》49. 桃花一树鱼三尺,不醉月明船不归。
——明陈继儒《春日雨霁泛舟》50. 桃花流水突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李白《山中答问》51.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2.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苏溪亭》53.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鸟鸣涧》54.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55. 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江村即事》56.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苏轼《九日次韵王巩》57.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58.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59. 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咏石榴花》60.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61.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62. 要人夸好颜色,要留清气满乾坤。
——王勉《墨梅》63.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64.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65.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6.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5.有关历史的诗歌
茶诗在韵文类茶文化作品中数量最多。
最早提及茶叶的诗篇,按陆羽《茶经》所辑,有孙楚 的《出歌》、张载的《登成都楼诗》、左思的《娇女诗》和王微的《杂诗》四首,它们都是汉代以后唐 代以前的作品。这四首诗中的一些诗句,如“姜桂茶荈出巴蜀,椒橘木兰出高山”(《出歌》)“芳 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登成都楼诗》)等,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茶事入诗的萌芽状况。
唐代 茶文化生机勃勃、茶诗异彩纷呈,在茶诗创作中成就较大的应推白居易、卢仝、皎然。三人中最 值得称道的是白居易,他总共创作传世茶诗60多首,既有专门咏茶的诗篇,又有叙及茶事、茶趣 之作。
宋代苏东坡、杨万里、陆游等人的茶诗创作颇丰、贡献较大。陆游一生共写茶诗300余 首,是历代所作茶诗最多的诗人。
宋、元、明、清至近代,内容、艺术性倶佳的茶诗也不胜枚举。我国茶诗体裁广泛、形式多样,其中形式最为奇特的要数唐代元稹的《宝塔诗》,或曰《一言 至七言诗》: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诗人元稹的这首《宝塔诗》别开生面,把茶的品质、茶具艺术、品饮意境以及茶的功用都描 写得清幽淡雅、淋漓尽致,堪称千古绝唱。
在古人的咏茶诗中,影响最大的要数卢仝的《走笔谢 孟谏议寄新茶》,或曰《饮茶歌》。在这首诗中,作者极道饮茶之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连续喝七 碗茶的不同感受和七碗茶人腹后飘飘欲仙的绝妙境界。
日高丈五睡正浓,军将打门惊周公。口云诛议送书信,白绢斜封三道印。
开缄宛见诛议面,手阅月团三百片。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仁风暗结珠枰述,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至尊之余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清风生习习。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风雨。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
便为诛议问苍生,到头还得苏息否?诗仙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山仙人掌茶诗》亦很有特点。尝闻玉泉山,山洞多乳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清溪月。
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洒芳津,采服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宗英乃禅伯,投赠有佳篇。 清镜烛无盐,顾惭西子奸;朝坐有余兴,长吟播诸天。
诗中作者以夸张的笔触出神入化地描绘了仙人掌茶生长之地的险要、自然环境的神奇,以 神来之笔生动、形象地勾画了仙人掌茶的外形,使人们倍增对仙人掌茶的倾慕和向往。
6.求关于花的诗词歌赋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