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来了,一如既往的非常有上海的味道,看似非常平常,那么,2022上海高考作文题怎么写?如何理解这个题目?下面汇感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2022上海高考作文题怎么写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这句话可以代表求知欲、好奇心,代表单纯、直接,代表享受学习的过程、看重成长的经历,代表出发、向前,等等。
“长大后,我们往往更看重结论”,把这句话换句话说,就是:“以结果论成败”,而不太享受拼搏的过程;更在乎终点,往往会忽略沿途的风景;更看重获得了什么,而不管付出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只看重结果会很“要命”,比如同学认真学习,而你却说考好就行,不用那么认真。不学习又想考好,那就只有作弊了。
综合这两句话,可以这样理解:前者重过程,后者重结果;前者是起点,后者是终点;前者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后者关注收获了什么;前者是努力追寻,后者可能是坐享其成;前者还在认知世界,后者被世界定义;前者是因,后者是果,不知因果,就难辨黑白……
这个题目隐含的信息是:前者会让我们收获更多,而只关注结论会让我们失去一些东西。
“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考生可以认可“担忧”,也可以觉得“正常”,不管怎样,立意都要积极阳光,结合以上理解综合立意即可,立意要正确且明确。总的来说,今年的不难。
如何理解这个题目
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上海写作学会会长胡晓明:
今年的作文题出得好,看似平淡,却山高水长。延续了前两届的思辨性以及二元式的选项。但今年有一个难点,就是有一选题上面的不平衡。“使人感到担忧”,比较容易上手写。因为一个社会如果缺少了发问的能力,就僵死了,缺少了年轻人的探索精神,这个社会肯定是不健康、缺少创造性的。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写,这个题目就很难有出新,很难拉开档次。
我想可以从“有人觉得正常”,加以更仔细的审题。
“正常”其实有三个点。一个是我们可以等待长远的时间沉淀下来之后,有更成熟的人生阅历,很多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了。第二是一个正常的社会,既要有不断的发问不断的探索,但是也要有一个规范与常态。人类学家早就说过,一个正常的社会应该是后塑型的文化,就是(Post-figurative Culture)和同塑型文化(Co-figurative Culture)和前塑性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这三种文化共同的存在(米德《文化的承诺》)。第三,不要把发问和结论对立起来,也不要把小孩子和大人对立起来。也就是说,在发问当中,也一定会有适当的结论,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也会有成熟的经验。
当然,这个题目还是不光是议论,一个好的题目和丰富的材料,要靠平时的读书与积累。这就是我说的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