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很多家长送小盆友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门口会上演各种“哭闹”大战,但也有些小朋友十分安静,没有分离焦虑的孩子正常吗?如何让孩子学会离别?下面汇感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没有分离焦虑的孩子正常吗
首先要知道,我们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而且每位养育人的性格、孩子与父母的相处模式、父母与孩子分离时的处理方法等等也各有不同,因此每个孩子所产生的分离焦虑也是有差异的。
但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究竟是分离焦虑的程度比较低,还是有分离焦虑但没有表达出来。
如果孩子本身比较容易适应新环境、情绪体验较为平和,一直以来在经历和父母分离时都比较顺利,没有太过于明显的焦虑情绪,那我们可以认为孩子的分离焦虑程度比较低,则无需担心。
但如果孩子本身存在分离焦虑,只是不以哭闹、纠缠来表达,这也会误以为孩子不存在分离焦虑情绪。
而这些孩子往往会出现一些以前没有过的行为:吃手指、啃咬指甲、把头发、容易发脾气、胆小退缩、不愿参加集体生活等,甚至强烈抵抗入园,那实际是孩子以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分离焦虑情绪罢了。
这时候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原因:
孩子是否既往在家中也是不善于、不敢或不被允许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因为和父母分离时哭闹而受到过批评、指责或者恐吓以至于不敢表达;
孩子的情绪总是不被理解和回应,所以使用更强烈的表现来引起大人重视。
另外,应对上述问题时,不要只关注于去纠正“不良行为”,更要去尝试理解孩子的情绪,在日常中多对孩子的情绪进行直接的反馈,鼓励他进行表达。
如何让孩子学会离别
1、重视孩子的情绪
首先接受并理解孩子的情绪,对孩子抱有同理心。家长要认可并接受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他的情绪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情绪。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哭哭啼啼是一件让人丢脸的事,甚至会指责孩子,威胁孩子停止哭泣的行为,这样只会让孩子更不知所措。
2、转移注意力
其次引导孩子做平日喜欢做的事,以转移注意力。不能让孩子一直沉浸在难过的情绪中,发泄过后,家长要帮助孩子从不好的情绪中缓解过来。长时间的难过,于孩子身心无益。可以让孩子看些趣味性强的书,画画,做运动,找伙伴玩等。当孩子有事情做了,自然没时间和心思来想离别的事了。
3、每天和孩子认真告别
如果家长每天都能习惯和孩子暂时分别,并且每次都提前告诉孩子一天的安排,生孩子的心理有一个准备。千万不要尝试着偷偷溜走,再不被告知的情况下突然消失,会让孩子不安的情绪更加严重。
4、平常多关注孩子
如果孩子到陌生的环境中出现了惶恐不安的情况,那么大多数原因在于家长没有给孩子建立起充足的安全感。所以在平常的生活里,多多关注孩子,并且和孩子进行及时的互动,这样能够大大提升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充足的孩子,很少会有分离焦虑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