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 有关兰花的古诗以及鉴赏
【题灵佑上人法华院木兰花(其树岭南,移植此地)】刘长卿 庭种南中树,年华几度新。
已依初地长,独发旧园春。映日成华盖,摇风散锦茵。
色空荣落处,香醉往来人。菡萏千灯遍,芳菲一雨均。
高柯倘为楫,渡海有良因。【戏题木兰花】白居易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题令狐家木兰花】白居易 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花药栏】李德裕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木兰花】李涉 碧落真人著紫衣,始堪相并木兰枝。
今朝绕郭花看遍,尽是深村田舍儿。【兰溪(在蕲州西)】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三月十日流杯亭】李商隐 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
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木兰花】李商隐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病起】贾岛 高丘归未得,空自责迟回。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病令新作少,雨阻故人来。
灯下南华卷,祛愁当酒杯。【偶题】裴廷裕 微雨微风寒食节,半开半合木兰花。
看花倚柱终朝立,却似凄凄不在家。【木兰花(一名玉楼春、春晓曲、惜春容)】李煜 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声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蹋马蹄清夜月。【木兰花(即春晓曲)】温庭筠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容颜镜中老。【木兰花】韦庄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班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木兰花(即玉楼春)】顾夐 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
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
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
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香灭绣帏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
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月皎露华窗影细,风送菊香黏绣袂。
博山炉冷水沉微,惆怅金闺终日闭。懒展罗衾垂玉箸,羞对菱花篸宝髻。
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婿。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
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话别情多声欲战,玉箸痕留红粉面。
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木兰花】魏承班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
闭宝匣,掩金铺,倚屏拖袖愁如醉。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
凝然愁望静相思,一双笑靥嚬香蕊。【木兰花】欧阳炯 儿家夫婿心容易,身又不来书不寄。
闲庭独立鸟关关,争忍抛奴深院里。闷向绿纱窗下睡,睡又不成愁已至。
今年却忆去年春,同在木兰花下醉。日照玉楼花似锦,楼上醉和春色寝。
绿杨风送小莺声,残梦不成离玉枕。堪爱晚来韶景甚,宝柱秦筝方再品。
青蛾红脸笑来迎,又向海棠花下饮。春早玉楼烟雨夜,帘外樱桃花半谢。
锦屏香冷绣衾寒,怊怅忆君无计舍。侵晓鹊声来砌下,鸾镜残妆红粉罢。
黛眉双点不成描,留待玉郎归日画。【木兰花】徐昌图 沉檀烟起盘红雾,一箭霜风吹绣户。
汉宫花面学梅妆,谢女雪诗栽柳絮。长垂夹幕孤鸾舞,旋炙银笙双凤语。
红窗酒病嚼寒冰,冰损相思无梦处。【木兰花】庾传素 木兰红艳多情态,不似凡花人不爱。
移来孔雀槛边栽,折向凤凰钗上戴。是何芍药争风彩,自共牡丹长作对。
若教为女嫁东风,除却黄莺难匹配。
2.求有关兰花诗词的解析文字
苏轼(1037-1101)一生坎坷,曾两次任杭州太守,多次来过越州。
元?五年(1090年)在杭州为友人杨次公题春兰和蕙诗各一首。其《题杨次公春兰》云:"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诗颂选赞杨次公画出了春兰之"真色",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
兰本来就是美人,蓬艾再深也掩埋不了它,因为它有芳香,借清风而远播。从中也抒发了自己真色不变的品格。
他的《题杨次公蕙》诗也是如此:"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
幻色虽非实,真相亦竟空。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
"诗从兰蕙同族写起,指出它们均为屈原原佩。"水仙"即屈原。
《拾遗记》写楚人思念屈原,称他为水仙。后四句写杨次公的蕙图,观者疑为真蕙,一缕微馥似扑鼻而来。
诗侧重于写兰蕙的幽香。兰花因其高洁,历来是诗人的宠爱。
清代缪公恩在《露兰》诗说:“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他把兰花的姿态描摩成面颊上笑成酒涡而含羞的女子,洁白的素心像被洗去了油污一样朴实而美丽。
清代张纶英《兰草》诗说:“小草时作花,嫣红间葱青。闲阶濯新雨,绰态何娉娉。”
他把兰花姿态描绘成姿态柔美,面目美丽的女子。清代张问陶《兰》诗说:“偶检丛兰画几枝,各标神韵肯参差。
高花飞舞低花笑,同倚春风自不知。”他把兰花花姿描拟成飞舞欢笑的目样。
清代李慈铭《题子缜画兰二绝句》(其二)诗说:“绰约丰肌分外妍,镜中倩影不胜怜。”他把兰花的姿态描绘成姿态柔美,她丰满的肌肤格外争妍斗艳的女子。
深居皇宫的康熙皇帝也赞颂兰花“婀娜多姿碧叶长”,把兰花的轻盈美丽的花姿造型,描侩得令人叫绝。这可能是古人对兰花花姿最类的描绘了。
张学良将军的《咏兰诗》说:“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他把兰花的花姿比喻风度仪态高雅的君子。
3.求关于兰花的诗句,要译文和赏析
【题灵佑上人法华院木兰花(其树岭南,移植此地)】刘长卿 庭种南中树,年华几度新。
已依初地长,独发旧园春。 映日成华盖,摇风散锦茵。
色空荣落处,香醉往来人。 菡萏千灯遍,芳菲一雨均。
高柯倘为楫,渡海有良因。 【戏题木兰花】白居易 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
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题令狐家木兰花】白居易 腻如玉指涂朱粉,光似金刀剪紫霞。
从此时时春梦里,应添一树女郎花。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花药栏】李德裕 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
四时发英艳,三径满芳丛。 秀色濯清露,鲜辉摇惠风。
王孙未知返,幽赏竟谁同。 【木兰花】李涉 碧落真人著紫衣,始堪相并木兰枝。
今朝绕郭花看遍,尽是深村田舍儿。 【兰溪(在蕲州西)】杜牧 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 【三月十日流杯亭】李商隐 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
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 【木兰花】李商隐 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病起】贾岛 高丘归未得,空自责迟回。
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 病令新作少,雨阻故人来。
灯下南华卷,祛愁当酒杯。 【偶题】裴廷裕 微雨微风寒食节,半开半合木兰花。
看花倚柱终朝立,却似凄凄不在家。 【木兰花(一名玉楼春、春晓曲、惜春容)】李煜 晓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声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蹋马蹄清夜月。 【木兰花(即春晓曲)】温庭筠 家临长信往来道,乳燕双双拂烟草。
油壁车轻金犊肥,流苏帐晓春鸡早。 笼中娇鸟暖犹睡,帘外落花闲不扫。
衰桃一树近前池,似惜容颜镜中老。 【木兰花】韦庄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
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班红泪滴。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木兰花(即玉楼春)】顾? 月照玉楼春漏促,飒飒风摇庭砌竹。
梦惊鸳被觉来时,何处管弦声断续。 惆怅少年游冶去,枕上两蛾攒细绿。
晓莺帘外语花枝,背帐犹残红蜡烛。 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
画堂鹦鹉语雕笼,金粉小屏犹半掩。 香灭绣帏人寂寂,倚槛无言愁思远。
恨郎何处纵疏狂,长使含啼眉不展。 月皎露华窗影细,风送菊香黏绣袂。
博山炉冷水沉微,惆怅金闺终日闭。 懒展罗衾垂玉箸,羞对菱花?宝髻。
良宵好事枉教休,无计那他狂耍婿。 拂水双飞来去燕,曲槛小屏山六扇。
春愁凝思结眉心,绿绮懒调红锦荐。 话别情多声欲战,玉箸痕留红粉面。
镇长独立到黄昏,却怕良宵频梦见。 【木兰花】魏承班 小芙蓉,香旖旎,碧玉堂深清似水。
闭宝匣,掩金铺,倚屏拖袖愁如醉。 迟迟好景烟花媚,曲渚鸳鸯眠锦翅。
凝然愁望静相思,一双笑靥?香蕊。
4.题花兰花这首诗的赏析
题画兰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原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注释顶:顶头突:高出周围稠:浓郁非:不是浮云:天上的云闹:喧哗▼
参考赏析
写赏析思想感情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作者介绍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5.求有关兰花诗词的解析文字
苏轼(1037-1101)一生坎坷,曾两次任杭州太守,多次来过越州。元?五年(1090年)在杭州为友人杨次公题春兰和蕙诗各一首。其《题杨次公春兰》云:"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诗颂选赞杨次公画出了春兰之"真色",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兰本来就是美人,蓬艾再深也掩埋不了它,因为它有芳香,借清风而远播。从中也抒发了自己真色不变的品格。他的《题杨次公蕙》诗也是如此:"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幻色虽非实,真相亦竟空。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诗从兰蕙同族写起,指出它们均为屈原原佩。"水仙"即屈原。《拾遗记》写楚人思念屈原,称他为水仙。后四句写杨次公的蕙图,观者疑为真蕙,一缕微馥似扑鼻而来。诗侧重于写兰蕙的幽香。
兰花因其高洁,历来是诗人的宠爱。
清代缪公恩在《露兰》诗说:“笑靥半含还半吐,素心皎皎濯醍醐。”他把兰花的姿态描摩成面颊上笑成酒涡而含羞的女子,洁白的素心像被洗去了油污一样朴实而美丽。
清代张纶英《兰草》诗说:“小草时作花,嫣红间葱青。闲阶濯新雨,绰态何娉娉。”他把兰花姿态描绘成姿态柔美,面目美丽的女子。清代张问陶《兰》诗说:“偶检丛兰画几枝,各标神韵肯参差。高花飞舞低花笑,同倚春风自不知。”他把兰花花姿描拟成飞舞欢笑的目样。
清代李慈铭《题子缜画兰二绝句》(其二)诗说:“绰约丰肌分外妍,镜中倩影不胜怜。”他把兰花的姿态描绘成姿态柔美,她丰满的肌肤格外争妍斗艳的女子。深居皇宫的康熙皇帝也赞颂兰花“婀娜多姿碧叶长”,把兰花的轻盈美丽的花姿造型,描侩得令人叫绝。这可能是古人对兰花花姿最类的描绘了。
张学良将军的《咏兰诗》说:“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他把兰花的花姿比喻风度仪态高雅的君子。
6.赞美兰花的诗句 古诗诗题
(宋·苏轼)
本是王者香,托根在空谷。
先春发丛花,鲜枝如新沐。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兰》
蜂蝶有路依稀到,云雾无门不可通。
便是东风难着力,自然香在有无中。
《蕙》
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
兰花诗 古风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广群芳谱
清刘灏
兰生幽谷无人识,客种东轩遗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秽,更怜细叶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丛倚修筠午荫凉。
欲遗蘼芜共堂下,眼前长见楚词章。
7.关于兰的诗词句句子(带作者诗词名)越多越好
唐·韩愈幽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
不采而佩,于兰何伤。今天之旋,其曷为然。
我行四方,以日以年。雪霜贸贸,荠麦之茂。
子如不伤,我不尔觏。荠麦之茂,荠麦之有。
君子之伤,君子之守。唐·王勃春庄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啼喧。唐·唐彦谦兰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蔼空谷。唐·唐彦谦兰谢庭漫芳草,楚畹多绿莎。
于焉忽相见,岁宴将如何。唐·施肩吾兰渚泊家在洞水西,身作兰渚客。
天昼无纤云,独坐空江碧。唐·马戴秋思亭树霜散满,野塘凫鸟多。
蕙兰不可折,楚老徒悲歌。唐·李世民芳兰春晖开禁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唐·李白孤兰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非高秋月。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唐·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唐·无可兰兰色结春光,氛氲掩众芳。
过门阶露叶,寻泽径连香。畹静风吹乱,亭秋雨引长。
灵均曾采撷,纫佩挂荷裳。唐·李峤兰虚室重招寻,忘言契断金。
英浮汉家酒,雪丽楚王琴。广殿清香发,高台远吹吟。
河汾应擢秀,谁肯访山阴。唐·崔涂幽兰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
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
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唐·杜牧兰溪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唐·刘禹锡重送鸿举师赴江陵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唐·刘商与于中丞万倾荒林不敢看,买山客足拟求安。
田园失计全芜没,何处春风种蕙兰。唐·刘谷和三乡诗兰蕙芬芳见玉姿,路傍花笑景迟迟。
苎萝山下无穷意,并在三乡惜别时。唐·褚朝阳奉上徐中书中禁仙池越凤凰,池边词客紫薇郎。
既能作颂雄风起,何不时吹兰蕙香。宋·苏轼题杨次公春兰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宋·苏轼题杨次公蕙蕙本兰之族,依然臭味同。
曾为水仙佩,相识《楚辞》中。幻色虽非实,真香亦竟空。
云何起微馥,鼻观已先通。宋·释文兆幽兰远与村桥接,深春积雨时。
兰芳人未捋,花发蝶先知。草密封闲径,林疏露短篱。
别来锄久废,身老恨归迟。宋·丁谓兰彼羡南陔子,其谁粉署郎。
渥丹承露彩,绀绿泛风光。屡结骚人佩,时飘郑国香。
何须寻九畹,十步即芬芳。宋·张咏萧兰种萧芳兰中,萧生兰亦瘁。
它日秋风来,萧兰一齐败。自古贤者心,所忧在民泰。
不复梦周公,中夜独慷慨。宋·晏殊盂兰盆红白薇英落,朱黄槿艳残。
家人愁溽暑,计日望盂兰。宋·释重显日暮游东涧极目生晚照,幽情眷兰芷。
白苹叶里风,不在秋江起。宋·梅尧臣兰楚泽多兰人未辩,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唯取芳声袭衣美。宋·梅尧臣石兰石言曾非石上生,名兰乃是兰之类。
疗疴炎帝与书功,纫佩楚臣空有意。宋·赵湘皇后阁春帖子紫兰红蓼簇香盘,晓逐金壶下太官。
朝罢三宫归已晚,日华明丽雪消残。宋·朱熹咏蕙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
适意欲忘言,尘编讵能老。宋·朱熹兰涧光风浮碧涧,兰枯日猗猗。
竟岁无人采,含薰只自知。宋·朱熹兰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兰到晚清。
元 余同麓咏 兰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天。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
元·揭 斯秋蕙幽丛不盈尺,空谷为谁芳。一径寒云色,满林秋露香。
元·李祁题《兰棘同芳图》幽兰既丛茂,荆棘仍不除。素心自芳洁,怡然与之俱。
元·元梅墨兰飞琼散天葩,因依空岩侧。守墨聊自韬,不与众芳碧。
元·倪瓒题郑所南《兰》伙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元·张翥题兰鹈 声中花片飞,楚兰遗思独依依。春风先自悲芳草,惆怅王孙又不归。
明·李梦阳湘妃怨采兰湘北芷,搴木澧南浔。渌水含瑶彩,微风托玉音。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不知篁竹苦,惟见泪斑深。
明 陈汝言兰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明·李日华垂兰从风不猎香,俯溪自怜影。空山狼藉春,半属野樵领。
明·陈献章题画兰阴崖百草枯,兰蕙多生意。君子居险夷,乃与恒人异。
明·文彭题兰竹卷偶培兰蕙两三栽,日燠风微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堂,开窗时有蝶飞来。
明·史鉴子昂兰国香零落佩 空,芳草青青合故宫。谁道有人和泪写,托根无地怨东风。
明·李日华江南四月雨晴时,兰吐幽香竹弄姿。蝴蝶不来黄鸟睡,小窗风卷落花丝。
明·李日华画兰懊恨幽兰强主张,开花不与我商量。鼻端触着成消受,着意寻香又不香。
明·陈继儒王楚玉画兰年来空谷半霜风,留得遗香散草丛。只恐樵人溷兰艾,红颜收在束薪中。
明·董其昌兰绿衣青葱傍石栽,孤根不与众花开。酒阑展卷山窗下,习习香从纸上来。
明·董其昌兰无边蕙草袅春烟,谷雨山中叫杜鹃。
8.题花兰花这首诗的赏析
题画兰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原文: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注释顶:顶头突:高出周围稠:浓郁非:不是浮云:天上的云闹:喧哗▼ 参考赏析写赏析思想感情 全诗是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
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抒发了作者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全诗的重点在后两句,可以对照五柳先生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作者介绍郑燮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
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
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
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9.描写“兰花”的优美诗句有哪些
1. 《兰》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南岩路最近,饭时已散策。
香来知有兰,遽求乃弗莸。生世本幽谷,岂愿为世娱。
无心托阶庭,当门任君锄。 2. 《题兰蕙》 年代: 宋 作者: 释绍昙 色淡而清,节香而贞。
隐德不耀,咀华含英。君子同其芳洁,写真不堕丹青。
宜乎孕潇湘幽楚之灵。 3. 《兰》 年代: 宋 作者: 释行海 紫茎绿叶带春阴,千古湘江一寸心。
今日已无君子佩,不如潇洒在深林。 4. 《题郑承事所作惠兰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陈鉴之 兰如君子蕙如士,此评吾得这涪翁。
有余不足姑勿率,毕竟清幽气类同。 5. 《柴兰》 年代: 明 作者: 景翩翩 碧玉参差簇紫英,当年剩有国香名。
风前漫结幽人佩,沣浦春深寄未成。
10.诗歌鉴赏"幽兰"陶渊明的 答案
此诗作于作者53岁,应该生长在幽僻之地的兰花在院子里生长,包含浓郁的方向等待清风的的到来。
轻风轻轻吹来,兰花散发阵阵芳香,立刻就可以从萧艾等杂草中分辨出来。不停的向前行走会失去旧路,顺应自然之道前面的道路或许才能走通。
醒悟到应该回去了,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失去了用途,比喻大事已成,良将功臣无用了,可以将他们处置了。 本诗用兰花来比喻人的高贵品格,君子应该如兰花一样保持高尚的节操,表现了诗人不随波逐流,不为黑暗污垢所染的高尚品德。
此诗后半亦纯是说理,然亦不入“理障”,而有“理趣”。陶渊明讲的是应当急流勇退,脱离黑暗官场,隐居田园的道理。
它使前四句形象描写的寓意更加鲜明,并且深化了。所以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称赞这首诗是“真理真诗”,“说理诗必如此,乃不愧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