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窅娘有关的诗词

时间:2023-01-17 00:46:26  编辑:admim

窅娘有关的诗词

1.窅娘是谁

窅娘(yǎo niáng)是南唐后主李煜嫔妃。

她善舞,用裹足取悦后主,后主对其甚是欣赏,南唐唐镐曾写一对联写窅娘舞“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只是很快南唐灭亡了。 窅yǎo 娘出身贫寒。

她本为采莲女,十六岁被选入宫。据说是混血儿,所以眼睛和中原人不太一样,故名“窅yǎo 娘”。

窅娘用白帛裹足,身轻如燕,创金莲舞。进南唐宫,李煜便单独召见,看她跳采莲舞,见其双目深凹而顾盼有情,便为取名“窅[yǎo] 娘”。

窅娘善跳金莲舞,据说她跳舞时好像莲花凌波,俯仰摇曳之态优美动人,最有意思的是她用白帛裹足,把两只脚都缠的很小,跳舞时就在一朵莲花形状的舞台上,因此很受李煜的宠爱。所以后来宋朝以及后面几朝的妇人均以裹足为美。

有诗说:一弯新月上莲花,妙舞轻盈散绮霞;亡国君王新设计,足缠天下女儿家。

2.和姣有关的诗词

雪毫州 曾巩 欲下苍凉日,全低黯霮天。

飘飖投夜急,琐碎得风儇。 秽壤弥缝遍,枯荄点缀妍。

繁英飞面旋,艳舞起翩跹。 已压穿林竹,还冰落涧泉。

抵?t轻自肆,乘隙巧争先。 壅隔书邮断,侵凌客履穿。

恐倾贫巷屋,觉重溯溪船。 ??有颜空姣,洵无质可镌。

包藏兼海岳,蒙蔽匝坤乾。 枚叟招何晚,袁安卧正坚。

会须逢见?,万里豁晴川。 《感遇诗三十八首》 陈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 骨肉且相薄,他人安得忠。

吾闻中山相,乃属放?翁。孤兽犹不忍,况以奉君终。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吾观龙变化,乃知至阳精。石林何冥密,幽洞无留行。

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玄感非象识,谁能测沉冥。

世人拘目见,酣酒笑丹经。昆仑有瑶树,安得采其英。

白日每不归,青阳时暮矣。茫茫吾何思,林卧观无始。

众芳委时晦,?鴂鸣悲耳。鸿荒古已颓,谁识巢居子。

吾观昆仑化,日月沦洞冥。精魄相交会,天壤以罗生。

仲尼推太极,老聃贵窈冥。 西方金仙子,崇义乃无明。

空色皆寂灭,缘业定何成。名教信纷藉,死生俱未停。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深居观元化,悱然争朵颐。 谗说相啖食,利害纷口疑口疑。

便便夸毗子,荣耀更相持。务光让天下,商贾竞刀锥。

已矣行采芝,万世同一时。知 吾爱鬼谷子,青溪无垢氛。

囊括经世道,遗身在白云。 七雄方龙斗,天下久无君。

浮荣不足贵,遵养晦时文。 舒可弥宇宙,卷之不盈分。

岂徒山木寿,空与麋鹿群。 呦呦南山鹿,罹罟以媒和。

招摇青桂树,幽蠹亦成科。 世情甘近习,荣耀纷如何。

怨憎未相复,亲爱生祸罗。 瑶台倾巧笑,玉杯殒双蛾。

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林居病时久,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感叹何时平。 临岐泣世道,天命良悠悠。

昔日殷王子,玉马遂朝周。 宝鼎沦伊谷,瑶台成古丘。

西山伤遗老,东陵有故侯。 贵人难得意,赏爱在须臾。

莫以心如玉,探他明月珠。 昔称夭桃子,今为舂市徒。

鸱鸮悲东国,麋鹿泣姑苏。 谁见鸱夷子,扁舟去五湖。

圣人去已久,公道缅良难。蚩蚩夸毗子,尧禹以为谩。

骄荣贵工巧,势利迭相干。燕王尊乐毅,分国愿同欢。

鲁连让齐爵,遗组去邯郸。伊人信往矣,感激为谁叹。

幽居观天运,悠悠念群生。终古代兴没,豪圣莫能争。

三季沦周赧,七雄灭秦嬴。复闻赤精子,提剑入咸京。

炎光既无象,晋虏复纵横。尧禹道已昧,昏虐势方行。

岂无当世雄,天道与胡兵。咄咄安可言,时醉而未醒。

仲尼溺东鲁,伯阳遁西溟。大运自古来,旅人胡叹哉。

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灌园何其鄙,皎皎於陵中。世道不相容,嗟嗟张长公。

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

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

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

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 玄天幽且默,群议曷嗤嗤。

圣人教犹在,世运久陵夷。 一绳将何系,忧醉不能持。

去去行采芝,勿为尘所欺。 蜻蛉游天地,与世本无患。

飞飞未能止,黄雀来相干。 穰侯富秦宠,金石比交欢。

出入咸阳里,诸侯莫敢言。 宁知山东客,激怒秦王肝。

布衣取丞相,千载为辛酸。 微霜知岁晏,斧柯始青青。

况乃金天夕,浩露沾群英。 登山望宇宙,白日已西暝。

云海方荡??,孤鳞安得宁。 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树林。

何知美人意,骄爱比黄金。 杀身炎州里,委羽玉堂阴。

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 岂不在遐远,虞罗忽见寻。

多材信为累,叹息此珍禽。 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三五明月满,盈盈不自珍。 高堂委金玉,微缕悬千钧。

如何负公鼎,被夺笑时人。 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远食玉山禾。

昆仑见玄凤,岂复虞云罗。 荒哉穆天子,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白发生罗帷。 朝发宜都渚,浩然思故乡。

故乡不可见,路隔巫山阳。 巫山彩云没,高丘正微茫。

伫立望已久,涕落沾衣裳。 岂兹越乡感,忆昔楚襄王。

朝云无处所,荆国亦沦亡。 昔日章华宴,荆王乐荒淫。

霓旌翠羽盖,射兕云梦林。 ?A来高唐观,怅望云阳岑。

雄图今何在,黄雀空哀吟。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宋拗缫梗鹣聪嗑?? 拳跼竞万仞,崩危走九冥。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可怜瑶台树,灼。

3.李煜与窅娘是什么关系

李煜是国君,又是风流才子,所以历史上关于他和几位女人的故事很多。

这里面关系最密切的,就要数他的三位夫人:周后,小周后及窅娘了。周后和小周后是两姐妹,先后嫁入南唐宫廷。

她们的父亲司徒周宗是南唐三朝元老,两个女儿均有国色天香,人们把他们比为东吴江南的“二乔”。姐姐周后,名娥皇。

妹妹,名女英。娥皇较李煜年长一岁,十九岁时受聘为太子妃,几年后李煜成为江南国主。

娥皇为李煜生有一子,仲宣,但几岁时因故夭折。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娥皇,因爱子猝死,病疾加重,不久就匆匆离开人世。

女英作为国后妹妹,进宫探亲闲居时与李煜一见钟情。娥皇死后,女英就当上了国后,从金陵到后来李煜被囚汴京,她都一直跟随和照顾李煜。

相比娥皇、女英两姐妹,窅娘出身贫寒。她本为采莲女,十六岁被选入宫。

进南唐宫,李煜便单独召见,看她跳采莲舞,见其双目深凹而顾盼有情,便为取名“窅娘”。窅娘善跳金莲舞,据说她跳舞时好像莲花凌波,俯仰摇曳之态优美动人,最有意思的是她用白帛裹足,把两只脚都缠的很小,跳舞时就在一朵莲花形状的舞台上,因此很受李煜的宠爱。

所以后来宋朝以及后面几朝的妇人均以裹足为美。这种风俗一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才被打破。

裹脚也叫缠足,始于五代末。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和古文献知道,五代以前男女的鞋子是同一形制,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一味沉缅于声色、诗词、歌舞之中,整日与后妃们饮酒取乐。

宫中有一位叫窅娘的嫔妃,原是官宦人家女儿,后因家势破败,沦为金陵歌妓。她生得苗条,善于歌舞,受李煜的宠爱。

李煜诏令筑金莲台,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缨络,台中设置各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著素袜舞于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

李煜看了,喜不自禁。此后,窅娘为了保持和提高这种舞蹈的绝技,以稳固受宠的地位,便常用白绫紧裹双足,久而久之,便把脚裹成了“红菱型”,“新月型”,其舞姿也更为自然,美不胜收了 。

时人竞相仿效,五代之后逐渐形成风气,风靡整个社会。我想,裹脚只能算是由于喜好而形成的一种民俗而已,这里没有官样文件、官方意志的制约,比不得秦始皇时期的车同轨、书同文和统一度量衡,也比不得汉武帝时候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不能过多地指责封建统治者的权力作用,而应该另找原因。

裹脚只所以流行近千年不衰,其原因何在?我觉得它就像现在的时尚潮流,如某一位艺星,大家看着顺眼,赏着舒服,于是乎爱他,捧他,许多不识者也闻风而动,追星族、追星潮便风行习延起来。但是,裹脚毕竟是一种陋俗,它给妇女们带来的是痛苦和扭曲,对于由于裹脚而形成的“美”,她们从心底里恐是腹诽的吧!即使像李煜之类的帝王将相卿士大夫美之 ,我看也应该是像窅娘那样的灵巧娇小的健美,不应不顾脚趾骨的扭曲变形,全不见其行姿的蹒跚迟钝。

如果这后者也认为是美的话,那真是大睁眼说瞎话,病态之至了!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道义统治中国近两千年,官僚士大夫之族都是读四书的,孔孟思想博大精深,很有些科学合理的成分,所以很难想象那些长期受理性薰陶者们居然不以理性看待事物,以丑为美,爱之恒久,纳之为妻妾,充之于宫室,而且还代代仿效,誉之有加,可真是不可思议的了。

4.关于母亲的诗词歌赋

母亲的双手

母亲布满老茧的双手

曾经握过镰刀拿过锄头

牵过水牛栽过菜秧

缝过衣被做过饭菜

母亲的双手

抱过我的童真

摸过哥哥的笑脸

擦过姐姐的泪水

揩过父亲额头的汗水

捧起家的温馨

母亲的双手

有五谷的芳香飘荡

有河流的涟漪荡漾

有生活的回味悠长

母亲的双手

支撑起一片蓝天

摊开一片绿地

为我们筑起爱的巢穴

为我们营造家的甜蜜

母亲的双手

像挥舞不停的旗帜

令你为之奋斗拼搏

像屹立不倒的大树

令你安心栖息枝头

母亲的双手

像摇篮一样伴我们入眠

像港湾一样让我们停泊

像灯塔一样为我们引航

像风帆一样为我们鼓劲

母亲的双手

竖立起一座爱的丰碑

现实从这里精彩

理想从这里跨越

未来从这里腾飞

5.关于窅娘的故事

窅娘是南唐后主李煜嫔妃.她善舞,用裹足取悦后主,后主对其甚是欣赏,南唐唐镐曾写一对联写窅娘舞“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只是很快南唐灭亡了。

窅娘出身贫寒。她本为采莲女,十六岁被选入宫。

据说是混血儿,所以眼睛和中原人不太一样,故名“窅娘”。用白帛裹足,身轻如燕,创金莲舞。

进南唐宫,李煜便单独召见,看她跳采莲舞,见其双目深凹而顾盼有情,便为取名“窅娘”。窅娘善跳金莲舞,据说她跳舞时好像莲花凌波,俯仰摇曳之态优美动人,最有意思的是她用白帛裹足,把两只脚都缠的很小,跳舞时就在一朵莲花形状的舞台上,因此很受李煜的宠爱。

所以后来宋朝以及后面几朝的妇人均以裹足为美。 电视剧《李后主与赵匡胤》中的窅娘 在李煜一生的女人中,首先就要讲到窅娘。

一个充满情感的词人,对于周围的事事物物,都有一种异于常人的执着与爱恋,对于异性更有着一种独到的欣赏能力。一般男人欣赏女人,依次有四个重要部位,即:眼睛、头发,身段和足部。

眼睛的美态自然也包括了面部五官的搭配,头发的美态想必连带着发型及饰物,身段的美态范围更为广泛,包括丰乳、皓腕、纤腰、曲臀、肤色,特别是足部的欣赏,除了有形的美腿和纤脚之外,还必须充分发挥联想,它所象徵的一些隐而不显的特殊意义,只有充满灵性与感性的人,才可能想像得到。 窅娘就是以一双小脚,细嫩挑巧,擅长《霓裳舞衣曲》而得到李后主的宠幸的。

对窅娘善舞,后人有宫城一首咏叹: 红罗叠间白罗层,檐角河光一曲澄; 碧落今宵难得巧,凌波妙舞月新升。 窅娘当时为了使足部更美,常常用锦帛缠裹双脚,屈作新月形状。

女子缠足蔚然成风是从五代开始的,窅娘不是女子缠足的第一人,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南唐的宫廷生活为当时一般人所艳羡,而窅娘又是一个绝色的美人儿,对妇女的缠足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大宋之后,名媛闺秀争相仿效,逐渐遍及全国各地,愈缠愈小,都以「三寸金莲」为妇女的美态标准.以至于一直流传到民国初年才彻底废除。

对于中华民族的健康与习性影响至深且巨。有诗说: 一弯新月上莲花,妙舞轻盈散绮霞; 亡国君王新设计,足缠天下女儿家。

妇女缠足到后来日益变本加厉,不断地在「小巧」上下功夫,小到根本无法站立,反而成为美的极致。《笠翁笔记》中曾提到明代有一位姓周的宰相,以干金购一丽人,名为「抱小姐」,她的脚小到寸步难移,每次行走都必须别人抱着走。

李笠翁于是大发议论:「选足一事,如但求窄小,则可一目了然,倘若由粗以及精,尽美而思善,使脚小而不受小脚之累,兼收脚小之用,则又比手更难,皆不可求而可遇也。因脚小而难行,动必扶墙靠壁,此累之在己者也。

因脚小而致秽,此累之在人者也,其用维何?瘦欲无形,越看越生怜惜,此用之在日者也;柔若无骨,愈亲愈耐抚摸,此用之在夜者也。 李笠翁的观点仍不脱欣赏的范围,事实上缠足之风,自宋代风行以后,顿使我国妇女变成娇弱伶仃的模样,一个动辄扶墙靠壁的母亲,如何能够教养出英武剽悍,斗志昂扬的儿女。

后来蒙古人入主中原,明朝把蒙古人赶走,紧接着满州人又入关,汉民族连连失势,未尝不与缠足有关。蒙古人和满洲人对缠足莫不推波助湖,运用各种手段鼓励汉人保持缠足的风习,但他们自己的妇女却大脚蹁蹁,来去如风。

缠足自窅娘算起,整整流行了千年,如今虽然已经彻底草除,然而今日的芭蕾舞,仍是仿效窅娘当日的婀娜凌去姿态,而妇女高跟鞋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与缠足相同,真是但求玉立婷婷,挺胸凸臀,款摆柳腰,婀娜多姿,管它伤筋动骨,摧残肢体。 由于李煌的异想天开,窅娘的实地执行,使他们与当年的肖卷宝和潘巧儿更进了一步。

这种摧残肢体的作法,罪在李后主,因此有些因果论者,都说李后主归宋之后,被宋太宗以「牵机药」毒死,死时四肢曲缩像在牵机,就是他设计女子屈缠双足的报应。 有年元宵,在皇宫正殿中李后主用黄金凿成一座莲花,绕以珍宝缨络,光辉夺目。

那莲花的中心,又生出一朵品色瑞莲来,细乐声中窅娘在上面翩然起舞,李后主与周后并肩欣赏。事实上在李后主的心中窅娘也不过比较特殊的歌伎而已,真正令李后主倾心相爱的还是周后。

6.李煜与窅娘是什么关系

李煜是国君,又是风流才子,所以历史上关于他和几位女人的故事很多。这里面关系最密切的,就要数他的三位夫人:周后,小周后及窅娘了。

周后和小周后是两姐妹,先后嫁入南唐宫廷。她们的父亲司徒周宗是南唐三朝元老,两个女儿均有国色天香,人们把他们比为东吴江南的“二乔”。姐姐周后,名娥皇。妹妹,名女英。

娥皇较李煜年长一岁,十九岁时受聘为太子妃,几年后李煜成为江南国主。娥皇为李煜生有一子,仲宣,但几岁时因故夭折。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娥皇,因爱子猝死,病疾加重,不久就匆匆离开人世。女英作为国后妹妹,进宫探亲闲居时与李煜一见钟情。娥皇死后,女英就当上了国后,从金陵到后来李煜被囚汴京,她都一直跟随和照顾李煜。

相比娥皇、女英两姐妹,窅娘出身贫寒。她本为采莲女,十六岁被选入宫。进南唐宫,李煜便单独召见,看她跳采莲舞,见其双目深凹而顾盼有情,便为取名“窅娘”。窅娘善跳金莲舞,据说她跳舞时好像莲花凌波,俯仰摇曳之态优美动人,最有意思的是她用白帛裹足,把两只脚都缠的很小,跳舞时就在一朵莲花形状的舞台上,因此很受李煜的宠爱。所以后来宋朝以及后面几朝的妇人均以裹足为美。这种风俗一直到新文化运动时才被打破。

裹脚也叫缠足,始于五代末。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和古文献知道,五代以前男女的鞋子是同一形制,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在位期间,一味沉缅于声色、诗词、歌舞之中,整日与后妃们饮酒取乐。宫中有一位叫窅娘的嫔妃,原是官宦人家女儿,后因家势破败,沦为金陵歌妓。她生得苗条,善于歌舞,受李煜的宠爱。李煜诏令筑金莲台,高六尺,饰以珍宝,网带缨络,台中设置各色瑞莲。令窅娘以帛缠足,屈上作新月状,著素袜舞于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李煜看了,喜不自禁。此后,窅娘为了保持和提高这种舞蹈的绝技,以稳固受宠的地位,便常用白绫紧裹双足,久而久之,便把脚裹成了“红菱型”,“新月型”,其舞姿也更为自然,美不胜收了 。时人竞相仿效,五代之后逐渐形成风气,风靡整个社会。

我想,裹脚只能算是由于喜好而形成的一种民俗而已,这里没有官样文件、官方意志的制约,比不得秦始皇时期的车同轨、书同文和统一度量衡,也比不得汉武帝时候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不能过多地指责封建统治者的权力作用,而应该另找原因。裹脚只所以流行近千年不衰,其原因何在?我觉得它就像现在的时尚潮流,如某一位艺星,大家看着顺眼,赏着舒服,于是乎爱他,捧他,许多不识者也闻风而动,追星族、追星潮便风行习延起来。

但是,裹脚毕竟是一种陋俗,它给妇女们带来的是痛苦和扭曲,对于由于裹脚而形成的“美”,她们从心底里恐是腹诽的吧!即使像李煜之类的帝王将相卿士大夫美之 ,我看也应该是像窅娘那样的灵巧娇小的健美,不应不顾脚趾骨的扭曲变形,全不见其行姿的蹒跚迟钝。如果这后者也认为是美的话,那真是大睁眼说瞎话,病态之至了!

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道义统治中国近两千年,官僚士大夫之族都是读四书的,孔孟思想博大精深,很有些科学合理的成分,所以很难想象那些长期受理性薰陶者们居然不以理性看待事物,以丑为美,爱之恒久,纳之为妻妾,充之于宫室,而且还代代仿效,誉之有加,可真是不可思议的了。

7.关于母亲的古诗词有哪些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选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3、韩愈《谁氏子》选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4、王安石《十五》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5、黄景仁《别老母》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6、蒋士铨《岁暮到家》 爱子心无尽, 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 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 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 不敢叹风尘. 7、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8、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9、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10、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选 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 11、朱自清《背影》 12、M-O-T-H-E-R-----Howard Johnson (c. 1915) M is for the million things she gave me, O means only that she's growing old, T is for the tears she shed to save me, H is for her heart of purest gold; E is for her eyes, with love-light shining, R means right, and right she'll always be, Put them all together, they spell MOTHER, A word that means the world to me. 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 白日无光哭声苦. …… 迎新弃旧未足悲, 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 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 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 母不失雏雄伴雌. …… 西上辞母坟 【唐】陈去疾 ……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将归旧山留别孟郊 【唐】鲍溶 …… 悠悠慈母心,惟愿才如人.蚕桑能几许,衣服常著新. 一饭吐尺丝,谁见此殷勤.别君归耕去,持火烧车轮. 射训狐 【唐】韩愈 …… 慈母抱儿怕入席,那暇更护鸡窠雏. 我念乾坤德泰大,卵此恶物常勤劬.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唐】孟浩然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 孝廉因岁贡,怀橘向秦川. …… 谁氏子 【唐】韩愈 ……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遣兴 【唐】杜甫 ……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乌夜号 【唐】李群玉 ……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行路难 【唐】贯休 …… 高堂老母头似霜,心作数支泪常滴. 豫章行 【唐】李白 ……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冬行三首 【唐】卢仝 …… 老母妻子一挥手,涕下便作千里行. 思母 【唐】舆恭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别老母 【清】黄景仁 搴帏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惯于长夜过春时 【现当代】鲁迅 ……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