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亲情和孝义有关的诗句
1.千载周家孝义乡(宋·辛弃疾·《南乡子》)2、忠孝义慈行方便(唐·吕岩·《绝句》)3、孝义团圆莫如此(唐·贯休·《行路难》)4、孝义团圆莫如此(唐·僧贯休·《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5、孝义连方册(南北朝·萧衍·《会三教诗》)6、燕是孝义鸟(宋·戴表元·《山中玩物杂言十首》)7、常栖孝义家(宋·戴表元·《山中玩物杂言十首》)8、独有贤人崇孝义(唐·牟融·《翁母些》)9、平居孝义称(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10、孝义两字不可磨(宋·陈著·《醉中示侄薄》)11、成孝义(宋·释延寿·《定慧相资歌》)12、圣代旌门崇孝义(宋·陈从易·《题华林书院》)13、孝义古所敦(宋·王禹偁·《一品孙郑昱》)14、孝义高於山岳(宋·刘克逊·《水调歌头》)15、孝义本来无世变(宋·陈著·《题梅逸林隐君祠》)16、要将孝义轨人寰(宋·何梦桂·《和宋英叟先茔建亭作》)17、孝义感雨阳(宋·李石·《送杨德源》)18、唐史传孝义(宋·牟巘·《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19、此邦由来多孝义(宋·赵与泌·《劝孝》)20、孝义门风累世修(宋·李巽·《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2.关于孝义的古诗
千载周家孝义乡(宋·辛弃疾·《南乡子》)2、忠孝义慈行方便(唐·吕岩·《绝句》)3、孝义团圆莫如此(唐·贯休·《行路难》)4、孝义团圆莫如此(唐·僧贯休·《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5、孝义连方册(南北朝·萧衍·《会三教诗》)6、燕是孝义鸟(宋·戴表元·《山中玩物杂言十首》)7、常栖孝义家(宋·戴表元·《山中玩物杂言十首》)8、独有贤人崇孝义(唐·牟融·《翁母些》)9、平居孝义称(唐·杜甫·《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10、孝义两字不可磨(宋·陈著·《醉中示侄薄》)11、成孝义(宋·释延寿·《定慧相资歌》)12、圣代旌门崇孝义(宋·陈从易·《题华林书院》)13、孝义古所敦(宋·王禹偁·《一品孙郑昱》)14、孝义高於山岳(宋·刘克逊·《水调歌头》)15、孝义本来无世变(宋·陈著·《题梅逸林隐君祠》)16、要将孝义轨人寰(宋·何梦桂·《和宋英叟先茔建亭作》)17、孝义感雨阳(宋·李石·《送杨德源》)18、唐史传孝义(宋·牟巘·《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19、此邦由来多孝义(宋·赵与泌·《劝孝》)20、孝义门风累世修(宋·李巽·《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3.关于孝义民俗文化的诗歌或作文
只有错过才能想起
只有离开才会回忆
还记得夏天槐花很清晰
有让人沉迷的魔力
只有失去才愿珍惜
只有尘封才是记忆
没忘掉夏天蝉鸣的烦躁
却使人安静了言语
轻轻夏风吹着海的味道
还有不知名的花香
没有阴霾的天气
却扰乱了心中的静谧
记忆夏天的微风
吹来吹去的轻盈
留在心底的轻松
是神秘的蝉鸣
记忆夏天的天空
唤醒引起了朦胧
藏在背后的歌声
是澄澈的月影
记得那个夏天
用掩饰悲伤的笑颜
背上书包说了声再见
却不知再见却是何年
4.山西省孝义市 的有关资料 图片 文章 诗词
孝义旅游介绍
孝义历史文化悠久。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孝河流域繁衍。周定王瑜十三年(公元前594年)始置瓜衍县。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因邑人郑兴“孝行闻于朝”,唐太宗李世民赐改县名为孝义。5000年的灿烂文化和250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孝义丰硕的艺术瑰宝和众多的仁人志士:皮影、木偶、碗碗腔戏曲文化艺术驰名中外;著名作家马烽、“全军将士的楷模”苏宁、世界举重冠军郭秋香等名人辈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后,孝义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孝义地理区位优越。素有“三晋宝地、秦晋要冲、吕梁窗口”之美誉。市域总面积945.8平方公里,辖7镇5乡3个街道办事处、一个办事处,381个行政村,43万人口。孝义交通便利,距省会太原120公里,距北京、西安、天津、郑州等各大城市600公里。南同蒲铁路介西支线直插腹地,孝柳铁路向西延伸,成为晋西和陕北地区的物流通道。国道307和108、省道汾介和孝午公路与市乡油路、乡村公路,构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大运高速、太军高速从南北两侧擦境而过。
孝义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孝义矿产资源丰富,境内含煤面积占市域总面积的82.8%,具有煤层厚、埋藏浅、煤种全、煤质好等特点,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5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铝矿探明储量2.6亿吨,占全国储量的16.6%,储矿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而且地质构造简单、矿体规模宏大、埋藏浅、品位高、易开采,从质到量皆闻名中外。此外,铁矿、石膏、硫铁矿、白云石、石灰岩、耐火粘土等几十种矿产资源也储量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孝义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在植物资源中,农作物种类有70余种,盛产优质小麦、谷子、高粱、豆类、薯类等。全市林地覆盖率为14.8%,其中经济林14.9万亩,主要有核桃、柿子、苹果、花椒、红枣、葡萄等10余种。其中,“中华核桃王”堪称全国之最,孝义因盛产核桃被誉为“核桃之乡”。在动物资源中,六畜家禽饲养量较大。近年来,梅花鹿、鸵鸟、肉鸽等特种养殖业发展迅速。
5.关于"孝顺"的诗句有哪些
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
出自《劝报亲恩篇》。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 意,面带欢笑。
出自《劝报亲恩篇》。 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出自《名贤集》。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
出自《劝报亲恩篇》。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
出自(明)《增广贤文》。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
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
出自《大学》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出自《家语·弟子行》。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出自(明)《增广贤文》。 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
出自《四言》。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
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要出远门,必须有明确的去处。”
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