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精神的古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
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不拘格律。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以“随金鼓”和“抱玉鞍”来硐终绞棵欠苡律钡屑案叨染?枥纯艿那榫啊=嵛擦骄洹霸附??陆#?蔽?堵ダ肌保??舜?娼?棵侵笔阈匾埽??且粼巷?希??坪雷常?泶锪耸乃老??呋迹???⒐Φ脑竿?刖鲂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指剑门关以南,也称剑南,这里代指古代蜀地。蓟北,即蓟州,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是安史叛军举兵叛乱地。
由于个人的生活遭遇和身处复杂动荡的时代,杜诗大多都有沉郁、悲凉、凝重的色彩,但此诗却不同,它一扫往昔沉郁悲壮的气氛,写得大喜若狂、轻快明朗。 首联点明事实原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
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 颔联两句以转作承,着笔深化,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 这是一首有名的“快诗”,开篇伊始,即运笔如飞,四联八句,一气呵成,情感炽烈。
它之所以 脍炙人口,千古传唱,主要在于它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南 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
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泛指武器。
凌烟阁,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像的高阁。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
诗的首句“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气势磅礴,喊出挥刀杀敌、驰骋战场、收复失地的心声,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令人读了为之精神振奋。诗的后两句则是呼吁有志男儿“带吴钩”效命沙场,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为国建功立业。
(当然,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诗中也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全诗运用设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壮志豪情与爱国热情溢于字里行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泛指边地。 诗的前两句点明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对复国大业充满胜利信心。
“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心头始终郁结着慷慨之情,所以当夜深人静、听窗外风雨时,触景生情——由风雨大作的气势联想到官军杀敌的神威,诗人激动不已,即便入梦也是铁马冰河,从而抒发了诗人宝刀不老,愿为收复中原大地而驰骋杀敌的壮志豪情,并以此喻写、衬托抗金义士的坚强勇武及收复失地的壮志。
全诗意境开阔,气魄。
2.有关精神的古诗句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出自近现代谭嗣同的《狱中题壁》
译文: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译文: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4、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译文: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3.关于执着精神的古诗作业,谢谢
墨梅 (版本一)墨梅?王冕(元) (版本二)墨梅?王冕(元) 我家洗砚池边树,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只流清气满乾坤. 目前小学通用(版本二). 译文: 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疑难点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墨梅]单用墨画的梅花. [池头]池边. [洗砚(yan)池]洗毛笔、砚台的池塘.[淡墨痕]淡黑色的痕迹,指花的颜色.[清气]清香的气味.[乾(qian)坤(kun)]指天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色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色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体现了作者与黑暗官场彻底决裂的执著 竹石 (清)郑燮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qiān mó wàn jī huán jiān jìng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rèn ěr dōng xīn nán běi fēng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人坚信虽然前路障碍很多,但终会有施展才华的时候.表现了乐观向上,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①, 死亦为鬼雄②. 至今思项羽③, 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之坚定溢于言表 过零丁洋 文天祥(南宋)体裁:七言律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全诗的构思上看,前面这六句把悲愤艰危的气氛渲染到了极致,接下去两句则笔锋一转,情绪由悲愤转为激昂,由压抑转为高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身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4.10首关于中国精神的诗歌
一、《满江红·写怀》 作者:宋代岳飞 1、全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2、翻译 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 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二、《过零丁洋》 作者:宋代文天祥 1、全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翻译 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千辛万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经过四年的艰苦岁月。 国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风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宋代苏轼 1、全诗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翻译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唐代杜甫 1、全诗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翻译 八月秋深狂风大声吼叫,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没力气,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抢东西,明目张胆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了。我费尽口舌也喝止不住,回到家后拄着拐杖独自叹息。
不久后风停了天空上的云像墨一样黑,秋季的天空阴沉迷蒙渐渐黑了下来。布质的被子盖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铁板似的,孩子睡觉姿势不好把被子蹬破了。
如遇下雨整个屋子没有一点儿干燥的地方,雨点像下垂的麻线一样不停地往下漏。自从安史之乱后我的睡眠时间就很少了,长夜漫漫屋子潮湿不干如何才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的大屋,普遍地庇覆天底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房屋遇到风雨也不为所动安稳得像山一样。
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到那时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风吹破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五、《石灰吟》 作者:明代于谦 1、全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翻译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六、《竹石》 作者:清代郑板桥 1、全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翻译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七、《劝学》 作者:唐代颜真卿 1、全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翻译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八、《从军行》 作者:唐代杨炯 1、全诗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翻译 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而去。
5.【爱国主义精神的诗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晏殊和尚的诗句“: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无端欢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成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唐·李梦阳: 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14、明·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15、宋·陆游: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16、三国志: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1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6.有关精神的古诗句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出自近现代谭嗣同的《狱中题壁》 译文: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译文: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清代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 译文:如果对国家有利,我将不顾生死。
难道能因为有祸就躲避、有福就上前迎受吗? 4、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 译文: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7.关于精神的古诗词
优质解答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塞下曲
8.有关梅花精神的诗句
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西江月(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已笑东风.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绿萼添妆融宝炬,缟仙扶醉跨残虹. 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 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 冻脸有痕皆是血,醉心无恨亦成灰. 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卜算子 咏 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 梅 毛泽东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9.关于民族精神的古诗词
祖国啊,我为你自豪 当巍峨的华表, 让挺拔的身躯披上曙光, 当雄伟的天安门, 让风云迎来东升的太阳。
历史的耳畔, 传来了礼炮的隆隆回响, 那排山倒海般的回响, 是中国沧桑巨变的回响。 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 洪亮的声音, 全世界都听到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那胜利的旗帜, 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 人民扬起了头颅, 全世界都看到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这历史凝聚了宏伟, 尽情地涂染十月的阳光, 这气势慷慨激昂, 筑起了一座丰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辉煌的纪元, 用苍劲的大手, 抒写了新中国灿烂的篇章, 人民自豪地指点江山。 苦难的母亲, 擦去满眼的泪花, 露出内心的喜悦由衷地欢畅, 祖国豪迈地走向了繁荣富强。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迸发出生命的光芒。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四大发明的荣耀, 播撒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讴歌我们的历史, 有老子孔子的圣明, 几千年文明的圣火把我们照亮。 讴歌我们的历史, 丝绸瓷器远涉重洋, 谁都知道这是来自我们的故乡。
讴歌我们的历史。 那狼烟里冲杀出, 兵马俑威武的阵容。
讴歌我们的历史, 那雄伟中耸立着, 万里长城的刚强。 …… 讴歌我们的历史, 千万年古老的土地, 曾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悲壮, 那东亚病夫百年耻辱的帽子, 终于被我们抛到了太平洋上, 我们实现了重整河山的梦想。
五十四个春秋, 锦绣大地神采飞扬。 五十四个春秋, 江山如画诗意酣畅。
五十四个春秋, 轰隆的铁牛梳理着田野的歌喉, 翻卷出丰收的喜悦与欢唱。 五十四个春秋, 贫油的国土拱起钢铁的脊梁, 石油井架耸立在沙海大洋中。
五十四个春秋, 一座座彩虹跨越长江, 雄伟的三峡大坝锁住千里苍茫。 五十四个春秋, “两弹”的红云刺破天穹, 一颗颗卫星遨游太空。
五十四个春秋, 人民的军队威武雄壮, 捍卫祖国的江山铁壁铜墙。 五十四个春秋, 人民驾驭改革的春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
…… 跨越我们的未来, 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 勃发出震惊世界的力量, 光荣和自豪焕发出辉煌的容光。 祖国啊, 我为你自豪, 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汇入历史的长河, 永远在我的胸中激荡。
祖国啊, 我为你自豪, 精彩神奇的土地上, 又一次萌发了腾飞的希望, 历史的巨笔将绘出你新世纪的辉煌!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简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
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
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
“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
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
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无 衣 【诗经·国风·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反映战士的友谊。从穿衣到赴敌,愿共患难。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
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