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李煜词的论文
李煜大事年表 ·后晋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1岁,七月七日,李煜生。
·后周显德元年,南唐保大十二年(公元954年),18岁,娶娥皇。 ·后周显德五年,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22岁,长子仲寓生。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23岁,九月太子弘翼卒,李煜自郑王徙封吴王 ·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25岁,二月,立为太子.七月,继位于金陵.尊母钟氏为圣尊后,立娥皇为皇后.遣使如宋表陈袭位. 次子仲宣生于此年. ·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26岁,三月,遣使赴宋朝贡.六月,遣使赴宋朝贡.十一月,遣使赴宋朝贡. ·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27岁,三月,宋平荆南,遣使犒师.十一月,宋改元. ·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28岁,三月,始行铁钱.十一,次子仲宣卒.十一月,皇后娥皇卒,亲撰<昭慧周后诔>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29岁,正月,葬昭慧后于懿陵.四月,宋灭蜀.贡银绢万计.九月,母圣尊后钟氏卒.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30岁,奉诏匡胤命,约南汉俱宋事,未成.宋始决议伐南汉. ·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32岁,南唐大饥.六月,遣弟从谦赴宋朝贡.十一月,娶小周后并立为皇后. ·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33岁,猎青龙山,录囚大理寺,诸郡普渡僧尼。 ·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35岁,遣弟从谦入宋,贡珍宝数倍于前.十月,遣弟从善入宋朝贡.上表请去南唐国号,印文改为江南国,自称江南国主. ·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36岁,正月,贬损仪制,改诏为教,衣紫袍见宋. 闰二月,宋留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于汴梁建礼贤馆,待李煜降. ·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3年),37岁,上表愿受宋爵命,宋不许.杀名将林仁肇. ·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38岁,上表宋,求从善归国,宋不许.遣使诏李煜入朝,不行,遂伐南唐. ·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39岁,六月,宋军与吴越兵围金陵.赵匡胤谕降.十一月二十七日,城破.李煜率子弟及官属4人出降.北上汴梁,南唐亡.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40岁,正月,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十一月,进封陇西公.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42岁,七月七日,被赵光义毒杀.追封吴王.十月,以王礼葬于北邙山.小周后亦卒于此年,于李煜同葬. 生平简介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第六子。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李煜的词,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 他降宋时作为界线。
前期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一斛珠〕"晚妆初过"、〔菩萨蛮〕"花明月暗飞轻雾"等;也有写离别相思的作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等,写景抒情,融成一片,比较健康可读。到了后期,李煜由小皇帝变为囚徒。
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王□《默记》),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反映了他身世与词风的转折。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无言独上西楼"等是他后期的代表作,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
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人间词话》)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名句,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
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
《花间集》和南唐词,一般以委婉密丽见长,而李煜。
2.来一篇对李煜词意境赏析的论文
这个钟爱雕琢文字的男子,音律,辞章,书画,都在他手中玩得精致的当,只是除了江山社稷。
但他是李煜,所以国家的危机不会成为生活的全部色彩。 他有最清凉的眼睛,只看取繁华中最绚烂的一朵;他有最清朗的格调,只截取纸醉金迷中最别致的一角。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轻夜月。”那有两只瞳仁的眼睛里流露的,是多么烂漫的月华!风花雪月的爱情,霓裳红袖的旖旎,生命因有了这些旁支横斜而美丽。
请别再责怪他那仿佛要将几世都享遍的纵情——若能安静的坐在一角,在斑驳的时光中读他的一阕小词,感受他的眉角与文采一起俊逸神飞,那么他此后的一切,你都会原谅。 但宋朝不会怜惜这个政坛上天真的孩子。
征战的脚步不退反进,草莽出身的宋太祖急切地要把天下都纳入他的版图。为了不让战火烧到南唐,李煜愿意做一切!可是,当命运扑面压来时,他却束手无策。
从登上宝座开始,他就很清醒,自己拿不起比笔更重的东西。这个国家。
太重了!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李煜一定相信。来年的春天,三千里山河仍在眼底延伸,雕梁画栋俯拾即是。
他的百姓,往来在金陵的大街小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结局当然是,他不相信了。
这首词已似辛弃疾,分明是命运断裂时的脆响。 从一国之主到阶下之囚,李煜或许花了很久才接受“违命侯”的称呼。
他只是怀念着,思念着,那物是人非的江南故国。“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他被痛苦塞得满满的,便做了个速记员,他的毛笔蘸的是墨水,流的是生命的哲学。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唱,在那个美丽的七夕之夜,李煜的四十二岁生日时完成。我对这首词的感情是复杂的,就是它,召来了宋太宗的一杯毒酒,结束了李煜三年的囚徒生活,结束了李煜身不由己的一生。
我是偏爱李煜的,他词总是一波三折,回环往复。他有一种抵抗孤独的姿势,僵硬而又柔软。
但最后,似乎总是徒劳无功。 我们能把他的矛盾看得一清二楚,甚至可以将词句一句句拆开分析:哪里用了平声,哪里用了仄声,什么词与什么词相对应,这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感情。
我们可以理智的指指点点,这两句如何,那两句有如何。
他却不可能想我们一样理智。 在他问出“春花秋月何时了”时,我们除了被那巨大的悲伤命中,又能说些什么? 他已经累了,就连春花秋月,他一直爱着的东西也厌倦了。
在那个时候,他对活着本身都是满心怨恨的。 未来和他的心意背道而驰,过去是他无论如何都挣不脱的网。
与其说他能把悲痛写得酣畅淋漓,不如说他的生命本就包含了强烈的悲剧意味。 他想放下,却不会忘记;他想麻木,却偏又敏感。
上天许是企图通过他的手,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笔永不退色的朱红,然而,却不得不牺牲了他的一生。 到最后,死亡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救赎了。
后主的死亡不痛苦,这是我笃信的。 “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
出生重瞳,帝王之相,却生性文雅,漠视官场。或许,这就是宿命吧——无奈为人君。
这一生,是幸?抑或不幸?思悠千载,孰能定论? 生于七夕,卒于七夕,是诞辰,亦是祭日。从李从嘉到李煜,再到后主,这一生,写下的尽是“无奈”二字……。
3.李煜诗词的语言特色我要写一篇论文,苦于找不到资料.自己见解粗浅,
李煜的诗词在选材、写作方法、语言运用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李煜诗词风格的不同首先表现在选材上。他把悲逝悼亡及咏史怀古一类题材写进诗中,而把有关个人生活的内容写进词中。
李煜早期生活的一大变故便是他二十八岁时妻儿俱亡,此次变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占其诗总数一半之多的悼亡诗中。 这九首诗中除一首单悼爱子,两首母子合悼外,其余六首都是痛悼亡妻的,可见对昭惠皇后的感情之深。
史载后主的四岁幼子早夭,他无从诉说,独自承受,“孤怀痛自嗟”(《悼诗》),及至昭惠皇后撒手人寰后,他“凭阑惆怅”,“不觉潸然泪眼低”(《感怀》)。在《梅花》、《书琵琶背》等悼诗中,作者就眼前事、身边景从各个侧面反复渲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内心世界的痛苦,表达了自己的凄苦寂寞之情。
李煜的这些诗真实地记载了自己妻亡子夭的悲苦,而他的词却很少直接反映这段生活经历。此外,后主咏史诗《题〈金楼子〉后并序》虽然所咏的不过是一个城破焚书的传统题材,但也是“隐恬本性,不加藻饰”,亦堪称“正体”(何焯《义门读书记》)。
“不是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的评论,反映了李煜对这一史实的识见,颇有见地。 他的词作中却找不到此类题材的作品。
李煜的词往往从个人生活及情感的角度选材,亡国入宋前的词主要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反映他的帝王享乐生活,如《浣溪纱?红日已高三丈透》、《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等词真实地记述了李煜在宫中纵情逸乐的豪奢生活。 他早期的词作中也描述了和小周后甜蜜的爱情生活,《菩萨蛮?光明月黯笼轻雾》是这一题材的代表作,描写了一位纯情少女的炽热真率的恋情,艺术成就较高。
二是借思妇抒己情。此类题材占后主前期词的大半,如《长相思》、《谢新恩》《清平乐》等,这些作品色彩鲜明多变,情调哀伤动人,同时融入了李煜自己的生活体验,即在享乐的同时也存在着些许忧思,在本质上更接近于普通人的生活。
李煜诗词风格的差异还表现在写作方法上。首先他用诗来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悲愁,所写的都是真人、真事、真感情。
在他的诗中,那位肉袒出降、携眷属三百余口被押北上“雨打归舟泪万行”的亡国之君是他自己,那位痛悼妻儿、“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的伤心男子是他自己,那位叹病愁肠向往空门的多愁善感的诗人是他自己,那位与从弟临江相送依依惜别的兄长也是他自己。 可以说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他的生活经历和心理历程的真实再现,而他的词则常借思妇之口作闺怨之词,前文已有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李煜的诗词在语言运用上也多有差异。通俗自然,精确优美的诗歌语言是李煜词最为突出的艺术特征之一。
他的词遣词用语具有平易自然的本色美,读他的词常常觉得如话家常。 如“奴为出来难”、“高楼谁与上”这类口语色彩极浓的语言写入词中显得亲切自然。
虽然他的词有许多省略句子成分或颠倒词序,但几乎所有的都语句通畅,给人以清水芙蓉行云流水之感,读者无需苦苦思求字面。而他的诗则与词不同:诗极少使用口语化的句子,多用紧缩的文言句式,因此很难达到如词明白如话的效果。
大量使用虚字入词,也是李煜词不同于诗的显著特征之一。李煜词中虚词较前人(特别是花间词派)明显增多,如《子夜歌》一首就用“独”“重”“与”“长”“已”“还”“如”等词。
同时副词的运用也很成功。“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二句中两个否定副词的前后嵌置,有力地强调了词人心灵创伤的惨重。
而他的诗中虚字使用的频率就要低得多了。 另外,后主诗词的差异还体现在诗中经常使用双声叠韵词,而词中少用。
如其诗《送邓王二十弟从益牧宣城》中共使用“荡漾”“乱山”“阑干”“向西”“咫尺”等五个双声叠韵词,造成了诗歌语言的音律美,起到了“玲玲如振玉”(刘勰《文心雕龙》)的艺术效果。 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使李煜的诗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道:“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可谓恰如其分。词自后主始冲破了“花间”派的藩篱,脱离了那种无病呻吟的柔弱之气,真正成为一种有力的抒情工具。
有一点值得注意,李煜创作的后期作品几乎全部都是词,诗绝少再见。此时,词已经成为他的斗争武器。
扩大词的社会功能至政治斗争武器的高度,李煜算得上第一人。他的诗则呈现出另外一种面目:情真意切,语言或清新委婉或感慨深沉,形成沉郁和浮华并存的风格。
李煜诗词虽然有明显差异,但是却有不可忽视的诸多相同之处。 第一,李煜诗词的最大相同之处便是一个“真”字。
他的作品都是从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大胆抒写,决无约束,从而使其中的情事景象都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王国维说:“词人者,不失为赤子之心者也。
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短处,亦即为词人之所长处。 ”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诗人李煜。
通观他的作品,亡国前写的是自己豪奢的帝王生活,抒的是伤时悲己的情怀;入宋以后,写的是自己对故国的怀念和亡国的哀痛,真可谓“无一字不真”,字字皆。
4.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有关李煜和宋徽宗的论文,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imaginefeeling.blog.163.com 李煜大事年表 ·后晋天福二年,南唐升元元年(公元937年),1岁,七月七日,李煜生。
·后周显德元年,南唐保大十二年(公元954年),18岁,娶娥皇。 ·后周显德五年,南唐中兴元年(公元958年),22岁,长子仲寓生。
·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23岁,九月太子弘翼卒,李煜自郑王徙封吴王 ·北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25岁,二月,立为太子.七月,继位于金陵.尊母钟氏为圣尊后,立娥皇为皇后.遣使如宋表陈袭位. 次子仲宣生于此年. ·北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26岁,三月,遣使赴宋朝贡.六月,遣使赴宋朝贡.十一月,遣使赴宋朝贡. ·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27岁,三月,宋平荆南,遣使犒师.十一月,宋改元. ·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28岁,三月,始行铁钱.十一,次子仲宣卒.十一月,皇后娥皇卒,亲撰<昭慧周后诔> ·北宋乾德三年(公元965年),29岁,正月,葬昭慧后于懿陵.四月,宋灭蜀.贡银绢万计.九月,母圣尊后钟氏卒. ·北宋乾德四年(公元966年),30岁,奉诏匡胤命,约南汉俱宋事,未成.宋始决议伐南汉. ·北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32岁,南唐大饥.六月,遣弟从谦赴宋朝贡.十一月,娶小周后并立为皇后. ·北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33岁,猎青龙山,录囚大理寺,诸郡普渡僧尼。 ·北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35岁,遣弟从谦入宋,贡珍宝数倍于前.十月,遣弟从善入宋朝贡.上表请去南唐国号,印文改为江南国,自称江南国主. ·北宋开宝五年(公元972年),36岁,正月,贬损仪制,改诏为教,衣紫袍见宋. 闰二月,宋留从善为泰宁军节度使.于汴梁建礼贤馆,待李煜降. ·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3年),37岁,上表愿受宋爵命,宋不许.杀名将林仁肇. ·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38岁,上表宋,求从善归国,宋不许.遣使诏李煜入朝,不行,遂伐南唐. ·北宋开宝八年(公元975年)39岁,六月,宋军与吴越兵围金陵.赵匡胤谕降.十一月二十七日,城破.李煜率子弟及官属4人出降.北上汴梁,南唐亡. ·北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40岁,正月,受封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
十一月,进封陇西公.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42岁,七月七日,被赵光义毒杀.追封吴王.十月,以王礼葬于北邙山.小周后亦卒于此年,于李煜同葬. 生平简介 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南唐中主第六子。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
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
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
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
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李煜的词,可以分为前后两期,以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 他降宋时作为界线。
前期的词已表现出他非凡的才华和出色的技巧,但题材较窄,主要反映宫廷生活与男女情爱,如〔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喜迁莺〕"晓月坠"、"宿云微"、〔一斛珠〕"晚妆初过"、〔菩萨蛮〕"花明月暗飞轻雾"等;也有写离别相思的作品如〔清平乐〕"别来春半"等,写景抒情,融成一片,比较健康可读。到了后期,李煜由小皇帝变为囚徒。
屈辱的生活,亡国的深痛,往事的追忆,"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王□《默记》),使他的词的成就大大超过了前期。〔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反映了他身世与词风的转折。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无言独上西楼"等是他后期的代表作,主要抒写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抒发了明知时不再来而心终不死的感慨,艺术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人的传统,又受了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①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在李煜之前,词以艳情为主,内容浅薄,即使寄寓一点怀抱,也大都用比兴手法,隐而不露。
而李煜词中多数作品则直抒胸臆,倾吐身世家国之感,情真语挚。所以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人间词话》) ②具有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词,往往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境界。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平乐〕)等名句,深刻而生动地写出了人生悲欢离合之情,引起后世许多读者的共鸣。 ③语言自然、精炼而又富有表现力。
他的词不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不隐约其词,却又情味隽永;形成既清新流丽又婉曲深致的艺术特色。 ④在风格上有独创性。
《花间集》。
5.写李煜的议论文
曾经的曾经,我很困惑人生的重量,一个人在这天地四方茫茫人世里算得了什么?一个人在这古往今来悠悠历史里又算得了什么? 也许,只能说每个人都只是一粒细小的尘埃,从天际来到了人世间。
也许,只能说每个人都只是一只在江上浮光掠影的飞鸟。也许,只能说每个人都只是一朵春天万花丛中的花朵。
然而,我仍然苦苦追寻,苦苦求索,希望在这茫茫人世里找到些什么,给生命找个意义,为人生求个目标。和我一样,这尘世留恋红尘,在尘世里挣扎的芸芸众生无一不是如此。
有的人求名求权,以为功业足以使人不朽,却不知“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高处无所有,有的只是一个人不胜寒的寂寞。有的人追求真理,为全人类揭开自然之谜,却不知世上最大的谜乃是我们矛盾的内心。
有的人追求财富,以为有了财富便是这世界的主人,辛苦半生才发现自己只是做了一辈子钱财的奴隶。那么什么才是人生的意义呢?我知道结识李煜才发现那就是美,是艺术。
知道李煜的人一定比知道李德裕的人多。 生于七夕,死于七夕,仿佛那通灵宝玉历了一世繁华富贵。
“七夕”,是天上搭起鹊桥的日子,这个神奇的夜晚就是我们自己的情人节。生于这个夜晚注定了李煜一世的浪漫多情,而死于这个夜晚也告示了李煜为情而死的结局。
天才总要经了一些磨难,才找到自己,于是李煜国破家亡,朱颜一改。李煜是不幸的,成了古今最著名的亡国之君。
李煜是幸运的,成了古今最著名的伟大词人。得失之间,李煜是否无悔?如果才华可以亡国,那么我情愿上天是因为李煜的才华使南唐灭亡的,而不是不理朝政,享乐亡国。
不知后世有多少人为李煜的才华所倾倒,“天才词客,亡国昏君”是怎样巨大的人生反差!后主不朽,虞美人光辉永存。也许李煜在人世只是惊鸿一瞥,好像之前之后变化不大,可是我以为后主已然融入了永恒,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融入了我们的血脉。
千世以后,还会有人知道李煜,喜欢他的血泪之作,会是白发苍苍的老翁,会是豆蔻年华的妙龄少女,会是许许多多同样喜欢七夕的有情人。 我想李煜死于七夕实在再好不过,因为我想不出其他更合适的日子让李煜辞别人间。
让我们一起等待七夕,感觉李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