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有关广州番禺历史文化的古诗词

时间:2023-02-08 13:20:31  编辑:admim

有关广州番禺历史文化的古诗词

1.有关广州历史的诗

赞小蛮腰

珠江砚池泛清波,

云山扭住当墨磨。

蛮腰玲珑悬妙笔,

青天能写字几何?

赞花城广场

田园何处好风光,

在我广州市中央。

水中倒映楼群立,

丛内轻飘书墨香。

迪斯科舞村边跳,

喷泉溢出歌声扬。

现代桃花源里客,

悠然自得胜天堂。

赞新荔枝湾

重来不识荔枝湾,

风情远胜古西关。

宛如清明上河景,

游人忘却把家还。

赞亚运会开幕式

城为背景江为台,

火树银花漫天开。

乘水渔船身手好,

“少林飞天”展奇才。

岭南风情美如画,

亚运情谊联四海。

华夏爆竹冲天去,

熊熊圣火照将来。

赞绿

绿道如茵在眼前,

成荫千里树缠绵。

花草飞鸟喜作伴,

漫步回归大自然。

2.番禺有何文化特色(身边的)

"宋代尚书祠" "陈尚书祠”建于明代“宝砚堂”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街沙圩西大街的“陈尚书祠”。

该祠为奉祀沙圩陈氏始祖陈显而建,始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距今已经有453年的历史。建筑坐北朝南,面积1354.7平方米。

门前有一广场,占地面积1672平方米。村中老居民告诉记者,原来祠堂东西两侧都有旗杆夹,一共6个,可惜现在旗杆夹都已不存。

头门东西两侧有青云巷直通后花园,上方的石横匾,分别阳刻着两个遒劲的楷体字,东为“擎天”,西为“洗日”。 这座祠堂是一组三进二天井的建筑群。

一进门面,宽三间,16.4米,进深二间,7.8米,大门前一对花岗岩石狮子威武雄壮,是典型的岭南石狮工艺,梁架和斗拱上木雕精美。二进大堂,面宽三间,16.4米,进深三间,12.2米,台前两边均有石砌护拦,栏中石匾雕有人像。

三进后寝,面宽三间16.4米,进深三间10.2米,前面有石砌护栏,门前石级两侧均有一只南狮子,堂内设红砂岩石神台一座,上有红木制作的神龛,用于安放先祖神位。这里至今仍是族人祭祖的场所。

据史料记载,陈显在北宋元丰七年先中解元,又中进士,受职户部尚书、礼部侍郎,翰林院编修中书,夫人贾氏受朝廷封一品诰命夫人。参加文物普查的专家陈善钊告诉记者,根据南村镇坑头村、市桥街沙圩村、石楼镇赤岗村及移居秘鲁的陈氏后裔带回来的陈氏族谱,陈显是定居坑头村原东晋建国大将军陈玄德(后人在清代康熙因避讳“玄烨”而改为“元德”)的十九世孙,其父是陈晚福,其祖父是陈融。

宋徽宗赐宝砚给陈显 沙圩村的族谱中记载了陈显和宋徽宗赵佶的一段轶事:徽宗皇帝曾经御赐“擎天宝砚”一方给陈显,并御赐五言诗刻于砚的背面:“驷马功勋载,名留御礼乡;体存仁者寿,日有自传扬。石眼明星朗,池心洗日光;文房一铁砚,中正外端方。”

诗句显然表明,徽宗对于陈显的品格颇为嘉许。由此,该祠堂又被称为“宝砚堂”。

青云巷牌匾上的“擎天”、“洗日”也是出自此处。 解放后,“宝砚堂”曾经长期被用作学校。

专家指出,“宝砚堂”建筑宏大,占地广,石雕、木雕、灰雕手工精美,极富历史研究价值。番禺区文物管理办公室副主任钟志平介绍,番禺文物普查部门准备将这座祠堂申报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3.南海历史文化有关的名人诗词有那些

伦文叙(公元1466—1513)字伯畴、号迁冈。

明代南海黎涌人。自幼家贫失学,附近何塾师见怜,免费收为学生。

因性聪敏而又勤学,每试必列前茅。其后塾师年老病逝,伦文叙因而辍学,但仍一面操持糊口,一面专心钻研经典。

弘治二年(1489)23岁以儒士身份到省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弘治十二年(1499)33岁时在京参加考试,列第一(会元),跟着参加殿试,又名列第一(状元),遂衣锦还乡祭祖,不幸遭受奸臣陷害而下狱。

后来平反昭雪,官服翰林院编撰之职。正德元年(1506)任安南充正使,因丁外忧没有上任。

正德五年(1510)恢复翰林原职,先后充经筵讲学官及右谕德、翰林院侍讲等职。曾参与修玉牒(皇帝族谱)。

正德八年(1513)出任顺天府主考,是年卒于京师,享年47岁。 李子长 李子长(1436-1526)明朝著名画师。

名孔修,顺德大良人。善禽畜,虫鱼、山水、花鸟,作品深得群众喜爱。

民间对他的传说很多,如画成的猫捉老鼠,母鸡下蛋,鸟儿飞鸣。雨儿遇水摇尾游去等等。

因平生不苟作,加上社会地位低下,故真迹绝少传世现艺术界寓目《的骑驴吟咏图》、《秋江群雁图》、《猫轴》数种,均显示这位画家高度的艺术才能,子长晚年隐居杏坛罗水村和南海西樵,潜心治学,九十岁无疾而终,葬于西樵山云路村。 霍 韬 霍韬(1487-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谥文敏,南海县石头乡(现属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生于明成化廿二年(1486年),卒于明嘉靖卅四年(1540年)。

霍韬在广州光孝寺读书,学习成绩优异。学业期满,霍韬反故里,一边继续读书,准备科举考试;一边帮助父辈记帐。

当时霍韬家族在石湾经营的冶铁、制瓷等规模较大,属当地窑冶大户,霍韬不仅参与管理,还记载其经营活动情况。 据《霍渭崖家训记载》:正德二年(1507年),凡石湾窑冶,佛山炭铁,登州木植,可以便民同利者,司货者学之。

年一人司窑冶、一人司炭铁,一人司木植,岁入利市,掏于司货者,司货者岁终,咨禀家长,以知功最。”正德八年(1513年),霍韬中举人;正德九年(1514年)联捷会元。

霍韬为人质朴随和,性直,喜欢传统文化,举办乡会试,作主考官时,从不要求考生举行师礼仪。霍韬在主持宫廷科举考试时,取进士300余人,亦不许其称呼门生,告诉他们:“诸君科考中进士不单是由我决定的。”

于台使者监司郡县互书贴往来,也皆不称“治”字。霍韬说:“大家已经由宫廷官史正式登记了,由朝廷统一管理,不需要再加其他管理了”。

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以后,霍韬参加“大礼朝议”斗争,他援引古礼,揆之事体,主张嘉靖帝(世宗),应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不同意群臣同议以兴献王为皇叔考之名称,义正词严,力排众议,当时目为邪说。但嘉靖帝竟纳他的理论,事后升他的官,他因避嫌媚上取宠,三次坚辞不受。

直至嘉靖十五年(1536年)才宫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嘉靖卅四年(1555年),在京暴病逝世,享寿55年。

明帝追封为太师太保。谥文敏,运葬于广东省增城县境风箱冈对面山上,并在乡内建祠祀奉(祠现存),后人对他和石肯乡梁储,西樵大同乡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县的“三老阁”。

霍韬有四子,长子与王卜,颖悟过人,15岁注《楚辞》,早亡,其余三了是与瑕、与璎、与王常,他们先后乡试中举。与瑕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会试中进士,授浙江慈溪知县,励精图治,清正廉明,与海瑞齐名,浙中百姓称与瑕“三廉”。

其部下平时不称与瑕为“大人”,而是亲切地称与瑕为“先生”。后授江右盐院,在任期间,帐数始终相符,受到百姓的称赞和爱戴。

吴荣光 吴荣光(1773-1843年) ,生于1773年,广东南海人,字伯荣,号荷屋、石云山人。 其祖父是从福建来粤经营盐业发迹的富商,家道殷实,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嘉庆四年,26岁的吴荣光中举人,第二年中进土,授编修,从此,40年宦海浮沉,道光年间升至湖广巡抚兼湖广总督,在任江南道御史兼浙江副考官时,因稽查一宗官船运粮案失察而被削官。自小酷爱书画金石之学的吴荣光,寓居京都,生活困窘,忍痛把书画藏品变卖以度日。

1840年,68岁的吴荣光奉道光之命以原品退休返粤。 翌年,英国侵略者进攻广州,战火蔓延佛山,他积极捐款协同绅民组织团练,抗击侵略者。

吴荣光毕生好收藏鉴赏文物字画,他用俸禄购置了数十箱碑帖、几万册图书,运回佛山的书箱竟有40多箱之巨,收藏在赐书楼大树堂。吴荣光晚年计划整理刻印这些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物和碑帖,从1840年至1843年,他边养病边整理书籍,编印了《筠清馆金石录》、《筠清馆法帖》、《金文款识类五卷》、《历代名人年谱》、《帖镜》、《云石山房诗录》、《云石山房文集》等书,写成未及刻印的有《金石录石文》、《吾学录》、《闽湘经义》、《筠清馆制义》等。

专家考证认为《帖镜》记叙了吴荣光鉴碑帖的独到见解,是一部难得的著作。吴荣光还具有委高的书法造诣,康有为评其书法日:“吾粤吴荷屋中丞帖学名家,其书为吾粤冠……”。

一代帖学名家吴荣光于1843年逝世。终年71岁,死后安。

4.南海历史文化有关的中华名人诗词

1、万里南翔渡海来(唐·卢照邻·《失群雁》)

2、溟海穷南服(唐·李百药·《郢城怀古》)

3、南浮涨海人何处(唐·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4、南归路极天连海(唐·杨凝·《春霁晚望》)

5、南望瓯闽连海峤(宋·李纲·《望江南/忆江南》)

6、南溟共、比海波澜(宋·丁无悔·《满庭芳·偃屋霜清》)

7、南裔多山海(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8、红旗照海压南荒(唐·韩愈·《赠刑部马侍郎》)

9、南情属海禽(唐·李商隐·《念远》)

10、南浮应到海(唐·许棠·《渭上送人南归》)

11、南思极海涯(唐·喻坦之·《长安雪后》)

12、红树南看见海涯(唐·陈陶·《泉州刺桐花咏兼呈赵使君》)

13、南游极巨海(宋·陆游·《累日多事不复能观书感叹作此诗》)

14、昨朝南船满崖海(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

15、身堕南州瘴海间(宋·王庭珪·《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

16、鹏运南来驻海涯(宋·陈纪·《挽赵秋晓》)

17、南游瘴海头(宋·刘克庄·《乍归九首》)

18、赆贝南浮海(宋·宋祁·《纪圣诗》)

19、南冠入海五百客(宋·唐泾·《江南四忠节国之纪也歌以哀之》)

20、未暇南浮海(宋·晏殊·《句》)

5.关于故诗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这个问题涉及到古诗的起源,解释如下:

古诗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手法主要为;赋,比,兴。

二、根据不同的诗歌详尽解释:

五言古诗

按董文焕制谱:以二四六句为主,每体各为四句,平列四句,每二四六各字,自相排比,隔句对粘对,皆两平两仄,其一平一仄者即转,凡本句为起承皆一平一仄,其两平两仄者为拗,粘对者横数,起承者竖数。

清代赵执信调谱说:五言古诗在两句一联中,断不得与律诗相混,应该用拗或拗第一字或第三字(所谓拗者应平用仄,应仄用平)和律诗分别或连用三个平声或四个仄声字。

五言律诗

律诗权与于梁陈,谐协于初唐,精切于沈宋,偶丽精切,故日“律诗”。

每句第一字和第三字有时平仄可以互用,但二四五各字万不能。

五言律诗四声用法举例:

古诗

五言绝句

始于汉魏乐府,仿自齐梁,六朝述作浙烦,入唐尤甚。绝句也有单称“绝”的。律绝相合,就叫“近体诗“或叫“今体诗”,绝句只有四句。“绝”是“截”的意思即截取律诗的一半或截取律诗中间(或前后)四句的诗体。

唐赵氏说;“两句为联,四句为绝,始于六朝”。它的定式有:

古诗

七言古诗

是五言八句之变,在唐以前,沈君攸七言俪句已近其调,至唐人始专此体。

古诗

每句第一字第三字和第五字有时平仄可以互用,但二四六七各字万不能,平仄互用必须照式。

6.关于冰雪历史文化的诗歌

关于冰雪的古代诗歌

1、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____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 迈陂塘》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____卢梅坡《雪梅·其一》

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____范云《别诗》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____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____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____柳宗元《江雪》

8、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____卢梅坡《雪梅·其二》

9、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____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1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描写中国的历史文化的诗歌

中国历史文化 文 / 斤风

《中国历史文化》

仙家总想飞天

着一件风的衣袖

道家那么的瘦

闪着一双如骨的眼神

胖和尚 嘀嘀咕咕

练心经也练武功

坐着破牛车的孔丘

被皇帝赐了个龙墩

蛇仙狐仙鬼魂

在民间进进出出

唐僧取经

只是孩子们喜爱的一个故事

家是我的

天下也是我的

一百个老婆生了一百个儿子

可王位还是丢了

庙堂的香火

家祭的香火

余余袅袅

焚烧的纸钱儿飘满街市乡村

哪一个帝王没杀过人

然后立地又成佛

状元们都是天上的星

土里刨食的老百姓

民即子民非人民

家是国国便是家

绕来绕去的文章

裹住了男人们的大脚

满汉全席一百零八道

杜康的酒香飘了千百年

山珍海味堵不住嘴

醉醺醺里的埋怨牢骚

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

方块汉字成了唯一幸存

驮着历史的默默大众

他们才是中国的根中国的精神

8.广州番禺有什么特色文化

沙坑醒狮番禺区沙湾镇沙坑村的沙坑醒狮,亦称“南狮”,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

分文狮、武狮和少狮三大类。其造型夸张,额高而窄,眼大能转动,口阔、背宽、鼻塌,面颊饱满,牙齿能隐能露。

传统南狮技艺有“出洞”、“上山”、“巡山会狮”、“采青”、“入洞”等,尤以“采青”动作难度最大。番禺鳌鱼舞番禺区鳌鱼舞源远流长,相传是由浙江传入的“鱼灯舞”发展而成。

沙涌村居住着江、幸、胡三姓,三姓氏均世代做鳌鱼舞。三姓原籍浙江省奉化县金鳌村,先祖于明洪武年间随南征大军来广东驻守南疆,后在番禺落户时把从原籍带来的鱼灯舞发展成鳌鱼舞。

番禺沙涌世代相沿有“鳌鱼会”,每九年一届,从不间断,至今约有六百多年历史了。作为广州市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鳌鱼舞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

沙湾飘色沙湾飘色是一种在岁时节令期间进行巡游展演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形式。明末清初已有雏形,主要是在每年三月初三“北帝诞”祭祀活动时抬着与北帝有关的人物造型巡游。

沙湾飘色以色柜为展示舞台,色柜上站着一个8-12岁的古装儿童,即“屏”,“屏”上再站一至两个2岁左右的古装儿童,即“飘”。飘色是以屏和飘的扮相、姿态、服饰及道具有机结合组成造型,来表现某个故事、传说、戏曲和风俗内容。

番禺沙湾飘色以色彩艳丽,造型典雅,色梗钢筋幼细。

9.广东番禺地区的历史文化,对于建筑的影响

番禺为秦置古县。秦以前,对番禺及岭南一带,有多种称谓。《元和郡县志》“岭南道”下记:“广州,春秋百越之地。”春秋时泛称百越,战国时称“扬越”,《史记·南越列传》载:“秦时已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张晏“扬越”下注云:“扬州之南越也。”又“索隐”引《战国策》云:“吴起为楚收扬越”。战国时的“扬越”,大致包括今两广及两湖、江西部分地方。而岭南交通不便,地广人稀,并未成为楚国的势力范围。秦时又称岭南“陆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正义”注:“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称陆梁”。“扬越”为较古之名,地域较广;“陆梁”之名后起,专指岭南。

“番禺”之名,战国时已有。《水经注·氵艮水篇》:“氵艮水东别经番禺,《山海经》谓之贲禺者也。”《山海经》载“桂林八树在贲禺东”,郭璞注:“今番禺。”汉初的史料亦多处提到“番禺”,或亦书作“蕃禺(隅)”,即指今广州番禺一带,是当时岭南最为重要的聚落,已形成地区性的政治、经济中心,亦是广东境内最早见于古史的地名。

“番禺”之得名,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三:一是“二山”说。《后汉书·地理志》、唐《元和郡县志》及《初学记》等,均认为县治有番山、禺山,因以为名。明朝黄佐《广东通志》载:“番禺县治东南一里曰番山,其山多木棉,其下为泮宫;自南联属而北一里曰禺山,其上多松柏。”又黄佐《番禺二山记》云:“二山相连如城,南汉时刘凿平。”番禺因二山而得名之说,相沿已久。

二是“一山”说,即番山之隅说。郦道元《水经注》载:“今入城东南偏,有水坑陵,城倚其上,闻此县人名之为番山;县名番禺,谓番山之禺也。”禺,即隅,指附近的地方。

三是“蛮夷之地”说。1953年在广州西村石头岗一号西汉前期墓中出土有烙印“蕃禺”二字的漆盒,1983年在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有铸上“蕃禺”二字的汉式铜鼎。考古学家麦英豪在《广州城始建年代考》中据出土文物认为,秦至汉初,番禺的“番”,写作“蕃”,与“藩”通。即番蛮、蛮夷之意。《周礼·秋官》云:“九州之外谓之蕃国”。禺,犹隅,指区域、边远之地。秦汉之前,番禺一带僻处一隅,中原汉人视之为边远的蛮夷之地,因以为名。

以上三说,未有定论。历代省志、府志、县志,多持“二山”说。我国不少地方有因山川而命地名的惯例,多数人相承古说,认为番禺是因番山、禺山而得名。

此外,还有认为“番禺”是黄帝曾孙之名,因以为名;亦有认为番禺源于南海神或番禺即盘古;还有“番禺”乃俚人(黎族人)语,即“盐村”等说法。

自己去看看吧,不转过来了

10.广州的有历史的书院有哪些

在清代中后期,大约现在的广州越秀区地域内,曾出现过一个全国罕见的书院群,达数百间之多,被专家誉为多层次的教育网络。它曾将书院制度推向高峰,直接造就了当时的文化产业———书坊业,促成了清代广东文化教育事业的复兴与学术的重振。有专家说,广州书院的历史文化价值要重新估计。

清代广州书院规模国内罕见

昨日,《书院》作者黄泳添带着记者寻找古书院遗址。他说:“在清朝以位于现广大路的广州府衙为中心,方圆3.2公里之内,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书院群,规模空前绝后。”

当时高居金字塔尖的是省级官办的应元书院、学海堂和菊坡精舍三大书院。现市二中一带就是它们三足鼎立之地。用黄泳添的话来说,应元书院就好比博士研究生院,要举人才能入读,培养状元级和进士级人才。学海堂的学制仿如今日的研究生导师制,分诗词、古文等四五个专科,学生可自选专业和导师,摒弃八股,注重学术研究。处在中层的是粤秀、越华、羊城、禺山、西湖五大书院,亦是省级官办,需秀才方能入读。培养目标是参加乡试考举人,有上千学生同时入读。再低一级的是府、县级的三大学宫,今市一工人文化宫是广州府学宫所在地,朝天路省委统战部所在地则是南海县学宫,现农讲所是番禺学宫。黄泳添称它们为“党校”,因为它们直接为府衙、县衙输送“官员”。

广州的书院在清朝为什么如此鼎盛?黄泳添解释,从康熙后期开始,广东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清皇朝此时已重视科举取士,巩固统治。再加上当时的两广总督阮元带头创办学海堂,选拔人才,编书修志,提倡富商把目光投向文化事业。这都令书院制度在广州历史上发展到一个极至。

书院群造就书坊文化产业

广州人都知道今日大南路有条专营水族业的书坊街,这是清代书院群带旺书坊业的印记。时光倒流100多年,不仅是书坊街,宗祠书院群附近的现教育路南段(当时叫学院前),整条西湖路(当时叫西湖街),北京路步行街(当时叫双门底),处处都见书坊(书店),有案可考的书坊就达百余间,鳞次栉比,在光绪初年更达于极盛,为学子提供了大量书籍。广东也因此成为全国的刻书中心之一。

大小马站书院街今安在?

风雨沧桑,广州清代壮观的书院群如今所剩无几。番禺学宫因其后为农讲所的特殊地位保存得最为完好。此外就是流水井内的庐江书院了,虽然祠堂第一进的头门被一家幼儿园的门面所遮盖,但遮不住其琉璃绿瓦和屋檐下的漆金木雕的精美,东、西、南三厢书房虽作了民居,但整个书院结构依旧。黄泳添说隔壁的考亭书院,虽然大门上的奎楼(书院门楼,又叫魁楼,寓意高中)作为广州现存最高大完整的书院奎楼仍气势不凡,但主建筑早在44年前就被改建成极不协调的三层楼房。庭院一半也盖起平房。

从流水井东行不到百米,就到了大小马站。除了破败的曾家祠、余家祠外,这里的书院已被拆成了一堆堆砖瓦。据说有关部门要在小马站复建部分书院,但不少专家担心,重建的书院能保持古旧的味道吗?现存寥寥五六家书院一定不能再动了,它们是广州书院那段辉煌历史的仅存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