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春节对联古诗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北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守岁 (北宋)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元日·玉楼春 (北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守岁 唐·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对联 百年天地回元气 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国泰民安 百世岁月当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横批:万象更新 春花含笑意 爆竹增欢声 横批:喜气盈门 春联对歌民安国泰 喜字成双花好月圆 横批:国泰民安 岁通盛世家家富 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皆大欢喜 五更分二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 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汗马绝尘安外振中标青史 锦羊开泰富民清政展新篇 横批:春满人间 和顺一门有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横批:万象更新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横批:莺歌燕舞 惠通邻里,门迎春夏秋冬福 诚待世贤,户纳东南西北财 横批:吉星高照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横批:恭贺新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横批:喜迎新春 喜滋滋迎新年 笑盈盈辞旧岁 横批:喜迎新春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帆风顺年年好 万事如意步步高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一年四季春常在 万紫千红永开花 横批:喜迎新春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悠悠乾坤共老 昭昭日月争光 横批:欢度佳节 佳节迎春春生笑脸 丰收报喜喜上眉梢 横批:喜笑颜开 习俗 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2.有关春节贴对联的古诗
1.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2. 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3.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4.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5.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贴对联,中国传统年俗。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每当大年三十日(或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
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寄托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古时候的对联,因为是从右向左书写,所以上联在门右边。现在,由于书写习惯从左向右,所以,也有把上联贴在门左边的。
3.关于新年对联的诗句或名言
1、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绿竹别其三分景
下联:红梅正报万家春
2、横批:春回大地
上联:民安国泰逢盛世
下联:风调雨顺颂华年
3、横批:民泰国安
上联:内外平安好运来
下联:合家欢乐财源进
4、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年年顺景则源广
下联:岁岁平安福寿多
5、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日出江花红胜火
下联:春来江水绿如蓝
6、横批:鸟语花香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7、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8、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
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
4.有关于节日的诗句或对联
1. 有关除夕的诗句: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有关春节的诗句: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有关元宵节的诗句:
《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有关清明节的诗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有关端午节的诗句: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有关七夕节的诗句: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有关中秋节的诗句: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 有关重阳节的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关于春节的对联和古诗
对联
和风吹绿柳,时雨润春苗。
有天皆丽日,无地不春风。
东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
人逢盛世情无限,猪拱华门岁有余。
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
天增岁月人增收,春满乾坤福满楼。
九天日月开新运,万里笙歌乐太平。
一干二净除旧习,五讲四美树新风。
百年天地回元气,一统山河际太平。
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古诗
元日 王安石 除夜 白居易
爆竹声中一岁除, 病眼少眠非守岁,
春风送暖入屠苏。 老心多感又临春。
千门万户瞳瞳日, 火销灯尽天明后,
总把新桃换旧符。 便是平头六十人。
凤城新年辞 查慎行 除夜 来鹄
巧裁幡胜试新罗, 事关体戚已成空,
画彩描金作闹娥。 万里相似一夜中。
从此剪刀闲一月, 愁到晓鸡声绝后,
闺中针线岁前多。 又将憔悴见春风。
6.关于春联的诗句有哪些
1、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代王安石的《元日》。
释义: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宋代陆游的《除夜雪》。
释义:盛了半盏屠苏酒的杯子还没有来得及举起庆贺,我依旧在灯下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3、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明代文征明的《拜年》。
释义:不要求见面只是希望通过拜贴来问候,因此我的屋中早上堆满了各种名贵的拜贴。
4、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唐代孟浩然《田家元日》。
释义: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农事。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年。
5、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宋代文天祥《除夜》。
释义:以后再也梦不到过新年喝屠苏酒,只能在漫漫长夜里拨动灯火。
7.关于春节的俗语,对联,诗句
春节的俗语
1.
二十三灶王爷上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道友(春联),
三十合家欢乐吃饺子……”
2.
腊月二十三吃着年糕就数落: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窟窿堵,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白面发,
二十九贴倒有,
三十晚上坐一宿。
初一的饺子,
初二的面,
初三的盒子往家转……
那年味多浓啊
3.
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
二十四,写大字,
二十五擂大鼓,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蒙香斗,
三十晚上坐一宿,
大年初一街上走。
春节的对联
上联:日日财源顺意来 下联:年年福禄随春到 横批:新春大吉
上联: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联:家家顺心永安康 横批:四季兴隆
上联:岁通盛世家家富 下联:人遇年华个个欢 横批:皆大欢喜
上联:天地和顺家添财 下联:平安如意人多福 横批:四季平安
上联:天增岁月人增寿 下联:春满乾坤福满楼 横批:四季长安
上联:万事如意展宏图 下联:心想事成兴伟业 横批:五福临门
春节的诗句:
关于春节的古诗
1、《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
《新年有感》
钱来苏
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
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
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
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