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古诗有关的歌舞有那些
《霓裳羽衣舞歌》
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古长篇。这首长诗叙述了诗人几十年间的沧桑变化,内容极其丰富,艺术价值很高。
原文: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
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
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间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箫筝笛递相搀,击恹弹吹声逦迤。
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坼。
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
螾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
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
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领钱塘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
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觱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
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祇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
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
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
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
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
眼前仿佛覩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
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君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
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造谱。
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
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
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
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2.几句关于歌舞的诗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李白《月下独酌》 唐 张祜 《正月十五夜灯》:“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描绘了元宵节民间歌舞的盛况。 《上巳乐》:“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
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红袖一时招。” 《千秋乐》:“八月平时花萼楼,万方同乐奏千秋。
倾城人看长竿出,一伎初成赵解愁。” 《春莺啭》:“兴庆池南柳未开,太真先把一枝梅。
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 宋 晏几道>中有两句: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宋代诗人 刘子翠 梁园歌舞足风流,美酒如刀解断愁。 忆得承平多乐事,夜深灯火上樊楼。
操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宛若游龙” ;“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 白居易:“珠缨旋转星宿摇,花蔓抖擞龙蛇动。”
3.与歌舞有关的诗词
1、西湖歌舞几时休宋林升 《题临安邸》2、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 《燕歌行》3、采莲时候慵歌舞宋晏几道 《玉楼春》4、侯门歌舞出如花清吴伟业 《圆圆曲》5、自言歌舞长千载唐卢照邻 《长安古意》6、美人帐下犹歌舞唐高适 《燕歌行》7、回首可怜歌舞地唐杜甫 《秋兴八首》8、疑是楚宫歌舞妓宋欧阳修 《渔家傲·七月芙蓉生翠水》9、采莲时候慵歌舞宋晏几道 《玉楼春》10、歌舞断宋苏轼 《满庭芳 》11、山城歌舞助凄凉宋苏轼 《浣溪沙》12、青鸾歌舞宋苏轼 《水龙吟·小沟东接长江》13、莫笑醯鸡歌舞、瓮中天宋黄庭坚 《虞美人·平王本爱江湖住》14、小来歌舞宋黄庭坚 《满庭芳·明眼空青》15、歌舞阑珊退晚妆宋黄庭坚 《定风波·歌舞阑珊退晚妆》16、每逃歌舞华筵宋贺铸 《临江仙·暂假临淮东道主》17、因歌舞可怜宋晁补之 《菩萨蛮·丝篁斗好莺羞巧》18、二十四桥歌舞地宋周邦彦 《玉楼春》19、续寿竞来歌舞院宋葛胜仲 《蝶恋花·共乐堂深帘不卷》20、不许姮娥歌舞宋朱敦儒 《水调歌头·天宇著垂象》21、歌舞筵中人易老宋张元干 《蝶恋花·燕去莺来春又到》22、及时歌舞意何长宋王之道 《浣溪沙》23、且寻歌舞赏明春宋曹勋 《浣溪沙》24、歌舞转春风宋赵彦端 《水调歌头·秋色忽如许》25、一年歌舞宋赵彦端 《减字木兰花·一年歌舞》26、歌舞欲来须更理宋赵彦端 《浣溪沙》27、依约幔亭歌舞宋赵彦端 《水调歌头·山色望中好》28、歌舞催时日宋辛弃疾 《虞美人·夜深困倚屏风后》29、无限歌舞宋辛弃疾 《永遇乐·紫陌长安》30、人道偏宜歌舞宋辛弃疾 《西江月·人道偏宜歌舞》31、花馀歌舞欢娱外宋辛弃疾 《鹧鸪天·点尽苍苔色欲空》32、莫携歌舞去相催宋辛弃疾 《浣溪沙·艳杏夭桃两行排》33、长携歌舞宋辛弃疾 《贺新郎·下马东山路》34、点检歌舞了宋辛弃疾 《水调歌头·十里深窈窕》35、管弦歌舞更旌旗宋辛弃疾 《鹧鸪天·戏马台前秋雁飞》36、近时歌舞旧时情宋辛弃疾 《鹧鸪天·绿鬓都无白发侵》37、细腰歌舞娇姿逞宋无名氏 《满江红·五五芳辰》38、歌舞处宋无名氏 《满庭芳·瑞霭非烟》39、翠蛾歌舞宋无名氏 《满庭芳·阳复今朝》40、朱门沉沉按歌舞宋陆游 《关山月》。
4.与舞蹈有关的古诗词
1、朱火灼烁照佳人,含情会义邀相亲。
嫣然一转乱心神,非子之故欲谁因。 2、白露欲凝草已黄,金琯玉柱响洞房。
双心一影俱回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3、寒闺昼密罗幌垂,娇容丽色心相知。
双去丹还誓不移,长袖拂面为君施。 4、舞转回红袖,歌愁敛翠钿。
满堂开照曜,分座俨婵娟。 5、水龙吟 吕同老 素肌不污天真,晓来玉立瑶池里。
亭亭翠盖,盈盈素靥,时妆净洗。太液波翻,霓裳舞罢,断魂流水。
甚依然、旧日浓香淡粉,花不似,人憔悴。欲唤凌波仙子。
泛扁舟、浩波千里。只愁回首,冰帘半掩,明珰乱坠。
月影凄迷,露华零落,小阑谁倚。共芳盟,犹有双栖雪鹭,夜寒惊起。
6、采莲舞 蕊宫阆苑。听钧天帝乐,知他几遍。
争似人间,一曲采莲新传。柳腰轻,莺舌啭。
逍遥烟浪谁羁绊。无奈天阶,早已催班转。
却驾彩鸾,芙蓉斜盼。愿年年,陪此宴。
7、咏舞诗 可怜称二八,逐节似飞鸿,悬胜河阳伎,暗与淮南同,入行看履进,转面望鬟空,腕动苕华玉,衫随如意风,上客何须起,啼乌未肯终。 8、舞诗(杨玉环) 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蕖袅袅秋烟里。
轻云岭上乍摇风,嫩柳池边初拂水。 9、《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 杜甫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 娘舞剑器,壮其蔚跂。
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 弟子也。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
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 园二伎坊内人,洎外奉, 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 帝初,公孙一人而已。
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匪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
抚事慷 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 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
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 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 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 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 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 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 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 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子弟散如烟, 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 瞿塘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 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 足茧荒山转愁疾。
10、霓裳羽衣歌和微之 白居易 我昔元和侍宪皇,曾陪内宴宴昭阳。千歌百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娉婷似不任罗绮,顾听乐悬行复止。
磬萧筝笛递相搀,击擫弹吹声逦迤。散序六奏未动衣,阳台宿云慵不飞。
中序擘騞初入拍,秋竹竿裂春冰拆。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烟蛾敛略不胜态,风袖低昂如有情。
上元点鬟招萼绿,王母挥袂别飞琼。繁音急节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铿铮。
翔鸾舞了却收翅,唳鹤曲终长引声。当时乍见惊心目,凝视谛听殊未足。
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湓城但听山魈语,巴峡唯闻杜鹃哭。
移恋钱唐第二年,始有心情问丝竹。玲珑箜篌谢好筝,陈宠语栗沈平笙。
清弦脆管纤纤手,教得霓裳一曲成。虚白亭前湖水畔,前后只应三度按。
便除庶子抛却来,闻道如今各星散。今年五月至苏州,朝钟暮角催白头。
贪看案牍常侵夜,不听笙歌直到秋。秋来无事多闲闷,忽忆霓裳无处问。
闻君部内多乐徒,问有霓裳舞者无。答云七县十万户,无人知有霓裳舞。
唯寄长歌与我来,题作霓裳羽衣谱。四幅花笺碧间红,霓裳实录在其中。
千姿万状分明见,恰与昭阳舞者同。眼前仿佛睹形质,昔日今朝想如一。
疑从魂梦呼召来,似著丹青图写出。我爱霓裳君合知,发于歌咏形于诗。
昔不见我歌云,惊破霓裳羽衣曲。又不见我诗云,曲爱霓裳未拍时。
由来能事皆有主,杨氏创声君缘谱。君言此舞难得人,须是倾城可怜女。
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娇花巧笑久寂寥,娃馆苎萝空处所。
如君所言诚有是,君试从容听我语。若求国色始翻传,但恐人间废此舞。
妍媸优劣宁相远,大都只在人抬举。李娟张态君莫嫌,亦拟随宜且教取。
11、踏歌词 刘禹锡 春江月出大堤平, 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 红窗映树鹧鸪鸣。
12、孔尚任《平阳竹枝词》第一首“踏歌词”有:“凤 阳少女踏春阳,踏到平阳胜故乡。舞袖弓腰都未忘,街西勾断路人肠”。
13、鹧鸪天-晏几道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14、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 李群玉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时流盻,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15、柘枝伎 白居易 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 红蜡烛移桃叶起,紫罗衫动柘枝来。
带垂钿胯花腰重,帽转金铃雪面迥。 看即曲终留不住,云飘雨送向阳台。
16、舞曲歌辞。白纻辞 李白 扬清歌,发皓齿,北方佳人东邻子。
且吟白纻停渌水, 长。
5.跟舞蹈有关的古诗词
《舞》——唐·李峤
妙伎游金谷,佳人满石城。霞衣席上转,花岫雪前朝。仪凤谐清曲,回鸾应雅声。非君一愿重,谁赏素腰轻。
《舞》——唐·张祜
荆台呈妙舞,云雨半罗衣。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
《咏舞》——唐·萧德言
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咏舞》——唐·杨希道(一作杨师道)
二八如同雪,三春类早花。分行向烛转,一种逐风斜。
《咏舞》——唐·虞世南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
《咏舞诗》——南北朝·萧衍
腕弱复低举。身轻由回纵。可谓写自欢。方与心期共。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
舞蹈是形体美的一种表达,是用肢体语言来展现的风貌,那一份的风情,那一份的执着用特别的形式来进行沟通,叫人震撼,叫人惊醒,叫人感叹。同时它的用途广泛应用叫人接受自古及今深受欢迎。
6.跟舞蹈有关的古诗词
《舞》——唐·李峤 妙伎游金谷,佳人满石城。
霞衣席上转,花岫雪前朝。仪凤谐清曲,回鸾应雅声。
非君一愿重,谁赏素腰轻。《舞》——唐·张祜 荆台呈妙舞,云雨半罗衣。
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
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咏舞》——唐·萧德言 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
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 《咏舞》——唐·杨希道(一作杨师道) 二八如同雪,三春类早花。
分行向烛转,一种逐风斜。《咏舞》——唐·虞世南 繁弦奏渌水,长袖转回鸾。
一双俱应节,还似镜中看。《咏舞诗》——南北朝·萧衍 腕弱复低举。
身轻由回纵。可谓写自欢。
方与心期共。 舞蹈是八大艺术之一,是于三度空间中以身体为语言作“心智交流”现象之人体的运动表达艺术,一般有音乐伴奏,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
它一般借助音乐,也借助其他的道具。舞蹈本身有多元的社会意义及作用,包括运动、社交/求偶、祭祀、礼仪等。
舞蹈是形体美的一种表达,是用肢体语言来展现的风貌,那一份的风情,那一份的执着用特别的形式来进行沟通,叫人震撼,叫人惊醒,叫人感叹。同时它的用途广泛应用叫人接受自古及今深受欢迎。
7.有关舞蹈的古诗词
唐 - 白居易 - 骠国乐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题目】:骠国乐
【内容】:
骠国乐,骠国乐,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难陀,来献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纩不塞为尔听。
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曲终王子启圣人,臣父愿为唐外臣。
左右欢呼何翕习,至尊德广之所及。
须臾百辟诣阁门,俯伏拜表贺至尊。
伏见骠人献新乐,请书国史传子孙。
时有击壤老农父,暗测君心闲独语。
闻君政化甚圣明,欲感人心致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远,太平由实非由声。
观身理国国可济,君如心兮民如体。
体生疾苦心憯凄,民得和平君恺悌。
贞元之民若未安,骠乐虽闻君不叹。
贞元之民苟无病,骠乐不来君亦圣。
骠乐骠乐徒喧喧,不如闻此刍荛言。
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
这句比较有名,冰心<;观舞记>;中引用过.
8.有关舞蹈的古诗词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甫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cān)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hòng)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qú)塘石城草萧瑟。
玳(dài )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杜甫写此诗年已55岁,饱经忧患,却仍滞留异乡,自有不胜今昔兴衰之感,诗中借几十年前观看玄宗开元年间著名舞蹈家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回忆,倾述了这种感情。
诗序写得像散文诗,旨在说明目睹李十二娘舞姿,并闻其先师,触景生情,抚今思昔,记起童年观看公孙大娘之剑舞,赞叹其舞技高超,并以张旭见舞而书艺大有长进之故事点缀。
诗开头八句,先写公孙大娘的舞技高超,如"羿射九日","骖龙飞翔"。接着"绛唇"六句,写公孙氏死后,剑舞沉寂,幸好晚年还有弟子承继。"先帝"六句笔锋一转,又写五十年前公孙氏是宫里八千舞女中首屈一指,然而安史之乱后,"宜春"、"梨园"的人才早已烟消云散了。如今只有残存的教坊艺人李十二娘。"金粟"六句是尾声,感慨身世悲凉。
全诗气势雄浑,沉郁悲壮。见《剑器》而伤往事,抚事慷慨,大有时序不同,人事蹉跎之感。诗以咏李氏,而思公孙;咏公孙而思先帝,寄托作者念念不忘先帝盛世,慨叹当今衰落之情。语言富丽而不浮艳,音节顿挫而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