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有关东方礼仪文化的诗词典故

时间:2023-02-08 16:37:21  编辑:admim

有关东方礼仪文化的诗词典故

1.有关文明礼仪的历史典故

程门立雪的典故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乏触催吠诎杜挫森旦缉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2.关于礼仪 礼貌 礼节的诗歌或者外国故事

文明礼仪知识教育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 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

对一个人来说 ,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 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 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 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 、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作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 礼仪、文明交往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行为规范称为礼节,礼仪在言语动作上的表现称为 礼貌。加强道德实践应注意礼仪,使人们在“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原则上进行人际 交往,告别不文明的言行。

? 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 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 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 场作戏,言行不一。 ? 一、个人礼仪 ? ( 一)仪表 ?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 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 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 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 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 该 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 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 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 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 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 (二)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 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 ”;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要努力养成使用 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 起”、“再见”。

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 (三)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

所以,交谈时,首 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 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 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颁、抬头、双肩放松。

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 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 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 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 。

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 大,一般不超过肩宽。

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 ,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

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 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 会优美、自然。

?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动作,走姿是一种动态的美。“行如风”就是用风行水上 来形容轻快自然的步态。

正确的走姿是:轻而稳,胸要挺,头要抬,肩放松,两眼平视,面 带微笑,自然摆臂。 ? 二、见面礼仪 ?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与他人握手时,目光 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 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 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

3.关于礼仪的古代诗词,以及【礼与仪】的议论

中国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精神,所以,探讨“礼仪”,我们从中国古代对礼仪的理解开始。

“礼仪”一词,由“礼”和“仪”组成。我国古代礼仪往往既是祭祀鬼神的仪式,又是人们的行为规范。

(一)礼 “礼”在我国古籍中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全部内容。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礼仪文化。

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具体来说,“礼”大致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1.礼是安邦定国之根本 《左传·隐公十五年》云:“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左传·昭公十五年》云:“礼,王之大经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国语·晋语》云:“夫礼,国之纪也,国无纪不可以终。”

《论语·先进》云:“为国以礼。”《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云:“民之所由行,礼为大。

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明也,非礼无以辨明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之疏数之交也。”《礼记·庙礼上》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道备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荀子·大略》云:“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

《礼记·礼器》云:“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

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礼起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是安邦定国之根本。

在我国古代是包括法律、道德伦理在内的一个很宽泛的概念。 2.礼通理 《礼记·促尼燕居》云:“子曰:‘礼也者,理也。

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

’《疏》云:“理,谓道理,言礼者使万事合于道理也。”《礼记·乐记》又云:“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管子·心术上》亦曰:“礼者,谓之有理。” 礼通理,它有道理、事理的意思。

元曲《儿女团圆》中说:“这个孩子无礼,心肝儿般知重他哩。”元曲《玉壶春》中又说:“这穷厮无礼。”

这里“无礼”都是指的“无理”。《广韵》又云:“礼,得其事体也。”

“得其事体”就是知其事理的意思。 3.礼是对人的尊敬和礼貌 《礼记·月令》云:“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这里的“礼”,作“尊敬”解。《吕氏春秋·慎大览·下贤》云:“故贤主之畜人也,不肯爱实者礼之。”

这里也作“尊敬”解。元曲《竹叶舟》中说:“这秀才不礼我也。”

也就是“这秀才不尊重我”的意思。 4.礼指礼物 《礼记·表记》云:“子曰:‘无辞不相接也,无礼不相见也,欲民之毋相亵也。”

’《注》云:“礼,谓挚也。”《疏》云:“礼,谓贽币也,贽币所以示己情,若无贽币之礼,不得相见。”

《礼记·杂记下》云:“执事不与于礼。”《注》云:“礼,馈奠也。”

引文中的“礼”,说的都是礼物。前者说民间往来相见,都要送礼物,“无礼不相见”。

后者是说在丧礼上送的礼物太重,所以才不敢收受。 5.礼指仪典、仪式 “礼”起源于祭祀,最初就是一套祭祀仪式,后延伸为为了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举行的仪典、仪式。

《周礼·春官·大宗伯》中提到了当时朝廷举行的五种主要仪典: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一般称之为“五礼”,指的都是有一定规模、规格和程序的仪式行为规范。至于在民间,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的婚礼、丧礼、寿礼,以及为了招待客人而举行的宴饮,也同样有一定的规模、规格和程序,约定俗成,主要表现为外在的行为规范,历来也都称之为礼。

在这里,礼、仪很难区分,礼就是仪。上面五个方面,严格说来还不能涵盖中国古代关于“礼”的所有意义。

柳诒徵说:“故中国古代所谓‘礼’者,实无所不包,而未易以一语说明其定义也。”法国启蒙主义学者孟德斯鸠对中国古代的“礼”似乎有更通俗而深刻的表达,他说,“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为指南”,“他们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

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

中国统治者就是因为严格遵守了这种礼教而获得了成功。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用在学习这种礼教上,并把整个一生用在实践这种礼教上。

文人用之以施教,官吏用之以宣传,生活上的一切细微的行为都包罗在这些礼教之内,所以当人们找到使它们获得严格遵守的方法的时候,中国便治理得很好了。”孟德斯鸠以一个西方人的身份来观察中国文化,说中国人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可谓一言中的。

不仅如此,还有制度、教育,都混在了一起。 “礼”在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又辐射到了国家政治和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深远影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点。

(二)仪 “仪”在古代,其内容也是十分丰富,很多时候都同“礼”。

4.关于文明礼仪诚信的典故、名言、诗歌等

良好的礼貌是由微小的牺牲组成。

——爱默生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晏子春秋》 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 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

——巴特勒 利益,是聪明人想出来的与愚人保持距离的一种策略。——爱默生1、将相和—负荆请罪 蔺相如是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他很有见识和才能。

在“完璧归赵”、“渑池相会”两次外交斗争中,捍卫了赵国的尊严,地位在名将廉颇之上。这使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蔺相如不过是凭一张嘴巴,说说而已,有什么了不起,反而爬到我的头上。一定要侮辱他一番。”

蔺相如听说后,尽量不跟廉颇会面,每次出门,避开廉颇,有时甚至装病不去上朝。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看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连忙叫车夫绕小路而行。

蔺相如手下的人对他这样卑躬让步的作法感到委屈,纷纷要求告辞还乡。蔺相如执意挽留,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说:“诸位认为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众人都说:“当然廉将军不及秦王了。”

蔺相如说:“对啦,天下的诸候个个都怕秦王,可是为了赵国,我敢在秦国的朝廷上斥责他,怎么会见到廉将军倒反而害怕了呢?你们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就是因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人的缘故。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两败俱伤。

我不计个人恩怨,处处让着廉将军,是从国家的利益着想啊。”听了这番话,大家都消了气,打消了告辞还乡的念头,反而更加尊敬蔺相如了。

后来,有人把蔺相如的话告诉了廉颇,廉颇大受感动,惭愧万分,觉得自己心胸竟然如此狭窄,实在对不起蔺相如,决心当面请罪。一天,他脱下战袍,赤身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府第,“扑”地跪在地上,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对蔺相如说:“我是一鄙陋的粗人,见识浅薄,气量短小,没想到您对我竟这么宽容大量,我实在无脸见您,请您用力责打我吧!就是把我打死了,也心甘情愿。”

蔺相如见到这情景,急忙扶起廉颇,两人紧抱在一起。从此两人消除了隔阂,加强了团结,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强大的秦国更加不敢轻易地侵犯赵国了。

2、团结友爱--心平气和的刘铭传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台湾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他督促修的。刘铭传的被任用,有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还一起推荐了另外两个书生。

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格最好,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间到曾府去面谈。可是到了约定的时刻,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暗中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态度。

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不停地抱怨;只有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心平气和地欣赏墙上的字画。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只有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

结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 按语:没有耐性的人,必定缺乏坚毅持久、克服万难的精神,自然成就不了甚么伟大的事业。

我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心和毅力。 3、孔融让梨 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

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 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

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

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4、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

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

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5、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

缅。

5.求关于文明礼仪的口号、名言、故事

口号:

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讲文明,重礼仪。

3、讲文明语,做文明事,当文明人。

4、微笑是打开心锁的钥匙。

5、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6、不学礼,无以立。

7、文明礼仪,从我做起。

8、礼仪、礼节、礼貌、文明、文雅、文化。

9、礼仪是一种文明规范,礼仪是一种素质修养。

10、礼仪体现的细节,细节展现的是素质。

故事: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

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

6.有哪些关于文明礼仪的经典故事

说到文明礼仪,我想到了一个伟人故事,说的是;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

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

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

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

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

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

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

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4.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

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

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

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

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

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1. 诚信知礼--燕昭王求贤 打从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闵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他一心想兼并列国,自己来当天子。

这一来,列国诸侯对他都不满意;特别是齐国北面的燕国,受到齐国的欺负,更想找机会报仇。 燕国本来也是个大国。

后来传到燕王哙(音kuài)手里,听信了坏人的主意,竟学起传说中尧舜让位的办法来,把王位让给了相国子之。燕国将军和太子平进攻子之,燕国发生大乱。

齐国借平定燕国内乱的名义,打进燕国,燕国差点被灭掉。后来燕国军民把太子平立为国君,奋起反抗,把齐国军队赶了出去。

太子平即位,就是燕昭王。他立志使燕国强大起来,下决心物色治国的人才,可是没找到合适的人。

有人提醒他,老臣郭隗(音wěi)挺有见识,不如去找他商量一下。 燕昭王亲自登门拜访郭隗,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国家内乱侵略我们,这个耻辱我是忘不了的。

但是现在燕国国力弱小,还不能报这个仇。要是有个贤人来帮助我报仇雪耻,我宁愿伺候他。

您能不能推荐这样的人才呢?” 郭隗摸了摸自己的胡子,沉思了一下说:“要推荐现成的人才,我也说不上,请允许我先说个故事吧。”接着,他就说了个故事: 古时候,有个国君,最爱千里马。

他派人到处寻找,找了三年都没找到。有个侍臣打听到远处某个地方有一匹名贵的千里马,就跟国君说,只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准能把千里马买回来。

那个国君挺高兴,就派侍臣带了一千两金子去买。没料到侍臣到了那里,千里马已经害病死了。

侍臣想,空着双手回去不好交代,就把带去的金子拿出一半,把马骨买了回来。 侍臣把马骨献给国君,国君大发雷霆,说:“我要你买的是活马,谁叫你花了钱把没用的马骨买回来?”侍臣不慌不忙地说:“人家听说你肯花钱买死马,还怕没有人把活马送上来?” 国君将信将疑,也不再责备侍臣。

这个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认为那位国君真爱惜千里马。不出一年,果然从四面八方送来了好几匹千里马。

郭隗说完这个故事,说:“大王一定要征求贤才,就不妨把我当马骨来试一试吧。” 燕昭王听了大受启发,回去以后,马上派人造了一座很精致的房子给郭隗住,还拜郭隗做老师。

各国有才干的人听到燕昭王这样真心实意招请人才,纷纷赶到燕国来。

7.古代历史上关于礼仪的故事

一)、铁杵磨成针: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二)、团结的力量:从前,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有20个儿子。

他这20个儿子个个都很有本领,难分上下。可是他们自恃本领高强,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认为只有自己最有才能。

平时20个儿子常常明争暗斗,见面就互相讥讽,在背后也总爱说对方的坏话。 阿豺见到儿子们这种互不相容的情况,很是担心,他明白敌人很容易利用这种不睦的局面来各个击破,那样一来国家的安危就悬于一线了。

阿豺常常利用各种机会和场合来苦口婆心地教导儿子们停止互相攻击、倾轧,要相互团结友爱。可是儿子们对父亲的话都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表面上装作遵从教诲,实际上并没放在心上,还是依然我行我素。

阿豺的年纪一天天老了,他明白自己在位的日子不会很久了。可是自己死后,儿子们怎么办呢?再没有人能教诲他们、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了,那国家不是要四分五裂了吗?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们懂得要团结起来呢?阿豺越来越忧心忡忡。

有一天,久病在床的阿豺预感到死神就要降临了,他也终于有了主意。他把儿子们召集到病榻跟前,吩咐他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放一支箭在地上。”

儿子们不知何故,但还是照办了。阿豺又叫过自己的弟弟慕利延说:“你随便拾一支箭折断它。”

慕利延顺手捡起身边的一支箭,稍一用力,箭就断了。阿豺又说:“现在你把剩下的19支箭全都拾起来,把它们捆在一起,再试着折断。”

慕利延抓住箭捆,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咬牙弯腰,脖子上青筋直冒,折腾得满头大汗,始终也没能将箭捆折断。 阿豺缓缓地转向儿子们,语重心长地开口说道:“你们也都看得很明白了,一支箭,轻轻一折就断了,可是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怎么也折不断。

你们兄弟也是如此,如果互相斗气,单独行动,很容易遭到失败,只有20个人联合起来,齐心协力,才会产生无比巨大的力量,可以战胜一切,保障国家的安全。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啊!” 儿子们终于领悟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想起自己以往的行为,都悔恨地流着泪说:“父亲,我们明白了,您就放心吧!” 阿豺见儿子们真的懂了,欣慰地点了下头,闭上眼睛安然去世了。

折箭的道理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起来,才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和智慧,去克服一切困难。 (三)、聪明的报童:某一个地区,有两个报童在卖同一份报纸,二人是竞争对手。

第一个报童很勤奋,每天沿街叫卖,嗓门也响亮,可每天卖出的报纸并不是很多,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第二个报童肯用脑子,除去沿街叫卖外,他还每天坚持去一些固定场合,一去了后就给大家分发报纸,过一会再来收钱。

地方越跑越熟,报纸卖出去的也就越来越多,当然也有些损耗,但很校渐渐地,第二个报童的报纸卖得更多,第一个报童能卖出去的越少了,不得不另谋生路。 为什么会如此?第二个报童的做法中大有深意:第一,在一个固定地区,对同一份报纸,读者客户是有限的。

买了我的,就不会买他的,我先把报纸发出去,这些拿到报纸的人是肯定不会再去买别人的报纸。等于我先占领了市场,我发的越多,他的市场就越校这对竞争对手的利润和信心都构成打击。

第二,报纸这东西不像别的消费品,有复杂的决策过程,随机性购买多,一般不会因质量问题而退货。而且钱数不多,大家也不会不给钱,今天没零钱,明天也会一块给,文化人嘛,不会为难小孩子。

第三,即使有些人看了报,退报不给钱,也没什么关系,一则总会积压些报纸,二则他已经看了报,肯定不会去买别人的报纸,还是自己的潜在客户。 评语:小小的一个卖报生意,就有这么多的技巧,可见,生意经是本永远学不完的书,任何时候,只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就会有独特的收获。

8.关于礼仪的古诗词

文明礼仪名言名句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3、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4、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5、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6、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8、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9、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10、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11、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12、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4、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15、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6、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7、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1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