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春节的古诗5首
1、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苏轼《守岁》 译文:明年难道再没有年节?只怕心事又会照旧失差。 2、衣懒换,酒难赊。
可怜此夕看梅花。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译文:虽然现在是过大年,但是自己却无法添置新衣,所以索兴连旧衣也懒得换洗;又因为贫穷所以连酒也不能赊来借以独酌守岁。
那怎么办呢?只好折来些梅枝,用赏花来度过这漫漫除夕之夜吧。 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皇甫冉《春思》 译文:燕地小草像碧丝般青绿,秦地的桑树已叶翠枝绿。 4、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刘长卿《新年作》 译文:新年来临思乡之心更切,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 5、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酴酥沈冻酒。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译文: 莲花滴水送走了旧的一年。
在井悬冻酒。
2.关于节日的诗句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卖痴呆词》(唐)范成大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唐)来鹄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玉楼春(宋)毛滂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除夜(南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拜年(明)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已酉新正(明)叶颙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癸已除夕偶成(清)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清)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甲午元旦(清)孔尚任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董必武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春节看花市林伯渠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3.对联古诗词(关于中秋,重阳,春节,元宵)
春节诗词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元宵诗词 1.正月十五夜 唐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今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生查子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3.清玉案元夕 宋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而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栏珊处 中秋诗词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重阳节 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唐)杨衡 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4.5首关于春节、元宵节的古诗词
春节 1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卖痴呆词》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3、《拜年》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元宵 4、《正月十五夜灯》 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5、《元宵》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扩展资料: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5.初五的饮食,传说,时间,风俗,诗句
初五的饮食: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
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 初五的传说:姜太公的老婆马氏是个嫌穷爱富之人,在姜太公受穷的日子里,马氏就跟他闹离婚,不跟他过穷日子。
为此,姜太公在封神时就将她封成了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穷神带有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三十晚上迎神时,她还是和众神一块儿进了百姓家,直忍到初五,实在忍不下去了,便在这一天“送五穷”,拿起扫帚,连垃圾一起将她扫地出门。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破五”。
初五的时间:每年的正月初五,也就是农历初五。 初五的风俗:初五有赶"五穷"的风俗。
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
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 初五的诗句:清代顾禄《清嘉录》:“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
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 。
6.初五的饮食,传说,时间,风俗,诗句
初五的饮食: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
初五的传说:姜太公的老婆马氏是个嫌穷爱富之人,在姜太公受穷的日子里,马氏就跟他闹离婚,不跟他过穷日子。为此,姜太公在封神时就将她封成了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穷神带有五穷,“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三十晚上迎神时,她还是和众神一块儿进了百姓家,直忍到初五,实在忍不下去了,便在这一天“送五穷”,拿起扫帚,连垃圾一起将她扫地出门。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破五”。
初五的时间:每年的正月初五,也就是农历初五。
初五的风俗:初五有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
初五的诗句:清代顾禄《清嘉录》:“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
7.关于节日的古诗
1. 有关除夕的:《除夜》【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2. 有关春节的:《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有关元宵节的:《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有关清明节的:《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 有关端午节的:《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6. 有关七夕节的:《七夕》【唐】罗隐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 有关中秋节的:《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8. 有关重阳节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关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期,活动,和有关的诗歌)
春节一年之始,万象更新,主要活动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饭、祭祀和守岁等,另外正月初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
这三天,一般除了做饭,不做任何工作,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要拜访至亲和尊贵的亲戚。春节从初一到十五,各地还举行各种庙会、社火、乡戏等活动,是传统节日中最为热闹和奢侈的节日。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元夕节、上元节、灯节。节日里有吃元宵、观花灯、耍社火、猜灯谜等习俗。
除吃元宵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饮食习俗。陕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汤里放进各种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阳、灵宝一带吃枣糕;云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团。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也叫青龙节,是一年农业生产开始的标志。活动有撒灰引龙、熏虫、挑菜、忌针线(以防"扎坏龙眼")等。
关于此节风俗的记载唐代就有。至于二月二这天的吃喝,一改春节期间大吃油腻之风,要动素食。
清明节祭扫祖坟、踏青游春,忌动烟火。端午节也叫端阳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来。
主要有吃粽子、赛龙舟的活动,有的地方如青海还有系索(用五色丝线拧成的细绳,缚在手脚腕上)、插杨柳、戴香包等习俗,以用来驱虫和祈求吉祥平安。七巧节也叫乞巧节,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
民间一般在当晚摆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给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也称为中国的爱情节。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这一天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原来还有“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此节被海外游子更为重视,不少少数民族也过此节。
重阳节取九九重阳之意。主要活动为登高、赏菊、饮酒等,颇受老年人喜爱,所以也叫“老年节”。
十月一俗称“鬼节”、“寒衣节”,也是祭祖节。俗语说“十月一,送寒衣”,这天黄昏,家家都要上坟祭祖。
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冬至节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腊八节人们习惯上把农历的十二月称为腊月,把腊月的初八称为腊日或腊八,并将其当作一个传统节日即腊八节来对待。
许多与腊月或腊八有关的习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腊”字。这天,许多地方都吃腊八粥,腊八其实也是春节准备工作的开始。
除此之外,各地还有不同民俗的传统节日。我国先民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了许多民俗节庆,既包括生产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饮食文化,也有礼仪文化,还有朴素神奇的科学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很值得我们去发扬和传承。
回答者:飘羽寒鹰 - 经理 五级 6-25 08:20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节以外的传统节日,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
改革开放以后,民间开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友。一。
正月拜年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
《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的节日。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
但一些具体活动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
此项活动保留至今。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在晋时,再改到立春。
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
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
何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