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与惠子相粱有关的诗词

时间:2023-02-16 10:27:27  编辑:admim

与惠子相粱有关的诗词

1.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固 :①固不知子(固然) ②子固非鱼也 (本来) 之:①知鱼之乐(的) ②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代词)特殊句式倒装句(状语后置) 原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改 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译 庄子与惠子在濠梁上游玩判断句 原句 是鱼之乐也 译 这是鱼的快乐 原句 子固非鱼也 译 你本来不是鱼 原句 我知之濠上也 译 我知道是在这濠上的古今异义【欲代子相】 古义:“对人的尊称” 今义:“孩子”、“儿子”【安知鱼之乐】 古义:“怎么” 今义:“安全”【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国】 古义:国都 今义:国家【或惠子曰】 古义:有人 今义:或者表选择的连词【于是鸱得腐鼠】 古义:两个词,在这时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2.把《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两篇古文其中一则改变陈课

惠子相梁(课本剧)人物:庄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惠子,庄子的好友,叫惠施。惠子仆人2个。

梁国买卖人几个。梁国都城的街上。

几个人在吆喝着卖东西。(看见有人过来,主动上前招呼)买卖人:先生,新出锅的油饼,您不来一张吗?庄子:(一边走,一边低头自言自语,陶醉状,似乎没有听到买卖人的话)有意思啊。

昨天我做的梦,真是有意思啊。我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在花丛中自在飞行。

(做蝴蝶飞行的动作,忽然疑惑起来。)我到底是谁呢?我是蝴蝶?蝴蝶是我?我到底是谁呢?买卖人:(伸颈惊讶)这人?其他买卖人:(议论)这人一定是个疯子。

都不知道自己是谁。(嘲笑)还说自己是蝴蝶。

别搭理他。庄子:(走过去后,忽然回来)这饼是新出锅的?买卖人:没错。

咱们做生意讲究诚信不是。绝对是新烙的。

庄子:那油——买卖人:什么“油”不“油”的,没有钱可不行。其他买卖人:油要是每次都是新的,就不挣钱了。

这年头,总得让人挣点吧。庄子:好,我不计较。

给我来张饼。(递过钱去)不用找了。

哪一行也不容易啊。买卖人:先生,您别怪我多嘴,敢问您这是去哪儿啊。

庄子:准备去见老朋友。买卖人:见朋友好啊。

常言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这朋友间啊就得多联系,要不时间一长,感情就生疏了。

您的朋友是——庄子:我的朋友叫惠施。买卖人:(赶紧捂住庄子的嘴)是我们梁国的宰相惠施吗?庄子:正是。

买卖人:那我劝您还是别去了。庄子:这话又是怎么说的呢?买卖人:您想啊,您现在是什么人啊,瞧您这衣服,这鞋。

哎,人家是宰相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庄子:是啊。

他是宰相了,也是朋友啊。买卖人:那可不一样。

也许以前你们关系好,谈得来。这人啊,一旦身份变了,就不一样了。

庄子:是吗?那我更得去看看了。我倒要看看这梁国的宰相惠施变了没有?(惠子的两个仆人上)仆人1:你是什么人啊?对我们宰相敢称名道姓的。

庄子:在下庄周是也。仆人2:哦,你就是庄周啊,我们可找你三天三夜了。

庄子:(吃惊)找我?(笑)一定是惠施派你们来的。不过,我的这位老朋友可说错了一个词。

仆人1:什么,敢说我们宰相用错了词。庄子:不是吗?既然想见我该用“请”字啊,这“找”怎么听着这么别扭啊。

仆人2:(对仆人1)宰相是这么交代我们的啊。他说——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庄周挖出来。

仆人1:宰相还说要是今天找不到你,还要派全城的军队搜查呢。这下我们是立下大功了。

庄子:好吧,不必兴师动众了。我现在就跟你们去。

本来,我是打算过些日子再去的。既然你们宰相大人如此着急,我就成全了你们吧。

仆人:好,走吧。这饼先别吃了,揣到兜里吧。

马上就走。(拖拽着庄子离开)买卖人:(对庄子喊)我说你别去,去了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以前是朋友又怎么样,世道动乱,人心难测啊。(仆人将庄子带到惠子面前)惠子:(假装匆忙迎上前)哎呀,老朋友别来无恙啊。

(对仆人怒斥)你们,怎么一点不动礼貌啊,这是我的老朋友庄子,人家是有大学问的人,推推搡搡怎么可以呢。我不是说了吗,要恭恭敬敬地去请。

还不快给人家道歉。庄子:没什么。

这不怨他们。看我这一身衣裳,哪里像是您的朋友啊。

仆人:庄周先生,我们失礼了。庄子:我说过了,这不怨你们,要怨该怨我自己。

(对惠子)怎么几日不见,你做了宰相了。可喜,可贺啊。

惠子:没办法啊,总得弄个差事,混口饭吃吧。你这次来——庄子:也没什么。

现在吃饭的事可是头等大事啊,听说你做了宰相了——惠子:你也失业了?说吧,衙门里的差事名额是满了,啊,清洁工之类的还能给你安排。你怎么也算是我的老朋友了,只要你愿意,我担保你明天上班没问题。

庄子:你看我这一身。哪做得了清洁工啊。

惠子:是不能做清洁工了,就凭你的学问,啊,怎么也不能做清洁工啊。(试探性地)要不,你看什么位置合适,我帮你安排。

庄子:我可不觉得有什么适合我。惠子:你还是愿意给人讲故事吗?今天有没有兴趣啊。

哎呀,我已经很久没听你的故事了。怎么样?大家来点掌声。

仆人:(鼓掌)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庄子:非讲不可吗?惠子:那当然了。

一个人不听庄周讲的故事,将是终身的一大遗憾啊。庄子:那好吧。

我讲了: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惠子:没听说过呀。又是你瞎编的吧?庄子:哎,没听说过可不一定就不存在,对吧。

大千世界,未知领域多着呢。这么跟你说吧,就是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惠子:哦,这种鸟又怎么样呢?庄子: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惠子:哎呀,路途遥远,困难重重啊。

庄子:是啊。这种鸟呢,它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惠子:那它也太挑剔了吧。庄子: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鶵,发出“吓”的怒斥声。

(庄子讲到这停下来)惠子:怎么停了?后来呢?庄子:(对众人)后来重要吗?这个故事怎么样?仆人1:不好说。鹓鶵和猫头鹰不真不一样啊。

仆人2:是啊,一只老鼠,而且还是一只腐臭的老鼠。多大的事啊。

庄子。

3.求庄子两则文言文直译 秋水和惠子相梁

《秋水》直译文

秋天的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

( 时:名做状)

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

( “辩”通“辨”)

(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走,到了北海边,(他)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这时河神方

( 至于:古今异义,到了)(东面:面向东) (于是:古今异义,这时)

才改变他(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而且我还曾听说过

(“莫己若”:宾语前置;“我之谓”:宾语前置)

有认为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轻视伯夷的高义的人,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

(“ 少“和“轻”都是意动用法)

样的浩淼博大、无边无际,我如果不是来到你的门前,就危险了,我必定会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非----则----”固定结构,译为“如果不是----就-----”)(“见---于---”被动句)

《惠子相梁》直译文;

惠施做梁国的宰相,庄子去拜见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庄子,搜了三天三夜。庄子前去拜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这种鸟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就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就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这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着头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4.《庄子》故事两则中,庄子与惠子的人物形象

20 《庄子》故事两则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惠子相梁 这则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这则故事很富有趣味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故事发展常常出于人的意料之外。做了大官,好朋友来看望自己,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惠子对庄子来梁国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

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气氛骤然紧张。

庄子对此的反应呢?他没有躲,没有逃,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庄子是不是要破口大骂呢?不是。

他远远地从奇鸟“”讲起,直到最后勾连一句,才让惠子意识到原来“”的故事是在骂他。其二,人物形象形成鲜明对照。

惠子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的心思,以为庄子像他—样,贪图高官厚位,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关于庄子对爵禄的态度,《庄子·秋水》中还有这样的故事:楚王打算让庄子做国相,派人去请他。

庄子却借乌龟的故事表示,他宁愿在荒泽草野间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这个故事可从正面给本文的故事以补充。

其三,比喻巧妙贴切,收到言简义丰的效果。以比喻志向高洁之士,以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尖锐深刻。

尤其是写鸱卫护“腐鼠”的丑态,更是传神。刘凤苞说:“一赫(即“吓”)字,且护且拒。

如见其状,如闻其声,真传神之极笔。结句径以赫字坐梁相,看得自己身份绝高。

孰为腐鼠?孰为?可想见其胸中寄托。惠子非真有此事,特庄子寓言以醒世耳。”

(《南华雪心编》)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虽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

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一)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 (二)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

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 (三)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

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

以上是从逻辑角度对二人的辩论进行分析,其实,就这段充满机智的文字描写而言,我们不必斤斤计较于逻辑,而可以从二人的思想、性格、气质差异上来看待这段对话。惠子是名家,好辩,对于事物更多是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关照,对于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的庄子自然也就缺乏理解与认同了。

另外,庄子的一些思想对我们理解他所说的“鱼之乐”也不无启发。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认为鱼“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庄子还推崇“自然”,反对“人为”,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游,这是符合庄子的理想的,由此,他断定鱼儿“乐”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二、问题研究 庄子和惠子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样? 《惠子相梁》中,惠子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并无端猜忌好友的小人,庄子狠狠地奚落了他;《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和庄子在濠梁上游玩,并就庄子能否知道“鱼乐”的问题发生辩论,可见两人是可以言谈往还的朋友。

惠子真的像《惠子相梁》里那样无耻吗?庄子和惠子的关系究竟怎样?另一则故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即“匠石运斤”的故事(出自《庄子·徐无鬼》)。它讲的是庄子路过惠子墓前,向学生慨然感叹自惠子死后,他就没有可以谈话的知己了。

庄子的话很深沉,也很动人,在整部《庄子》里都是少见的。可见,在庄子心目中,惠子是难得的知己。

那么,“惠子相梁”的故事完全是虚构吗?也不全是。惠子可能确实比较热衷于功名富贵,但不大可能做出伤害朋友庄子的事来。

练习说明 一、朗读课文,注意表达人物的语气,并回答下列问题。 1.庄子讲故事用意是什么? 2.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此题意在让学生把握课文大意。

1.的故事里,庄子将自己比作,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刺了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2.庄子认为。

5.庄子和惠子关于葫芦的文言文

《庄子·内篇·逍遥游》

原文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译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却因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它当瓢,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这不是嫌它不大,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在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靠这种药从事漂洗丝絮,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这个药方马上可得百金,请大家答应我卖掉它.’这个客人买到药方,就去游说吴王.那时正逢越国有难,吴王就命他为将,在冬天跟越国人展开水战,(吴人用了不龟手之药),大败越人,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同样是一帖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赏,有人却只会用于漂洗丝絮,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可见你的心地过于浅陋狭隘了!”

摘自《百度·》

6.求助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读音tiao二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这个问题相当无聊。出题人是要你写下他认为是正确的,可就问题本身而言,你怎么答都是对的。我不去做那些无聊事。

2.我认为,这场辩论没有胜者。什么是胜,什么是败?“得到”是胜,“失去”是败。个人世界观不同,所求的东西不同,答案亦不同。对话中庄子认为鱼是快乐的,这个就够了。庄子关心的只是通过避世来达到他所认为的逍遥(个人很鄙视这种逍遥),胜负之分对他来说不能够的到什么。那么对他来说就根本没有胜、负了。惠子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人,如果读过庄子会知道前面惠子是担心庄子来抢他的相位而故意刁难过庄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但庄子并不是来抢他的东西的,惠子不曾得到,也不曾失去;庄子也没有记恨,继续和他游于濠梁,来了一次对话。就谈话(我不认为这个是辩论)本身而言,惠子最后不曾失去自己的论点,一直实事求是地在反驳,庄子却从另一个方面来阐述:就“汝安知鱼之乐”这句,应该是两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惠子说的是“我不知道你知道鱼的快乐,你怎么知道的”,庄子认为是“我知道你知道鱼的快乐,你怎么知道”,可以说是庄子这么回答很无赖,但毕竟是两个人个人的世界观不同造成的。因此,这场辩论没有所谓的胜负。出题的人很无聊,答题的人更无聊。只要有自己的观点,认为对的就去做,总比看两个傻瓜争论强很多。

7.〈〈鱼我所欲也〉和〈惠子相梁〉及〈庄子与惠子游于壕梁〉的翻译和

《鱼我所欲也》

作者: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可是)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

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只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1.惠子相梁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2.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8.惠子相梁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一词多义 ①吓 仰而视之曰:“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吓用作动词,威胁 ②于 夫鹓鶵发于南海:起飞、从 于是鸱得腐鼠:在 而飞于北海:到达 ③相 惠子相梁:做宰相 欲代子相:做宰相 ④于是 于是惠子恐:表转折 于是鸱得腐鼠:在这时 通假字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邪, 通“ 耶” 语气词,相当于“吗” 虎旦港秆蕃飞歌时攻江特殊句式 省略句 原句 惠子相梁 改 惠子相于梁 译 惠子在梁国做宰相 倒装句 原句 夫鹓鶵(刍鸟 同音)发于南海 状语后置 改 夫鹓鶵于南海发 译 鹓鶵从南海出发 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吓:威胁,恐吓 惠子相梁 相:做宰相 古今异义 ①非梧桐不止 止: 古义:栖息 今义:停止 ②于是鸱得腐鼠 于是:古义:在这时 今义:因果关系 比喻意义 鹓鶵比喻意:庄子,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意:∶惠子,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腐鼠比喻意:功名利禄。 梧桐等比喻意:志趣 说明庄子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稀罕功名利禄的人。

惠子是个醉心于功名利禄,见利忘义,没主见的人。 鹓鶵的故事里,鹓雏比喻志向高洁之士。

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

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使惠子自己觉得愧疚,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参考资料:百科。

9.《惠子相梁》和《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的原文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0.《惠子相梁》和《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两篇古文的翻译

译文: 惠子相梁 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

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吓我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译文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有疑问 请在线交谈 祝你天天开心 心想事成 O(∩_∩)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