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绘湖省竹山的诗句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作者: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白云岩
(宋·刘光祖)
万【竹山】中丹叶秋,五峰岩讶白云留。黄花夹路开无主,青嶂随人翠欲流。
秋江打鱼 其一
(宋·李泳)
沧洲叶脱风有声,渔舠两两从复横。菁江步口日欲没,【竹山】潭边潮欲生。
淳熙辛丑自武宁丞摄靖安作 其一
(宋·杨方)
毛【竹山】头云雨昏,靖安桥下小溪浑。高陂约水归田急,不管湍声入县门。
2.关于东山的古诗
东山
作者:佚名【先秦】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3.关于“东山再起”的诗句有哪些
1. 唐代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2. 唐李白《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 唐代杜牧《天山行》只闻豪杰弃官走,不见东海大潮落。
5. 宋苏轼《乌台诗案》纵有神龙起沧海,难赋豪情祭乌台。
6. 明末项圣谟《大树风号图》抑郁十年栋梁倾,怒涛顿从胆边生。
7. 佚名《打油诗》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风山再起时。
8.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2.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13.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东汉曹操《观沧海》)
李白《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注释:1、珍馐:名贵的菜肴。2、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3、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别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阳关之后,就再也难见老朋友了。
注释:⑴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使:出使。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⑵渭城:秦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朝雨:早晨下的雨。浥(yì):湿。⑶客舍:旅店。⑷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fā)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qíng) 苍,锦(jǐn)帽貂(diāo)裘(qiú),千骑(jì) 卷 (juǎn) 平冈。为(wèi)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bìn)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qiǎn)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注释:(1)江城子:词牌名。(2)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3)聊:姑且。(4)狂:豪情。(5)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6)黄:黄犬。(7)苍:苍鹰。
4.诗经·东山的诗词鉴赏
这是一篇分为四章的长诗。我们在通过名物训诂,也就是解决了字、词、句之后,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思想内容,然后看它是如何表现内容的。就内容看,这是一篇行役诗。行役有兵役、劳役、事役。行役诗在《诗经》中,占着重要的位置,说明行役在当时人民身上和心上压力之大。反映这一史实诗,有广泛的社会意义。这篇所写,属于兵役。是写诗中的主人从军出征,经过三年之久,才得回来时的悲喜交加的心情的。
每章的开头,都是“我徂东山”等四句。这虽是音乐叠章的惯例,但就本篇各章的意义看,这种写法,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层层推进。一章写将归,二章写归途,三章写归至(到家),四章写归后,而以重叠的前四句为总纲。前四句,从“徂东山”到“来自东”,是从“不归”到归“来”,也是从过去到现在。“慆慆”,极言“不归”的时间之久,细“雨”迷“蒙”,却是到家时的气候特征,这是印象很深,难于忘掉的时刻。而长期的苦闷和当前的喜慰,尽在不言之中。在一章里,象电影镜头一样,刚显出了细雨衣归人,就转对过去的回忆。回忆的首先是将归时的心情:决定要回去了,却面向着西方伤感。没有亲身的感受,是不会体味到这一点的。因为人们对没有希望的事,可以不去想;而希望到眼前,情绪却会立刻波动起来。于是,他从心底发出了愿望:从今以后,再不要穿军装了①!接着又把思想拉回到现实。现实的具体生活,是大家还象聚集在桑叶下的野蚕那样,仍蜷缩在兵车下露宿着啊!二章重复前四句,再展现了一下现景,回头转写归途看到的荒凉景象:栝蒌虽然仍蔓延在人家的房上,但没有人!你看:土鳖在室内缘爬,蜘蛛网在门口,田边留着野兽的蹄印,夜里闪灼的鬼火。一幅幅画面,组织成一片凄凉!但征人认为没有什么可怕,倒很值得想一想。想什么?没有说。可是眼前的荒凉残破景象,“孰实为之,孰令致之?”不正是想的主要内容吗!三章首四句和下八句,联系得更为密切,一个画面是细雨归人,另一个画面是“鹳鸣”、“妇叹”。妇不只叹,而是行动起来,忙着迎接亲人。她刚把房屋打扫修补好,征人恰好进门。真象柴堆上垂下的一个个苦瓜,受尽了苦!在悲喜交集的情况下,千言万语,无从说起,惟一的寒暄,只是一句:“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语是那么淡,情却是无限的深。四章是征人到家后的事了。也许已隔了一段时间。和平为人们带来了幸福。年青人的纷纷结婚,就是标志。黄莺闪耀着美丽的毛羽,比翅齐飞;青年女子出嫁,热闹非凡,仪式隆重,一片欢乐!和一、二章,形成强烈对比。难道这欢乐只限于年青人?最后用反问语气说:新婚诚然是美好的,但那久离重聚的旧夫妻,不是更感到欣慰吗?没有歌颂和平,没有歌颂为取得和平而付出代价的人,但却是最切实、最真挚的歌颂。
这篇抒情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来体现具体环境经历中的思想感情的。诗的着笔点是第三章细雨迷蒙中到家的那一刻。因为那是出征三年的结束。“我徂东山”等四句,概括了出征的全过程,而“我征聿至”一句,是转折点。从此倒推,便有未归、将归、途中、到家各阶段;从此下推,便出现了后来的新生活。诗的具体写作时间,当然在四章所写情景之后,但着笔点,却定在三章,因为这是从全部回忆中总结得来的表现方式。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这篇诗不只形象地写了感官接触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写了人物的意识活动。而意识活动,正是精神面貌的依据,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一个作者能如实地把所经、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象形思维,具体地写出来,就会成为佳作。我们正可以从三千年前的作者那里,得到启发。
5.东山再 古诗词
作者:佚名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々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蠨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6.求一首描写东山在的诗
1.这是一首打油诗,原作者佚名,诗的第二段里“我让血染半边天”也作“我要血洗半边天”。其他地方也有很过不同版本。
谁无虎落平阳日 待我风云再起时
如有一日虎归山 我让血染半边天
如有一日龙得水 我让长江水倒流
如有一日凤囬巢 我让长城永不倒
论成败人生豪迈 大不暸从头再来
2. “论成败 人生豪迈 大不了 从头再来 ”好象是一首歌里的歌词
3.对联
龙游浅滩被虾戏 虎落平阳被犬欺
谁无虎落平阳日 待我风云再起时
如有一日虎归山 我让血染半边天
如有一日龙得水 我让长江水倒流
如有一日凤囬巢 我让长城永不倒
天下英雄出我辈 一入江湖岁月摧
宏图霸业谈笑中 不胜人生一场醉
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