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生活中是爸爸妈妈都围着转的宝贝,自己的东西攥在手里是很正常的,不过孩子马上要去幼儿园了,怎么让孩子有一点集体观念呢,孩子不能接受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怎么办呢,汇感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在家培养孩子有集体感的方法。
家庭中不事事以孩子为中心
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里是家庭的核心,又是最小的成员,所以受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呵护,所以很多孩子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习惯。
这种模式在家庭里没有明显弊端,可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了集体生活,每个孩子都是集体中的一员,家庭模式显然不再适合集体的交往,孩子就要适应从家庭模式向集体模式的心理转变。
适应和调整心理状态
很多孩子刚进幼儿园时总是爱哭,因为他们害怕,与家人的分离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惧,而老师又不能像父母一样关怀到每一个孩子。对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和社交的缺乏,是孩子们进入幼儿园初期最大的问题。
生活在家庭核心的孩子,突然转换到集体生活中,大家都以自我为中心,都渴望老师的关注,心理很容易失衡,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并作出适应,就难以融入,产生逃避和厌学情绪。
在家庭细节中培养集体意识
集体观念的培养并非要进入幼儿园才能进行,家庭也是一个小的集体,在家庭生活中同样可以培育孩子的集体意识。
首先要打破事事以孩子为核心的模式,在呵护孩子的同时也要教孩子学会体谅和理解大人、做到相互尊重。
其次,让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孩子可以做的家务大人不要包办,还可以让他做一些公共性的服务,让孩子有种集体维护和贡献的荣誉感,这样进入幼儿园以后,就能够更快的转换场景,找到自己在幼儿园里的角色。
借助榜样和教材引导孩子
另外,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事例或教材培养孩子的集体观念。比如:看电视、电影、连环图画或者读故事时,孩子对英雄模范人物往往很佩服。
家长在这种时候可以点明一下,说明这些人之所以好,就是因为他们是为集体、为大家做了好事。家庭或者邻居、亲友中有人受了表扬或者奖励,更是孩子面前活生生的榜样,可以正面强化孩子的集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