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处暑适合做什么 处暑前后有哪些习俗

时间:2023-02-21 13:27:07  编辑:admim

处暑适合做什么 处暑前后有哪些习俗

一转眼就到处暑了,处暑,又是“出暑”,过了处暑啊,天气就变得凉爽多了,那么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天气里都适合做些什么呢,今天汇感网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处暑适合做什么 处暑前后有哪些习俗

处暑活动

1、祭祖

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大多都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者是“中元节”。旧时,民间从七月初一开始,就有开鬼门的仪式,一直要到月底关鬼门才结束,在这期间都会举行普渡布施活动。据说普度活动由开鬼门开始,然后竖灯篙,放河灯招致孤魂;而主体则在搭建普度坛,架设孤棚,穿插抢孤等行事,最后以关鬼门结束。

2、吃鸭

吃鸭子,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传统,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鸭全身都是宝。鸭肉味甘、咸、性凉,具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骨蒸劳热、小便不利、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等。乌骨鸭药用价值更大,结核病患者可以减轻潮热、咳嗽等症。老母鸭能补虚滋阴,对久病体虚者或虚劳吐血者均有补益作用。

3、吃龙眼

吃龙眼配稀饭。老福州的生活习俗是,在处暑的时候要吃龙眼配稀饭,因为夏天的时候天气比较热,人体消耗了很多的热量,吃龙眼能补充热量。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老一辈的吃法就是剥一碗龙眼,混着稀饭一起吃。除此之外,老福州在处暑吃的另一种食物就是白丸子。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做法很简单,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

4、放河灯

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上一座灯盏或者是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的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肖红《呼兰河传》中的一段文字,是这种习俗的最好注脚:“七月十五是个鬼节;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缠绵在地狱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着路。这一天若是有个死鬼托着一盏河灯,就得托生。”

5、开渔节

开渔节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一个大好时节,每年处暑节气,在浙江省沿海一带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决定在东海休渔结束的那一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开渔节时候,原本帆樯林立、千舸锚泊的静态海面,瞬间成为机器轰鸣、汽笛长鸣、百舸齐发的活跃...

处暑养生

1、早睡早起

秋季阳气收敛,天气清肃,为顺应自然,人们应当早睡早起,收敛神气,使情志处于安定平静之中,以缓深秋肃杀之气。

建议晚上22:00前入睡,早晨6:00左右起床即可。当然,如果能再早一点入睡的话,就更好了。

2、饮食少辛增酸

处暑节气饮食宜增咸减辛,以养脾胃。多食咸味食物,如海产品等,少食辛味食物,如姜、葱、蒜、韭菜、茴香等。

多食新鲜果蔬,如梨、柑橘、石榴、荸荠等,它们都有润肺生津之效。

多食银耳、百合、莲子、杏仁、蜂蜜、小米、黑芝麻、淮山、黑米、豆类及奶类等清润食品,具有养阴润燥,润肺补虚的养生效果。

3、避免过早添衣

俗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让身体适应逐渐降低的温度,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

4、注意防“秋燥”

处暑过后,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而燥气伤肺,如果经常食用辛辣油炸类食站长统计品,则更容易伤害肺部,加剧人体失水、干燥。

对付“秋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尽量少吃油炸、烧烤以及热性食物,可多吃水果、百合和一些滋阴养肺、润燥生津的粥汤。

处暑美食

1、雪梨燕窝羹

秋季防燥生津得多吃秋季丰收的蔬果。梨,便是秋季最好润肺食物之一。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秋天食用。

2、十谷杂粮粥

中医主张,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秋乏来袭,杂粮粥让你清爽神气一整天。

3、糖醋莲藕

莲藕具有很好的美容功效,无论是促进新陈代谢还是缓解疲劳,它都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莲藕虽小,浑身是宝。除了蕴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钙以外,它还含有大量的多酚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