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知道有关于轩的诗句,呃~``只要带轩字的就行,最好有解释, 爱问
江 城 子 苏轼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洵长子( 1036-1101 )。
博通经史,随父来京师,受知於欧阳修,嘉佑二年试礼部第二,遂中进士,再中六年制科优等,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召试直史馆,丁父忧,服除,摄开府封推官。
熙宁中王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诗语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之死,锻练久不决,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移汝州。 哲宗即位,起知登州,召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拜翰林学士兼侍读,寻以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召为翰林承旨,历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出知惠州。绍圣中累贬琼州别驾,赦还,提举玉局观。
复朝奉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卒,年六十六,谥文忠。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其体涵浑光芒,雄视百代。
有易传,书传,论语说,仇池笔记,东坡志林,东坡七集,东坡词等凡数百卷。又善书,兼工绘事。
这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时年苏轼四十岁,刚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不久。序云:“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乙卯即熙宁八年。 题为记梦,实际是通过记梦来抒写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
诗人十九岁娶王弗为妻,二人恩爱和睦,感情笃厚。王弗随苏轼官居京师,不幸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五月亡故,先葬于汴京西郊,次年归葬故里四川眉州东北之彭山县安镇乡。
诗人与朝中权贵不和,外任多年,悒郁不得志,夜中梦见亡妻,凄楚哀惋,于是写下这篇著名的悼亡词。 全词感情深挚,充满一种凄婉哀伤的调子。
词的上阕写自己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人世沧桑的悲戚。起句“十年生死两茫茫”,显示了他对亡妻的思念之深,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便是一种沉甸甸的哀情,为全词定下了主调,凄哀至极,也点出夫妻死别的时间——十年。
王弗病故至苏轼作此词时恰为十年。十年,在短促的人生中,是一段漫长的途程。
然而,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诗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他不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她,而且思念之情,历时愈久而愈深、愈浓。怀想至切,却生死相隔,不得一见。
“茫茫”二字,传达出一种莫可名状的空寂凄清之感。 值得注意的是“茫茫”前着一“两”字。
“两茫茫”,就不只是讲诗人这一面的心情和感受,也同时包含了九泉之下的妻子在内。生者和死者,一样情思,一样哀绪。
这里将无知作有知写,虽系虚空悬想,却更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痛。 “不思量”,写生者对死者的思念。
“不”初看自相矛盾,仔细领会,却是诗人的更深一层的情怀。说不思量,即是思量。
因为这种思念,既是一种有意识的每时每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可谓“此情无计可消除”(李清照《一剪梅》)所以是“自难忘”。 这一叙述的跌宕,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更显出思妻之情的深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是指王弗死后,迁葬于四川眉山(苏轼的家乡),而此时苏轼则在密州任所,不止千里之隔。死者在千里之外,没有诗人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
如果说“十年生死”是时间的隔绝,那么“千里孤坟”则是空间的阻断。时空的无情反衬诗人的有情,表达了对亡妻沉痛的思念以及永远不得相逢的遗恨。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三句中的“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 “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通过妻子的角度带有情感色彩的表现了出来。
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寥寥六个字,蕴涵了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
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妻是思妻的必然,也正合题旨。
有了上阕的“日有所思”,也就有下阕的“夜有所梦”了,境换而意相连。作为过渡句“夜来幽梦忽还乡”,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折入写梦。
“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夫妻相逢在梦中,现实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都没有了。
“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平时多少个日日夜夜,想望殷切而不可得,现在倏忽之间就变成了事实,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么?唯其太快太容易了,便依稀透露出这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
入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感情却极为沉重,隐含着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 “小轩窗,正梳妆” 选取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描写。
凸现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境,表现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衬。
2.带有轩字的诗句
宋 薛舜俞 轩窗眼界开。
宋 张釜 轩窗小憩俗尘清。宋 孔武仲 淮天秋日下,水国晚凉中。
舟子趋程意,轩轩欲贯虹。宋 黄庭坚 驴耳对轩轩,争酬价十千。
眈眈两虎视,不值一文钱。宋 曾致尧 更无尘土当轩起,只有松萝绕槛生。
宋 杨颖士 偿来轩冕何须问,分定功名不在忙。宋 徐似道 北风万籁自宫徵,南日一轩真袴襦。
宋 萧德藻 稚子推窗窥过雁,数峰乘隙入西轩。宋 王曾 人畏轩台久,春归雨泽多。
宋 王随 数里竹溪藏野色,一轩松雨战秋声。宋 田开 山近临轩翠,花开入座红。
宋 宋庠 轩野龙催驭,尧宫鹤厌寒。宋 宋高宗 趁此一轩风月好,橘香酒熟待君来。
宋 齐唐 载水寒流对轩槛,桃源深径入渔樵。宋 齐唐 飞栋新成蘸碧轩,会稽山脚照湖边。
宋 宁瞻 道高轩昊名犹晦,礼绝嵩衡位始尊。宋 刘夔 冷淡亭台偏种竹,清虚轩砌不栽花。
宋 李维 秋声和暮角,膏雨逐行轩。宋 李若水 半轩开万象,一水断双峰。
宋 惠迪 小屋牵萝补,高轩偃盖过。
3.含启和轩的诗词有哪些
轩,窗.此意象多用于婉约、细腻的诗词中,宋词中含轩的较多. 戚 氏 晚秋天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闲.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吟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喧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渐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4.有伦与轩字诗句诗句中要含有伦,轩,两个字,
夜兰轩赋 起赋 夜逢松子乱空晨,兰舟芳芷掩暮伦。
青歌舞榭轩楼烬,墨对风月影三人。 子赋 夜漫西山两星坟,逢萍聚散吻断痕。
松家清影今安在?子建洛神君不闻。 乱岗凄凄心不散,空随孤枝引凡申。
晨起碧落驻马处,兰玉幽雯与佳人。 舟触石滩琴没水,芳龄不再眼望神。
芷生夏芒亡秋渐,掩烛挂马跃玉门。 暮归西兮尘归土,伦展存兮梦逝人。
青山空庙灯不坠,歌起歌灭忽一春。 舞伴菊刀茶下客,榭台卧酔玉眠深。
轩阁半驻酌春渡,楼前魅魇尤爱甄。 烬焚火毁方士梦,墨笑往昔太痴嗔! 对饮宿醉志燃蜕,风林火山乱指痕。
月淡晨归空虽冷,影转灵熙问苍门。 三两孤鸥终离散,人道西山两星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