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天坛的古诗词
1、《早冬游王屋,自灵都抵阳台上方望天坛,偶吟》[唐] 白居易 忽念公程尽,复惭身力衰。
天坛在天半,欲上心迟迟。 尝闻此游者,隐客与损之。
各抱贵仙骨,俱非泥垢姿。 白话释义: 忽然想起公程尽,再次感到自身力量衰弱。
天坛在半边天,想上心中迟迟。曾经听说过这游戏的,隐客和损失的。
各抱贵仙骨,都不是泥污垢姿态。 2、《宿王屋天坛》[唐] 马戴 星斗半沉苍翠色,红霞远照海涛分。
折松晓拂天坛雪,投简寒窥玉洞云。 绝顶醮回人不见,深林磐度鸟应闻。
未知谁与传金箓,独向仙祠拜老君。 白话释义: 星光半沉苍翠颜色,红霞远照海涛分。
折松晓拂天坛雪,投简寒看玉洞云。绝顶醮回人不见,深林磐度鸟应知道。
不知道和谁传金录,只有向仙祠拜太上老君。 3、《登天坛夜见海日》[唐] 李益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仙人携我搴玉英,坛上夜半东方明。 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白话释义: 早晨在碧峰三十六,晚上上天坛月边过夜。仙人带我掀开玉英,坛上半夜东方明。
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来。 4、《秋夜月中登天坛》[唐] 姚合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
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 仙飙石上起,海日夜中明。
何计长来此,闲眠过一生。 白话释义: 秋季以流异彩,斋戒沐浴上坛行。
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仙飙石上起,海每天半夜明。
有什么办法长来这里,闲睡过一辈子。 5、《天坛》[宋] 陈洵直 峰顶侵云法象寒,远游虚唱肃天官。
松吟泉漱人仙去,犹想箫声落旧坛。 白话释义: 峰顶象寒侵云法,远游虚唱肃天官。
松吟泉冲刷人仙去,还想箫声落旧坛。
2.我要北京天坛的导游词急350字以下
各位游客,你们好!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以前皇帝祭天的地方——天坛. 天坛是明朝永乐皇帝建成的祭天圣坛,主建筑是大祀殿,也就是今天的祈年殿.天坛有外坛墙和内坛墙,北圆南方,寓意天圆地方.乾隆年间,将大祀殿改为现在的祈年殿,将屋顶瓦片改成蓝色的琉璃瓦,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 这一祭天圣地,在1860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蹂躏.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来这里的除了旅游者,还有很多健身的人们. 现在就让我们沿着当年皇帝登坛的路线开始游览. 现在我们是沿着天坛建筑的中轴线在向南行进,将要看到的就是古代皇帝祭天的圜丘坛.圜丘有两道围护墙,外方内圆,符合天圆地方的说法.每道墙都有四组门,大家可以注意到,门的大小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中门是上帝专用的,所以高大;皇帝只能从左侧的门进入;而其他的官员只能从右边最小的门通过. 来到圜丘坛下,我们马上要开始登坛了,不过要请您留心数一数,每层坛面都有多少台阶.到了最高层,大家会发现,坛上所有的台阶数,都是九或者九的倍数.这些难道都是巧合么?当然不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极阳数,所以工匠们便用这个数字来赋予圜丘坛“崇高”之意. 说完了神坛的奇妙,我再给您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 到了每年的冬至,皇帝就要在这里祭天.在这个典礼上,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地方,就是这块天心石.它是天坛三大声学现象之一.在这里朗读的时候声音特别洪亮,各位游客不妨体验一下,也像当年的皇帝一样,向上天诉说自己美好的愿望. 现在咱们继续沿着中轴线行走,面前的建筑叫做天库,它的正殿就是皇穹宇.皇穹宇三个字也分别代表了“至高无上”“天”“宇宙”的意思,更加显示出它的神圣和至尊.这组建筑不仅十分精美,而且还有回音壁和三音石,这和刚才我们说的“天心石”合称天坛三大声学现象.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墙,围墙十分平滑,可以传声,在传递途中对声音损失极小,只要对着墙说话,就算相隔四五十米,见不到面,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对方说话. 三音石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两次,而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 在游览过了圜丘坛和皇穹宇之后,我们即将走进祈谷坛了,祈谷坛的主体建筑就是祈年殿,祈年殿是一座极具中国特色的独特建筑. 圆形尖屋顶是用蓝色的琉璃瓦覆盖,以此来象征天.和每年的祭天一样,这里是用来祈谷的地方.在祭祀的当天,有乐队在殿外月台上奏乐,身穿祭服的皇帝虔诚步入神殿,向牌位行大礼,祈祷上苍,然后把供品送到祈年门外焚烧,送上天宫. 现在我们从祈谷坛的东门出来,可以看到一条长廊,是祭祀时运送祭品的通道.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天坛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北京之游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天坛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朋友.参考资料:地图团祝您一帆风顺.。
3.关于天坛的四句古诗有哪些
1、《天坛》——宋代 陈洵直 峰顶侵云法象寒,远游虚唱肃天官。
松吟泉漱人仙去,犹想箫声落旧坛。 2、《游天坛杂诗》——金代 元好问 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
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3、《天坛归》——唐代 元稹 为结区中累,因辞洞里花。
还来旧城郭,烟火万人家。 4、《天坛上境》——唐代 元稹 野人性僻穷深僻,芸署官闲不似官。
万里洞中朝玉帝, 九光霞外宿天坛。洪涟浩渺东溟曙,白日低回上境寒。
因为南昌检仙籍,马君家世奉还丹。 1、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2、天坛,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
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3、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位于正阳门外东侧。
坛域北呈圆形,南为方形,寓意“天圆地方”。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4、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
“祈谷坛”,用于春季祈祷丰年,中心建筑是祈年殿。“圜丘坛”,专门用于“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筑是一巨大的圆形石台,名“圜丘“。
两坛之间以丹陛桥相连。 5、西天门内南侧建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
西部外坛设有“神乐署”,掌管祭祀乐舞的教习和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