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汉服有关的诗词

时间:2023-01-16 22:04:07  编辑:admim

汉服有关的诗词

1.有关描写汉服的诗句

【名称由来】

从三皇五帝到明朝这一段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的服装,每个民族都有属于特色的民族服装,汉服体现了汉族的民族特色。从三皇五帝到明代的几千年时间里,汉民族凭借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汉服文化,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民族自己独特特色的服装体系——汉服体系。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的汉服,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是非常值得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 客观上的汉族人某些历史阶段的民族服装例如汉化旗装/旗袍/马褂等绝对不可以被称作“汉服”,因为它们与真正的汉服没有正常的演变衔接过程。

【基本特点】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配饰头饰是汉族服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汉族男女成年之后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以笄固定。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样。女子发髻也可梳成各种式样,并在发髻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盖头的。

男装的式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下来的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大带那种(秦汉服饰为代表),延续了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日本和服最常见的式样便是如此。

自隋唐开始盛行的圆领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延续了唐、五代、宋、蒙元、明,并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这个类型服饰。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场合穿的服饰就是这种汉服的变种。

女装式样相对稍多些,但基本式样大体也只有两种:

大襟右衽交领这种(同样以秦汉服饰为代表)。

隋唐兴起的大襟低胸这种,同秦汉深衣不同的是服饰分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样衣裳连在一起。这两种女服式样对宋明时期以及日本朝鲜的民族服饰(女服)影响非常大。隋唐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窄袖紧身翻领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为流行服饰来穿的(或者说是出于猎奇心理),并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宋明时期汉族妇女也穿过一些别的式样,但影响并不广。

大家看到了秦汉唐宋明服饰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体部分相同。西汉的深衣和明朝的汉服基本式样是相同的,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其实象大襟右衽交领宽袍大袖博衣裹带那种汉服在唐朝时期汉人依然在穿,不过在以长安为中心的北方以圆领为主,而在吴越地区则两者兼顾,宋明类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飞鸟奈良时期(中国唐朝时期)引进汉人服饰发展成为今天的日本和服。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如果我们把汉族同欧洲民族相比的话,我们会发觉二者在许多方面都呈现明显的不同。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千姿百态的原型,但我们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古汉服的鞋也是很讲究的,在传统绘画和戏曲中体现出,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

了民族融合。此后仅经过数十年时间,中原的鲜卑等各少数民族就基本上和汉族人民融为一体了。

2.有古风的句子

由于太多,我一共分两次发1.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2.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3.生能尽欢,死亦无憾。

4.蓄起亘古的情丝,揉碎殷红的相思。5.江水孤寂,两岸墨绿,到处站的都是你的身影。

6.忧悒清远的气韵,是遥远的不可触及的忧伤,如微云孤月,只能遥望那天涯的距离。7.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8.万般故事,不过情伤;易水人去,明月如霜。

9.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10.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11.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 12.短亭短,红尘辗,我把萧再叹。 13.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恍惚迷离 14.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15.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壶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

16.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17.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8.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 19.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20.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21.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

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22.昔有朝歌夜弦之高楼,上有倾城倾国之舞袖。

23.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24.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5.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的三分之一年。 26.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27.谁眼角朱红的泪痣成全了你的繁华一世、你金戈铁马的江山赠与谁一场石破惊天的空欢喜。 28.下一世的情歌、把词交由你填、看看你仍旧是谁高高在上的王。

29.橱窗里盛放的琳琅满目、是阜盛而过的年华栩栩生辉。 30.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31.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32.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33.路过的风景、有没有人为你好好收藏。 34.是宿命的悲、还是轮回的痛。

35.辗转在谁的年华谁的天涯。 36.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

37.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38.只身步步海天涯、路无归、霜满颜。

39.舌间搁浅的妙蔓、是想为你舞一曲最后倾国倾城。 40.夜微凉、灯微暗、暧昧散尽、笙歌婉转。

41.繁杂的经历在眼角镌刻深深的纹、我转身雕下一朵花。 42.那些上演着繁华不肯谢幕的年华里开出一朵地老天荒的花。

43.来生我再来典当、来世我再来与你歃血为盟。 44.幸福右边、荒芜人烟。

45.错过的年华在北漠开出斑斓的紫薇花、却荒芜了轮回的春夏。 46.离人愁、伤别离。

碎碎念、深深思。凋零落、吟空悲。

续繁华、又何处。47.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48.灯火星星,人声杳杳,歌不尽乱世烽火。 49.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50.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5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52.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华似锦。

53.蝴蝶很美,终究飞不过沧海。 54.终于为那一身江南烟雨覆了天下,容华谢后,不过一场,山河永寂。

55.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56.山河拱手,为君一笑。

57.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58.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59.生生的两端,我们彼此站成了岸。 60.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61.看那天地日月,恒静无言;青山长河,世代绵延;就像在我心中,你从未离去,也从未改变。 62.就这样吧,从此山水不相逢。

63.既不回头,何必不忘。既然无缘,何须誓言。

今日种种,似水无痕。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64.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65.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错在今生相见徒增一段无果的恩怨。

66.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般相知,吹一会唱一会。 67.总在不经意的年生。

回首彼岸。纵然发现光景绵长。

68.有一种隐忍其实是蕴藏着的一种力量,有一种静默其实是惊天的告白。 69.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70.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71.转身,一缕冷香远,逝雪深,笑意浅。

来世你渡我,可愿? 72.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73.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74.谁应了谁的劫谁又变成了谁的执念。

75.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76.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7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78.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7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81.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82.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8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8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85.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86.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87.还君明珠双泪垂,恨。

3.人世间的冷暖,触痛多少无言的感慨,古风汉服诗词

《清平调·其一》唐 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赏析: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

“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

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

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像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有关汉服名称记载关于汉服的记载数量繁多,仅列出部分: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简牍:“简四四‘美人四人,其二人楚服,二人汉服’。”《汉书》:“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

《蛮书》:“裳人,本汉人也。部落在铁桥北,不知迁徙年月。

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新唐书》:“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

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辽史》:“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

“汉服,黄帝始制冕冠章服,后王以祀以祭以享。……会同中,太后、北面臣僚国服;皇帝、南面臣僚汉服。

乾亨以后,在礼虽北面三品以上亦用汉服;重熙以后,大礼并汉服矣。”《东京梦华录》:“诸国使人,大辽大使顶金冠,后檐尖长,如大莲叶,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裹金带,如汉服。”

《清稗类钞》:“金天命己酉,太宗禁民汉服,令俱秃发。”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