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和道教有关的诗词

时间:2023-01-17 00:18:09  编辑:admim

和道教有关的诗词

1.和道教有关的诗句

挂金索 马钰

四更里,无事好把真经看。

句句幽玄,说道教修炼。

不用水火,不用柴和炭。

炼就灵丹,万两金不换。

满庭芳 无名氏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丘公阐教,万朵金莲。上界群仙。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寄嵩阳道人 曹邺

三山浮海倚蓬瀛,路入真元险尽平。

华表千年孤鹤语,人间一梦晚蝉鸣。

将龙逐虎神初王,积火焚心气渐清。

见说嵩阳有仙客,欲持金简问长生。

赠道师 曹邺

举世皆问人,唯师独求己。

一马无四蹄,顷刻行千里。

应笑北原上,丘坟乱如蚁。

寻南溪常道士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2.推荐几首关于道教的诗

1、《水龙吟·道家弱水蓬莱》

作者:[宋] 程珌

道家弱水蓬莱,鲸波万里谁知得。

人间自有,南昌居士,仙风道骨。

诗似白星,貌如聃老,风尘挺出。

向谪仙家里,滕王阁畔,飘玉佩、下丹阙。

黄发四朝元老,又谁知、重生绿发。

手提一笔,活人多少,三千功积。

已冠文昌,人人瞻望,玉枢躔逼。对新凉、酒颊微红,宛是一星南极。

2、《道家四首奉敕撰》

作者:[唐] 张说

金坛启曙闱,真气肃微微。落月衔仙窦,初霞拂羽衣。

香随龙节下,云逐凤箫飞。暂住蓬莱戏,千年始一归。

窈窕流精观,深沉紫翠庭。金奁调上药,宝案读仙经。

作赋看神雨,乘槎辨客星。只应谢人俗,轻举托云輧。

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云逐笙歌度,星流宫殿飞。

乘风嬉浩荡,窥月弄光辉。唯有三山鹤,应同千载归。

道记开中箓,真官表上清。焚香三鸟至,炼药九仙成。

天上灵书下,空中妙伎迎。迎来出烟雾,渺渺戏蓬瀛。

3、《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

作者:[宋] 敖陶孙

桑田鉴一夺,周官寒如灰。赐珏先沦奔,乃自垂棘胎。

劫火到咸阳,六国无珍材。空馀虢山在,蚌水相萦回。

古潭月荒凉,孤光翳复开。六丁所邀留,珪魄幻紫瑰。

必藏三千年,掘狱无张雷。君先世闽南,家枕凤咮堆。

夜光有感触,渠伊人剸裁。向来匪石心,不转误国魁,

皦发照万世,是君以闻来。远孙极风流,乞语谫馀哀。

摩挲紫云姿,百感集我怀。石汝亦不遇,无两欧苏梅。

4、《曾钦道家山图》

作者:[宋] 王之道

永叔爱清颍,明仲乐阳羡。投老获所归,为计亦良便。

何如强健时,从官山水县。升虚得吉卜,怳若地祗荐。

曾侯卿相种,才业固邦彦。而况盛德后,世祀乃天眷。

式古吾畏友,被命按邮传。来归自濠梁,访我出诗卷。

为言有华宗,畴昔无半百。相逢遂相喜,笑语至舞抃。

其家负家山,山水家可恋。松篁递森列,冈恋互萦转。

台池及花草,高下焖明绚。粲然图一幅,规抚坐中见。

予尝赋此诗,好事敢独擅。纵横一千字,把玩不知倦。

桐庐在何许,东望眼欲眩。子陵亦往矣,钓漱清练练。

家山亘今昔,昔隐今始现。彼美曾侯贤,何当睹岩电。

5、《宋次道家摘宝相花归清平里》

作者:[宋] 梅尧臣

往岁见此花开迟,手撷群芳因醉嗅。

今来须约烂熳看,及过风雨又已后。

主人为我特殷勤,架底深深掇孤秀。

密枝阴蔓不争开,薄红细叶尖相斗。

先时已落已扫除,最晚堪怜子所厚。

呼童归遗不可缓,金盘付与急奔骤。

暮还已见映雪髻,初拈尚觉香在袖。

官桥夜市正沽酒,沽酒共赏莫待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四首奉敕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钦道家山图

3.推荐几首关于道教的诗

1、《水龙吟·道家弱水蓬莱》 作者:[宋] 程珌 道家弱水蓬莱,鲸波万里谁知得。

人间自有,南昌居士,仙风道骨。 诗似白星,貌如聃老,风尘挺出。

向谪仙家里,滕王阁畔,飘玉佩、下丹阙。 黄发四朝元老,又谁知、重生绿发。

手提一笔,活人多少,三千功积。 已冠文昌,人人瞻望,玉枢躔逼。

对新凉、酒颊微红,宛是一星南极。 2、《道家四首奉敕撰》 作者:[唐] 张说 金坛启曙闱,真气肃微微。

落月衔仙窦,初霞拂羽衣。 香随龙节下,云逐凤箫飞。

暂住蓬莱戏,千年始一归。 窈窕流精观,深沉紫翠庭。

金奁调上药,宝案读仙经。 作赋看神雨,乘槎辨客星。

只应谢人俗,轻举托云輧。 金炉承道诀,玉牒启玄机。

云逐笙歌度,星流宫殿飞。 乘风嬉浩荡,窥月弄光辉。

唯有三山鹤,应同千载归。 道记开中箓,真官表上清。

焚香三鸟至,炼药九仙成。 天上灵书下,空中妙伎迎。

迎来出烟雾,渺渺戏蓬瀛。 3、《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 作者:[宋] 敖陶孙 桑田鉴一夺,周官寒如灰。

赐珏先沦奔,乃自垂棘胎。 劫火到咸阳,六国无珍材。

空馀虢山在,蚌水相萦回。 古潭月荒凉,孤光翳复开。

六丁所邀留,珪魄幻紫瑰。 必藏三千年,掘狱无张雷。

君先世闽南,家枕凤咮堆。 夜光有感触,渠伊人剸裁。

向来匪石心,不转误国魁, 皦发照万世,是君以闻来。远孙极风流,乞语谫馀哀。

摩挲紫云姿,百感集我怀。石汝亦不遇,无两欧苏梅。

4、《曾钦道家山图》 作者:[宋] 王之道 永叔爱清颍,明仲乐阳羡。投老获所归,为计亦良便。

何如强健时,从官山水县。升虚得吉卜,怳若地祗荐。

曾侯卿相种,才业固邦彦。而况盛德后,世祀乃天眷。

式古吾畏友,被命按邮传。来归自濠梁,访我出诗卷。

为言有华宗,畴昔无半百。相逢遂相喜,笑语至舞抃。

其家负家山,山水家可恋。松篁递森列,冈恋互萦转。

台池及花草,高下焖明绚。粲然图一幅,规抚坐中见。

予尝赋此诗,好事敢独擅。纵横一千字,把玩不知倦。

桐庐在何许,东望眼欲眩。子陵亦往矣,钓漱清练练。

家山亘今昔,昔隐今始现。彼美曾侯贤,何当睹岩电。

5、《宋次道家摘宝相花归清平里》 作者:[宋] 梅尧臣 往岁见此花开迟,手撷群芳因醉嗅。 今来须约烂熳看,及过风雨又已后。

主人为我特殷勤,架底深深掇孤秀。 密枝阴蔓不争开,薄红细叶尖相斗。

先时已落已扫除,最晚堪怜子所厚。 呼童归遗不可缓,金盘付与急奔骤。

暮还已见映雪髻,初拈尚觉香在袖。 官桥夜市正沽酒,沽酒共赏莫待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四首奉敕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龚立道家藏虢月石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钦道家山图。

4.关于道的古诗词

请问楼主说的是关于道德的诗还是道教的诗呢?以下是关于道教的:治百万人仙可待, 善治病者勿欺给. 乐莫乐乎长安市, 使人寿若西王母, 比若四时周反始, 九十字策传方士. (虽然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口诀, 但作者已注意用韵, 似为七言诗的雏形)真人至妙, 若有若无. 仿佛大渊, 乍沉乍浮.岁月将欲讫, 毁性伤寿年, 形体为灰土, 状若明窗尘.白虎倡导前兮, 苍液和于后; 朱雀翱翔戏兮, 飞扬色五彩.六一合和相须成, 黄金鲜光入华池. 名曰金液生羽衣, 千变万化无不宜.据《钦定词谱》 称,《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牌本于《列仙传拾遗》 所载故事. 据载: 萧史擅长吹箫,能吹出鸾凤之音. 秦穆公女弄玉也善于吹箫. 秦穆公将女嫁给他, 他就教弄玉学凤鸣. 经过十多年, 凤凰飞来止宿. 秦穆公为此修建凤台, 供萧史夫妇居住. 以后弄玉乘凤, 萧史乘龙飞升. 又如始于温庭筠的《女冠子》 , 因咏女冠(道姑) 情态而得名. 词曰?quot;含娇含笑, 宿翠残红窈窕, 鬓如蝉. 寒玉簪秋水, 轻纱卷碧烟. 雪肌鸾镜里, 琪树凤楼前. 寄语青娥伴, 早求仙. "其他如《解佩令》《望仙门》《献仙音》《金人捧露盘 》《迷仙引》《潇湘神》《月宫春》等等, 莫不与道教神仙故事有牵连. 从内容上看, 宋代许多词作具有鲜明的 道教蕴含. 不少大作家也创作了一定数量的神仙词. 诸如柳永、韦骧、晏几道、苏轼、李之仪、范祖禹、了元、丁仙现、黄裳、黄庭坚、晁端礼、秦观、仲殊、晁补之、周邦彦等都有此类题材的词作. 这类作品常常把仙话典故同神游的心绪相糅合. 例如柳永一阕《巫山一段云》 ?quot;清旦朝金母, 斜阳醉玉龟. 天风摇曳六铢衣, 鹤背觉孤危. 贪看海蟾狂戏, 不道九关齐闭. 相将何处寄良宵. 还去访三茅. "9 该词先写朝夕朝拜西王母之事, 接着笔锋一转, 引入了求仙人穿着又轻又薄的六殊衣, 随着天分摇曳, 骑在鹤背上升太空的情景. 作者着意刻划了求仙人在鹤背上的心理状态, 写出了居高俯视下界的孤危之感; 又以贪看仙人刘海蟾"狂戏"而耽误了行程, 结果因天门齐闭, 不得不从太空中还回, 到曲句山访问三茅真君去了. 道教的玄歌变文别具一格. 所谓"玄歌"也就是"玄道"之歌, 其源盖出于《老子》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不过, 它不是专以演述玄理的散文或韵文, 而是通过对道教神仙奇异故事的讲述来宣传道教的信仰. 从形式上看, 玄歌属于道教说唱曲艺作品中的唱词之类. 为了吸引听众, 玄歌作者往往以第一人称手法叙述故事. 例如《老子化胡经》卷十所收的《化胡歌》第五首: "我昔化胡时, 西登太白山. 修身岩石里, 四向集诸仙.乐女担浆酪, 仙人歌玉文. 天龙翼从后, 白虎口驰 . 玄武负钟鼓, 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 丈六金刚身.时与决口教, 后当存经文. 吾升九天后, 克木作吾身. " 1 0 这里的"我"代表老子, 作者以叙事的口吻, 描绘了老君修道场所的仙家景色, 讲述了"化胡成佛道"的故事, 具备了叙事诗的基本特征.在《老子化胡经》 中还收有《老君十六变词》 十八首, 此即属于道教湮闹词唷K ?quot;变文"是演述神变故事囊恢中问健?quot;道教变文"即演述道教神变故事的一种体式. 适应说唱的需要, 变文往往是韵散结合.当然, 就具体篇目而论, 有的以散文为主, 有的以韵文为主; 有的则纯粹是韵文, 如《老君十六变词》 便是纯韵文. 从描述老君神变的特点看, 《老君十六变词》也和"玄歌"一样, 具备了叙事诗的基本品格. 作者按照方位的变更来组织情节, 其场所转换亦依据"易"的九宫八卦方位. 八卦代表八方, 轮转两周, 便有十六变词. 最终两首, 套用晋代丁令威歌, 以示一世(五百年为一世) 终了, 二世还归之意. 除了上述种种, 仙歌道曲也是道教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仙歌道曲是一种配乐演唱的道教诗词. 它的产生与道教斋醮仪式的建立与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为使仪式的进行更加隆重, 道人们便将赞歌与歌咏结合起来, 于是有了各种唱词的出现.《无上秘要》 卷二十引《道迹经》 称: 西王母为茅盈作乐 , · · · · · · 命侍女于善宾、李龙孙歌《玄云之曲》. 其词曰 : "大象虽云廖, 我把九天户. 披云泛八景, 倏忽适下土. 大帝唱扶宫, 何悟风尘苦. " 尽管西王母为茅盈作乐事乃出于道教传说, 但从《道迹经》 的描述不难看出魏晋间"仙歌"已在道门中流传. 《无上秘要》 卷二十尚录有仙歌若干首. 其中 有"上元无英帝君"所唱"上元洞门变真内章之曲; "中元黄老帝君"所唱"中元洞化内真章曲; "下元白元帝君"所唱《下元洞虚化真章句》 以及《阳歌九章》《阴歌六章》等等. 从体例来看, 《无上秘要》在摘录这些"仙歌"时都略加说明, 指出其来历及何位仙人所唱.其体裁皆为五言, 句数不一. 表现了早期道?quot;以诗为词"的创作特点.仙歌相蓖美的是道曲. 其主要体式有步虚词、赞咏词、道情. 步虚词是乐府文学形式之一. 唐吴竞《乐府古题要解》 谓: "步虚词, 右道观所唱, 备言众仙飘渺轻举之美. " 由此可知, 步虚词之缘起, 历来传说不一. 晁公武《读书志》尝云: " 《步虚经》一卷. 右太极真人传左仙公. 其章皆高仙上圣朝玄都玉京, 飞巡虚空之所讽咏, 故曰步虚. " 。

5.关于道的诗

请问楼主说的是关于道德的诗还是道教的诗呢? 以下是关于道教的: 治百万人仙可待, 善治病者勿欺给。

乐莫乐乎长安市, 使人寿若西王母, 比若四时周反始, 九十字策传方士。 (虽然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口诀, 但作者已注意用韵, 似为七言诗的雏形) 真人至妙, 若有若无。

仿佛大渊, 乍沉乍浮。 岁月将欲讫, 毁性伤寿年, 形体为灰土, 状若明窗尘。

白虎倡导前兮, 苍液和于后; 朱雀翱翔戏兮, 飞扬色五彩。 六一合和相须成, 黄金鲜光入华池。

名曰金液生羽衣, 千变万化无不宜。 据《钦定词谱》 称,《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牌本于《列仙传拾遗》 所载故事。

据载: 萧史擅长吹箫,能吹出鸾凤之音。 秦穆公女弄玉也善于吹箫。

秦穆公将女嫁给他, 他就教弄玉学凤鸣。 经过十多年, 凤凰飞来止宿。

秦穆公为此修建凤台, 供萧史夫妇居住。 以后弄玉乘凤, 萧史乘龙飞升。

又如始于温庭筠的《女冠子》 , 因咏女冠(道姑) 情态而得名。 词曰?quot;含娇含笑, 宿翠残红窈窕, 鬓如蝉。

寒玉簪秋水, 轻纱卷碧烟。 雪肌鸾镜里, 琪树凤楼前。

寄语青娥伴, 早求仙。 "其他如《解佩令》《望仙门》《献仙音》《金人捧露盘 》《迷仙引》《潇湘神》《月宫春》等等, 莫不与道教神仙故事有牵连。

从内容上看, 宋代许多词作具有鲜明的 道教蕴含。 不少大作家也创作了一定数量的神仙词。

诸如柳永、韦骧、晏几道、苏轼、李之仪、范祖禹、了元、丁仙现、黄裳、黄庭坚、晁端礼、秦观、仲殊、晁补之、周邦彦等都有此类题材的词作。 这类作品常常把仙话典故同神游的心绪相糅合。

例如柳永一阕《巫山一段云》 ?quot;清旦朝金母, 斜阳醉玉龟。 天风摇曳六铢衣, 鹤背觉孤危。

贪看海蟾狂戏, 不道九关齐闭。 相将何处寄良宵。

还去访三茅。 "9 该词先写朝夕朝拜西王母之事, 接着笔锋一转, 引入了求仙人穿着又轻又薄的六殊衣, 随着天分摇曳, 骑在鹤背上升太空的情景。

作者着意刻划了求仙人在鹤背上的心理状态, 写出了居高俯视下界的孤危之感; 又以贪看仙人刘海蟾"狂戏"而耽误了行程, 结果因天门齐闭, 不得不从太空中还回, 到曲句山访问三茅真君去了。 道教的玄歌变文别具一格。

所谓"玄歌"也就是"玄道"之歌, 其源盖出于《老子》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不过, 它不是专以演述玄理的散文或韵文, 而是通过对道教神仙奇异故事的讲述来宣传道教的信仰。 从形式上看, 玄歌属于道教说唱曲艺作品中的唱词之类。

为了吸引听众, 玄歌作者往往以第一人称手法叙述故事。 例如《老子化胡经》卷十所收的《化胡歌》第五首: "我昔化胡时, 西登太白山。

修身岩石里, 四向集诸仙。乐女担浆酪, 仙人歌玉文。

天龙翼从后, 白虎口驰 。 玄武负钟鼓, 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 丈六金刚身。时与决口教, 后当存经文。

吾升九天后, 克木作吾身。 " 1 0 这里的"我"代表老子, 作者以叙事的口吻, 描绘了老君修道场所的仙家景色, 讲述了"化胡成佛道"的故事, 具备了叙事诗的基本特征。

在《老子化胡经》 中还收有《老君十六变词》 十八首, 此即属于道教湮闹词唷K ?quot;变文"是演述神变故事囊恢中问健?quot;道教变文"即演述道教神变故事的一种体式。 适应说唱的需要, 变文往往是韵散结合。

当然, 就具体篇目而论, 有的以散文为主, 有的以韵文为主; 有的则纯粹是韵文, 如《老君十六变词》 便是纯韵文。 从描述老君神变的特点看, 《老君十六变词》也和"玄歌"一样, 具备了叙事诗的基本品格。

作者按照方位的变更来组织情节, 其场所转换亦依据"易"的九宫八卦方位。 八卦代表八方, 轮转两周, 便有十六变词。

最终两首, 套用晋代丁令威歌, 以示一世(五百年为一世) 终了, 二世还归之意。 除了上述种种, 仙歌道曲也是道教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仙歌道曲是一种配乐演唱的道教诗词。 它的产生与道教斋醮仪式的建立与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为使仪式的进行更加隆重, 道人们便将赞歌与歌咏结合起来, 于是有了各种唱词的出现。《无上秘要》 卷二十引《道迹经》 称: 西王母为茅盈作乐 , · · · · · · 命侍女于善宾、李龙孙歌《玄云之曲》。

其词曰 : "大象虽云廖, 我把九天户。 披云泛八景, 倏忽适下土。

大帝唱扶宫, 何悟风尘苦。 " 尽管西王母为茅盈作乐事乃出于道教传说, 但从《道迹经》 的描述不难看出魏晋间"仙歌"已在道门中流传。

《无上秘要》 卷二十尚录有仙歌若干首。 其中 有"上元无英帝君"所唱"上元洞门变真内章之曲; "中元黄老帝君"所唱"中元洞化内真章曲; "下元白元帝君"所唱《下元洞虚化真章句》 以及《阳歌九章》《阴歌六章》等等。

从体例来看, 《无上秘要》在摘录这些"仙歌"时都略加说明, 指出其来历及何位仙人所唱。其体裁皆为五言, 句数不一。

表现了早期道?quot;以诗为词"的创作特点。仙歌相蓖美的是道曲。

其主要体式有步虚词、赞咏词、道情。 步虚词是乐府文学形式之一。

唐吴竞《乐府古题要解》 谓: "步虚词, 右道观所唱, 备言众仙飘渺轻举之美。 " 由此可知, 步虚词之缘起, 历来传说不一。

6.关于道的古诗词

请问楼主说的是关于道德的诗还是道教的诗呢?以下是关于道教的:治百万人仙可待, 善治病者勿欺给. 乐莫乐乎长安市, 使人寿若西王母, 比若四时周反始, 九十字策传方士. (虽然这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口诀, 但作者已注意用韵, 似为七言诗的雏形) 真人至妙, 若有若无. 仿佛大渊, 乍沉乍浮.岁月将欲讫, 毁性伤寿年, 形体为灰土, 状若明窗尘.白虎倡导前兮, 苍液和于后; 朱雀翱翔戏兮, 飞扬色五彩.六一合和相须成, 黄金鲜光入华池. 名曰金液生羽衣, 千变万化无不宜.据《钦定词谱》 称,《凤凰台上忆吹箫》 词牌本于《列仙传拾遗》 所载故事. 据载: 萧史擅长吹箫,能吹出鸾凤之音. 秦穆公女弄玉也善于吹箫. 秦穆公将女嫁给他, 他就教弄玉学凤鸣. 经过十多年, 凤凰飞来止宿. 秦穆公为此修建凤台, 供萧史夫妇居住. 以后弄玉乘凤, 萧史乘龙飞升. 又如始于温庭筠的《女冠子》 , 因咏女冠(道姑) 情态而得名. 词曰?quot;含娇含笑, 宿翠残红窈窕, 鬓如蝉. 寒玉簪秋水, 轻纱卷碧烟. 雪肌鸾镜里, 琪树凤楼前. 寄语青娥伴, 早求仙. "其他如《解佩令》《望仙门》《献仙音》《金人捧露盘 》《迷仙引》《潇湘神》《月宫春》等等, 莫不与道教神仙故事有牵连. 从内容上看, 宋代许多词作具有鲜明的 道教蕴含. 不少大作家也创作了一定数量的神仙词. 诸如柳永、韦骧、晏几道、苏轼、李之仪、范祖禹、了元、丁仙现、黄裳、黄庭坚、晁端礼、秦观、仲殊、晁补之、周邦彦等都有此类题材的词作. 这类作品常常把仙话典故同神游的心绪相糅合. 例如柳永一阕《巫山一段云》 ?quot;清旦朝金母, 斜阳醉玉龟. 天风摇曳六铢衣, 鹤背觉孤危. 贪看海蟾狂戏, 不道九关齐闭. 相将何处寄良宵. 还去访三茅. "9 该词先写朝夕朝拜西王母之事, 接着笔锋一转, 引入了求仙人穿着又轻又薄的六殊衣, 随着天分摇曳, 骑在鹤背上升太空的情景. 作者着意刻划了求仙人在鹤背上的心理状态, 写出了居高俯视下界的孤危之感; 又以贪看仙人刘海蟾"狂戏"而耽误了行程, 结果因天门齐闭, 不得不从太空中还回, 到曲句山访问三茅真君去了. 道教的玄歌变文别具一格. 所谓"玄歌"也就是"玄道"之歌, 其源盖出于《老子》 "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不过, 它不是专以演述玄理的散文或韵文, 而是通过对道教神仙奇异故事的讲述来宣传道教的信仰. 从形式上看, 玄歌属于道教说唱曲艺作品中的唱词之类. 为了吸引听众, 玄歌作者往往以第一人称手法叙述故事. 例如《老子化胡经》卷十所收的《化胡歌》第五首: "我昔化胡时, 西登太白山. 修身岩石里, 四向集诸仙.乐女担浆酪, 仙人歌玉文. 天龙翼从后, 白虎口驰 . 玄武负钟鼓, 朱雀持幢幡. 化胡成佛道, 丈六金刚身.时与决口教, 后当存经文. 吾升九天后, 克木作吾身. " 1 0 这里的"我"代表老子, 作者以叙事的口吻, 描绘了老君修道场所的仙家景色, 讲述了"化胡成佛道"的故事, 具备了叙事诗的基本特征.在《老子化胡经》 中还收有《老君十六变词》 十八首, 此即属于道教湮闹词唷K ?quot;变文"是演述神变故事囊恢中问健?quot;道教变文"即演述道教神变故事的一种体式. 适应说唱的需要, 变文往往是韵散结合.当然, 就具体篇目而论, 有的以散文为主, 有的以韵文为主; 有的则纯粹是韵文, 如《老君十六变词》 便是纯韵文. 从描述老君神变的特点看, 《老君十六变词》也和"玄歌"一样, 具备了叙事诗的基本品格. 作者按照方位的变更来组织情节, 其场所转换亦依据"易"的九宫八卦方位. 八卦代表八方, 轮转两周, 便有十六变词. 最终两首, 套用晋代丁令威歌, 以示一世(五百年为一世) 终了, 二世还归之意. 除了上述种种, 仙歌道曲也是道教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仙歌道曲是一种配乐演唱的道教诗词. 它的产生与道教斋醮仪式的建立与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为使仪式的进行更加隆重, 道人们便将赞歌与歌咏结合起来, 于是有了各种唱词的出现.《无上秘要》 卷二十引《道迹经》 称: 西王母为茅盈作乐 , · · · · · · 命侍女于善宾、李龙孙歌《玄云之曲》. 其词曰 : "大象虽云廖, 我把九天户. 披云泛八景, 倏忽适下土. 大帝唱扶宫, 何悟风尘苦. " 尽管西王母为茅盈作乐事乃出于道教传说, 但从《道迹经》 的描述不难看出魏晋间"仙歌"已在道门中流传. 《无上秘要》 卷二十尚录有仙歌若干首. 其中 有"上元无英帝君"所唱"上元洞门变真内章之曲; "中元黄老帝君"所唱"中元洞化内真章曲; "下元白元帝君"所唱《下元洞虚化真章句》 以及《阳歌九章》《阴歌六章》等等. 从体例来看, 《无上秘要》在摘录这些"仙歌"时都略加说明, 指出其来历及何位仙人所唱.其体裁皆为五言, 句数不一. 表现了早期道?quot;以诗为词"的创作特点.仙歌相蓖美的是道曲. 其主要体式有步虚词、赞咏词、道情. 步虚词是乐府文学形式之一. 唐吴竞《乐府古题要解》 谓: "步虚词, 右道观所唱, 备言众仙飘渺轻举之美. " 由此可知, 步虚词之缘起, 历来传说不一. 晁公武《读书志》尝云: " 《步虚经》一卷. 右太极真人传左仙公. 其章皆高仙上圣朝玄都玉京, 飞巡虚空之所讽咏, 故曰步虚. " 所谓"太。

7.赞美道教/道家的诗句和文章

zt 诗仙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不需多想,无需多问,只有李白才能够写出如此飘然若仙的诗句,只有李白才能够白发三千丈却独立壶口看滚滚黄河奔流不息在自己脚下,却会心地发出如三千年的孔圣那样至悲,至情,至理,至道的叹息。逝者如斯!!黄河长江之水或许会奔流到海,难以回复,然而李白,站在大河之畔里李白确实永远的凝固了,凭借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叹息,他永远的凝固在了后人的心中。

不为时间所动,不为岁月所摧。 于是乎,李白一直在壶口边就这么站着、站着。

在人们心中站了几个世纪、站了几个千年。人们说那是羽化而登仙,于是后人称其为诗仙。

作为,诗仙,自然有道,得道。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述说了李太白,这位青莲居士全部的道行。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一首区区三百字的长诗叙述了乘白鹿访名山,飞渡镜湖,梦游天姥的超凡境界。

仅以梦游为题,只是在题目上就为自己开拓了一片足够大,足够广阔的想象空间,尽情发挥、翱翔,正是万物归我心,我新生万物的仙家境界。只是在这一点上就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至于白鹿,青崖则突出了李白作为一个求仙访道之士的身份。而最后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