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瑞金的诗词
1. 《瑞金县道中》郑会
野水深深小迳斜,旧时闻是富人家。乱余田地浑无主,近有流移来种麻。
2. 《重过瑞金江》吴浚
水瘦滩声健,天寒霜意新。犬牙舟过石,鱼贯路行人。到眼心应识,回头迹易陈。时平刀剑息,失喜问遗民。
3. 《瑞金东明观》苏轼
浮金最好溪南景,古木楼台画不成。天籁远兼流水韵,云璈常听步虚声。青鸾白鹤蟠空下,翠草玄芝匝地生。咫尺仙都隔尘世,门前车马任纵横。
4. 《会昌号湘江岸有小岘亭癸卯六月与瑞金吴丞饮》 曾丰
湘水欠湘竹,岘亭非岘山。休论真胜假,且幸冗偷闲。眼底方尘外,栏干更树间。哢禽如语我,剧暑未能还。
5. 《会昌号湘江岸有小岘亭癸卯六月与瑞金吴丞饮》 曾丰
占断江西景,临川拟岘台。今犹千里隔,我更几时回。幸此亭相似,非公坐莫陪。古今随水去,风月送诗来。
6. 《瑞金县西池双莲汪簿有诗见寄因以和之》金君卿
惠政多应草木知,藕花呈瑞向西池。双红共蒂初含笑,众卉千名总合奇。宠降帝妃妫汭日,恍迷仙佩汉臯时。若教潘令河阳见,肯羡东风桃李枝。
7. 《咏虹》苏味道
纡馀带星渚,窈窕架天浔。空因壮士见,还共美人沉。逸照含良玉,神花藻瑞金。独留长剑彩,终负昔贤心。
8. 《和陈屯田送县徐殿丞次韵》李觏
近年双阙暂鸣珂,出宰南城户数多。古道存心公道显,恶人钳口善人歌。登高赋处英辞在,垂橐归时旧物鈋。当比瑞金嚣讼后,要移风俗拟如何。
2.红井的故事和传说
红井的诞生故事一九三一年,瑞金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
政府起初设在叶坪,后来因为白匪军狂轰滥炸,为了安全防空,从叶坪迁到沙洲坝。毛泽东主席便住在沙洲坝的村子里。
有一天傍晚,毛主席办完公事从外面回来,一下马,看见乡亲们在塘里挑水,便问:“这水挑去做什么用?”乡亲们回答说:“吃呀!”毛主席说:“水这么脏,能吃吗?”乡亲们苦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再脏也得吃啊!”毛主席说:“不会打井么?”乡亲们摇摇头说:“沙洲坝人喝不得井水,这是天命!”毛主席哈哈大笑说:“不要信天命,要信革命!还是打口井吧!”说罢,牵马进村去了。大家也就散了,谁也没有把这话记在心里。
仍然每天到塘里挑水吃,毛主席也每天早出晚归忙他的公事。红井有一天,天刚朦朦亮,起来挑水的人,看见有两个人影在村头走来走去。
一个拿着锄头,一个拿着锹,这里锄锄,那里铲铲。谁这么早起来干什么呢?走前一看,原来是毛主席和他的警卫员。
挑水的乡亲问:“毛主席,你这是干什么?”毛主席说:“找水源、挖井。”说完,便和警卫员在一块长满油草地地方铲开地皮挖了起来。
挖到约有两三尺深,毛主席抓起一把泥土在手里捏了捏,对警卫员说:“行,井位就定在这里,你去叫人来挖。”于是毛主席叫挖井的事,立即传遍了全村,众人都自动的找着锄头铁锹,齐集到村头和毛主席一道挖井。
毛主席一边和大家挖井,一边对乡亲们说:“这几天忙,没工夫找大家商量打井的事,今天有半天空,我先替大家找个有水源的地方,定个位,破个土。我知道,你们信风水,怕得罪旱龙王,我不怕,如果旱龙王怪罪下来,让它来找我算帐好了!”逗得大家都笑了。
大家说说笑笑,不到一天工夫,一口井便挖成了。从此,沙洲坝的乡亲喝上了井水,结束了祖祖辈辈挑塘水喝的历史。
因为井是红军来了以后毛主席亲手挖的,所以乡亲们给这井起了个名字叫“红井”。
3.红井说明文200字
自从小学二年级学过《吃水不忘挖井人》之后,我总是对瑞金红井念念不忘,常嚷着爸爸、妈妈带我去瑞金红井游玩。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总算逮到了一个机会,让爸爸、妈妈带我去瑞金红井旅游。这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又带着好奇的疑问来到了瑞金。一下车,我们不顾火辣的太阳,直向红井奔去。我刚到红井,发现红井只不过是一口普普通通的井而已,没有什么好稀奇的。我忽然看见有人在井里打了满满一桶水上来,看见他打水,我的手心也有点痒痒的,便跑过去,拿起桶开始打水。只见我左摇右晃,水不听使唤,总是在水桶外面溜来溜去。就这样过去了十几分钟,我有点急了。这时,妈妈告诉我:“要把水桶口朝下放到井里,在左右摇摆才能打到一桶满满的水”。我照着做,果然,我也打起了一桶满满的水。我拿起水瓢尝了一口,这里的水非常润滑可可,简直跟山泉水不分上下。我还发现井边还有用雕刻刻出的我们学过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
4.我们从瑞金出发小学现代诗
我们从瑞金出发
从1934年的那个春天出发
隆隆的枪炮声,似乎还回荡在岁月的密林里
在崎岖的山路上,我们寻找着那支穿草鞋的队伍留下的足迹
浓烈的硝烟,一缕缕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弥漫
那面苏维埃的旗帜,在迎风招展中正把镰刀和铁锤碰撞的光辉
播洒进中国革命的历史
走在漫漫的长征路上
我们呼吸着70多年前的空气
我们感受着70多年前的风雨
我们聆听着70多年前的故事
我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好像踩在英勇的红军战士留下的一串串脚印里
那些草地在我们的脚下不断地延伸
延伸着一种顽强和毅力
那些山峰在我们的仰望中巍峨地矗立
矗立着一个个红军战士的影子
抚摸着泸定桥的铁索,我们仿佛把70多年前的那段历史紧握
在金沙江的岸边,是谁在深情地哼唱着《十送红军》的民歌?
站在遵义的天空下,我们追忆的翅膀舒展在那片蔚蓝的高空上
倾听着打响的小竹板,我们想起了井冈翠竹的坚韧与挺拔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红艳艳的,是正在燎原的星星之火
五岭逶迤蜿蜒的,是壮烈的人生
金沙水拍激荡的,是挥洒的热血
皮带和野菜煮出的,是昂扬的斗志……
我们重走长征路
就是重新阅读一部二万五千里的浩瀚史诗
我们知道,七百二十个日日夜夜的惊心动魄,隐藏在这部史诗里
几万双草鞋的艰难险阻,隐藏在这部史诗里
万水千山的运筹帷幄和力挽狂澜,也隐藏在这部史诗里
这部史诗,本身就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