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有关稚子青涩的诗词

时间:2023-02-08 11:22:08  编辑:admim

有关稚子青涩的诗词

1.关于童心的诗词

1、《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2、《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3、《幼女词》

唐·施肩吾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4、《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5、《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6、《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7、《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黎碎地声。

8、《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其一)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其二)

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9、《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0、《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1、《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12、《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3、《幼女词》

明·毛铉

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

14、《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5、《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2.形容小孩嬉戏的诗句有哪些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稚子弄冰》杨万里

翻译: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提在手中。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翻译: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 高鼎

翻译: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所见》袁枚

翻译: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5、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小儿垂钓》胡令能

翻译: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6、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池上》白居易

翻译: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7、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舟过安仁》杨万里

翻译: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

8、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杨万里

翻译: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9、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雷震

翻译: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10、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 ----------《牧竖》崔道融

翻译:牧童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碰见人故意装得很神气。

3.关于“祖孙亲情”的诗词有哪些

1.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2.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3.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4.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6.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7.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归家》——【唐】杜牧

1. 解释:儿子拉着衣服问我,为什么我那么迟回来?我和谁在争夺岁月,赢得了双鬓边上的银发?

2. 赏析:前两句写出了稚子的天真与可爱,用来衬托后两句诗人的严肃的沉思。后两句其实是诗人的自问,自己在官场沉浮,去争生活,争名利,不知不觉人已渐渐老去,双鬓渐染。诗人抒发了淡淡的对日薄西山的感叹。“赢得”二字更是刻画了诗人一种安详之中略带苦笑的神情。

这首五绝诗描述了一个令人伤感的事实,即仕途不畅,宦海多险,以致愁白了头。但诗中不直述其事,而以儿童发问的方式,抒发自己悲苦的心情——稚子拉着我的衣服问,你为什么回来的这样迟,在外边和谁争抢岁月,赢得两鬓白发?童稚的天真好奇,与诗人内心的伤感,形成强烈的对比。发问奇特,又很尖锐,以致被问者张口结舌,无以为答,竟至尴尬。发问背后,蕴藏着诗人深深的悲苦和辛酸。

4.有关童真童趣的诗词

唐 - 施肩吾 - 幼女词

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

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

唐 - 胡令能 -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宋 - 杨万里 - 桑茶坑道中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宋 - 杨万里 -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 - 杨万里 - 稚子弄冰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黎碎地声。

宋 - 杨万里 -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宋 - 叶绍翁 - 夜书所见

萧萧榕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捉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清 - 高鼎 -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宋 - 辛弃疾 -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唐 - 吕岩 -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5.形容“青春时青涩”的诗句有哪些

1.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2.唐·王维 《少年行四首》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臂两。

3.五代·韦庄 《菩萨蛮·如今却忆江南乐》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4. 金·元好问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5.唐·刘长卿 《少年行》

射飞夸侍猎,行乐爱联镳。 荐枕青蛾艳,鸣鞭白马骄。 曲房珠翠合,深巷管弦调。 日晚春风里,衣香满路飘。

6.有关渔父,钓叟的诗词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摇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唐)

钓鱼绝句 纪晓岚

一篙一橹一孤舟, 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拍一呼又一笑, 一人独占一江秋。

渔父词 李 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李贺《钓鱼》

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 菱丝萦独茧,菰米蛰双鱼。 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 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 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余。 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裾。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渭上偶钓 白居易

昔日白头人, 亦钓此渭阳。 钓人不钓鱼, 七十得文王。

钓竿篇 沈全期

朝日敛红烟, 垂竿向绿川。 人疑天上坐, 鱼似镜中悬。

渔 父 岑 参

朝从滩上饭, 暮向芦中宿。 歌竟还复歌, 手持一竿竹。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独钓清溪江 李 白

我携一尊酒, 独上江祖石。 自从天地开, 更长几千石。 举杯向天笑, 天回日西照。 永望坐此台, 长垂严陵钓。 寄语山中人, 可与你同调。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作棋局 , 稚子敲针作钓钩。

独钓清溪江 李 白

我携一尊酒, 独上江祖石。 自从天地开, 更长几千石。 举杯向天笑, 天回日西照。 永望坐此台, 长垂严陵钓。 寄语山中人, 可与你同调。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作棋局 , 稚子敲针作钓钩。

独钓清溪江 李 白

我携一尊酒, 独上江祖石。 自从天地开, 更长几千石。 举杯向天笑, 天回日西照。 永望坐此台, 长垂严陵钓。 寄语山中人, 可与你同调。

江村即事 司空曙

钓罢归来不系船, 江村月落正堪眠。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江 村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作棋局 , 稚子敲针作钓钩。

参考网站

7.求青春,青涩的诗句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胭脂泪, 留人醉, 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乌夜啼一 》李煜 。

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李清照 。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浪淘沙》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 《声声慢》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8.关于小孩天真的诗句有那些

我想楼主要得应该是古诗吧?!初略地想起了几首,不知是否您要得:

唐代诗人胡令能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枝头花落末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唐代的崔道融。《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9.关于描写儿童天真可爱形象的诗句

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自古就是诗人们的吟咏对象。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涉及儿童的诗句:“童子佩觿”(《卫风·芄兰》)。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可说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之一。此诗极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大女“蕙芳”与小女“纨素”逗人喜爱的娇态,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无论是涉及儿童的诗句,还是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富有诗意,颇具童趣。涉及儿童的诗句,出色的有:宋·叶绍翁的“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以儿童挑灯篱边捉蟋蟀的无忧无虑反衬诗人客居在外的愁思;宋·雷震的“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用牧童短笛的袅袅余音渲染村居生活的意趣和山村迷人的暮景;清·高鼎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村居》),拿放纸鸢上蓝天的活泼儿童来衬托春光的明媚。这些涉及儿童的诗句,在全诗中主要起衬托作用,诗中的儿童尚不能算是主角。而南宋·杨万里的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描写儿童的行动更为具体,反映儿童的心理也更为传神,儿童在诗中已成为主角。这里,诗人借儿童扑蝶、蝶戏儿童的描写,使天真活泼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可谓妙趣横生,妙不可言。

专门吟咏儿童的诗篇,大都写得颇具特色。唐·施肩吾的《幼女词》:“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寥寥数语,便使一个弄巧成拙、天真烂漫的幼女形象活现于读者的面前。明·毛铉的《幼女词》:“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写幼女学小姑成婚时拜堂,既知“着新衣”,又知“羞见人”,并懂得以“双手结裙带”来掩饰自己的羞态,就使一个情窦初开而稚气未脱的幼女形象栩栩如生。这两首诗都是以儿童的稚态见其童心。唐·崔道融的《牧竖》:“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前两句,着重写牧童的神态,突出一个“傲”字;后两句,突出一个“智”字,也即其“傲”的资本:既能驱牛耕田,又会吹笛。显然,此诗是以儿童的傲态见其智心。唐·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农村男孩学钓鱼,突出“专心”二字,他怕“鱼惊”,专注于钓,其“侧坐”、以草隐身的形态显得天真、机灵,而“路人借问”、他“遥招手”而不应答的细节则使此儿童应急的情态更为逼真如画,个性也更为鲜明。这首诗可谓以儿童的智态见其专心。此外,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责子诗》、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嘲稚子》、《与伯勤子文幼楚同登南溪奇观戏道傍群儿》、清代诗人著名袁枚的《所见》等,也都是别具一格的吟咏儿童的佳作。

古诗吟咏儿童,妙趣横生,笔法多样,值得当代诗人们“古为今用”,以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的吟咏儿童的诗歌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