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菟丝古诗最好有赏析
李白《古意》 君为女萝草 妾作菟丝花 轻条不自引 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 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 各在青山崖 女萝发馨香 菟丝断人肠 枝枝相纠结 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 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 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 海潮易可量诗的大意:“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古人常以“菟丝”、“女萝”比喻新婚夫妇,优美贴切,因而传诵千古 .菟丝花为曼生植物,柔弱,茎细长略带黄色,常常缠绕在其他植物之上;女萝草为地衣类植物,有很多细枝.诗人以“菟丝花”比作妻妾,又以“女萝草”比喻夫君,意谓新婚以后,妻妾希望依附夫君,让彼此关系缠绵缱倦、永结同心.即所谓“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女萝发馨香,菟丝断人肠.枝枝相纠结,叶叶竞飘扬”.大意可能是说,夫君在外春风得意、如鱼得水,而妻妾却在家里忧心匆匆、痛断肝肠.“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我只想用一个字来理解——怨.过去,男主外、女主内.妻妾在家除了相夫教子外,别无旁务,因而想入非非.我的归宿在哪里?夫君该不会在外面与别的女子“共芬芳”、做“鸳鸯”吧?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妻妾向夫君表明态度:夫君啊!假如为妾的有二心的话,那么海水也可以用斗来量了.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海枯石烂不变心”吧。
2.跟丝绸有关的诗词
白居易《红线毯》
“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花,织作披香殿上毯。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美人踏上歌舞来,袜绣鞋随步没。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缭绫》
“缭绫缭绫何所以,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艳,地铺白烟花簇雪。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翦纹。异彩厅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定。昭阳舞人恩正深,春衣一对直千金。汗沾粉污不再着,曵土踏泥无惜心。缭绫织成费功绩,莫比寻常缯与帛。丝细缲多女手疼,扎扎千声不盈尺,昭阳殿里歌舞人,若见织时应也惜。”
3.关于蚕丝的诗词
《蚕丝歌》
——南北朝·鲍令晖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野蚕》
——唐·于濆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咏蚕》
——唐·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蚕作茧》
——元·王冕
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
《簇蚕辞》
——唐·王建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场宽地高风日多,不向中庭燃蒿草。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
4.关于春雨丝丝的诗句
唐李馀【寒食】
玉轮江上雨丝丝,公子游春醉不知。
翦渡归来风正急,水溅鞍帕嫩鹅儿。
唐韦庄【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雨丝烟柳欲清明,金屋人闲暖凤笙。
永日迢迢无一事,隔街闻筑气球声。
宋谢逸【玉楼春】
青钱点水圆荷绿。
解箨新篁森嫩玉。
轻风冉冉楝花香,
小雨丝丝梅子熟。
华堂烛烬零金粟。
人在洞天三十六。
昭华吹彻管声寒,
声入寿觞红浪蹙。
宋陈著【如梦令】
晚泊江湾平处。
楚楚苹花自舞。
风翦雨丝轻,
江上潮生船去。
看取。
看取。
湿橹不惊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