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茱萸峰的诗词有哪些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即于此峰有感而作,而茱萸峰上也有王维的雕像,和后来纪念王维的重阳阁。另外关于茱萸峰的诗句还有
七贤寻梦百家岩,
又插茱萸地质园.
红石峡幽险峰秀,
天桥栈道潭瀑连.
子房湖清通小寨,
珍珠卷帘落玉盘。
老潭沟内扁舟过,
白练飘洒下九天。
茱萸峰登高览胜
步杜牧《九日齐山登高》韵
秋风萧瑟雁南飞,霜打青峦冷露微。
覆釜山高徒步陟,茱萸峰秀采诗归。
千年古树涌云动,五角丹枫映日晖。
拜谒先贤花代酒,高歌一阕惜红衣。
【七绝】题茱萸峰峭壁崖柏
悬空栈道上茱峰,
古劲腾虬绿翠葱。
隙壁崖石盘铁骨,
风霜傲雪耸苍穹。
云台山之茱萸峰
太行余脉尾,缘甚众人攀。
久醉茱萸韵,犹闻道教山。
冥然庙钟袅,恍若古诗还。
一斗名泉水,千年润浅滩。
苍峰北顶望云巅,
雾笼霄崖峭壁悬。
古树红杉遮半日,
楼阁瑶阙上重天。
双驼百转叠彩洞,
万谷千回入陵川。
晋豫人民天地撼,
红旗壮志谱诗篇。
2.关于冬雨的诗句
【描写冬雨的诗】: 《渡西陵十六韵》李绅 雨送奔涛远,风收骇浪平。
截流张旆影,分岸走鼙声。 兽逐衔波涌,龟艨喷棹轻。
海门凝雾暗,江渚湿云横。 雁翼看舟子,鱼鳞辨水营。
骑交遮戍合,戈簇拥沙明。 谬履千夫长,将询百吏情。
下车占黍稷,冬雨害粢盛。 望祷依前圣,垂休冀厚生。
半江犹惨澹,全野已澄清。 爱景三辰朗,祥农万庾盈。
浦程通曲屿,海色媚重城。 弓日鞬櫜动,旗风虎豹争。
及郊挥白羽,入里卷红旌。 恺悌思陈力,端庄冀表诚。
临人与安俗,非止奉师贞。 《朔中即事》李频 关门南北杂戎夷,草木秋来即出师。
落日风沙长暝早,穷冬雨雪转春迟。 山头堠火孤明后,星外行人四绝时。
自古边功何不立,汉家中外自相疑。 《清平乐 寄徐都司》曹伯启 昨朝诺。
世事真难托。旅舍淙淙冬雨恶。
怎地觥筹交错。 东篱尚有花丛。
他时不避悭风。传语徐卿二子,佳怀足慰衰翁。
《寒雨》 苏辙 江南殊气候,冬雨作春寒。冰雪期方远,蕉絺意始阑。
未妨溪草绿,先恐岭梅残。忽发中原念,貂裘据锦鞍。
【描写冬天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江雪》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 崔道融《梅花》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杜甫《绝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王安石《梅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花自飘零水自流。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梅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 白居易《问刘十九》 。
3.与观潮有关的诗词
《酒泉子》(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潘阆(?~1009),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又说自号“逍遥子”。
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是扬州(今属江苏)人 柳永《望海潮》赏析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赏析一】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
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自“烟柳”以下,便从各个方面描写杭州之形胜与繁华。
“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内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转弱调为强音,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
“参差”为大约之义。“云树”三句,由市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远远望去,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怒涛”二句,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
“天堑”,原意为天然的深沟,这里移来形容钱塘江。钱塘江八月观潮,历来称为盛举。
描写钱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笔。“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反映出来。
珠玑、罗绮,又皆妇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声色之盛。“竞豪奢”三个字明写肆间商品琳琅满目,暗写商人比夸争耀,反映了杭州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
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
湖山之美,词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写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这两种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
柳永这里以工整的一联,描写了不同季节的两种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这两句确实写得高度凝炼,它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力量。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也很工稳,情韵亦自悠扬。“泛夜”“弄情”,互文见义,说明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着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钓叟莲娃”,是说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嬉嬉”二字,则将他们的欢乐神态,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卷。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在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
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
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
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
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赏析二】 《望海潮》这一词牌名是柳永创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观潮胜地。
钱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经济繁荣,生活富足。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
“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大,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回答:“钱塘自古繁华。”
“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
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远望去,垂柳含烟,薄。
4.秦少游的诗词句
秦少游的《八六子》,“月夜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我觉得最有意境。全词如下: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何、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秦少游写给苏东坡的回环诗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
回文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读的诗体,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它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古代文人中精于此道者不人。
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
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
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 暮 已 赏 时 花 醒 归 微 去 力 马 酒 如 飞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在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
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技巧高超。江城子 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
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那首似乎是写给天下有情人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 初秋的七月,繁星点点的夜空,如水的月光,静谧的庭院,古老的故事,会让人顿时萌生关于爱情的朦胧憧憬。
每年七月初七为民间的“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一个美好而充满神话色彩的节日。相传这一天是分居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
如今人们已经直接把“七夕”当做了中国的“情人节”。“纤云弄巧”,中国民间有“七月初七看巧云”的说法,据说七夕这天晚上云彩特别好看。
轻柔纤薄的云彩变幻多姿,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那仿佛就是织女的美丽身影。
“飞星传恨”,那些闪亮的星星飞驰长空,仿佛脉脉传递着离愁别恨。“银汉迢迢暗渡”是这深秋良宵的微茫景象。
《古诗十九首》有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银汉迢迢” 形容阔别之久,离恨之深。
迢迢银河之水将两个相爱的人分开,相见何其不易! “暗度”点出七夕之夜两人渡过银河在鹊桥相会,而人间难以察觉。民间传说人们只有在密密的葡萄架下,屏息静思,才会聆听到七夕相会的悄悄话。
这几句将七夕之夜的景象写得澄净明远,空旷渺远,情思婉转。“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在这清旷幽寒的秋夜里,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聚。
这美好的一刻呵,胜过了人间千遍万遍的相会。少游这里以热烈的词笔赞颂了一种人们理想中的圣洁而永恒的爱情。
金风玉露,秋风白露。李商隐《辛未七夕》:“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这句是说相会季节是在清旷的七夕秋夜。牛郎织女一年只在七夕之夜相会一次,可谓情缘难得。
“金”“玉”暗示了牛郎织女爱情的弥足珍贵。高爽秋风与纯洁白露正隐喻牛郎织女高尚纯洁的爱情和玉洁冰清的心灵。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儿女之缠绵情愫温柔如水,像银河的水波一样清洁荡漾。幽会团聚的美妙时光如梦如幻,恍惚迷离。
你的目光如此温柔,好似一汪清泉,为我擦试心灵的尘埃。在七月初七那个美好的日子,伴着你的目光行走在天河边,且歌且行。
你温柔的目光,似海水般深沉,湖水般温柔,融化了我心底每一次忧伤和孤独。柔情似水,佳期如梦,这一次目光的相逢胜却了千言万语。
真是写尽了人间情爱无限的旖旎风光。“忍顾鹊桥归路”,梦境是甜蜜的,是令人无限向往的,同时也是短暂的。
乍相见,骤分离,一夕佳期竟然象梦幻一般倏然而逝,才相见又分离,怎不令人心碎!牛郎织女又怎忍心回首?身后那走过的鹊桥何堪回首一望?一个“忍”字写尽了离情哀怨。他们一旦走过鹊桥,从此又将隔着河汉,天各一方,只能遥遥相顾,望眼欲穿。
“忍顾”两字蕴含着多少怅惘、无奈!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情意,含有无限辛酸眼泪。“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古代神话传说:“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这两结句开拓出新的境界,堪称流传千古佳句。何必感伤别离的愁绪,何必在乎非得朝共暮处的长相厮守,只要两情心心相印,天长地久。
即使“各在天一涯”,彼此也永远相爱。这样的爱情才是人间至情、至爱,更为感天动地。
古往今来,以七夕为题材的诗词数不胜数。而秦少游的《鹊桥仙》传唱最长久,影响最为人们深远。
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想,这是因为秦少游的词文字和意境极为优美,同时又写出了人们理想中的爱情境界。
5.急求干谒诗,要赏析
唐章碣的《东都望幸》: 懒修珠翠上高台,眉月连娟恨不开。
纵使东巡也无益,君王自领美人来。 赏析:唐以洛阳为东都。
诗中字句,大意说东都的宫女日夜盼望君王巡幸洛阳,自己有机会承恩受宠,转念一想,又陷入绝望:因为君即使东巡,也会从长安带来他宠爱的美人,自己仍旧没有机会;以致懒于梳妆打扮,整日双眉紧锁,也不再上高台眺望了。二、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赏析:此诗又题《近试上张水部》。张水部即张籍,他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与韩愈齐名,合称韩张。
朱庆馀平日行卷于他,已得其赏识,可是临近科举,仍然心中忐忑,因而呈上此诗,以新嫁娘自比,以夫婿比张籍,以舅姑比考官,就应试前景征询于他。诗中舅姑指公婆,唐俗,新嫁娘在婚礼次日清晨拜见公婆。
此诗抓住这一社会风俗中的生活细节,刻划了新嫁娘自信而又含羞、期待而又迟疑的心理,可谓体贴入微,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诗歌画面美、风俗美、人情美,兼之言外有言、意外藏意,令人赏爱不已。
6.有关赞岳飞的诗词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吊岳飞
胡铨(宋)
匹马吴江谁着鞭,惟公攘臂独争先。
张皇貔貅三千士,搘拄乾坤十六年。
堪悯临淄功未就,不知钟室事何缘。
石头城下听舆论,万姓颦眉亦可怜。
观岳侯石像
薛季宣(宋)
万死何知狱吏尊,威名盖代古难存。
二桃岂以功高赐,一舸不容身退论。
几见饮江思道济,缪为图像肖王敦。
沉碑千古蛟川恨,付与无穷客断魂。
岳武穆王墓
叶绍翁(宋)
万古知心只老天,英雄堪恨复堪怜。
如公少缓须臾死,此虏安能八十年!
漠漠凝尘空偃月,堂堂遗像在凌烟。
早知埋骨西湖路,悔不鸱夷理钓船!
谒岳王坟
郑超(震?)(宋)
我来拜谒岳王坟,松柏苍苍上宿云。
臣子报君终一死,权奸卖国欲中分。
鹰扬当日谁能及,雁叫中原不可闻。
石马石人山寂寂,英雄于此忆将军。
(清隽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