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有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诗词名句

时间:2023-02-16 11:43:15  编辑:admim

有关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诗词名句

1.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诗句,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5、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9.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文嘉《明日歌》)10.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2.格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请讲出讲此句名言的人的名字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有个背景,故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论语》 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儒家经典之一。

成书于中国战国初期。西汉时有今文本《鲁论语》20篇;《 齐论语 》22篇( 多《问王》、《知道》二篇 )和古文本《古论语》21篇(有两篇《子张》,目次亦不同于前二者)。

西汉末安昌侯张禹本《 鲁论语 》参考《 齐论语 》编订,称《张侯论》。东汉末,郑玄据此本参照《齐论语》、《古论语》作注,成为传世之《论语》(20篇)。

《论语》内容以社会伦理问题为主,涉及到哲学、政治、教育等各个领域 。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汉代以后,儒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占据了统治地位,《论语》也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南宋时朱熹将《 论语 》与《 大学 》、《中庸》、《孟子》合为四书,作为官方科举取仕的必读书,进一步扩大了《论语》的影响。

《论语》注释汉代时即有多家,以后历代注释很多,有三国魏何晏撰《论语集解》;宋代邢峻撰《 论语正义 》;朱熹撰《 论语集注 》;清代刘宝楠撰《论语正义》等,近人杨伯峻撰《论语译注》亦颇便参考。 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平 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 。

鲁襄公二十二年(前 551)生于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 )。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 。

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

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

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六年( 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 ,一度离鲁至齐 ,不久返回。

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 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 。

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

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 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 ,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 ,时孔子55岁。

孔子14年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 。鲁哀公十一年( 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

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

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哲学思想 孔子所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中充满新与旧的矛盾,反映了大变动时代的精神风貌。

天命鬼神观 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鬼神观,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他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 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五谷生焉”,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 所以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

《论语》记载孔子“不语怪 、力、乱、神”,并且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 仁与礼的学说 礼原为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春秋时“礼崩乐坏” ,礼已名存实亡 。

孔子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区别华、夷的标志。他谴责破坏周礼的行为,对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极为愤慨,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孔子主张“正名”,试图用周礼的形式去匡正已经产生变化的社会现实,要求人们“克己复礼”。 但是,在不违背周礼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孔子同意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周礼的具体内容有所损益。

仁这一概念在春秋时已广泛使用,孔子赋予了它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论语》记载:“樊迟问仁 ,子曰 :爱人。”

孔子又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他认为仁就是推己达人的忠恕之道。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 。

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 ,如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

此“五者”即“ 恭、宽、信、敏、惠”。 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要行“ 德政 ”。

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谁的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夫,音扶。舍,上声。

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乃道体之本然也。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

故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程子曰:“此道体也。

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

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又曰:“自汉以来,儒者皆不识此义。

此见圣人之心,纯亦不已也。纯亦不已,乃天德也。

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谨独。”愚按:自此至篇终,皆勉人进学不已之辞。

【注释】 ①逝者:指流逝的时光。②斯:这里指“川”,即河水。

③舍:停 【译文】 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 日夜不停。”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往者不可追,来者犹可惜。

4.有关珍惜时间的格言、诗句,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9.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10.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