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不是很合群的时候,妈妈会觉得是孩子的性格的问题,不过导致孩子不合群的原因是什么呢,汇感网小编就来说说孩子性格不是很合群是什么导致的吧。
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一.家庭氛围不良
我们给孩子构建的亲子关系,其实关乎孩子一生的人际交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关系,一种就是你和父母的关系,另外一种就是你跟其他所有人的关系。
你跟其他所有人的关系的相处模式,关系相处的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受你和你父母的关系的影响。也就是说第一个关系,几乎影响和决定了第二个关系。
如果父母关系不和,争吵不断,或者由于工作原因常常出差、总是不在家,跟孩子之间缺少亲子交流,这样的家庭很容易导致孩子内心压抑。
长期处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孤僻、消极等等不好的性格倾向。于是,孩子渴望跟别人交往,但是又不敢,因为害怕遭到拒绝。
二.养育方式不正确
对孩子太严厉或者溺爱,都属于养育方式不正确的范畴。
像我们开头提到过的米娅,之所以自理能力差,有很大原因是妈妈马雅舒对她过于溺爱了。
丈夫说她一直把米娅当作婴儿来照顾,她也自嘲是个非常容易妥协的妈妈,孩子一哭,立刻心软,要什么给什么。
被溺爱的孩子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认为所有人理所当然要围着她转。
当她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发现在这个环境中,没有人惯着、宠着她,孩子就会感到受挫,于是更加依赖爸爸妈妈,也更加不愿意与他人交往。
而大棒政策不但不能培养出合群、主动的孩子,反而会给他的社交能力造成严重的障碍。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是在父母的训斥、打骂下长大,他人生当中的第一种关系就是压抑、负面的,你想想看,他会多么恐惧和其他人建立人际关系?
三.交往环境单一或者变化太快
我们知道,社交是受环境影响的,孩子能否信任外人,能否建立与其他人的关系都和他幼时成长的环境有关。
有些家长特别担心孩子的人身安全,或者孩子本身体质比较弱,担心带出去会生病,所以就对孩子格外保护,很少带他出门,孩子根本没有什么机会跟别的孩子一块儿玩。
这看起来是在保护他,可实际上,却剥夺了孩子和同龄幼儿交往的机会。
他天天待在家里头,面对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怎么知道要如何社交呢?等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不得不带出门了,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
这是交往环境太单一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刚好相反,是环境变化的太快了。
比如孩子小时候放在乡下由爷爷奶奶带,大一点之后送到父母身边,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又是一个新环境,如果中途又换了幼儿园,每一次孩子都是被投入完全陌生的环境,需要从头再适应。
这两种情况下,如果父母没有及时关注到孩子内心的变化,没有及时安抚他,孩子就会丧失安全感,从而变得胆小、怕生。
常见误区
一.认为孩子独立玩耍就是不合群
世界上有外向的人,就同样有内向的人,孩子内向、不主动、不合群不代表他有问题。所以,不能单从孩子喜欢独立玩耍,就判定孩子不合群。
在儿童心理学中,我们按照社会性参与程度标准,将游戏分为四个阶段: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在游戏中的社会性参与程度会逐渐加深。
今天主要给家长介绍的是其中的“平行游戏”,简而言之,就是儿童在一起从事相似的游戏,但是彼此之间没有社会互动。通常是在孩子两岁半到三岁时出现。
比如我们可能看到两个孩子各玩各的,其中一个会偶尔抬起头看看另一个在干嘛,但是很快又专注于自己的游戏,看起来谁也没理谁,但是两个人都很开心。
这个过程中看似没有互动,但也是一种社交,孩子知道其他孩子的存在,会观察、模仿、学习对方,游戏内容、游戏方式是可以相互影响的,所以说独立玩耍并不等于不合群,孩子只是在以他特有的方式和小伙伴交流。
二.喊口号式帮助
什么叫做喊口号式帮助?
比如我们看孩子不敢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游戏,就对她说:“宝宝去呀,上去跟别人玩儿呀!”
很多家长以为这是在鼓励孩子,但是在这个场景下,鼓励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家长换位思考一下,我们成年人换了一个工作单位,也很难在第一天就和所有同事都打成一片对吗?所以你要允许孩子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允许她先不去合群。
孩子这个时候要的不是鼓励,而是一种解决办法,她需要你引导,到底怎么做才能加入小朋友的游戏?鼓励的话应该放在孩子迈出第一步之后再说,才更有效果。
三.强迫孩子主动表现
我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作者本身是个内向的孩子,却压抑天性,被迫合群。
结果呢?她先在一次次的妥协中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又在放飞自我后,成了那个最不懂得合群的人。
无论哪一种,都一定不是她父母的初衷,这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
我们很多家长,在带孩子去到一个新的环境,或者去走亲访友的时候,喜欢对他说:“宝宝,你上去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吧!唱首歌,背首诗或者跳个舞。”结果孩子坚决不肯上去,
甚至还会因此大哭起来。
因为这样不但不能锻炼孩子的勇气,反而会让他感到不安、尴尬。
真正锻炼孩子勇气的,应该是让孩子去做他擅长的事情。
好,讲完了常见的误区,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平时对孩子是要求更多,还是理解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