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百万医疗险靠谱吗 百万医疗险有什么特点

时间:2023-02-08 18:57:34  编辑:admim

百万医疗险靠谱吗 百万医疗险有什么特点

不少人对百万保险很感兴趣,但是百万保险真的值得买吗,百万保险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呢,汇感网小编就来说说吧。

了解这几点,你才能避开百万医疗险的坑!

百万医疗险便宜的原因不能说是坑,但是确实有你需要了解风险,你要了解它的特点,再做决断:

特点一:百万医疗险是一种短期保险

即大多数是一年期的期限投保,并且在此基础上每年再续保。

短期保险的好处1: 超高的杠杆比,也就是说能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获得超高的保额。

百万医疗险也不例外,市场上的百万医疗险,价格集中在几百元左右这个档位,而保额在100万到600万之间。 这和重疾险每年几千或者近万元的投资,但是保额只在30-50万相比,从价格上看是非常划算的(但这不代表百万医疗险可以取代重疾险,这个我们后文会再谈)。

短期保险的好处2: 能做到保障齐全

百万医疗险能大热,也是因为它不限疾病,不限社保用药(重疾险一般覆盖25-30种重大疾病,其余不保),如果得了不被重疾险覆盖的大病,但是恰好投了百万医疗险,那么可算是躲过一劫。

所以百万医疗险,除了在金额上有更高的保障,在疫病范围上也得到了更全面的保障。

短期保险的风险:续保问题

但是百万医疗保险,和所有短期医疗保险一样,有一个续保的问题。

百万医疗险分为两种,一种是保证续保的,一种是不保证续保的。

什么叫保证续保,根据教科书的定义是这样的:

1. 对带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医疗险,保险公司在约定的最高续保年龄前(比方说法定退休年龄或者99岁)不能终止合同,必须续保。

2. 虽然保险公司不能因为个人的风险状况单独对调整保费,但可以在对该他/她所在的风险组别做风险考量后,统一调整。

针对百万医疗险,我们可以这样解读“保证续保的条款”。

首先有弄清楚的有两个概念“投保年龄”和“续保年龄”

百万医疗险的投保年龄即是你初次投保的年龄限制,一般在28天以上, 49岁到65岁以下。

但是初保之后,可以再续保,续保年龄一般可以至80岁到99岁。

而在续保时“不能因为个人的风险单独调整保费”,意思是如果你这时候健康条件发生了状况,那么不能因为这个原因增加保费费用,还是按照初次投保时约定的保费续报。

或许有人会说:不能保证续保有什么关系呢? 这款续保不了的话,我再换一种百万医疗险。

因为不能续保而换保险的风险在于:可能到那时,你的身体状况和年龄状况已经不能再投百万医疗险。比如我投的一款百万医疗险在我68岁时不能续保了,那就麻烦了,因为市面上几乎没有百万医疗险是接受68岁的人投保的。 还有一个不利情况是,我的身体条件发生了变化,那么很多百万医疗险会拒保,另一些会把保费核算得很高。

所以找一款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保证续保,那么这款百万医疗险就可以在你的选择名单中排除了。

那保证续保的百万医疗保险,是不是就和长期险没有区别了呢? 不是!

即使是保证续保的短期保险,续保也面临两个风险:

1. 保险下架。其实在保险业中,除了嫁接私人医院和国外医疗机构的高端保险,其他医疗保险是很难赚钱的。 但是即使不赚钱,保险也会为了吸引用户和维持销售渠道等等原因继续运行,但是一旦保险亏损得很厉害,就面临下架。 这时候就会出现无处续保的尴尬,到时你再更换其他牌子的百万医疗险,就要重新核保,意味着保费的增加,或者因为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年龄的原因被拒保。

所以在考虑投百万医疗险的时候,除了考虑到条件是否优厚以外,也要考虑到这个保险能不能长险运行下去。 这就是跟投长期保险不一样的地方,如果性价比太高,投保条件太宽松, 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2. 保费整体上调。 虽然保险公司不能因为你的个人情况的变更来调整保费。但是保险公司可以整体上调保费,对某一年龄段的所有用户统一加价。 所以现在便宜的保险,如果你想长期投下去的话,不一定会一直是最便宜的。

特点二:百万医疗险有免赔额

免赔额即是免赔的额度。在这个额度内的花费,保险公司不予保险,投保人自行承担。

百万医疗险的免赔额一般是1万/年,且社保和公费医疗已经报销的费用不计算在内。

那么,免赔额是不是越低越好?

这其实是一个需要整体权衡的问题,现在市面上的确有0免赔或者超低免赔额的产品,但是相对的保费就会比较高,所以这个问题就变成了我们有没有必要为了0免赔/超低免赔 增加过高的保费投入?

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百万医疗保险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它的“高杠杆”,几百块的投入可以覆盖百万级别的医疗费用,其核心还是用来抵御大病带来的重大经济损失,为了降低免赔额而增加保费投入,仔细想来是和我们购买百万医疗保险的初心有些相悖的。

免赔额这件事不应该追求最低,而是应该追求合理与平衡,选一个在保费投入和免赔额之间达到平衡的产品才是正确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