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美文

怎么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孩子学英语应该怎么帮助他

时间:2023-02-08 21:58:15  编辑:admim

怎么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孩子学英语应该怎么帮助他

孩子英语成绩不好怎么办,很多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英语成绩有很多不放心的地方,那么怎么培养孩子的英语呢,孩子的英语提高方法是什么呢,汇感网小编跟大家说说吧。

英语对我们来说,是一门外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中文属于汉藏语系,英文属于印欧语系),有不同的发音方法,甚至截然相反的语法规则(中文中的一些修饰语部分,要在前面,而英语中有时候在后面,比如定语从句等),更不要说,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以我们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画外音:废话,学什么没有难度!)

但是别忘了这3点:

第一,英语也是一门语言,对咱们来说是外语,对英语国家的人来说,就是母语,所以我们想学好英语,就要模仿母语学习的方法。比如:大量听说、听力先行、有一定的听的量,才能输出。

第二,中文是语言中较难的,所以中国人能学会中文,就肯定具备学会英文的能力,一定要有信心。

第三,毕竟英语是外语,所以学校的教学要求,和语文——我们的母语的学习要求,是不一样的,要低于语文的要求。

比如:一年级的语文要学习写字,而英语刚开始学习字母的书写,却不要求写单词,不要求背单词。自然考试的时候,难度也低,语文要看拼音写词语,要组词,英语只要求辨认单词。

语文很多考的是知识的再现,就是要想出来这个字怎么写,能组什么词,英语很多是考再认(尤其是一二年级),就是在几个单词中根据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

所以我才会肯定地说:英语的逆袭,比语文容易多了!

长期关注我的朋友可能知道,我给孩子报了英语课外班,每周末上一次课,一次是三节。但是这个班到了寒暑假就停了(其实很多机构都是这么操作,假期会有假期班),那我凭什么谈英语逆袭呢?

简单说,就是一个方法:大量阅读。

我们英语上开始正式上辅导班,是从2016年9月开始的,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学习,去年寒假一个假期,我们读了23本英语书,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和孩子都尝到了大量读书的甜头。

所以到了暑假的时候,因为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了方法,读的书更多了,计算下来是接近100本。

看数字是不是很惊人?但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因为仍然属于起步阶段,所以内容都很简单,每本书短则5、6页,长则10来页,从开始学,到能读下来,再到录音,用不了多长时间。

我们读了这么多书,具体怎么操作呢?

第一,选书。

其实这样的读书,本身已经算是孩子的独立阅读了,所以选书的标准,和语文的阅读一样:字大行希,内容简单,句型反复出现,书薄。和语文不一样的是:最好配有音频。

现在很多英语书都配有音频,但即使没有音频,我们也可以在网上找到资源。比如:喜马拉雅App里,我就找到过“培生”、“攀登”、“阶梯”、“大猫”、“丽声”等系列教材的音频资源,这也是我最近给孩子使用的阅读书目。

第二,初读了解大意。

这个环节是让孩子先看懂书的大意,有一个整体了解,这样才能不至于听音频,仅仅是鹦鹉学舌。

我的做法是,指导孩子看图,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有时候用英语,有时候用中文,强调“意会”,而不是逐字逐句翻译。

第三,反复听,磨耳朵。

这个环节对我来说很轻松,就是找到音频资源,然后想着播放。孩子玩的时候,在路上的时候,洗漱的时候,总之就是一切碎片时间,想起来的时候就见缝插针放一放。因为没有任何要求,所以孩子也没有压力。

有时候他会提意见,说“我不想听”,我就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说:没让你听,你玩你的。哈哈,为人父母,就要有这个机智!

在磨耳朵方面,要尽量多听,那么就要在播放设备上,尽可能地方便。虽然很多书本身就有音频,有的是Cd,有的是扫码,但我觉得都没那么方便。个人使用最多的,就是2个:一是喜马拉雅App,一是倾听者播放器

第四,练读。

在磨耳朵的基础上,一般都是听了10多遍之后,我会问孩子:能读下来了吗?有时候孩子没信心,我就说“来试试”。

读的时候,凡是有忘了的、拿不准的,就再听音频。一般经过几遍,少则3、5遍,多则8、9遍,就能正确地读下来了。

第五,录音,或录像。

读下来还没完,还有最后一步,就是录音,或录像。有时候是学校或者课外班的要求,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凡是能读下来的,都录音。因为这时候才是真金白银地检验,是不是真正地会读了。

总而言之,英语逆袭的方法就是四个字:

听、读、坚持,

目前写得还很少,除了学校和课外班布置的作业,我没有补充额外的笔头练习。

但是仅仅就坚持阅读这一条,别说每天坚持了,能两天读一本书、三天读一本书,也已经是极好的了。重点是坚持,是质,是准确地认读,不是一味求量。

方案给你了,能不能逆袭,就看你的了!如果不信,就读上10本、20本,看看效果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