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生病很多妈妈都想让孩子的抵抗力提高,不过怎么做比较好呢,汇感网小编就来说说吧。
孩子怎么吃不容易生病
1、0-18个月:咀嚼初体验
离乳食的添加要根据孩子的情况,一般从5-6个月开始添加,到18个月是孩子认知食物的第一阶段,也是最重要的时期。
这期间,妈妈需要根据宝宝的月龄来调整食材的软硬度。5-6个月为辅食初期,以可以直接吞咽的状态为宜;7-8个月为辅食中期,以用舌头可以压碎为宜;9-11个月为辅食后期,以用牙龈压碎为宜;12-18个月为辅食完成期,以用牙龈可以嚼碎为宜,并且慢慢转化成幼儿食,训练孩子自己用勺子进食。之所以要确认软硬度,一是恰到好处的软便于孩子食用,避免造成吞咽困难,或掐在喉咙里的现象;二是恰当好处的硬可以帮助孩子的牙龈的成长,提高进食的能力。
在邻国日本,妈妈们一般都是靠调整离乳食的软硬度来在进食时恰到好处地刺激宝宝的口腔。对于离乳食,不仅家庭非常重视,保育园、保健所也会随时确认孩子离乳食添加的情况。保育园会同步进行离乳食训练,保健所也会定期开课,指导新手父母进行孩子的饮食添加和饮食习惯培养。
8个月左右开始,宝宝会意识到自己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功能性的不同,开始用手指抓东西,吃饭时开始抓勺子。这是开始培养孩子自己用餐的契机,妈妈们可以准备两只勺子,一只给宝宝,鼓励ta自己进食。
2、1-3岁:勺子实习生
这个阶段建议把食材切成小块或小片,不要大于勺子,便于孩子学习用勺子或叉子进食。1岁时,孩子会同时用手抓,或经常需要用手帮忙把食材放入小勺中。妈妈此时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探索进餐的方法,对于孩子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可以稍带夸张地表扬,让孩子体会到自己吃饭的乐趣,同时观察孩子吃饭时容易遇到的困难,更换大小适合孩子的餐具。尽量让孩子在不用帮助的情况下自己获取食物,放进嘴里,增加进食的成就感。
1-3岁这个阶段最容易掉食物,可以给孩子佩戴可接住食物的饭兜,也可以在餐桌下铺上容易收拾的垫子,减少妈妈饭后收拾餐桌的负担。
如果孩子进食较慢,妈妈们可以再准备一只小勺,配合孩子吃的节奏在一边辅助,但切忌完全喂食。餐桌上孩子的任务就是吃饭,完全由大人代劳喂食会造成孩子边吃边玩儿的坏习惯。
对于较快适应勺子和叉子的小宝贝们,妈妈可以尝试用筷子夹小玩具的游戏,培养孩子使用筷子的兴趣。这个阶段也可以多给孩子参与做饭的机会,帮着做一些安全又简单的准备工作,也能提高孩子对吃饭的兴趣。
3、4-5岁:进军筷子段位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有记忆和思考的能力,能复述简短的话、模仿大人的动作,喜欢问问题。这也是入学准备期,是很关键的一个阶段。
4岁开始,即使孩子没有兴趣,也需要让ta学着用筷子,这是成长中必经的一个阶段。筷子可以选择有些棱角、方便抓拿,5岁以内建议选择16cm以内的儿童专用筷子。食材大小比2-3岁时可以大一倍,切成片状或块状等适合夹起的形状,口味也可以和成人相近。
如果孩子用筷子还不太熟练,妈妈可以在进餐前期先鼓励孩子用筷子,观察到孩子有些疲倦或急躁时再换成叉子或勺子,把握用餐时间,及时表扬和鼓励孩子的进步。
有些家长把吃饭当成一项任务,以为只要孩子吃进去了,吃得多就能长得壮,而不注意孩子的饮食习惯、进餐情绪等生活细节,造成孩子需要喂饭、挑食厌食等现象。这样长期下去对于孩子独立个性的成长、学习习惯培养等都会带来不小的影响。
学吃饭虽看似孩子成长路上的一个小任务,而饮食习惯、饮食方法却是影响一生的事。5岁前的饮食习惯奠定了孩子一生的健康基础,调整饭食的口味和食材的大小,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完成自主进食的转变,吃出好体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