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古代有关殡葬的诗词

时间:2023-02-02 11:21:51  编辑:admim

古代有关殡葬的诗词

1.关于“殡葬”的诗词有哪些

1、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宋代: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2、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清代: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唐代: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4、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先秦:屈原《九歌·国殇》

5、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陆游《沈园》

6、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唐代:白居易《李白墓》

7、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代:李忱《吊白居易》

8、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鸟啼花落人何在,竹死桐枯凤不来。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九泉莫叹三光隔,又送文星入夜台。——唐代:崔珏《哭李商隐》

9、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枫树夜猿愁自断,女萝山鬼语相邀。空归腐败犹难复,更困腥臊岂易招?但使故乡三户在,彩丝谁惜惧长蛟。——唐代:李商隐《楚宫》

10、结眉向蛛网,沥思视青苔。鬓局将成葆,带减不须摧。我心若涵烟,葐蒀满中怀。

——南北朝:江淹《悼室人》

2.有没有关于殡葬的诗词

陶渊明的挽歌诗,虽然写的是一次虚拟的送葬,其中的含义也别有怀抱,但是用白描的语言详细记录了古代送葬前后的具体过程和详细情形,可以参考下:

第一首: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陶渊明的诗明白如话,造句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似枯而实腴,自然而有妙趣。

第二首是: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这首诗写的是人死后从入殓到停尸家中受祭奠的情形。紧接上篇,活着的时候,想喝酒杯常空。如今,在祭奠的案桌上,酒盈杯,肴摆满。想喝不能喝,想吃不能吃。亲人扶着棺柩哭,我口无音,眼无光。一旦出门去,葬在荒郊野外,长眠地下,暗无天日,与这个世界永别了。

第三首是: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这首诗通篇写送葬下葬的过程,突出写了送葬者。把墓地的环境、气份写得历历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现也写得合情合理。最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意思是说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化作大山脚下的一杯土,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也无可奈何这样的命运。陶渊明这样豁达是空前的。

3.有没有关于殡葬的诗词

陶渊明的挽歌诗,虽然写的是一次虚拟的送葬,其中的含义也别有怀抱,但是用白描的语言详细记录了古代送葬前后的具体过程和详细情形,可以参考下: 第一首: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陶渊明的诗明白如话,造句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平淡而实有至理,似枯而实腴,自然而有妙趣。第二首是: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旁。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这首诗写的是人死后从入殓到停尸家中受祭奠的情形。紧接上篇,活着的时候,想喝酒杯常空。

如今,在祭奠的案桌上,酒盈杯,肴摆满。想喝不能喝,想吃不能吃。

亲人扶着棺柩哭,我口无音,眼无光。一旦出门去,葬在荒郊野外,长眠地下,暗无天日,与这个世界永别了。

第三首是: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蕉峣。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首诗通篇写送葬下葬的过程,突出写了送葬者。

把墓地的环境、气份写得历历在目,把送葬者的表现也写得合情合理。最后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意思是说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化作大山脚下的一杯土,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也无可奈何这样的命运。陶渊明这样豁达是空前的。

4.有关“清语,葬礼”的诗句有哪些

1.《薤露》

两汉:佚名

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2.《北邙行》

唐:张籍

洛阳北门北邙道,丧车辚辚入秋草。

车前齐唱薤露歌,高坟新起白峨峨。

朝朝暮暮人送葬,洛阳城中人更多。

千金立碑高百尺,终作谁家柱下石。

山头松柏半无主,地下白骨多于土。

寒食家家送纸钱,乌鸢作窠衔上树。

人居朝市未解愁,请君暂向北邙游。

3.《每旦闻钟鼓诸声》

宋: 方回

鸟雀次第起,鼓钟更迭鸣。

只应迫人老,岂是报天明。

隘巷喧丧事,遥风过市声。

有为无不尽,何苦更刀兵。

4.《张运判□□之母吕宜人挽诗》

宋: 魏了翁

昔在伤皇辟,子行犹不归。

嫠居言有则,丧事礼无违。

轲母三迁教,莱儿七十衣。

至今霜月夜,松竹带芳徽。

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6.《悼亡三首》

宋:梅尧臣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5.关于中国古代丧葬的描写,最好是春秋战国时的

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吕氏春秋》,据书中记载,天子礼葬时,用柏木堆垒成棺椁形状,外面有便房,也用柏木堆垒成,里面放有大量陪葬品。 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汉书·霍光传》:光薨。赐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藏椁十五具。颜师古注引苏林日;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所以为固也。由此可知,黄肠题凑是设在棺椁以外的一种木结构,它是由黄色的柏木心堆垒而成。黄肠是堆垒在棺椁外的柏木,用柏木构筑的题凑即为黄肠题凑。它和梓宫、便房、外藏椁等构成了汉代帝王的专用葬制,而其他的皇亲国戚及高官大臣只有经过天子的特赐才可享用。 使用"黄肠题凑",一方面在于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棺木,使之不受损坏。作为柏木的黄色木心作题凑的椁室的"黄肠题凑"葬制在西汉初开始出现,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产物,著名的有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和石景山区老山汉墓,以及保存最好、形制最复杂的"黄肠题凑"江苏高邮的西汉中晚期某代广灵王或王后墓等。这些棺椁都采自深山穷谷中的名贵木材楠木、柏木和梓木,装饰精致,制造考究,耗资巨大。如北京大葆台"黄肠题凑",黄心柏木多达15880根! 北京老山汉墓发掘时曾有专门报道。 “黄肠题凑”墓穴重要的代表就是位于扬州的“扬州天山汉墓”和北京大葆台广阳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规格最高,最宏大。 葬具名。棺木之外以黄肠紧密累叠而成的橔。黄肠即柏木之心,其色黄而质地致密,亦称“刚柏”。题凑谓以木条木块累叠互嵌,其端皆内向聚合,敦上成屋之四阿状,为汉代皇帝及诸侯王特用葬具。然个别权贵如霍光、董贤亦得恩准用之。建国后发掘的北京丰台大葆台汉墓(可能为燕刺王刘旦墓)及河北定县(今定州)中山简王刘焉墓均可见其遗制。唯刘焉墓以黄色之石代黄肠木,与《后汉书》所载曾征发六州十八郡黄肠木为之营葬事有所不同。 大葆台汉墓的“黄肠题凑”,系国内首次出土,它填补了汉代葬制研究中的一项空白,是重大的考古发现。它由10厘米*10厘米*90厘米的柏木14000余根叠成,约合木材122立方米,简直相当于一座森林!柏木堆成的木墙高3米,厚0.9米,总长42米多。排列方式上,南北两端为南北向纵垒,东西两侧为东西向横垒,四角连接处南北壁黄肠木两头直接顶靠在东西壁黄肠木上,这样从内侧看,则四壁均为木头,即题凑。 《汉仪注》天子陵中明中高丈二尺四寸,周二丈,内梓宫,次楩椁,柏黄肠题凑。”《汉书音义》曰:“题,头也。凑,以头向内,所以为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