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熙为耶酥写的诗
基 督死》 功成十架血半溪, 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 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 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惊九品, 七言一毕万灵啼。 《清康熙帝御撰颂赞基督诗词》 森森万象眼轮中,须识由来造化功。
体一无终而无绐,位三非寂亦非空。 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凭圣子通。
除却异端无忌惮,真儒偌个不钦崇。 功由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动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妙道玄玄何处寻,在兹帝监意森森。
群生蒙昧迷歧径,世教衰微启福音。 自古昭昭临下士,由来赫赫显人心。
而今基督恩光照,我也潸潸泪满襟。 《赞 词》 立天地之主宰,造人物之根宗。
推之于前无始,引之于后无终。 弥六合兮无间,造庶类兮靡同。
本无形之可拟,乃降生之遗容。 宣仁爱以博化,理微妙而难穷。
康熙皇帝佳作《基督死》赏析 清朝康熙皇帝(1662-1722)笃信基督。他热心追求基督真道,在国事纷繁之际,不仅利用时间学习圣经和属灵的书籍,还常和那些远涉重洋而来的外国传教士谈道。
由于他熟悉圣经和教会历史,在世曾写过许多教会时事题材的对联和诗歌。现今基督教流传的《全能全知全美善,至公至义至仁慈》的名联,就是康熙皇帝的杰作。
康熙皇帝为了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十架上,曾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名曰《基督死》,人称《康熙十字歌》,这是一篇体会基督受难即景的佳作。它告诉我们,康熙皇帝曾熟读四福音书,他非常了解耶稣被钉前夕受审的经过;承认十字架之血是“百丈恩流”,特别领受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话,故有“七言一毕万灵啼”的感述。
今将《基督死》原文抄录于下,以飨众弟兄姐妹。 基督死 功成十字血成溪, 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 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 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惊九品, 七言一毕万灵啼。 康熙皇帝精通古诗韵律,用“八齐”写这首诗,押韵严谨。
这首七律虽只有八句五十六个字,但却将耶稣从被捕到殒命的主要情节,描绘得淋漓尽致。奔放的诗名和整齐的韵律相结合,使人读来铿锵有力,意味无穷。
如果一面读诗,一面默想基督苦难的经历中那些悲痛场面。必会历历在目,催人泪下。
然而,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这巧妙的诗句,绝非轻易信手捻来,如没有熟读圣经,深刻理解耶稣钉死十架的意义,及勤操笔墨,反复推敲,素含深邃语言工底和丰富的想象力,是绝不会雕琢出如此佳美的诗句来。
另外,这首诗还有一个独特有趣之处,就是他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半、两、百、千、万,这十五个数字和分、寸、尺、丈,这四种度量全部巧妙地贯穿其内,给读者以量大、镜明之感。同时又显得里外和谐,纵横呼应,恰到好处,毫无牵强之意。
对此诗熟读之余,趣味盎然,故不揣冒昧,试作粗浅分析,供弟兄姐妹欣赏纳取。 这首诗开头第一句“功成十字血成溪”,用开门见山的手法向人们揭示:顶天立地的救赎大功,乃是藉着耶稣基督悲惨地钉死在十字架上才得以完成。
他在受难的过程中,从橄榄山祈祷通体血汗(路22:44),到身悬十字架被长矛剌透肋旁所流出的血和水(约19:34),确实可汇集而涓流。至于用“溪”字来作比喻,可联想“溪”紧连于“泉”,那血就必然有喷涌之势,分流之广,圣洁之美,渴慕之众,剌心之痛,功效之巨。
再者耶稣基督在普世全球世世代代的聚会领取的圣餐中的流血死亡,那“血成溪”就不是过分夸张,而是更确切地指出基督流血程度之深,救恩之大。 诗的第二句“百丈恩流分自西”告诉我们,因着救世工程的完成,正如救主耶稣他高深莫测不可估量的恩宠,才源源不断地向四面八方流向人间,充满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普世万民,当然也包括中国人民,赖着这恢复生命宝贵活泉,方可获得救恩的分施和永生的希望。“分自西”指中国万民救恩来自西域,耶稣钉死在西域的耶路撒冷,而我们中国在西域的东部。
从作者角度谈到“分”,那时对耶稣圣血的感恩,分明道出,救恩轮到作者自己,乃至自己的国家。 第三句“身裂四衙半夜路”,是指耶稣被捕后,先被押送到亚那府内,“因为亚那是本年作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约18:13)。
该亚法和那些祭司长、文士,以及百姓的尊长早就想谋杀耶稣(路19:47,22:2),但因为“没有杀人的权柄”(约18:31),等到凌晨,又把耶稣送进彼拉多总督衙内(约 18:28)。彼拉多见事情棘手,为了推卸责任,便又来个一推六二五,将耶稣送到希律王那里(路23:7)。
希律听说耶稣显过许多神迹,早就想看看他,如今一见便仔细地盘问起来,但耶稣对待他这个衣冠禽兽始终是一言不发,希律无可奈何,只得又把耶稣送回彼拉多那里(路23:8-12)。如此推来送去的折腾,耶稣不得不用半夜的工夫跟着恶众来往奔波,预表世界黑暗如夜,耶稣来得正是时候。
“徒方三背丙番鸡”是诗的第四句,门徒四处逃散(可14:50)唯独彼得暗随耶稣后面,进入大祭司该亚法庭院,想看个究竟(太26:58)。但因为 “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是软弱”(可14:38),仅在几个仆人和使女的。
2.康熙为耶酥写的诗
基 督死》 功成十架血半溪, 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 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 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惊九品, 七言一毕万灵啼。 《清康熙帝御撰颂赞基督诗词》 森森万象眼轮中,须识由来造化功。
体一无终而无绐,位三非寂亦非空。 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凭圣子通。
除却异端无忌惮,真儒偌个不钦崇。 功由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动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妙道玄玄何处寻,在兹帝监意森森。
群生蒙昧迷歧径,世教衰微启福音。 自古昭昭临下士,由来赫赫显人心。
而今基督恩光照,我也潸潸泪满襟。 《赞 词》 立天地之主宰,造人物之根宗。
推之于前无始,引之于后无终。 弥六合兮无间,造庶类兮靡同。
本无形之可拟,乃降生之遗容。 宣仁爱以博化,理微妙而难穷。
康熙皇帝佳作《基督死》赏析 清朝康熙皇帝(1662-1722)笃信基督。他热心追求基督真道,在国事纷繁之际,不仅利用时间学习圣经和属灵的书籍,还常和那些远涉重洋而来的外国传教士谈道。
由于他熟悉圣经和教会历史,在世曾写过许多教会时事题材的对联和诗歌。现今基督教流传的《全能全知全美善,至公至义至仁慈》的名联,就是康熙皇帝的杰作。
康熙皇帝为了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十架上,曾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名曰《基督死》,人称《康熙十字歌》,这是一篇体会基督受难即景的佳作。它告诉我们,康熙皇帝曾熟读四福音书,他非常了解耶稣被钉前夕受审的经过;承认十字架之血是“百丈恩流”,特别领受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的话,故有“七言一毕万灵啼”的感述。
今将《基督死》原文抄录于下,以飨众弟兄姐妹。 基督死 功成十字血成溪, 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 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 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惊九品, 七言一毕万灵啼。 康熙皇帝精通古诗韵律,用“八齐”写这首诗,押韵严谨。
这首七律虽只有八句五十六个字,但却将耶稣从被捕到殒命的主要情节,描绘得淋漓尽致。奔放的诗名和整齐的韵律相结合,使人读来铿锵有力,意味无穷。
如果一面读诗,一面默想基督苦难的经历中那些悲痛场面。必会历历在目,催人泪下。
然而,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这巧妙的诗句,绝非轻易信手捻来,如没有熟读圣经,深刻理解耶稣钉死十架的意义,及勤操笔墨,反复推敲,素含深邃语言工底和丰富的想象力,是绝不会雕琢出如此佳美的诗句来。
另外,这首诗还有一个独特有趣之处,就是他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半、两、百、千、万,这十五个数字和分、寸、尺、丈,这四种度量全部巧妙地贯穿其内,给读者以量大、镜明之感。同时又显得里外和谐,纵横呼应,恰到好处,毫无牵强之意。
对此诗熟读之余,趣味盎然,故不揣冒昧,试作粗浅分析,供弟兄姐妹欣赏纳取。 这首诗开头第一句“功成十字血成溪”,用开门见山的手法向人们揭示:顶天立地的救赎大功,乃是藉着耶稣基督悲惨地钉死在十字架上才得以完成。
他在受难的过程中,从橄榄山祈祷通体血汗(路22:44),到身悬十字架被长矛剌透肋旁所流出的血和水(约19:34),确实可汇集而涓流。至于用“溪”字来作比喻,可联想“溪”紧连于“泉”,那血就必然有喷涌之势,分流之广,圣洁之美,渴慕之众,剌心之痛,功效之巨。
再者耶稣基督在普世全球世世代代的聚会领取的圣餐中的流血死亡,那“血成溪”就不是过分夸张,而是更确切地指出基督流血程度之深,救恩之大。 诗的第二句“百丈恩流分自西”告诉我们,因着救世工程的完成,正如救主耶稣他高深莫测不可估量的恩宠,才源源不断地向四面八方流向人间,充满宇宙的每一个角落。
普世万民,当然也包括中国人民,赖着这恢复生命宝贵活泉,方可获得救恩的分施和永生的希望。“分自西”指中国万民救恩来自西域,耶稣钉死在西域的耶路撒冷,而我们中国在西域的东部。
从作者角度谈到“分”,那时对耶稣圣血的感恩,分明道出,救恩轮到作者自己,乃至自己的国家。 第三句“身裂四衙半夜路”,是指耶稣被捕后,先被押送到亚那府内,“因为亚那是本年作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约18:13)。
该亚法和那些祭司长、文士,以及百姓的尊长早就想谋杀耶稣(路19:47,22:2),但因为“没有杀人的权柄”(约18:31),等到凌晨,又把耶稣送进彼拉多总督衙内(约 18:28)。彼拉多见事情棘手,为了推卸责任,便又来个一推六二五,将耶稣送到希律王那里(路23:7)。
希律听说耶稣显过许多神迹,早就想看看他,如今一见便仔细地盘问起来,但耶稣对待他这个衣冠禽兽始终是一言不发,希律无可奈何,只得又把耶稣送回彼拉多那里(路23:8-12)。如此推来送去的折腾,耶稣不得不用半夜的工夫跟着恶众来往奔波,预表世界黑暗如夜,耶稣来得正是时候。
“徒方三背丙番鸡”是诗的第四句,门徒四处逃散(可14:50)唯独彼得暗随耶稣后面,进入大祭司该亚法庭院,想看个究竟(太26:58)。但因为 “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是软弱”(可14:38),仅在几个仆人。
3.康熙写的诗 基督死
康熙为了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架上,曾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曰《基督死》,又称《康熙十字歌》,这是一篇体会基督受难的佳作。
它告诉我们,康熙皇帝曾熟读四福音书,他非常了解耶稣被钉前夕受审经过;承认十字架之血是“百丈恩流”,特别领受耶稣在十架上说的话,故有“七言一毕万灵啼”的感述。今将《基督死》原文抄录于下,以飨众弟兄姊妹:功成十字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康熙精古诗韵律,这首七律诗押韵严谨,虽只有八句五十六字,但却将耶稣从被捕到殒命的主要情节描绘得淋漓尽致。
奔放的诗句和整齐的韵律相结合,使人读来铿锵有力,意味无穷。如果一面读诗,一面默想基督苦难经历中那些悲痛场面,必会历历在目,催人泪下。
然而,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这巧妙的诗句,绝非轻易信手捻来,如没有熟读圣经,深刻理解耶稣钉死十架的意义,及勤操笔墨,反复推敲,素含深邃语言功底和丰富想象力是绝不会雕琢出如此佳美的诗句来。
[ 转自铁血社区 / ]另外,这首诗还有一个独特有趣之处,就是他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和分寸尺丈四种度量全部巧妙地贯穿其内,显得里外和谐,纵横呼应,毫无牵强之意。此诗熟读之余,趣味盎然,故不揣冒昧,试作粗浅分析,供弟兄姊妹欣赏纳取。
这首诗开头第一句“功成十字血成溪”,用开门见山的手法向人们揭示:顶天立地的救赎大功,乃是借着耶稣基督悲惨地钉死在十字架上才得以完成。他在受难的过程中,从橄榄山祈祷通体血汗(路22:44)到身悬十字架被长矛刺透肋旁所流出的血和水(约19:34),确实可汇集而涓流。
至于用“溪”字来做比喻,可以联想“溪”紧联于“泉”,那血就必然有喷涌之势,分流之广,圣洁之美,渴慕之众,刺心之痛,功效之巨。诗的第二句“百丈恩流分自西”告诉我们,因着救世工程的完成,正如救主耶稣他高深莫测不可估量的恩宠,才源源不断地向四面八方流向人间,充满宇宙的每个角落。
万民,当然也包括中国人民,赖着这恢复生命宝贵活泉,方可获得救恩的分施和永生的希望。“分自西”指中国万民救恩来自西域,耶稣钉死在西域的耶路撒冷,而我们中国在西域的东部。
从作者角度谈到“分”,那是对耶稣圣血的感恩,分明道出救恩轮到作者自己,乃至自己的国家。第三句“身列四衙半夜路”,是指耶稣被捕后,先被押送到亚那府内,“因为亚那是本年作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约18:24),但他审问毫无结果,便把耶稣送到该亚法那里去(约18:24)。
该亚法和那些祭司长、文士与百姓的尊长早就想谋杀耶稣(路19:47,22:2),但因为“没有杀人的权柄”(约18:31),等到凌晨,又把耶稣送进彼拉多总督衙内(约18:28)。彼拉多见事情棘手,为了推卸责任,便又来个一退六二五,将耶稣转送到希律王那里(约23:7)。
希律听说耶稣显过许多神迹,早就想看看他,如今一见,便仔细地盘问起来。但耶稣对待他这个衣冠禽兽的态度却始终是一言不发,希律无可奈何,只好又把耶稣送回彼拉多那里(路23:8-12)。
如此推来送去的折腾,耶稣不得不用半夜的工夫跟着恶众跑冤枉路,预表世界黑暗如夜,耶稣来得正是时候。[ 转自铁血社区 / ]“徒方三背两番鸡”是诗的第四句,门徒四处逃散(可14:50),唯独彼得暗随耶稣后面,进入大祭司该亚法庭院,想看个究竟(太26:58)。
但因为“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是软弱。”(可14:38)仅在几个仆人和使女的询问下,竟接二连三地发咒起誓否认自己是主耶稣的门徒。
这应验了耶稣在受难前对他的预言“鸡叫两遍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可14:66-72)。此句引入鸡的叫声,实在妙哉,尽管人的软弱,背逆耶稣的旨意,但他仍深爱世人,用鸡的叫声,把光明带给人们。
第五句“五千鞭挞寸肤裂”的句首,作者巧妙地用“五”开始。彼拉多明知耶稣无罪(约19:4),但却慑于恶众的恐吓:“你若释放这个人,就不是该撒的忠臣。”
(约19:12)他生怕丢掉自己的乌纱帽,妄图用鞭打耶稣来讨好民众。(23:13-16)根据传说,耶稣在彼拉多衙门内被尽扯其衣,鞭责五千有余,全体剥伤,血流不止,其痛苦之状惨不忍睹,实难用笔墨描述。
史料考证,当时罗马式的皮鞭乃是一杆多头,而每条皮革制成的绳头上还嵌有一些铅丸和骨制尖金钩,一鞭打下,便有数根绳落身,血肉横飞,使人无法忍受,故“五千鞭挞寸肤裂”确系真实之词。再者,“寸肤裂”不仅表明耶稣圣身遍体鳞伤,而且更有“肉烂三分”之甚。
和第五句一样,第六句“六尺悬垂二盗齐”也用“六”开始。耶稣圣躯钉在十架上之后,恶众便把十架竖立起来,将耶稣身体举离地面六尺以上,引人注目。
与耶稣同钉的还有两个罪大恶极的强盗,一个在左,一个在右,是恶人们精心策划故意这样做的,为了羞辱耶稣,将他置身于盗贼匪类之间,与歹徒并列,让来来往往的恶众观看耻笑。与耶稣同钉的左边盗贼,也竟然口出恶言凌辱耶稣。
(太27:38-44,路23:29)诗的最后两句“惨恸八垓惊。
4.乾隆写关于耶稣的诗句,是哪首
在清朝皇帝中,康熙皇帝信耶稣是多数人知道的,但详细情况不知道。康熙最著名的一首七律是一个见证:
《十架颂》
功成十字血成溪,
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裂四衙半夜路,
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
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警九品,
七言一毕万灵啼。
其次还有一首诗:
《生命之宝》
天上宝日月星辰,地上宝五谷金银。
国需宝正直忠臣,家需宝孝子贤孙。
黄金白玉非为宝,只有生命一世闲。
百岁三万六千日,若无生命最可怜。
来时胡涂去时亡,空度人间梦一场。
口中吃尽百和味,身上穿成朝服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如何落在帝王家。
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也枉然。
淡饭清粥充一饥,锦衣那着几千年。
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是圣子通。
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是圣子通一句,常被国人用来写山水中堂。
5.康熙大帝是否信仰上帝
清康熙帝御撰颂赞基督诗词
一
森森万象眼轮中,须识由来造化功。
体一无终而无绐,位叁非寂亦非空。
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凭圣子通。
除却异端无忌惮,真儒偌个不钦崇。
二
妙道玄玄何处寻,在兹帝监意森森。
群生蒙昧迷歧径,世教衰微启福音。
自古昭昭临下士,由来赫赫显人心。
而今基督恩光照,我也潸潸泪满襟。
这是康熙皇帝写的两首诗词,为教会人士所熟知,但普通民众却知之甚少,而中国人可能更难想象中国历史上出名的康熙皇帝,竟然熟读圣经与天主教书籍,更对教会历史了如直掌.实际上,康熙的生母,就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若不是后来的"礼仪之争",康熙是很可能归信天主教的.他甚至写过一首决志诗《生命之宝》:
生命之宝
天上宝日月星辰,地上宝五谷金银。
国需宝正直忠臣,家需宝孝子贤孙。
黄金白玉非为宝,祇有生命一世闲。
百岁三万六千日,若无生命最可怜。
来时胡涂去时亡,空度人间梦一场。
口中吃尽百和味,身上穿成朝服衣。
五湖四海为上客,如何落在帝王家。
世间最大为生死,白玉黄金也枉然。
淡饭清粥充一饥,锦衣那着几千年。
天门久为初人开,福路全是圣子通。
我愿接受神圣子,儿子名份得永生。
【我愿接受神圣子,儿子名份得永生】,这句诗使得西方传教士都认为康熙已经接受了天主教信仰,白晋在写给莱布尼茨的信中把康熙夸的无以附加,整个欧洲也期待着这个皇帝把中国打造成最大的天主教国家。当然,后来教宗的愚蠢决定埋葬了欧洲人的这个愿望。
比较出名的还有康熙写的《康熙十字歌》:
功成十架血半溪, 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 徒方叁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 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惊九品, 七言一毕万灵啼。
如果对耶稣钉十字架没有一个很深的看见,人是不可能写出这诗的。有趣的是现今很多基督徒家庭很爱贴的一付对联【全能全知全美善, 至公至义至仁慈】便是出自康熙的手笔。
看到这里有人肯定会问了,既然康熙对基督信仰如此好感,后来为什么又驱逐传教士呢?这个问题很复杂,展开篇幅很长,有兴趣的朋友去百度找吧,文章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康熙曾经13次接待教皇特使,声明“中国人的天不是物质的天,敬孔祭祖也不是宗教,乃是孝心与敬心的表达,与基督信仰毫不冲突”。但教皇固执,毫不变通,最终惹怒康熙,后人想到此多扼腕长叹不已。到雍正时,一纸“你们想把中国人变为信徒,成为你们君王的顺民吗,一旦上万口洋船来了,中国就大难临头了”彻底把中国和西教断了联系。
再贴一首清康熙帝御撰颂赞基督诗词,结束此文。关天诸君为宗教吵的不亦乐呼,此文当是清清耳目吧。
赞 词
立天地之主宰,造人物之根宗。
推之于前无始,引之于后无终。
弥六合兮无间,造庶类兮靡同。
本无形之可拟,乃降生之遗容。
宣仁爱以博化,理微妙而难穷。
6.康熙的 诗词.名言有哪些
《咏四面云山》
年代: 清 作者: 康熙
珠状崔嵬里,兰衢入好诗。
远岑如竞秀,近岭似争奇。
雨过风来紧,山寒花落迟。
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
湖平无涌浪,雾净少多歧。
脉脉金明液,溶溶积翠池。
常忧思解愠,乐志余清悲。
素学臣邻老,耆年自不知。
《菩萨顶》
年代: 清 作者: 康熙
四十余年礼世伽,本来面目是天家。
清凉无物何所有,叶斗峰横问法华。
7.康熙的诗词
月掩椒宫叹别离,伤怀始觉夜虫悲。
泪添雨点千行下,情割秋光百虑随。
雁断衡阳声已绝,鱼沉沧海信难期。
繁忧莫解衷肠梦,惆怅销魂忆昔时。
交颐泪洒夕阳红,徒把愁眉向镜中。
露冷瑶阶曾寂寞,烟塞碧树恨西东。
旧诗咏尽难回首,新月生来枉照空。
弯影天涯无信息,断弦声在未央宫。
淅沥动秋声,中心郁不平。
离愁逢叶落,别恨怨蛩鸣。
寂寂瑶斋隔,沉沉碧海横。
玉琴哀响辍,宵殿痛惨更。
音容悲渐远,涕泪为谁流。
女德光千禩,坤贞应九州。
凉风销夜烛,人影散琼楼。
叹此平生苦,频经无限愁。
8.关于康熙的名言
康熙名言名句1、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
2、所以古人在孩童蒙昧无知时就开始进行教育,八岁时就入小学,十五岁时入大学,目的是为了端正他禀性、习气中已有偏差的地方,防止他被物质欲望所诱惑,开启他的聪明才智,保持他的忠诚、有信,使他能时时处处不丧失这些品德。即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他追求真理的思想,也是永远不息,有如不知自己的年纪已进4入老年。
所以,凡是有志于圣人学问的人,他们选择认为是好的就坚持不懈,约束自己使言行都符合礼教,恭顺有序,勤恳不懈,中间没有一丝一毫轻视和疏忽,才能每天都不断地进步。3、凡人处世,惟当常寻欢喜。
欢喜处自有一番吉样景象。盖喜则动善念,怒则动恶念。
是故古语云“人生一善念,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人生一恶念,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此诚至理也夫!4、朕自幼登极,凡礼坛庙、礼神佛,必以诚敬存心。
5、凡看书不为书所愚,始善。6、凡人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于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若有事之时却如无事,以定其虑,则其事亦自然消灭矣。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
遇事当如此处之。7、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8、古人云:“心欲小而胆欲大。”遇事当如此处之。
9、诚以天下事繁,日有万机,为君者一身处九重之内,所知岂能尽乎?时常看书,知古人事,庶可以寡过。10、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
11、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患闻天下不广?12、即理事务、对诸大臣,总以实心相待,不务虚名。13、庭训格言:道理之载于典籍者,一定而有限,而天下事千变万化,其端无穷。
14、遇有疑难事,但据理直行,得失俱可无愧。15、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
16、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17、凡人持身处世,惟当以恕存心。
见人有得意事,便可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18、古人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
19、朱子云:“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致一而不懈,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
不然则虽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亦奚益于学哉?”此言乃读书之至要也。人之读书,本欲存诸心、体诸身,而求实得于己也,如不然,将书泛然读之何用?凡读书人皆宜奉此以为训也。
20、训曰:民生本务在勤,勤则不匮。21、凡人孰能无过?但人有过,多不自任为过。
朕则不然。于闲言中偶有遗忘而误怪他人者。
必自任其过、而曰“此朕之误也。”惟其如此使令人等竟至为所感动而自觉不安者有之。
大凡能自任过者,大人居多也。22、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懂,即贻百年之患。
23、训曰:读书以明理为要。理既明则中心有主,而是非邪正自判矣。
24、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台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斯可谓真孝者也。
25、夫一言可以得人心,而一言可以失人心也。26、盖敬以存心,则心体湛然居中,即如主人在家,自能整饬家务,此古所谓“敬以直内”也。
27、人以改过为贵,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大小,皆不当罪也。28、《易》云:“日新之谓盛德。”
学者一日必进一步,方不虚度时日。人苟能有决尼不移之志,勇猛精迸而又贞常永固毫不退转,则凡技艺焉有不成者哉?29、《荀子》云:“身劳而心安者为之,利少而义多者为之。”
此二语简而要。人之一世能依此二语行之,过差何由而生。
30、志向的发展,无论多远,没有达不到的;志之所向,无论有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一个人如果立志于道,那么,他将以义理作为根本,使任何物质欲望都改变不了他的志向。
从这点来看,一个人的志向以德为依据,以仁为依托,又有良好的学术修养,自然不会失却其先后、轻重的次序,使主要的和次要的都能照应到,内的、外的都能得到陶冶,还可以从容不迫地深入领会一切。达到这种境界,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进入了圣人的行列。
31、训曰:圣贤之书所载,皆天地、古今、万事、万物之理,能因书以知理,则理有实用。32、训曰:吾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万机之暇,犹手不释卷。
33、我等平日凡事能敬畏于长上,则不得罪于朋侪,则不召过,且于养身亦大有益。34、为学之功,不在日用之外,检身则谨言慎行,居家则事亲敬长,穷理则读书讲义。
用一日之力,便有一日之效。35、训曰:世之财物,天地所生,以养人者有限,人若节用,自可有余;奢用则顷刻尽耳,何处得增益耶?36、凡人于无事之时,常如有事,而防范其未然,则自然事不生。
37、读书以明理为要。38、吾人凡事惟当以诚,而无务虚名。
39、凡天下事,不可轻忽,虽至微至易者,皆当以慎重处之。40、人生于世,无论老少,虽一时一刻不可不存敬畏之心。
41、为人上者,用人虽宜信,然也不可急信。在下者,常视上意所向,而巧以投之,一有偏好,则下必投其所好以诱之。
朕于诸艺无所不能,尔等曾见我偏好一艺乎?是故凡艺皆不能溺我。42、凡事暂时易,久则难。
43、现在的人们认为只要是不吃肉就是在持斋了,岂不知古人持斋是和守戒。
9.康熙诗词有哪些
康熙的诗词孝懿仁皇后逝世后,康熙为悼念亡妻,作诗如下: 月掩椒宫叹别离,伤怀始觉夜虫悲。
泪添雨点千行下,情割秋光百虑随。 雁断衡阳声已绝,鱼沉沧海信难期。
繁忧莫解衷肠梦,惆怅销魂忆昔时。 交颐泪洒夕阳红,徒把愁眉向镜中。
露冷瑶阶曾寂寞,烟塞碧树恨西东。 旧诗咏尽难回首,新月生来枉照空。
弯影天涯无信息,断弦声在未央宫。 淅沥动秋声,中心郁不平。
离愁逢叶落,别恨怨蛩鸣。 寂寂瑶斋隔,沉沉碧海横。
玉琴哀响辍,宵殿痛惨更。 音容悲渐远,涕泪为谁流。
女德光千禩,坤贞应九州。 凉风销夜烛,人影散琼楼。
叹此平生苦,频经无限愁。 失题 雨过风来紧,山塞花落迟。
亭遥先得月,树密显高枝。 基督死 功成十字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鸡。 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恸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康熙皇帝御选颂赞耶稣基督诗词三首 (一) 森森万象眼轮中,须识由来是化工。
体一无终而无始,位三非寂亦非空。 天门久为初人闭,福路全凭圣子通。
除去异端无忌惮,真儒若个不钦崇。 (二) 功成十架血成溪,百丈恩流分自西。
身列四衙半夜路,徒方三背两番鸣。 五千鞭挞寸肤裂,六尺悬垂二盗齐。
惨动八垓惊九品,七言一毕万灵啼。 (三) 妙道玄玄何处寻,在兹帝监意森森。
群生蒙昧迷歧径,世教衰微启福音。 自古昭昭临下土,由来赫赫显人心。
而今基督恩光照,我也潸潸泪满襟。 无题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天宁寺 小艇沿流画桨轻,鹿园钟磐有余清。
门前一带邗沟水,脉脉常含万古情。 澄海楼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 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 登澄海楼观海 朱栏画栋最高楼,海色天容万象收。
海底鱼龙应变化,天中云雨每蒸浮。 无波不具全潮势,此日真成广汉游。
仙客钓鳌非我意,凭轩帷是羡安流。 无题 挽弓策马论英雄,漫卷黄沙破帝宫。
文治武功真大略,佩文新谱墨林崇 康熙28岁平定三藩时所作: 滇平 洱海昆池道路难,捷书夜半到长安。 未衿干羽三苗格,乍喜征输六诏宽。
天末远收金马隘,军中新解铁衣寒。 回思几载焦劳意,此日方同万国欢。
康熙闻收复台湾时所作: 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黩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康熙亲征噶尔丹时所作: 瀚海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 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
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 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瀚海,指蒙古境内沙漠地带.此诗写与康熙35年即1696年. 是他亲征葛尔丹时,自帅中路大军追敌致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温度尔汗一带, 给叛军以毁灭性的打击. 命裕亲王福全、皇长子胤褆帅师征厄鲁特,锡之以诗 万国勤怀保,三阶愿治平。寰中皆赤子,域外尽苍生。
小蠢忘帲冒,天心解斗争。执迷思梗化,伐罪事专征。
武略期无敌,王师出有名。亲藩分鈇钺,长子拥麾旌。
貙虎资郎将,貔貅壮禁营。玉戈凝晓色,金甲耀秋晴。
获丑宁遗类,筹边重此行。据鞍军令肃,横槊凯书成。
烟火疆隅堠,牛羊塞上耕。遐荒安一体,归奏慰予情。
2康熙诗词 赐皇子胤祉 玉弩金戈壮此行,期门环卫在连营。 深居莫忘勤劳意,须识间关出塞情。
赐皇子胤禛 逆我颜行讨必加,六军严肃静无哗。 分营此日如棋步,奋武群看卷塞沙。
赐皇子胤禩 戎行亲莅制机宜,沐浴风霜总不辞。 随侍晨昏依帐殿,焦劳情事尔应知。
这三首诗是康熙三十五年三月康熙第一次亲征葛尔丹途中所写。 这次亲征,康熙亲自统领中路主力,下辖把旗大营,其中有四旗 命皇子分统。
小三领镶红旗,小四领正红旗,小五领正黄旗,小七领镶黄旗。 长子领八旗前锋、汉军火器营、四旗察哈尔及绿旗军先行。
皇太子留京师代康熙处理朝政。 行殿示诸皇子 师行日已远,边马风萧萧。
眷言靖疆宇,宁惮道路遥。 彼寇邻北藩,谲谋声动摇。
除恶必拔本,稂莠隳良田。 外攘内斯安,务令金甲销。
吾民息转输,丁男无弊调。 一劳方永逸,所戒怠与骄。
天心鉴此诚,雨旸时以调。 班师拖陵,留皇长子胤褆殿后示之 伐经时铁马驰,自春徂夏历边陲。
炎风暑雨归来日,留待旋镳抚六师。 示诸皇子 勤俭守家法,为仁勉四箴。
读书须立体,学问便从心。 佻达愆非浅,浮华罪渐深。
人皆知此道,何必论古今。 用皇三子秋日郊行应制诗韵 风高凤阁秋,万物变清幽。
露冷凝仙掌,云寒聚岭头。 荷疏起一雁,蒲尽现群鸥。
郊外西成好,应知禾黍收。 康熙三十五年第二次亲征葛尔丹后,胜利回师时所作: 班师次拖陵 战马初闲甲士欢, 挥戈早已破楼兰。
弥天星斗销兵器, 照彻边山五月寒。 御赐施琅 岛屿全军入, 沧溟一战收。
降帆来蜃市, 露布彻龙楼。 上将能宣力, 奇功本伐谋。
伏波名共美, 南纪尽安流。 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
夜来雨过春涛生, 浪花叠锦绣谷明。 浮云耀日何晶晶? 乘流直下蛟龙惊, 连樯接舰屯江城。
媲貅健甲皆锐精, 旌旄映水翻朱缨, 我来问俗非观兵。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