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瑜的评价
在三国的英雄中,周瑜是著名的一位,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才德卓越,智慧非凡,把周瑜写成一个心胸狭窄,嫉妒心很强的人。其实,历史中真实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雄烈,胆略过人”,“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在其它三国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有关周瑜“量窄”的记载。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周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赤壁之战,指挥者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有取西川的计划,但却被周瑜抢在了前面,只是天妒英才,周瑜病死在伐蜀的路上,并非被诸葛亮气死。按真实的历史推断,周瑜会有更大的作为
周瑜一生征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报负;周瑜少年得志,风度可人,议论英发,有口皆碑;周瑜文采超群,精于音乐,即使是酒后,仍能听出乐人演奏的音乐中的很细微的疏失,每当这时,他总要转头看一看。所以当时有谣谚说:“曲有误,周郎顾”(《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周瑜待人谦恭有礼。当时孙权只是将军,诸将及宾客对他礼仪并不全备,比较草率。只有周瑜对孙权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礼来对待。
周瑜心胸开阔,以德服人,跟后世小说家虚构的那位截然不同。应该说,这才是周瑜的真性格。程普曾一度和周瑜关系不好。程普认为自己年龄比周瑜大,多次欺辱周瑜。周瑜却始终折节容下,从不跟他一般计较。程普后来特别佩服周瑜,曾对人说:“与周公瑾交往,如同啜饮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至于后人说周瑜气量狭小,忌贤妒能,被人气死,则纯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
对周瑜的才干,刘备、曹操、孙权都非常清楚。刘备曾私下挑拨周瑜和孙权的关系。一次,孙权、张昭等人为刘备送行,张昭等人先离开了,孙权和刘备谈话。刘备叹息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只是他器量太大,恐非久居人下者!”曹操则有意贬低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战,正赶上我的将士们染病,于是,我自己烧船退却,没想到,这下倒使周瑜成了名。”
历史评价
2.周瑜的评价
在三国的英雄中,周瑜是著名的一位,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才德卓越,智慧非凡,把周瑜写成一个心胸狭窄,嫉妒心很强的人。
其实,历史中真实的周瑜“性度恢廓,大率得人”,“雄烈,胆略过人”,“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在其它三国的史料中,也没有任何有关周瑜“量窄”的记载。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周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赤壁之战,指挥者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有取西川的计划,但却被周瑜抢在了前面,只是天妒英才,周瑜病死在伐蜀的路上,并非被诸葛亮气死。按真实的历史推断,周瑜会有更大的作为 周瑜一生征战,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横行天下的报负;周瑜少年得志,风度可人,议论英发,有口皆碑;周瑜文采超群,精于音乐,即使是酒后,仍能听出乐人演奏的音乐中的很细微的疏失,每当这时,他总要转头看一看。
所以当时有谣谚说:“曲有误,周郎顾”(《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周瑜待人谦恭有礼。
当时孙权只是将军,诸将及宾客对他礼仪并不全备,比较草率。只有周瑜对孙权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礼来对待。
周瑜心胸开阔,以德服人,跟后世小说家虚构的那位截然不同。应该说,这才是周瑜的真性格。
程普曾一度和周瑜关系不好。程普认为自己年龄比周瑜大,多次欺辱周瑜。
周瑜却始终折节容下,从不跟他一般计较。程普后来特别佩服周瑜,曾对人说:“与周公瑾交往,如同啜饮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至于后人说周瑜气量狭小,忌贤妒能,被人气死,则纯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
对周瑜的才干,刘备、曹操、孙权都非常清楚。刘备曾私下挑拨周瑜和孙权的关系。
一次,孙权、张昭等人为刘备送行,张昭等人先离开了,孙权和刘备谈话。刘备叹息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
只是他器量太大,恐非久居人下者!”曹操则有意贬低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战,正赶上我的将士们染病,于是,我自己烧船退却,没想到,这下倒使周瑜成了名。”
历史评价。
3.赤壁之战关于周瑜的评论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
辅佐孙伯符、孙仲谋安定江东之功臣,东吴的第一谋士及军事家。他一生的最高军事成就乃是指挥了发生于公元2 08年的赤壁抗曹之战。
此战的结果是全盘粉碎了曹孟德南下进而统一中夏的战略意图。此战公瑾以五万江南健儿大破曹公的二十余万北军,是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证明了周瑜的军事天才,而在政治和权术方面,他也是个不可多得的个中好手。 赤壁之役,十分形象地显示了汉末谋士们,“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一派,在研究行军用兵之道方面所达到的高明程度。
鲁子敬是谋士,诸葛孔明是谋士,周公瑾从孙策令文中给他的评价,及其与蒋干的对话,蒋干对他的品题,都可证明他是个名士 张子布等以畏敌的心理,提出三大难题:第一,曹挟天子以征四方,拒之于义不顺。意同沮授之谏袁绍,说明荀文若迎汉帝都许之策,在当时一般人的头脑中,可以起一定作用。
第二,曹得荆州,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第三,众寡不敌。
从地形兵力,据事实立论,颇不易驳斥。周公瑾首先揭出:操非汉相,而是汉贼,驳倒第一道难题。
以北军不习水战,虽得刘表战船与长江之险,却不能利用,破其第二道难题。以“十五六万疲病之卒,御七八万狐疑之众”,兵虽多不足畏,破其第三道难题。
再进而指出对方的短处:“一、关西未定,不能旷日持久,与我相持。二、天寒,马无草。
三、北军不服水土,必生疾病。孙子所谓“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周公瑾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孙子说:“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司马法》:“新气胜旧气。”
周公瑾正是有一股朝气或新气。曹孟德在不战而得荆州之后,则是一股惰气杂以骄气。
而张子布辈则是头巾气未除,加上一股暮气。故闻“水步八十万”之虚声恫吓,便自茫然无措,从表面现象来立论。
而周公瑾在强敌之假象前,神志不为之摇,剖析敌情,入木三分。“进住夏口”,先占地利。
心细于发,气壮如山。孙伯符谓之“英俊异才”,刘玄德叹为“文武筹略,万人之英”,洵不虚也。
《三国志》:……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
瑜乃诣京见权曰: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
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 以“枭雄”目刘备,以“熊虎”目关、张,品题恰到好处。
而“徙备置吴”,娱以“宫室”“美女”,拆开关、张。“挟与攻战”之计,老谋深算,何等可畏。
程仲德辈,何曾想到这一层,只是劝曹孟德动刀耳!人之高下,计之长短,其相去又岂可以道里计哉!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此绝妙谈辞,又五言佳句也。
公瑾平生精意音乐,又安知其不能诗耶? 一方大败之后,内部必不能稳定,尤其是以力服人者,此固另一方进取之机也。“取蜀并张鲁,进据襄阳以蹙操”,制敌机先,规模弘选,与孔明隆中之策,大半不谋而合。
惜乎后继者不能承用其方略。孙仲谋与孟德角力于合肥濡须之间。
自守而已,无进取之志矣。 曹、孙、刘赤壁之战(208),乃中古史上一大事。
曹胜则汉末二十年分裂之局,可复归统一。以曹孟德之明智,在众多从汉末遗留下来的、有高度学术及操行修养的名士们的辅佐之下,可能做成比较像样的统一事业。
孙、刘胜,则三国鼎立之形势以成,战祸再延长七十年,民力物力,消耗殆尽。尤其糟糕的,由于分裂的时间长达九十年,人事推移,新陈代谢,一些在汉末分裂之初,饱经忧患,具有非凡才能的政略家、战略家全数死光,政权却落到一些袭祖父馀荫的纨绔子弟手里。
由他们中间的一个,摘下了烂熟的统一之果,是为西晋王朝。西晋的君不像君,臣不像臣,无经国之远谟,无防患之预备,一味埋头陶醉于腐化享乐之中。
终于弄到骨肉相残,萧墙祸起。在阶级矛盾及种族矛盾的激化下,不到二十年,又使中夏陷于血泊之中,导致三百年南北分裂之局。
这一代价,真是太大了。客观上不得辞其咎者,第一是周公瑾,第二是诸葛孔明。
秦末自陈涉首难,至项王乌江之败,才八年,天下复归一统。新莽之季,自新市、平林兵起,至公孙述败死,凡十五年,天下复归一统。
隋末自李密起兵,到刘黑闼之败,才八年,天下复归一率。元末自方国珍起兵,至徐建入大都,凡二十年,天下复归一统。
大起义后,群雄角逐之最后获胜者,其君臣之才智,必较杰出。他们在广泛而频繁的斗智斗力中,不断丰富了政军两方面的经验。
他们对前朝的弊政,直接或间接尝过味道。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民间的疾苦,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上分裂的时间短,有不少前朝遗留下来的人才,可资利用(分裂的时间愈短,则可资利用的人愈多)。这在政治的沿袭,和。
4.唐诗中常称周瑜为什么
唐诗中常称周瑜为“周郎”、“公瑾”,有时借以称美青年将领或年轻 才俊之士,如刘长卿《送崔使君赴寿州》:“仲华遇主年犹少,公瑾论功位已 酬。”
王维《同崔傅答贤弟》: “周郎陆弟为俦侣,对舞前溪歌白伫。”卢纶 《送抚州周使君》:“周郎三十馀,天子赐鱼书。”
李贺《春怀引》:“阿侯 系锦觅周郎,凭仗东风好相送。”《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记载:“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 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比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唐诗 中常以“周郎识曲误”、“周郎赏”、“周郎知音”、“周郎顾”、“顾因 误曲”等,作为咏听乐的典故,也借以比喻知己之交。如刘禹锡《纥那曲二首》:“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以“周郎顾“表现乐曲的动听,引人入胜。陆龟蒙写有《算山》诗云:“水绕苍山固护来,当时盘踞实雄才。
5.赤壁之战关于周瑜的评论
在赤壁之战的战前阶段,周瑜是真正促成孙权决心抗曹的人。
诸葛亮受使来到柴桑,激怒孙权好胜之心。鲁肃以务实的态度分析了降而必亡的道理。
但最后促使孙权下决心的,是周瑜一番力排众议的言论。这番话真是言议风发、慷慨不曲,周瑜的才气、谋略从中可见一斑: “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周瑜先为抗曹出兵“正名” 这番话中,周瑜把曹操定位成“汉贼”,提出“为汉家除残去秽”。
使得抗曹成为出师有名,以顺诛逆的军事行动。 对此,民国学者祥梦庵曾评道,周瑜之高雅处,也是周瑜与鲁肃最大的不同,就是“从不说悖汉的话”。
本人很赞同这种评价。观《三国志》,周瑜每在孙权面前献计建策,总以“灭曹清汉祚”为核心思想。
而鲁肃所规所谋,总是从孙权集团的实际利益出发,“帝号”挂在嘴边。这不仅反映出周瑜、鲁肃两人在器局和情操上的差异,也体现出周瑜在汉室利益和江东利益之间,一直巧妙地把握其度。
所以,周瑜的“赤壁战前议”,首先做到的是赋予东吴出兵在道义上保证。 ●周瑜分析了曹操必败东吴必胜的理由 当时曹军占有绝对优势,在吴人看来似乎是不可战胜的敌人,唯有周瑜计出众人、专明独断,看出曹军的可败之处。
《三国演义》评书里说诸葛亮“能掐会算”,而实际上,周瑜的预见性才真正令人惊叹。战事的发展果然如同周瑜战前之议:曹军不习水战,初次遭遇便“引退江北”,而后果如周瑜所料发生疾疫。
也同样如周瑜事先保证的,周瑜果然以以不足三万之兵为孙权大破曹操。 ●富于感染力演说鼓动了孙权的决心 周瑜短短一生,留下的文字议论,只有两封书信、三段议说,即“作徒备置吴疏”、“临终上疏”、“不质子议”、“赤壁战前议”、“取蜀议”。
这两疏三议,不仅是周瑜一生谋略的概括,也体现出周瑜的语言艺术。周瑜精通音乐,这使得他的言辞充分感染力、鼓动力,也体现出韬勇抗威、不畏强敌的的谋略风格。
智略过人的谋划,加上动人的演说方式,周瑜一生屡次说服孙权听从他的建议。 不仅如此,周瑜抗曹必胜的信心更是令人慨叹。
海外华人史学家黎东方老先生在《细说三国》一书说赞叹:“好周瑜!这‘操自送死’四个字,是何等的雄壮!周瑜,你真不愧为周瑜!当时,整个江东,整个中国,有没有另一个人,敢能说,曹操是来送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