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嘲笑讽刺太监”的诗句有哪些
1.《西施咏》
唐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2.《送广东潘帅移镇湖南十口号》
宋 曾丰
侍帅太监眼非低,也爱州人为立牌。
到得徽猷胸次别,政成浑不要人知。
3.《五代史宦官传序》
宋 欧阳修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4.《讳辩》(节选)
唐 韩愈
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5.《拟孙权答曹操书》(节选)
宋 苏轼
汉自桓、灵以来,上失其道,政出多门,宦官之乱才息,董卓之祸复兴,傕、汜未诛,袁、刘割据,天下所恃,惟权与公及刘备三人耳。比闻卓已鲸鲵,天子反正,仆意公当扫除余孽,同奖王室,上助天子,与宗庙社稷之灵,退守藩国,无失春秋朝觐之节。而足下乃有欺孤之志,威挟天子,以令天下,妄引历数,阴构符命,昔笑王莽之愚,今窃叹足下蹈覆车也。
6.《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
唐 皇甫澈
时来遇明圣,道济宁邦国。猗欤瑚琏器,竭我股肱力。
进贤黜不肖,错枉举诸直。宦官既却坐,权奸亦移职。
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昭昭垂宪章,来世实作则。
2.求关于宫廷怨的诗词
后宫词 ——白居易 泪湿罗巾梦不成, 夜深前殿按歌声。
红颜未老恩先断, 斜倚薰笼坐到明。 韵译: 泪水湿透罗巾,好梦却难做成; 深夜,前殿传来有节奏的歌声。
红颜尚未衰减,恩宠却已断绝; 她独倚着熏笼,一直坐待天明。 赏析: 一种情思,六层写来,尽缠绵往复之能事。
而全诗却一气浑成,如笋破 土,苞节虽在而不露;如茧抽丝,幽怨似缕而不绝。短短四句,细腻地表现了一 个失宠宫女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夜来不寐,等候君王临幸,写其希望;听到前 殿歌声,君王正在寻欢作乐,写其失望;君恩已断,仍斜倚熏笼坐等,写其苦望;天色大明,君王未来,写其绝望。泪湿罗巾,写宫女的现实;求宠于梦境,写其幻想;恩断而仍坐等,写其痴想;坐到天明仍不见君王,再写其可悲的现实。
全诗由希望转到失望,由失望转到苦望,由苦望转到最后绝望;由现实进入幻想,由幻想进入痴想,由痴想再跌入现实,千回百转,倾注了诗人对不幸者的深挚同情。 长信秋词 ----王昌龄 其一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其二 高殿秋砧响夜阑,霜深犹忆御衣寒。
银灯青琐裁缝歇,还向金城明主看。 其三 奉帚平明金殿开, 且将团扇暂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 其四 真成薄命久寻思,梦见君王觉后疑。
火照西宫知夜饮,分明复道奉恩时。 其五 长信宫中秋月明,昭阳殿下捣衣声。
白露堂中细草迹,红罗帐里不胜情。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首宫怨诗,反映了宫女们失宠或不得宠的痛苦与空虚寂寞,有哀怨而不敢怨的苦衷 宫词 ----张祜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西宫春怨 ----王昌龄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 朦胧树色隐昭阳。 西宫秋怨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谁分含啼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 陈皇后 阿娇 长门怨 ----李白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
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长门赋》 ----司马相如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欢心。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
。 【译文】 什么地方的美丽女子,玉步轻轻来临。
芳魂飘散不再聚,憔悴独自一身。 曾许我常来看望,却为新欢而忘故人。
从此绝迹不再见,跟别的美女相爱相亲。 我所做的是如何的愚蠢,只为了博取郎君的欢心。
愿赐给我机会容我哭诉,愿郎君颁下回音。 明知是虚言仍然愿意相信那是诚恳,期待着相会长门。
每天都把床铺整理好,郎君却不肯幸临。走廊寂寞而冷静,风声凛凛而晨寒相侵。
登上兰台遥望郎君啊,精神恍惚如梦如魂。 梅妃 江采萍 唐玄宗开元中(713—741年),太监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广东一带,见到丰神楚楚、秀骨姗姗的江采苹,就收她选入宫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宠幸,唐玄宗自得江采苹,视宫中粉黛如尘土。
江采苹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赏花恋花,留连忘返,唐玄宗戏名曰梅妃。梅妃不仅以美貌受宠,更以表演《惊鸿舞》得到乐舞行家唐玄宗的专宠。
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 东楼赋 玉鉴尘生,凤奁杳殄。
懒蝉鬓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练。 苦寂寞于蕙宫,但疑思于兰殿。
信摽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 况乃花心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
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首; 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 长闼深扃,嗟青鸾之绝信; 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
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燕,陪从宸旒。 奏舞鸾之妙曲,乘益鸟仙舟。
君情缱绻,深叙绸缪。 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
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于幽宫。 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胧。
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 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
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 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谢赐珍珠 柳叶双眉久不描, 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 何必珍珠慰寂寥。
3.王维早期讽刺宦官的诗
西施咏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再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资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这首诗以西施微贱和尊贵时声价截然不同的史事,来讽喻才士得到君王器重的机遇偶然。
正如陈子昂曾在《隗君》诗中所说“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王维也在本诗中深深感叹君臣际遇的难得。“贱时岂殊众,贵来方悟稀”两句,对那些攀龙附凤青云直上的宦官权贵讽刺极深,抒发了诗人仕途失意有志难伸的愤懑不平。
4.王维早期讽刺"宦官"的诗有哪些
王维早期讽刺"宦官"的诗有:西施咏、洛阳女儿行。
1、西施咏 【作者】王维 【朝代】唐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标签:情感怀才不遇唐诗三百首写人怀古怀人 译文 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赏析 人所处的盛唐时代,在繁华的外衣下隐藏着政治危机: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权,纨绔子弟凭着裙带关系飞黄腾达,甚至连一些斗鸡走狗之徒也得到了君王的恩宠,身价倍增,飞扬跋扈;才俊之士却屈居下层,无人赏识。而“读书三十年”的儒生,却“腰下无尺组”,“一生自穷苦”王维以这首诗来借咏西施,以喻为人。
《西施咏》取材于历史人物,借古讽今。诗人借西施“朝贱夕贵”,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的经历,悲叹世态炎凉,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
2、洛阳女儿行 【作者】王维 【朝代】唐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颜容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帷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祗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标签:生活乐府其他唐诗三百首女子 译文 洛阳有一位女子住在我家对门,正当十五六的芳年容颜非常美丽。 她的丈夫骑一匹青白相间的骏马,马具镶嵌着珍贵的美玉。
她的婢女捧上黄金的盘子,里面盛着烹制精细的鲤鱼。 她家彩绘朱漆的楼阁一幢幢遥遥相望,红桃绿柳在廊檐下排列成行。
她乘坐的车子是用七种香木做成,绫罗的帷幔装在车上。仆从们举着羽毛的扇子,把她迎回绣着九花图案的彩帐。
她的丈夫青春年少正得志,骄奢更胜过石季伦。 他亲自教授心爱的姬妾学习舞蹈,名贵的珊瑚树随随便便就送给别人。
他们彻夜寻欢作乐,窗上现出曙光才熄去灯火,灯花的碎屑片片落在雕镂的窗棱。 她成天嬉戏游玩,竟没有温习歌曲的空暇,打扮得整整齐齐,只是熏着香成天闲话。
相识的全是城中的豪门大户,日夜来往的都是些贵戚之家。 有谁怜惜貌美如玉的越女,身处贫贱,只好在江头独自洗纱。
赏析 在封建社会中,有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小家女子一旦嫁给豪门阔少,便由贫贱之身一跃而为身价百倍的贵妇人,恃宠享乐。娇贵异常;而不遇之女,即使美颜如玉,亦不免终生沦于贫贱境地。
此所写,盖为此而发,而其所蕴含的意义却超越了诗中所写事实本身,从而使这首诗的诗意具有了很大约外延性。或谓伤君子不遇,或谓讥刺依附权贵的封建官僚,或谓慨叹人生贵贱的偶然性,都能讲得通。
全诗可分为两部分。前十八句为第一部分,构成了这首诗的主体,塑造了因遇而骤得富贵的“洛阳女儿”这一艺术形象。
开头两句对“洛阳女儿”略作介绍。以冷语发端,自含鄙夷之意。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因笃信佛教,有“诗佛”之称。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受禅宗影响很大,精通佛学,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5.梅妃的生平和有关的诗词
据《梅妃传》载,唐玄宗的宠妃江采苹,福建莆田人,才貌兼备,开元年间由太监高力士至闽、粤选美时被选入侍玄宗。
其性喜梅花,玄宗因赐号为“梅妃”。后来,唐玄宗夺媳杨玉环为妃,梅妃渐失宠直至被贬入冷宫上阳东宫。
她曾作有《谢赐珍珠》和《楼东赋》等著名诗赋,后死于安史之乱。除了《梅妃传》外,莆田人李俊甫在南宋嘉定年间的《莆阳比事》中载有“梅妃入侍”。
南宋时与陆游、辛弃疾齐名的莆田籍大词人刘克庄亦有吟梅妃诗。明清的《开元天宝遗事十种》、京剧《梅妃》、杂剧《惊鸿记》、《一斛珠》及洪舁的《长生殿》,小说《唐史演义》”……乃至现代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靖的《杨贵妃传》都有梅妃这个人物。
文学巨擎歌德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时,看到托姆斯的英译《谢赐珍珠》诗(或称《梅妃诗》、《一斛珠》),就把它译成德文,登载在自己出版的《艺术与古代》杂志第6期上。郁达夫在《闽游滴沥》中亦说:“福建美人之在历史上著名的,当然要首推和杨贵妃争宠的梅妃。”
1962年,郭沫若先生到福建考察时,曾作有《途次莆田》诗:“梅妃生里传犹在,浃祭(郑樵)研田有孑遗。”梅妃作为历史名人已被载入《中国名人名胜大辞典》中。
相传是梅妃故里的莆田县黄石乡江东村,现在还存有如浦口宫(梅妃宫)、鹅脰、抬头石“梅妃故里”石刻等有关梅妃的古迹和传说,《江氏族谱》更记载梅妃的父亲江仲逊是该村江氏第11代孙。 然而,通过考察,发现历史上并无梅妃其人。
首先,正史上关于杨贵妃的记载很多,而只字来见有载梅妃其人其事。不论是《旧唐书》、《新唐书》,还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一个能与杨贵妃争宠的梅妃,而未载入正史,该不会是历史学家们的疏忽吧?其次,我们所看到的有关梅妃的书籍,其内容是从《梅妃传》衍化而来的。而《梅妃传》一文无作者(有人认为是唐曹邺所著,并无实据。)
抄录者也不知作者是何人,只知他是北宋、南宋之交的人。而《梅妃传》是最早记载梅妃其人其事的作品。
其它所有关于梅妃的记载都是晚于该文,而且大多是该文的转抄,或者增加了传说部分。其三,在《梅妃传》里有这样几句话,值得注意:“今世图画美人者,号梅妃,泛言唐明皇时人,而莫详所自也。”
其意思说,当今(宋代)仕女画中的梅妃,人们只泛泛地说她是唐明皇时的人,而对她的身世却不大了解。因此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到:“《梅妃传》一卷亦无撰人,盖见当时有把梅美人号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时人.因造此传……”治学严谨的文学家郑振铎也否认梅妃的存在。
最后,查考唐代史籍,并未发现有高力士到闽粤选美的记载;《梅妃传》所记梅妃被贬所居之上阳东宫在东都洛阳.它与长安相距数百里,而洛阳上阳东宫又无翠华殿西阁,何以会出现唐玄宗夜召梅妃,当被杨贵妃发觉后,又怎会有梅妃“步归东宫”之事?《梅妃传》一文至少有以上几处与史实不符的地方。 江采苹的父亲叫江仲逊,是个医生。
他很重视儿女攻读诗书。采苹自幼聪明,九岁就能背诵古代许多诗歌名篇。
一天,采苹赶鹅放牧,忽听到一阵闹哄哄的声音:“朝廷选秀女来了。”她回头一看,一群官兵正紧紧追赶几个邻居的姑娘。
采苹慌了,撒腿就跑,一不小心跌了一跤,弄得满身满脸泥污。她赶快钻进附近的草丛中躲起来,等那班官兵过去后,才跑到江边洗脸。
奇怪,水里竟映出一张非常美丽的脸庞。她吃了一惊,以为自己花了眼,用手抹了几下脸,水里那张脸庞越发漂亮了。
这时,那班官兵忽然又折了回来,见到采苹,如获至宝,立刻带她回京都去。 在成千上万秀女中,江采苹不但姿容出众,谈吐举止也优雅大方。
唐玄宗非常喜欢,不久便封她为妃;因采苹爱梅花,又戏称为“梅妃”。 有一次,玄宗带她到勤政殿观看鱼龙百戏。
回来时兴致很高,问梅妃:“你家中尚有何人?朕封他为官。” 梅妃说:“父亲已故,家里再没有人了。
愿陛下以苍生为重,施恩百姓”。 玄宗说:“好,朕就送一个梨园戏班到莆田,让你家乡百姓一饱眼福,也显显皇妃的荣耀,你看如何?”梅妃立即下跪谢恩。
玄宗又说:“你为何郁郁寡欢?有什么不遂心的,尽管说来,朕必令爱卿心满意足。”梅妃说:“昔太宗有贞观之治,百姓安乐。
愿陛下也有开元之治。”玄宗听了,怔了一怔,然后拈须笑道:“朕早有此志,爱妃不言,朕几乎忘了。”
次日,玄宗即罢了游宴,亲理万机,励精图治。 哪知好景不长,没多久,唐明皇把百般妖媚的杨玉环封为贵妃,“三千宠爱集于一身”,每日同她饮酒赏花,不理朝政。
杨贵妃最会忌妒,而梅妃生性温柔善良,斗不过她。皇帝为讨好杨贵妃便把梅妃迁到皇宫外的上阳东宫去。
一次岭南送来荔枝,玄宗想分一点给梅妃尝尝,但不敢,怕杨贵妃发威,便叫人偷偷送去一斛珍珠赐于她。梅妃婉言谢绝了,还写了一首诗给玄宗,抒发自己心中抑郁的心情。
那诗写道:“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这就是后人传诵的《一斛珠》。 安禄山造反,唐明皇带着杨贵妃仓皇出走,途中被迫赐贵妃自尽。
平乱后回朝,唐明皇又想起梅妃,派人四处查访,终于在。
6.宦官的词是从哪个朝代由来的,宦官就是太监吗
宦官 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而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
又称阉狗、阉(奄)人、阉官、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等。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
后宦官亦通称为太监。 1.宦官的起源 最早起源于古埃及。
阉割源于祭祀言,是一种最古老的民俗,现在已经被人淡忘。 唐代设内侍省,其长官为监及少监。
《辽史·百官志》载,辽代南面官诸“监”职名中,有“太监”之称,但在具体称呼上,仅称监,如太府监。元代的太府和各监,多有“太监”一官(如仪文监、典牧监、典室监、太府监等均设太监)。
明代诸监不设此官,但在宦官所领的二十四衙门,各专设掌印太监等,在宫廷内专门侍奉皇帝及其家族。明中叶以后,太监的权力扩大,拥有出使、监军、镇守、侦察臣民等大权。
清代相沿,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设总管太监等为首领,隶属于内务府。 宦官,俗称太监或“老公”。
文书上的称谓很多,例如有阉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等。这些男子生殖器官被阉割后失去性功能而成为不男不女的中性人,这批人是历代王朝在宫廷内侍奉皇帝及其家属的奴仆。
据记载,我国先秦和西汉时期的宦官并非全是阉人;自东汉开始,才全部用阉人。这是由于在皇宫内廷,上自皇太后、太妃,本朝后、妃以及宫女等,女眷较多,如果允许男侍出入,难免会发生秽乱宫帷的事。
所以绝不允许有其他成年男性在宫内当差。 2.宦官的来源 一是罪犯或战争中的俘虏被强行阉割的。
二是各地作为贡品奉献给朝廷的。 三是自宫。
战国秦西汉时都没有宦官自宫的记载,到后汉末期始出现一些自宫的人。 四是由于个人一时的得失愤而自宫的。
3.阉割方法 史料记载不一。据《男性太监酷刑考》述,阉割方法有四种:割去全部阴茎和睾丸;只割睾丸;将睾丸压碎;割去输精管。
《末代太监秘闻》一书还介绍有“绳系法”,即用麻绳将幼儿从睾丸根部死死系住,久而久之生殖器就失去功能,并逐渐坏死了。另一种方法是给幼儿服用一种麻醉药,然后用针不间断地扎刺睾丸,使之逐渐失去功能。
4.宫廷宦官 宦官在中国出现的很早,根据现有的资料推测,大约早在夏商周的宫廷中可能就有了宦官的存在,至于究竟有多少却难以详考。 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秦汉帝国建立后创立了一整套与准住专制体制相适应的宦官机构《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
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国宦官嫪毐受太后宠幸,权势显赫,封为长信侯。
宦官一般由身份卑贱的人充当。其来源或由处以宫刑的罪人充任,或从民间百姓的年幼子弟中挑选。
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宦官由少府管辖。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鉴于秦亡教训,间用文士充中常侍,以抑制宦官势力。元帝以后,宦官势力复萌。
东汉时,侍从皇帝的中常侍专由宦官充任。他们传达诏令,掌理文书,左右皇帝视听。
其时,外戚势大,皇帝常利用宦官牵制外戚,往往造成宦官集团专政局面。 唐宋时期 唐代,宦官由内侍省、掖廷局、宫闱局、奚官局、内仆局、内府局管理。
掌管宫内的簿册、门卫、病丧、仓库供应等事项。各局长官称令或丞。
唐太宗时,对宦官限制较严格,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阶为三品,数额亦有限制。太宗死后,制度渐弛。
中宗时,宦官总数增至3000名,被授七品以上者多达千人,玄宗时,宦官多而滥,仅四、五品者就在千人以上。授予三品左(右)监门将军衔者大有人在 。
安史之乱后,宦官势力膨胀,有的甚至封王爵,位列三公 。部分宦官还染指军权。
肃宗时,设观军容使,专以宦官中的掌权者充任,作为监视出征将帅的最高军职。从德宗朝开始,宦官掌握了神策军、天威军等禁兵的兵权。
军中的护军中尉、中护军等要职均由宦官担任。因军政大权被宦官集团把持 ,不仅文武百官出于其下,甚至连皇帝的废立也由他们决定 。
在宪宗到昭宗期间登基的9个皇帝中有7个是由宦官所拥立 ,两个被他们所杀。宦官专政成为中、晚唐社会的一大痼疾 。
宋代也设内侍省,由宦官主管。但宋代宦官干政的现象不如外戚专权严重。
明清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对宦官管理较严,规定宦官不得识字,压低其官阶,禁止其兼外臣的文武职衔,并悬铁牌于宫门上,明示不许干政的警戒。从永乐朝始,宦官渐受重用。
皇帝亲信的太监经常被派出巡出洋,担任监军。永乐十八年(1420)设东厂,由宦官执掌,从事特务活动,诸事直接报告皇帝。
宣宗时,改太监不得识字的祖制,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
成化十三年(1477)在东厂外另设西厂,以宦官任提督,加强特务统治。此外,宦官任职机构膨胀,宫廷中设有司礼、内官、御用、司设、御马等12监。
惜薪、钟鼓、宝钞、混堂等4司及兵仗、银作等8局 ,总称为二十四衙门,各设专职掌印太监。宦官人数激增,至明末多达数万之众。
英宗时,掌权宦官王振网罗部分官僚为党羽,形成阉党,开明代宦官专政先声。此后,宦官之祸迭起。
成化年间的汪直、。
7.关于慈禧的诗词有哪些
1. 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久?
2. 锦纱,春女,红帐轩窗。 月薄云轻,花深柳暗,时辰正是黄昏 。香尘隐映,遥见翠草红樱,浮暗香。夜初晴,玉鞭直捣烟霞路,莺莺语,一望巫山雨。
3.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4. 独立阶前星又月,帘栊偏皎洁。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夜深寒不彻,凝恨何曾歇,凭阑干欲折。两条玉箸为君垂,此宵情,谁共说?
5. 玉露金风梧树林,银汉迢迢暗度心。纤云弄巧接天涌,映水兰香漏声潆。丛菊两开催刀尺,巫山幽泉一相逢。织女机丝虚夜月,谁家牛郎度春风。
6.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7. 绿树荫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8. 香雾空蒙月转廊,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云水间,相思休问诉衷肠。只恐情深春梦逝,故烧高烛照红妆!
9. 恻恻轻寒剪剪风,剪杏花飘雪小桃红。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细雨中。
10. 乌啼隔夜惊残梦,坐拥孤衾觉晓寒。执手吟风吹鬓影,堪怜广寒雕栏冷!
11. 秋阴里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香雾空蒙月转廊,安稳锦衾今夜梦。月明好渡云水间,相思休问诉衷肠。只恐情深春梦逝,故烧高烛照红妆!
12. 宁曾友帮,不予家奴!
13.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4.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15. 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尤须严防,不得令太监擅权。明末之事,可为殷鉴!
16. 要开战可以,但千万不能先开炮,以免落人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