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知耻的诗歌最好是3~5分钟,朗诵的,急需,谢谢
哈哈,我有,请采纳!
一个国家要知耻,才能进步,才能不被挨打。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
鸦片战争打响的第一枪
中国开始沦为两半社会时
我们要记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
壮丽的圆明园化为废墟
无数财宝被掠夺一空时
>;我们要记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
日本鬼子踏入中国领土
30万百姓被肆意屠杀时
我们要记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历史回顾在眼前
门联上贴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海外留学生受人辱骂时
我们要记得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历史何其多
而它得存在只为了一个目的
就是警示我们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2.孔子"知耻而后勇"的整首古诗词
《礼记·中庸》:
【译文】
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知此三件事的人,便可以了解为何人人都需要修身的目的了。
【原文】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礼记·中庸》)
【译文】
孔子说:“爱好学习就接近‘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仁’,知道羞耻就接近‘勇’。明白了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修身的方法;知道修身的方法,也就知道了治人的方法;知道了治人的方法,也就知道了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了。”
【解说】
此文记叙了孔子论述修身的方法,指出了人生修养的方法和途径。首先从好学、力行、知耻这些浅近的事情入手,第二再进入智、仁、勇这一社会共同的道德境界,第三论述了修身,第四由“修身”扩展到“治人”,直至“治理天下国家”。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伟大教育家,其教育目的是为统治者培养人才,教育的中心为“修身”,也就是品德修养,主张一个人提高了品德修养,就能成为有用之才。
孔子提出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修身方法和途径,对于当代人来说,仍然值得借鉴。
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具备智慧、知识和才能;只有踊跃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接触生活,了解民众,才能懂得人与人应该互相关爱;只有明辨荣辱、是非、善恶、美丑,才能坚持正义,勇于向邪恶斗争。具备了丰富的智慧、渊博的知识和优秀的才能,懂得了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明确了坚持正义,反对邪恶,就会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
3.与"知耻而后勇"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作者:汉乐府 著【朝代】 两汉 出处:《乐府诗集· 长歌行》 释义:年轻力壮的时候不 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作者:南宋朱熹 出处:《警世贤文》 释义:宝剑锋利的剑刃是通过磨剑石的不断研磨而形成的."磨砺"即研磨、摩擦的意思。梅花之所以香气袭人,是因为它不畏严寒,以顽强的生命力使自己在冬季得以生存,而冬季别的花都已凋谢,只有梅花绽放显得格外香。
3、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者:唐李白 出处:《行路难》 释义: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作者:高阳 出处:《胭脂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局坏到如此,也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
释义: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屈原 【先秦】 出处:《离骚》 释义:路又窄又长无边无际,我要上天下地寻找心中的太阳。 6、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作者:宋真宗赵恒 出处:《劝学诗》 释义:读书考取功名是当时人生的一条绝佳出路,考取功名后,才能得到财富和美女。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者:春秋孔子 出处:《论语·魏灵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释义:器:工具。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
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作者:南北朝刘勰 出处:《文心雕龙·知音》 释义:练习一千支乐曲之后才能懂得音乐,观察过一千柄剑之后才知道如何识别剑器。 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作者:三国 诸葛亮 出处: 《诫子书》 释义: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10、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作者:春秋孔子 出处: 《论语》 释义: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4.知荣明耻的诗句
知荣而行知耻而止 知荣明耻立身之本 明史知耻,明史知理,明史知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 道之以致,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耻近乎勇。
——孔丘 回答者:Emerging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25 19:04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0% (0) 不好 100% (1)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知荣明耻、垂范文明,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 评论者: zheng386 - 魔法学徒 一级 知荣明耻、垂范文明,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 评论者: zheng386 - 魔法学徒 一级 其他回答共 2 条 知荣而行知耻而止 知荣明耻立身之本 明史知耻,明史知理,明史知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老子 道之以致,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处户边鞠装角膘携博毛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耻近乎勇。 ——孔丘 回答者:玫瑰·红颜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3-25 19:05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5.孔子"知耻而后勇"的整首古诗词
《礼记·中庸》:【译文】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
知此三件事的人,便可以了解为何人人都需要修身的目的了。【原文】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礼记·中庸》)【译文】孔子说:“爱好学习就接近‘智’,努力实行就接近‘仁’,知道羞耻就接近‘勇’。
明白了这三个方面,就知道修身的方法;知道修身的方法,也就知道了治人的方法;知道了治人的方法,也就知道了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了。”【解说】此文记叙了孔子论述修身的方法,指出了人生修养的方法和途径。
首先从好学、力行、知耻这些浅近的事情入手,第二再进入智、仁、勇这一社会共同的道德境界,第三论述了修身,第四由“修身”扩展到“治人”,直至“治理天下国家”。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伟大教育家,其教育目的是为统治者培养人才,教育的中心为“修身”,也就是品德修养,主张一个人提高了品德修养,就能成为有用之才。
孔子提出的“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的修身方法和途径,对于当代人来说,仍然值得借鉴。一个人只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才能具备智慧、知识和才能;只有踊跃地投身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接触生活,了解民众,才能懂得人与人应该互相关爱;只有明辨荣辱、是非、善恶、美丑,才能坚持正义,勇于向邪恶斗争。
具备了丰富的智慧、渊博的知识和优秀的才能,懂得了确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明确了坚持正义,反对邪恶,就会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之才。
6.“知耻”的名言警句有哪些
1.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5.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7.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
8.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9.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1.德(品德修养)比于上,欲(享受)比于下。德比于上则知耻,欲比于下则知足。——傅玄
7.有关知耻的名言
知荣知耻名言名句知荣而行知耻而止 知荣明耻立身之本 明史知耻,明史知理,明史知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 道之以致,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 —— 德谟克利特 耻近乎勇。
——孔丘 1、不要借别人的高贵来自豪。——[古希腊]伊索《伊索寓言》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
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荀子3、让别人来称赞比自己称赞好。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4、承认贫困并不是可耻的。相反,不为改变贫困而努力才是确实可耻的。
——修昔底德5、只因忘宠辱,到此不伤神。——惠严6、谁追悔而不知道羞耻,他就得永远追悔。
——[德]席勒《唐·卡洛斯》7、人有羞耻心——就会更聪明。——[苏]叶夫图申科《来吧,毛头小伙子们 !》8、性清者荣,性浊者辱。
——左芬9、心出是非外,迹辞荣辱中。——许浑10、贫莫贫于不闻道,贱莫贱于不知耻。
——李西沤:《药言剩稿》11、贱而好德者尊,贫而有义者荣。——贾谊:《新语·本行》12、辱,莫大于不耻。
——《文中子.关朗》13、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道德经》14、卑贱贫穷,非士之耻也。
——刘向:《说苑.立节》15、得失一朝,而荣辱千载。——范晔:《后汉书.荀悦列传》16、名誉是人生的第二生命。
——格拉蒂17、金钱诚可贵,荣誉价更高。——普卜利利乌斯.绪懦斯:《警句》18、履行诺言是名誉的保证。
——法国谚语19、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可说是奇耻大辱。——西塞罗:《致友人书》20、哪里有懦怯,哪里就有耻辱。
——罗马尼亚谚语。
8.关于知耻的名言
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