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歌颂劳动的古诗词大全
1、《悯农》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观刈麦》 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3、《归园田居》 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悯农》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7、《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8、《农家望晴》 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
9、《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唐·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 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 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 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
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蹑。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
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
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 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突兀。
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悉索。
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
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穷有仓卒。
生当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
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鸿洞不可掇。
10、《贫女》 唐·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11、《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2.赞美劳动的古诗句
观刈麦 时为盩厔县尉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白居易的《卖炭翁》,代表作。 卖炭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 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 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
3.赞美劳动者的古诗
观刈麦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
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
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
《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
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蚕妇① [宋] 张俞② 昨日入城市,③ 归来泪满巾。④ 遍身⑤罗绮⑥者, 不是养蚕人。
【注释】 ①蚕(c2n)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
②张俞(y*)——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
字少愚。益州郫(0)县(今天的四川省郫县)人。
晚年隐居在四川的青城山,自号白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③市——做买卖,买卖货物。这里是指卖出蚕丝。
④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⑤遍身——全身上下。
⑥罗绮(q!)——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
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解说】 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欣赏】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
4.赞美劳动的诗词
1、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关于劳动的古诗。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关于劳动的古诗。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念此私自私. 3、东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4、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5、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6、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7、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8、唐·雍裕之 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
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场高处望云开。9、唐·杜甫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
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
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瓮,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
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误生理,独耻事干谒。
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能易其节。沉饮聊自适,放歌破愁绝。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蹑。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北辕就泾渭,官渡又改辙。
群水从西下,极目高突兀。疑是崆峒来,恐触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撑声悉索。行旅相攀援,川广不可越。
老妻既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岂知秋禾登,贫穷有仓卒。生当免租税,名不隶征伐。
抚迹犹酸辛,平人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鸿洞不可掇。10、唐·秦韬玉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11、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5.赞美劳动 古诗词
1、锄禾【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蚕妇【北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4、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5、悯农【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古代赞美默默奉献的劳动者的诗句急(⊙o⊙
关于奉献的诗句: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0、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关于奉献的成语一心为国,功高盖世 奉公克己 毫不利已 专门利人 为民除害替天行道 利国利民 为民请命 大公无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雪胎梅骨 忧公忘私 啬己奉公 词 目 啬己奉公 发 音 sè jǐ fèng gōng 释 义 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词 目 忧公忘私 发 音 yōu gōng wàng sī 释 义 关心公益,不顾私利. 出 处 《三国志·魏志·杜恕传》:“忧公忘私者必不然,但先公后私即自办也.” 词 目 奉公克己 发 音 fèng gōng kè jǐ 释 义 指严以律己,一心为公. 出 处 《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词 目 雪胎梅骨 发 音 xuě tāi méi gǔ 释 义 比喻高洁. 无私奉献故事 给点分!谢谢。
7.关于劳动的古诗
1、锄禾【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3、蚕妇【北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4、观刈麦【唐】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8.赞美劳动者的古诗
观刈麦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注释】: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
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
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
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
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
《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
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
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锄禾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蚕妇① [宋] 张俞② 昨日入城市,③ 归来泪满巾。④ 遍身⑤罗绮⑥者, 不是养蚕人。
【注释】 ①蚕(c2n)妇——养蚕的妇女。蚕,一种昆虫,吐出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主要用来纺织绸缎。
②张俞(y*)——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
字少愚。益州郫(0)县(今天的四川省郫县)人。
晚年隐居在四川的青城山,自号白云先生。著作有《白云集》。
③市——做买卖,买卖货物。这里是指卖出蚕丝。
④巾——手巾或者其他的用来擦抹的小块布。 ⑤遍身——全身上下。
⑥罗绮(q!)——丝织品的统称。罗,素淡颜色或者质地较稀的丝织品。
绮,有花纹或者图案的丝织品。在诗中,指丝绸做的衣服。
【解说】 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欣赏】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