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的做法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做法,一个好的作风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会差到那里,如果一个作风不好的家庭,孩子也性格和品格就会受到影响,可以说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教育得当是每个父母都要学习的,下面汇感网的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事情。
如何培养孩子好性格
控制情绪
人的一生生来命运就被注定,人的面貌也是余生俱来的,但是出身可以决定少数孩子的未来,尤其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孩子,这些孩子大多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作为教育工作者耐心是必不可少的,对脾气的情绪要有非常好的控制能力,所以一般这些家庭对孩子的教育相对不那么情绪化,由此,能保持孩子相对个性稳定的成长,可以养成遇事不着急可以心平气和处理的好习惯。
作为家长,一定要对孩子保持心平气和的情绪,虽然有时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但是一定要保证在孩子面前有一颗平等的心,不要拿你父母身份来家教育孩子,拿出一个平等的心态来和孩子沟通。
说来容易做来难,父母们往往会在生活中出现情绪化后发泄在其他人身上,尤其是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会让孩子无辜自己也难过,把自己某种负面的状态展现出来后,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孩子的眼中你可以这样我也可以这样。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在和孩子沟通和交流时,要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不断保持正能量,任何时候都要给他鼓励。这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往往潜移默化的时候就容易犯错。
当我们的情绪被孩子可预料的时候,能够被孩子接受的时候,你做父母才是合格的。
无规矩不成方圆
一个家庭中,有规矩才能约束一家人,做事情的时候才会考虑到各方面,这就体现在中国的家庭中了。一个家庭中除了父母还有祖辈一代的人,认为孩子就是家庭的希望,所以家长会一味的溺爱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孩子的做法不对也不会去教育,所以孩子要从小培养什么事能做的什么事是不能做的,家长要给孩子立规矩。
在孩子适当的年龄,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收拾屋子、做饭,这样可以锻炼孩子动手能力。要让孩子知道得到一些东西,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的,而不是一味的宠溺孩子什么都不让做。
此外,一旦定好了规矩,夫妻一定要保持一致。
如果一方打破这个约束,孩子也会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任意的按照自己的新意来,要知道在社会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来的。
培养孩子读书习惯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多读书,最好是和孩子一起读书。从小培养读书的好习惯和爱好,对孩子的影响将是一生的。
读书不仅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而且还开阔了眼界,明白一些道理。俗话说知识就是力量,没有力量哪有闯荡江湖的本事,所以家长和孩子一起读书是最好的办法。
有民主,才能有“自立”
尊重是每个人生来都应该得到的。一旦打破尊重,家庭会乱,社会会乱
在家庭中每个人都必须要尊重对方,即便是孩子也是,一定要从内心尊重,能够得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对他不尊重不当回事。小孩子模仿能力强好奇心重,你你不对他尊重,他也会以相应的方式回报给你。
尊重他的想法并且认真聆听他的意见,哪怕其意见是幼稚的,也要对孩子充满信任,相信他的上进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断。
面对孩子的不当看法,家长要像对成年朋友一样,阐明其道理,表达自己的关心和爱护。
孩子犯错时,更要表现出家长的民主性,允许孩子辩解自己的做法和理由,了解清楚后判断是否对错然后进行理智的沟通和教育,这个时候发泄和打骂一定要杜绝,否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还对这次教育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生活在这样民主氛围中的孩子才会养成自立意识,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勤奋好学,自信心和独立性也会随之而来。
教育目标一致
家庭中对孩子成长的目标,需要一个统一的“定位”,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都有所不同,全家人会给孩子不同的一件,此时,需要全家人统一一个意见,正确的给孩子一个定位。要真正做到和谐的步调一致。
思想上的统一尤为重要,尤其是爷爷、奶奶由于与社会接触度有所降低,在教育孩子上必须与其它成员保持一致,尽量不要因自己的教育而否定了别人的教育,注意教育的横向联系,使整个家庭教育形成一个合力,孩子也因此会形成宽容,接纳别人的良好性格。
做孩子的朋友
往往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扮演的角色就是父母,不可能会给孩子做朋友,从而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来越远。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
所以,做父母除了扮演父母的角色意外还可以扮演,朋友,伙伴的角色来和孩子沟通,让孩子能阐明自己的想法,让孩子觉得您真正理解了他的想法,体会出父母对他是尊重的,孩子也就满足了,这也是孩子形成大胆、自信、尊重别人良好性格的重要因素。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对孩子在性格培养方面乃至一生都起到了关键作用,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如果孩子的家庭教育有所欠缺,那么这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会成为他成人后的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