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动不动就哭怎么办 宝宝动不动就哭的解决方法。都说宝宝的情绪捉摸不透,有妈妈反映自己儿子2岁半了,最近总是动不动就哭:积木没搭好大哭,衣服穿不上也哭,吃饭不合口味更要哭,特别是男孩子哭更让人心烦了,下面汇感网的小编就来说说:宝宝动不动就哭怎么办 宝宝动不动就哭的解决方法
宝宝动不动就哭的原因
无论男孩女孩,哭都是正常的情绪表达方式。如果我们对孩子的哭总表现出反感,那么可能孩子的情绪会因紧张而得不到正常梳理,反而不利于他展现自己积极乐观的一面。一般来说,接受孩子的情绪,不阻止他的哭泣,认真倾听,积极引导,是让孩子的情绪健康发展的关键。另外,孩子动不动就哭,应该是有原因的:
天生敏感爱哭
有些孩子天生敏感爱哭,情绪偏消极,容易烦躁、生气,常为小事发脾气、抱怨,即使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想让他笑,也不容易。孩子哭时,父母不应指责他,也不要自责,可以抱抱他,静静地等他哭完。也可以在对他表示理解之后,用一些平时能吸引他的事转移他的注意。重要的是平时要注意了解孩子表达积极态度的方式。比如,孩子表达同意,可能不会痛快地说“好”,仅会轻轻地点头。父母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情绪,把孩子的快乐放大、延长。暗示孩子:他是个快乐、友善的宝宝。
宝宝健康状态
健康状态 身体状况欠佳的宝宝,自己说不清,父母又没有发现,很可能会动不动就发脾气。不仅病中的宝宝容易哭,有些宝宝还因为在病中充分感受到了哭的“威力”,即使病好了,也不愿意轻易放弃“哭”这一有用的“工具”。如果在宝宝发蔫、烦躁或面色不好时,就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并帮助孩子恰当地描述自己的状态,都会减少孩子依赖不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适行为。
另外,即使孩子在病中,也不必特别惯他,平常不让多吃糖,此时也不可为了让他少哭就多给糖吃;平常只让喝白开水,此时也不可不加限制地给孩子果汁。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合理要求,对成人来说可能有点难,但非常必要。
宝宝有挫折感
当孩子认知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而动手能力又跟不上时,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这时,如果我们急于帮助他,一方面会使他的动手能力受到抑制,另一方面又使他的愿望向更高难度的方向发展,结果就进入了愿望与能力间差异进一步增大的恶性循环。
因此,在孩子最初探索世界的过程中,成人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哪怕是他想够一个玩具,都不要把玩具轻易递给他,而让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暂时的失败和失败后的成功,会给孩子以后的探索带来更大的动力。而这动力是教不来的。
如何让宝宝少发脾气
小朋友岁之后,发脾气是很平常的事,因为宝宝明白的比能表达的多,他们常会因为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而感到沮丧。但发脾气毕竟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家长可以帮助宝宝少发脾气。
①在说“不”之前重新审视他的需要。宝宝提的要求真的不能接受吗?如果其实也还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如满足他。
②给他一定的自由,在你限定的范围内,让小朋友来做选择,例如“下午的点心,你想要吃苹果还是香蕉?”
③给孩子足够的关注,确保他不是单纯想要引起注意才调皮捣蛋。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可以奖励他。
④尊重孩子的状态和情绪,不要在该睡觉的时候陪他玩,累了的时候就不要勉强他陪你去超市。
⑤不要让他太受挫,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玩具和游戏,难度逐渐增加。
宝宝动不动就哭解决办法
那孩子已经这么大了,在幼儿园里也是这样动不动就哭;在小区里跟别的孩子玩耍也会以不开心收场;在家里一直让着他也很累,这到底该怎么办呢?很多人会说:不要理他。原则上也对,不过有几个细节需要注意。
1.不理会,不出现
都知道不理孩子就好了,可是为什么我已经不理他了,他还是死哭呢?怎样才能让孩子感觉到你的不理会?那就是不要出现在孩子面前,不要让孩子觉得他因为哭受到了关注。让孩子自己处理好自己的情绪之后,再出现。这样的动作给孩子的感觉是:原来我哭并没有得到妈妈的关注,而是我安静下来才得到关注。
2.抱抱,安慰
有人说,这样是不是很残忍?等孩子安静下来之后,妈妈就需要过去,但不是去质问,而是安慰。不知道如何安慰的,可以直接背下这段话:“妈妈知道你很难过,有些事让你觉得不开心了(或者悲伤了等等情绪词语),来妈妈这,抱抱,我爱你!”拥抱很重要!这让孩子感觉到了归属和理解。表明你是理解他的情绪的。
3.情绪稳定
注意在进行上述动作时,自己的情绪一定要稳定。其实在孩子哭,而不过去的过程中,妈妈需要做的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稳定自己的情绪。
4.交流原因及提出建议
说完那段话之后,感觉到孩子在自己的怀中,渐渐平静下来之后才能与他讨论哭的原因以及问题的处理。不过这些都不要我们自己猜,可以直接问。包括问题的处理,可以让孩子先自己考虑,我们再给出意见。对于有些固执的孩子,或者是不习惯妈妈这种变化的孩子,在我们问及原因时,他是不会说的。这时就需要我们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也请注意一定保持冷静,温柔。
“爱哭的孩子”处理起来确实有些麻烦,而且需要很长时间。并不是你一下子的改变就能让孩子接受,并从此开始再也不哭了。但是,要想孩子改变,就先改变自己。那么,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