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个大地震频发的国家,只不过现在不像以前了,对地震的来临一点准备都没有,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了。那么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有什么区别?地震能否预报?下面汇感网小编带来介绍。
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有什么区别
地震预警是地震发生后,利用了震中附近台站记录、观测的数据,判定地震的基本参数和它影响的大小,然后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某个可能受灾的区域之前发出预警信息。
此外,专家介绍说,地震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对未来地震发生的震级、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并及时公布于众,地震预报属于震前灾害防御,是世界性难题。
简单来说“地 震预报”属于震前预防,“地 震预警”属于震后设防区预防。
“地 震预报”类似于天气预报,是在震前通过研究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地 震的各项参数进行预测,然后进行公布,让有可能受灾的地区或者人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来减少地 震时候造成的损失和伤害。
“地 震预警”是指在破坏性地 震发生以后,在某些区域可以利用“电磁波”抢在“地 震波”之前发出避险警报信息,以减小相关预警区域的灾害损失。地 震波的传播速度是每秒几公里,电波的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在距离震源50公里内的地区,会在地 震前10秒收到预警信息;90-100公里内的地区,能提前20多秒收到预警信息。
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伤亡率减少百分之14;如果预警时间为10秒和60秒,则可使人员伤亡分别减少百分之39和百分之95。
地震能否预报
地震预报特指针对 一个未来地震事件发生的具体地点、 震级和时间三要素进行准确的预报。 如果不能做到这三点,那就是耍流氓。比如许多民间地震预报大师,往往都含糊其辞。
地震能否预报的科学争论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中国唐山大地震、美国帕克菲尔德大地震、日本神户大地震等地震预报相继失败, 致使一些学者对地震究竟能否预报产生疑问。
地震预报是最为棘手的全球性科学难题。 制约地震预报研究与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是地球本身的复杂性。地震多发生在地壳内部10~20km及以下,远远超过目前人类直接通过仪器能观测到的深度。同时,大陆强震发生概率小,要在短期内积累足够多的震例资料,以此来反推大地震的孕育模式和发生规律也很不现实。
基于上述考虑,以美国物理学家盖勒(Geller)和卡甘(Kagan)等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地震是自组织临界现象, 具有非线性、随机性和混沌性,因此,地震很难准确预报,利用经验性的地震前兆预报地震准确性也很难保证。 当前对公众负责的地震工作重点应该是地震减灾,包括:对特定区域主要活动断裂带在未来数年内或30~100年期间的地震活动性与活动强度做出可靠的长期预测, 为城镇规划与建筑物抗震设防提供重要依据;建立大震参数速报和实时警报系统,能够在震时为公众提供宝贵的逃生时间, 并在震后及时地提供准确的震级与位置, 从而有效促进救灾工作、地震海啸预警等。
所以,当前我们应将主要资源投入到地震预警中,而不是期望在地震预报上突然获得黑科技样的进展,在人类能够直接探测地壳下10~20km深度发生的事情前,地震预报成真是不太现实的。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更多精彩请继续关注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