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侵未成年案件频繁发生,这对未成年的身心会造成很大的伤害,而在最高法中表示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得适用缓刑假释,如何防范未成年人的性侵害?下面汇感网小编就来说说。
性侵未成年犯罪一般不得缓刑假释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今天在学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加强新时代少年审判工作座谈会讲话中表示,对各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要依法严惩。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得适用缓刑,一般不得假释。
最高法表示,一段时期以来,性侵害、拐卖、虐待、遗弃、校园暴力等严重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时有发生,未成年人特别是低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伤害、强奸等恶性犯罪也偶有出现。
最高法要求,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各级法院要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坚决打击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违法行为,确保未成年人依法得到特殊保护、优先保护。
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贺荣表示,对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要坚决依法严惩;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一般不得适用缓刑,一般不得假释,认罪认罚从宽要依法从严控制,减刑要依法从严控制;对性质恶劣、危害重大者,该判处重刑乃至死刑要坚决依法判处,绝不姑息,绝不手软,形成不敢侵害少年儿童的法治氛围。
对于未成年人犯罪,要坚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尽最大努力呵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同时注意体现“宽容包容但不纵容”的精神。
如何防范未成年人的性侵害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给未成年人身心带来严重的伤害,是严重侵犯道德底线与法律底线的恶行。而近年来,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甚至呈上升趋势。要更好保护未成年人,就亟待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予以遏制。
要更好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就要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严惩,不仅是针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对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都要能依法严惩,这样才能以儆效尤,最大程度震慑此类犯罪。
对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零容忍,“加码打击”“严刑伺候”,就是在坚持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化原则,是在筑牢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盾牌。而筑牢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盾牌,不仅仅是要对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依法严惩,还有必要对此类犯罪分子实行“联合惩戒”,比如建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员黑名单,对有过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前科的人员进行从业禁止。
而要防范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害,光有事后的法律“严惩”还远远不够,还要有事前的防范。像防性侵教育、安全教育等相关教育缺失,也是此类犯罪频发的重要原因。
如一些家长对性教育讳莫如深、羞于启齿,学校也普遍欠缺相关教育课程,都导致未成年人欠缺相应的防范意识,让孩子更容易遭到性侵害。所以,既要筑牢法律盾牌,还要补上教育短板,补上未成年人防性侵教育这一课。
要保护好未成年人,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形成全社会合力,从多方入手。如对不法分子要“毫不留情”、绝不手软,打击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要能“快、准、狠”,打造好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利矛”;还要下好“先手棋”,打好“预防针”,未雨绸缪,把“功夫”做在前面,为未成年人营造“安全屋”,筑好保护未成年人的“坚盾”。练好“功守道”,巩固好保护未成年人的“护城河”,才能尽好保护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