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保持消毒是预防新冠病毒的有效方法,很多人容易听信网络上的谣言,走入消毒的误区里,白白浪费消毒剂不说,甚至是对身体有害,关于消毒的误区有哪些?下面带来介绍。
疫情期间关于消毒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1.消毒剂浓度越大越好
一些养殖户认为消毒剂的浓度越大效果越好。消毒剂的浓度是根据其性质和消毒对象来确定的。盲目加大,一方面会增加药费、加大养殖成本;另一方面还会增加药物残留对畜禽产生毒副作用。
对策:
正确的操作方式是,确定消毒的方式和消毒对象,根据不同环境进行消毒剂的配置,如有条件则对所配置的消毒剂进行检测化验,以确定其最佳的消毒浓度。
误区2.消毒时温度越高越好
一般消毒剂在消毒时环境的温度越高消毒能力越强。所以,大多数养殖场喜欢选择中午消毒。但有些消毒剂在温度高的情况下消毒能力反而减弱。
使用此类消毒剂消毒应在早晚进行。
误区3.消毒剂越贵越好
市场上常见的消毒剂有主要有酸、碱、醇、醛、碘、氯和季铵盐等类。但很多生产厂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将生产的消毒剂冠以五花八门的商品名称。借以提高消毒剂价格,蒙蔽养殖户。
对策:
选择消毒剂要具有价格低、易溶于水、无残毒、使用方便、广谱、快速、高效等特点。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消毒剂,要根据消毒计划,定期更换消毒剂,以保证良好的消毒效果。
误区4:蒸食醋可杀菌消毒
蒸醋能达到消毒效果很多人通过蒸醋的方式杀菌消毒,以为食醋中的醋酸可以破坏病毒结构,达到杀灭病毒的效果。但食醋中的醋酸含量往往较低,远远达不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误区二:高温水煮只需煮一煮就好
对于耐高温的餐具,人们常用高温煮沸的方式来进行消毒,但很少有人知道,必须将餐具完全浸泡在水中并煮沸15分钟以上,才能达到消毒效果。
误区5:室内喷洒白酒或酒精
食用的白酒浓度大多在50%~60%,不能达到75%医用酒精的消毒效果。而酒精作为易燃物,燃点很低,在室内喷洒容易引起燃烧。所以医用酒精应该是在远离电源、火源的地方,用棉球蘸取擦拭物品表面。
常见的消毒剂及使用方法
酒精类消毒产品
易燃易爆易挥发,碰到明火、点燃的香烟、衣物静电后,易引发燃烧爆炸
使用方法:最安全的使用方法是“擦”为主,浓度75%最好
注意事项:
不要使用喷洒方式消毒
保证良好通风,并清除周边易燃可燃物,避开明火
存放的容器必须密封
85消毒液
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
使用方法: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稀释,比例是1:100
注意事项:不与洁厕灵等消毒清洁产品同用,不与酒精同用
使用时避开皮肤、眼睛、口鼻
热水会影响杀菌效果,需用冷水配置
泡腾消毒片
属于过氧化类消毒剂,二氧化腐蚀性较小,适用家庭使用
使用方法:使用前要稀释,两瓶500毫升的水稀释,一片500毫克的泡腾片
注意事项:使用的器具最好是塑料盆,不要接触金属物,不直接接触手部
使用时保证良好通风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