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感网精选生活技巧
体验生活之美,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抑郁症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引起的

时间:2023-02-11 01:44:34  编辑:admim

抑郁症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引起的

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很多人都有抑郁在症的经历。无论是哪种人,抑郁症带来的伤害和影响都是特别大的。那么抑郁症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引起的。汇感网带来相关介绍。

抑郁症对人的影响有多大

抑郁症可以表现为单次或反复多次的抑郁发作,以下是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心境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63%有精神障碍,40%患有抑郁症。因抑郁症而自杀的不乏名人,包括梵高、海明威、三毛、张国荣、徐行、李晓、罗宾·威廉姆斯、乔任梁等。消极悲观的思想及自责自罪、缺乏自信心可萌发绝望的念头,认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解脱”,“自己活在世上是多余的人”,并会使自杀企图发展成自杀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认知功能损害: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抑郁症到底是什么引起的

1、不良性格:自卑、敏感、胆小、看问题消极、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干扰个人对事件的处理。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抑郁症产生的原因上有肯定的作用,但这主要是指情感性精神病抑郁症。抑郁症不属于遗传性疾病,遗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家谱的调查和对双生子的研究。

3、不良生活事件:如离婚、重病或屡遭不幸导致抑郁症。日常压力对我们的身体也有看不见的不良影响,事实上可以促成大范围的疾病,包括心脏病、感冒和抑郁症。

4、社会环境因素:人际交往、工作压力、家庭矛盾诸如此类的社会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5、躯体疾病等: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此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重度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重症抑郁症的症状包括心情低落、快感缺失等,快感缺失可能在诊断方面更具体。还有的症状包括睡眠和食欲变化,精神运动行为的变化——激越或迟缓,疲劳、无价值感或过度内疚,受损的注意力以及自杀想法等。

普通人群也常见这些症状,比如心情低落或快感缺失,可能高达30%或更多(例如心情低落),这些症状并不总是与抑郁症相关。事实上,这些症状很容易诊断是否为抑郁症。在DSM-5中,κ系数大约为0.6,>0.8更好,而0.1或0.2较弱(Am J Psychiatry. 2013; 170:59)。

然而,抑郁症的综合征可靠性很差,比如会发现患者至少存在5种症状,其中之一至少是情绪低落或快感缺失。其中κ系数可由最低的0.13至0.42,这表明,我们对这一症状的认识并非完全准确,这可能是抑郁症的某些非特异性表现。

ICD-10也并不比DSM-5更好(Am J Psychiatry. 1994; 151:1340)。κ系数也可能由最低值0.09至0.40,这与DSM-5几乎一致。从综合征和症状星型结构来看,即使症状可以识别,不同临床医生之间的可靠性也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