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信息传递的诗
中国古代邮驿,历代均由国家官办,为统治者服务,而民间通信异常艰难。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春望》中这样描绘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明在那战火连天的岁月,偶得一封家书,比得万金还贵。在漫长的年代中,很多古诗都有关于传递信息的记载。笔者撷取几则如下。
一、鼓角催晓。击鼓是传递紧急警报的一种方法。从商代卜辞中可以看出,它是“声光”通信中最早的一种。周《礼记·夏官·大司马》中就有用击鼓传递信号的规定:“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鼓者,击鼓可传号令,鼓士气,壮军威,同仇敌忾,勇往直前,以鼓角相闻,声声不绝。唐诗人岑参《武威送别刘判官赴碛石西行军》诗中曰:“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二、烽火报警。西周主要发展的是烽燧大鼓,用以传递紧急军情。为了防止犬戎从西、北方入侵,曾在丰镐东部的骊山上设置了烽火台和大鼓,与周围的诸候约定,如烽火起,则是敌人入侵,各路诸候都要前来勤王。《汉书》载:“有寇即火然举以相告”,前烽举火,后烽呼应。《史记》有“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唐末诗人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曰:“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一有火警,将士不畏艰险,一齐上阵,保卫祖国边疆。
三、檄牌通信。金牌是一种通信檄牌。“牌长尺余”,木制。“朱漆刻以金书”,上刻“御前文字,不得入铺”,传递时“过如飞电,望者无不避路”。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间,秦桧以宋高宗名义,一天内连发十二道金牌传达命令,勒令岳飞退兵。同年十二月以“莫须有”罪名,将岳飞害死于临安(今杭州市)大理寺狱中。明李东阳在《金字牌》诗中写道:“金字牌,从天来,将军恸哭班师回,士气郁怒声如雷。声如雷,震边陲,幽蓟已覆无江淮。仇虏和,壮士死,天下事,安有此,国之亡,嗟晚矣!”
四、虎符调兵。符有两种:一为铜虎符,一为竹虎符。铜虎符用途有二:一为郡守符,作为中央委任太守的证明;二为发兵符。《史记》中记载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信陵君拿上如姬从王室盗来的兵符,赶往边境,撤换了魏将,率兵解除赵国之危,深得民心,表现出信陵君能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唐人韩翃有诗云:“怀君乐事不可见,鬃马翩翩新虎符”;罗珦也有“三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的诗句。可见,虎符是古代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信物。
2.关于烽火的诗句
1、烽火连三月
唐
杜甫
《春望》
2、烽火照西京
唐
杨炯
《从军行》
3、沙场烽火连胡月
唐
祖咏
《望蓟门》
4、烽火动沙漠
唐
李白
《塞下曲六首》
5、城头烽火不曾灭
魏晋
蔡琰
《胡笳十八拍》
6、烽火入咸阳
南北朝
鲍照
《代出自蓟北门行》
7、烽火夜烧原
南北朝
庾信
《咏怀》
8、烽火被冈峦
唐
杜甫
《垂老别》
9、汉家还有烽火燃
唐
李白
《战城南》
10、烽火燃不息
唐
李白
《战城南》
11、白日登山望烽火
唐
李颀
《古从军行》
12、古戍苍苍烽火寒
唐
李颀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13、烽火照高台
宋
陆游
《秋波媚·秋到边城角声哀》
14、烽火扬州路
宋
辛弃疾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15、烽火城西百尺楼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七首》
16、烽火昼连光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
17、烽火连朔方
唐
李白
《北上行》
18、千岩烽火连沧海
唐
李白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19、东郊尚烽火
唐
杜甫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
20、怅望但烽火
唐
杜甫
《遣兴三首》
21、怅望但烽火
唐
杜甫
《遣兴五首》
22、西征问烽火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二十首》
23、烽火未全停
唐
杜甫
《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
24、迥戍危烽火
唐
李世民
《饮马长城窟行》
25、远戍报烽火
唐
戎昱
《从军行》
26、江城烽火连三月
宋
李弥逊
《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27、烽火连空明灭
宋
陆游
《水调歌头 多景楼》
28、万里中原烽火北
宋
张孝祥
《浣溪沙》
29、烽火平安夜
宋
崔与之
《水调歌头 题剑阁》
30、烽火平安
宋
李曾伯
《八声甘州·怅浮生》
31、烽火传音耗
宋
方岳
《喜迁莺·淮山秋晓》
32、烽火日夜惊
唐
孟郊
《感怀》
33、烽火起云间
唐
李宣远
《并州路》
34、烽火未许换年华
当代
梁羽生
《浣溪沙》
35、应无烽火照甘泉
宋
陆游
《读史》
36、烽火望祁连
南北朝
何逊
《学古诗》
37、妾惊甘泉足烽火
南北朝
庾信
《燕歌行》
38、烽火名园窜狐兔
清
吴伟业
《鸳湖曲》
39、骊山烽火成焦土
清
黄遵宪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律门感怀诗》
40、烽火来千里
宋
汪元量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3.关于战争烽火的诗句
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唐·杜甫)
意思:多个月战火连续不断,长久不息,家书珍贵,一信难得,足矣抵得上万两黄金。
2、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从军行》(唐·杨炯)
意思:边塞的报警烽火传到了长安,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朝廷的将帅刚出了宫门,身着铁甲的骑士就直捣据点。
3、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从军行》七首(唐·王昌龄)
意思: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4.信息传递的诗
宋 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中的“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 ”
以及以下诗句:
1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5欲寄彩笺无尺素,天长水阔知何处?
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5.关于信息传递的诗
中国古代邮驿,历代均由国家官办,为统治者服务,而民间通信异常艰难。
唐代诗人杜甫曾在《春望》中这样描绘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明在那战火连天的岁月,偶得一封家书,比得万金还贵。
在漫长的年代中,很多古诗都有关于传递信息的记载。笔者撷取几则如下。
一、鼓角催晓。击鼓是传递紧急警报的一种方法。
从商代卜辞中可以看出,它是“声光”通信中最早的一种。周《礼记·夏官·大司马》中就有用击鼓传递信号的规定:“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
鼓者,击鼓可传号令,鼓士气,壮军威,同仇敌忾,勇往直前,以鼓角相闻,声声不绝。唐诗人岑参《武威送别刘判官赴碛石西行军》诗中曰:“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二、烽火报警。
西周主要发展的是烽燧大鼓,用以传递紧急军情。为了防止犬戎从西、北方入侵,曾在丰镐东部的骊山上设置了烽火台和大鼓,与周围的诸候约定,如烽火起,则是敌人入侵,各路诸候都要前来勤王。
《汉书》载:“有寇即火然举以相告”,前烽举火,后烽呼应。《史记》有“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
唐末诗人卢汝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曰:“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一有火警,将士不畏艰险,一齐上阵,保卫祖国边疆。 三、檄牌通信。
金牌是一种通信檄牌。“牌长尺余”,木制。
“朱漆刻以金书”,上刻“御前文字,不得入铺”,传递时“过如飞电,望者无不避路”。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间,秦桧以宋高宗名义,一天内连发十二道金牌传达命令,勒令岳飞退兵。
同年十二月以“莫须有”罪名,将岳飞害死于临安(今杭州市)大理寺狱中。明李东阳在《金字牌》诗中写道:“金字牌,从天来,将军恸哭班师回,士气郁怒声如雷。
声如雷,震边陲,幽蓟已覆无江淮。仇虏和,壮士死,天下事,安有此,国之亡,嗟晚矣!” 四、虎符调兵。
符有两种:一为铜虎符,一为竹虎符。铜虎符用途有二:一为郡守符,作为中央委任太守的证明;二为发兵符。
《史记》中记载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信陵君拿上如姬从王室盗来的兵符,赶往边境,撤换了魏将,率兵解除赵国之危,深得民心,表现出信陵君能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唐人韩翃有诗云:“怀君乐事不可见,鬃马翩翩新虎符”;罗珦也有“三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的诗句。
可见,虎符是古代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信物。
6.烽火是古代的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有诗为证:
烽火通信是吧? 远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烽火作为一种原始的声光通信手段,服务于古代军事战争。
从边境到国都以及边防线上,每隔一定距离就筑起一座烽火台。内储柴草,当敌人入侵时,便一个接一个地点燃起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烽火,马上派兵相助,抵抗敌人。
西周时期,为了防备敌人入侵,采用“烽隧”作为边防告急的联络信号。在古史书《周礼》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在各国从边疆到腹地的通道上,每隔一段距离,筑起一座烽火台,接连不断,台上有桔槔,桔槔头上有装着柴草的笼子,敌人入侵时,烽火台一个接一个地燃放烟火传递警报。
每逢夜间预警,守台人点燃笼中柴草并把它举高,靠火光给领台传递信息,称为“烽”,白天预警则点燃台上积存的薪草,以烟示急,称为“燧”。古人为了使烟直而不弯,以便远远就能望见,还常以狼粪代替薪草,所以又别称狼烟。
周朝规定:天子举烽燧各地诸侯必须马上带兵前去救援,共同抵抗敌人。由此可见,烽燧制度的实施,意味着早在周时就已出现了庞大而又完善的军事信息联系网络。
【诗句】: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古从军行》李颀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后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