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律 三上北高峰的赏析
《三上北高峰》 毛泽东 三上北高峰 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 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 冷去对美人 一片飘飘下 欢迎有晚莺 这是毛主席1959年11月在杭州写的一首诗《五律·看山》。
20世纪80年代公开发表后,大家都说毛主席这首诗是对杭州的湖光山色的赞美。如果光从字面上看,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可以接受的。
其实不然,主席是在批评我们的警卫工作。主席对我们在警卫工作中脱离群众的做法十分不满,用写诗词的方式提出了严肃的批评。
主席三上北高峰,都在他第一次来杭州那段时间。根据主席不走回头路的习惯,这三次我们分别从北高峰的正面和东、西两侧爬上去,再从不同方向下山的。
主席为什么对北高峰特别感兴趣,连去三次?我分析是北高峰乃杭州近郊最高的山峰,主席喜欢登高望远,站在北高峰顶,放眼远眺,湖光潋滟、山色空蒙,涛涛钱江、烟波浩渺。主席诗人气质,对这景色的感受肯定和常人是不大一样的。
社会上有人传说,一些小报过去也捕风捉影,说主席在北高峰的庙里抽过签,说他有帝王之相。那是胡编乱造。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我陪主席去北高峰,是从北高峰的正面即灵隐后面,经上天竺过韬光寺上去的,李敏和毛远新也跟去了。当时他们还都是小孩子,对在天竺庙里有人抽签算命感到很新奇。
主席上山热了正在擦汗。毛远新、李敏跑来对主席说有不少人在庙里抽签算命的事。
主席说,这是一种迷信活动,等你们长大就见不到了。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去试一试,若干年后你们就体验不到了。
主席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深入,这种封建迷信活动很快就可能消失了。他是让孩子们作为生活体验去接触一下这种东西的。
另一件有趣的事,当时担任中央政府副主席的高岗,1953年10月来杭州,我陪他去玉皇山时,他真的在玉皇庙抽了签。那是个上上之签,说他是大富大贵之人。
他感到非常高兴。可是不到一年,因高饶反党集团的阴谋被揭露,他不久就自绝于人民,成为历史的罪人。
第二次登北高峰是从玉泉经凤来亭过桃花岭上山的。往留下方向下来时天色已晚,望见炊烟缭绕,正是农家点火做饭的时候。
我们下山路过一户农舍,只见门户紧闭,不见一人。尽管这种情况事先我就知道,此时心中仍觉得有些矛盾和不安。
主席外出,既要确保绝对安全,又要能够接触群众,如何处理好其中的关系,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努力和探索,但离主席的要求还是很远。主席和我们站在农舍旁的几棵大松杉树下休息。
松杉长得高大挺拔,树冠大,冬天不落叶,春天长新叶、掉老叶,风一吹,树叶纷纷落下。主席站在树下闷声不响,似在思考什么问题。
我准备挨主席的批评。这时,忽然从房后跳出一只大公鸡,它见人也不害怕,迎面向我们走过来。
这时主席笑着对我说:“厅长,厅长,你把群众管住了,却没有把大公鸡管住。是这只大公鸡不听你管,还是你管不住它?我们到这里,没有群众欢迎我们,还有大公鸡欢迎我们呢!” 主席用这种风趣的方式批评我们,对警卫工作脱离群众表示不满。
主席第三次上北高峰,是从留下老东岳上去的。那条路是石板铺成的,年代久远,多有破损,路面长满杂草,但相当陡,两旁没有树木。
已是3月中旬,那日天气晴好,空气有些闷热。登山时身上微微出汗,主席敞开衣裳,手里拿了把扇子。
由于当时国内阶级斗争十分尖锐复杂,浙江又是蒋介石的老巢,敌人的破坏活动很频繁。中央指示公安机关要提高警惕,严防阶级敌人破坏、捣乱。
因此,我们对主席的警卫工作也特别小心。为保万无一失,在主席活动经过的地方,我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那天上山前,我们事先派人对游人做了疏散和布控。主席一路上见不到群众,他很不高兴,也不吭声。
那首《五律·看山》,我估计就是那天打的腹稿。 主席在诗中写的“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指的是他三次登上北高峰,远望杭州一座城,不见杭州老百姓,在北高峰上,只看到“飞凤亭边树”,吹到“桃花岭上风”。
凤来亭、桃花岭,原名飞凤亭、桃源岭,主席在诗中把名称改了。这些地方本来是人们来往休息的地方,但此时却见不到群众。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两句,意思是冬去春来,杭州西湖更美。他记得二上北高峰时,在大松杉树下休息,春风吹来,“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在门户紧闭的农舍旁,只有一只大公鸡来欢迎他。
主席由此感受到一个领袖人物,一个党的领导干部,从现实生活中到思想上、感情上,如果不能和群众紧紧在一起,以致脱离群众、远离群众,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毛主席的胸中时刻装着广大人民群众,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
为了我们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翻身,他奋斗一生,奉献了他的一切。共产党执政后,他对党内一些干部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作风深恶痛绝。
我们在搞警卫工作时,为了保卫毛主席的绝对安全,在安排他去的地方,有时搞了一些诸如对群众进行疏散、控制,甚至清场等安全措施,致使主席不能随时见到群众、接触群众、了解群众的思想和要求。这使主席感到很不满意。
几次向我们提出批评。他还说,我们党和群众的。
2.南高峰北高峰 诗词
《长相思 游西湖》
年代: 宋 作者: 康与之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
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师范
来无所从,南高峰,北高峰。
去无所至,东涧水,西涧水。
幻泡忽灭,证得包龟成白鳖。
清风未已,须信高原元不死。
《长相思·南高峰》
年代: 宋 作者: 袁正真
南高峰,北高峰,南北高峰云淡浓。湖山图画中。
采芙容,小小红船西复东。相思无路通。
3.南屏晚钟的相关诗词
诗歌《南屏晚钟》--扬眉西子湖的晚霞是轻柔的幔纱,升腾着杏色的水雾,笼罩着跌荡起伏的山峦;西子湖的余辉是凤仙的膏脂,涂抹着湿润的香唇,热吻着波光潋滟的水面。
南屏山似一幅宽广的彩屏,遮蔽着北国吹来的朔风,把青丝飘逸桃腮嫣红的西子,揽入宽厚的胸怀;南屏山似一匹绚丽的彩缎,覆盖着青石嶙峋的山梁,给酥胸嫩肌玉足挺秀的佳人,穿上粉蝶的衣裙。山间的庙宇爬满了的藤萝,沉坠着烟紫色的花蕾;青砖黄瓦掩映在古柏香樟中,笼罩着天竺佛香的气息。
大钟楼方正挺秀,依靠南屏的肩膀眺望着秀色的西湖;神运井古朴沧桑,飘散洱海的青烟涌立着金丝的楠木。青灯下,苦涩的青烟缭绕着残旧的木鱼;香案上,跳跃的烛火祈求着诚挚的心愿。
芸芸善男信女,虔心礼敬心中的佛主,静气宣达意念的提升;苍生黎民百姓,磕头盼求来世的重生,合掌跪拜今生的富足。夕阳跌落在北高峰的山梁,将火红的晚霞喷洒到净慈寺的瓦脊。
七尺六寸的大钟猛然震响,一百单八声的佛音响彻在南屏的山坳,传播到西子湖的平畴,在宝石山的窟臼中激荡起共鸣的禅音,缭绕在三吴都会的杭城。闻声而觉,觉我元性。
这颤悠的钟声是佛主跳动的心脉,是对黎民百姓生存状态的关注,更是净土禅宗波及深广的根苗。佛在叹息:世上的苦是这般多,世上的难是这般繁,世上的情是这般深,世上的意是这般切,世上的…唉,我先救那个呀?佛在祈福:愿天下,众苍生,闻钟声,烦恼去;智慧长,菩提增,离地狱,出火坑;勤修炼,做好事,结善果,都成佛。
嗨,要救就都救吧。 。
4.苏堤春晓的相关诗词
1、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
出自宋代诗人张炎的《南浦·春水》 原诗 《南浦·春水》 波暖绿粼粼,燕飞来,好是苏堤才晓。鱼没浪痕圆,流红去,翻笑东风难扫。
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净洗,花香不了?新绿乍生时,孤村路,犹忆那回曾到。余情渺渺,茂林觞咏如今悄。
前度刘郎归去后,溪上碧桃多少。 译文 水温转暖,湖光粼粼。
燕子归来,正好是苏堤春晓。鱼儿潜入湖水,在水面上留下圆圆的波纹;流水带走了缤纷狼藉的落花,还嘲笑东风不能把落花清扫干净。
在荒僻的小桥下,有小船从柳阴深处翩翩而出。如今池塘里长满青草,好似当年谢灵运在诗中表达的梦境。
溪水和白云一起流出空山,流水年年冲洗落花,却为何花香不消?看到路上新绿乍生,回想起在这孤村路我曾和友人一起游玩,结伴畅游,吟诗作乐。可惜当日的欢愉已成过去,只是满怀余情不了。
上次游玩的地方,此时溪上碧桃是增加了还是有所减少? 2、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出自清代诗人赵翼的《西湖晤袁子才喜赠》 原诗 《西湖晤袁子才喜赠》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译文 我们不曾见面就早已知道姓名,这次意外相聚让我格外惊奇。
你的才华一定会长久流传,我有幸晚年见到你也不算晚了。二月的苏堤涨着春水,我曾像杜牧一般风流,如今却已鬓边生白。
一赏西湖一见你,不枉费我这里游玩啊。 3、番腾妆束闹苏堤。
留春春怎知。 出自宋代诗人马子严的《阮郎归·西湖春暮》 原诗 《阮郎归·西湖春暮》 清明寒食不多时。
香红渐渐稀。番腾妆束闹苏堤。
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
凌波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
人归春也归。 译文 清明、寒食节过了没多久,百花逐渐退去了原有的艳丽 色彩,慢慢凋谢了。
人们为了挽留春光,翻腾衣柜,找出春 天穿的衣服,纷纷出城来到苏堤,尽情游玩。想留住春天的 脚步,然而春之神似乎并不懂得人们的用意。
一场大雨过后,花朵被雨水洗洒而褪去鲜艳之色,柳絮 飘落于泥中,被沾住而无法扬起,赏花的女子似乎没有受到 什么影响,一步也没有移动,两个、三个游人结伴乘着船儿回去了,春天的脚步声也渐渐远去了。 4、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出自宋代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 原诗 《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译文 苏堤:元佑间苏轼官杭州刺束时建于西湖。梨花风:古代认为从小寒谷雨有二十四番应花期而来的风。
梨花风为第十七番花信风。梨花风后不久即是清明。
日暮时分笙歌已歇,游人归去,被惊扰一天的流莺回到杨柳丛中享受这静谧时刻。 5、北高峰上月轮斜,十里湖光共一涯。
出自清代诗人阮元的《苏堤春晓》 原诗 《苏堤春晓》 北高峰上月轮斜,十里湖光共一涯。 破晓春天青白色,东风吹冷碧桃花。
译文 北高峰上圆月斜挂,洒下淡淡月光,湖光显山色,明暗成对比,十里西湖引向深远处。春天的破晓时刻天空一片青白,一阵东风吹来,乍暖还寒,但鲜艳的桃花已经报告春天醒了。
5.【我国著名的亭台楼阁有哪些,以及有关的诗词有哪些】
铜雀台 铜雀春生锁二乔 滕王阁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还有滕王阁序 这是最著名的一篇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岳阳楼 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山西的鹳雀楼.四大名楼 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州市西南琅琊山麓,是安徽省著名古迹之一,宋代大散文家欧阳修写的传世之作《醉翁亭记》心的就是此亭.醉翁亭小巧独特,具有江南亭台特色.它紧靠峻峭的山壁,飞檐凌空挑出.数百年来虽屡次遭劫,又屡次复建,终不为人所忘.解放后,人民政府将醉翁亭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多次整修 陶然亭:公园位于北京市南二环陶然桥西北侧.全园总面积59公顷,其中水面17公顷.1952年建园.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首都北京最早兴建的一座现代园林.其地为燕京名胜,素有“都门胜地”之誉,年代久远,史迹斑驳.名闻遐迩的陶然亭、慈悲庵就座落在这里.秀丽的园林风光,丰富的文化内涵,光辉的革命史迹,使她成为旅游观光胜地.爱晚亭:爱晚亭位于岳麓书院后青枫峡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顶部覆盖绿色琉璃瓦,攒尖宝顶,内柱为红色木柱,外柱为花岗石方柱,天花彩绘藻井,蔚为壮观.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山长罗典所建.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后经清代诗人袁枚建议,湖广总督毕沅据唐代诗人杜牧《山行》而改名为爱晚亭,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 湖心亭: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初名“振鹭亭”,又称“清喜阁”.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明万历后才改名“湖心亭”.亭为楼式建筑,四面环水,登楼四望,不仅湖光荡漾,而且四面群山如屏风林立.亭的西面为西湖的南高峰和北高峰,景色十分壮观.游人登此楼观景,称为“湖心平眺”,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昔人有诗云:“百遍清游未拟还,孤亭好在水云间,停阑四面空明里,一面城头三面山.”今亭为1953年重建!这是四大名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