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6个月左右就要开始添加辅食了,但在添加辅食过程中,我们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些是谣言,不要当真,要合理科学安排辅食,下面汇感网小编就带来介绍。
婴儿辅食10大谣言
谣言1:宝宝的第一口辅食吃蛋黄
真相:很多宝妈认为蛋黄的含铁量很高,适合第一次添加辅食的宝宝。但事实上,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发布的《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2016)》并不建议将蛋黄作为婴儿辅食首选。
一方面是蛋黄中的铁含量并不高,100g的鸡蛋黄大概含6.5mg的铁,一个鸡蛋黄的克数大约为15g左右,一个鸡蛋黄的铁含量大概为0.975mg;另一方面,蛋黄中的铁属于非血红素铁(磷酸铁),吸收率并不高,所以不建议用蛋黄补铁。此外,过早添加蛋黄易增加宝宝过敏和消化不良的风险,可能导致皮疹、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
谣言2:自制米粉更营养
真相:自制米粉与市场上的成品米粉区别较大!一方面,对于刚添加辅食的宝宝急需补铁,辅食便是铁的良好来源,市面上大部分的初阶米粉都属于“高铁米粉”,而自制米粉并不能保证这个点;另一方面,自制米粉不仅难以确保卫生,在高温烹制时还容易造成营养流失,造成营养单一。
因此,不建议给宝宝自制米粉,直接买高铁米粉,营养又简单!
谣言3:辅食越碎,宝宝越易消化
宝宝6个月添加辅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锻炼咀嚼能力,辅食过碎就无法发挥这一作用;其次,辅食过碎也无法提高宝宝的消化能力,辅食过碎也不利于语言的发展。
谣言4:给宝宝做辅食不能添加油
真相: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中国营养学会有关婴幼儿膳食营养的要求,半岁以内的婴儿最好的食物是母乳,脂肪足够。因此,不要额外添加油,但6个月后,宝宝对脂肪的的需求增加,此时开始加辅食,就可以在辅食中加入“适量”的油了。
谣言5:4个月添加辅食,宝宝长得更快
真相:事实上,《婴幼儿辅食添加营养指南》提出:宝宝应进行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且在孩子健康时添加辅食。有研究报告显示:纯母乳喂养大于四个月,但在六个月前就添加辅食的婴儿,患肺炎的几率是纯母乳喂到六个月后的婴儿的4倍。另外,过早添加辅食可能会造成奶量下降,造成宝宝营养营养不良。
谣言6:辅食吃饱了就可以少喝奶
真相:一岁前,宝宝主食仍然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宝妈不能因为宝宝辅食吃饱就可以不喝奶,1岁前更不能让辅食喧宾夺主。
谣言7:辅食中加点盐,宝宝更有力
真相:盐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其中的钠离子在维持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神经、肌肉应激性和细胞膜通透性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所以才有了“不吃盐没力气”的说法,钠对身体是有益的。但由于钠主要通过肾脏代谢,在宝宝的肾脏尚未发育健全的时候,摄入过多的盐分会加重肾脏负担。
谣言8:多喝肉汤,比吃肉更有营养
真相:肉和骨头中的大部分营养无法熬煮进汤里的,汤(无论鸡汤、肉汤还是鱼汤)的蛋白质含量远不及肉本身。一般来说,肉汤、鸡汤中的蛋白质含量仅有1%~2%,且只喝汤无法达到补钙、补铁的作用。
此外,肉汤、骨汤脂肪含量比较高,且汤的营养密度低,容量又很大,宝宝喝汤多会导致食物摄入量减少,营养素摄入不足。所以给宝宝准备辅食时,应该添加肉泥,而不是肉汤。
谣言9:多种食物混着吃更营养
真相:食物种类越多,的确更有营养,但婴幼儿添加辅食的4大原则之一便是从单一到多样,尤其是刚开始吃辅食的宝宝!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宝宝对辅食的适应程度,避免过敏。
谣言10:辅食用奶瓶吃,宝宝接受度更好
真相:目前并没有权威机构建议用奶瓶吃辅食,而且用奶瓶吃辅食有害无利。
如何科学地安排婴儿辅食
合理科学地安排婴儿辅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个体化差异,并在婴儿健康的情况下尝试新食物的添加,以免适应不良发生消化障碍。
1、6个月后宝宝的舌头能前后运动,吞咽能力加强,可以开始添加强化铁的婴儿米粉,观察宝宝的消化适应能力,逐步添加水果泥和蔬菜泥,遵循“由一种到多种,由少到多”的原则。
2、7-8个月左右,宝宝开始可以用舌头和上颚将食物磨碎,因此可以从8个月左右开始添加软烂的食物,如肉末。
3、大约9-11个月,宝宝可以用牙龈磨碎食物。因此,如果宝宝已经适应较软的块状食物,且开始有咀嚼的动作时,那么此时就可以将辅食升级到半固体状食物了。一般建议10-12个月安排咀嚼型的辅食,如稀粥、软面等。注意1岁以前的辅食是不建议添加调味料的噢。
4、12月龄后,宝宝就可以用牙龈嚼碎食物了。此时宝宝可以跟大人一起参与进食了,要开始注意营养的均衡,变样安排地保证主食、蔬菜、水果、蛋类、奶类等食物。注意宝宝饮食尽量清淡口味,控制调味品的适量摄入。
注意宝宝的辅食安排应循序渐进,遵循“由一种到多种、由少至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逐步实现营养均衡膳食。另外,在辅食添加过程中,不宜强迫孩子进食,让婴幼儿有自主选择食物的权利,可提高其对进食的兴趣。